返回首页

自在学佛改变人生

自在学佛——改变人生

夏一文

宿州处于皖北地区,西晋以来佛寺林立,如始建于唐的兴福寺,始建于宋的圣果寺,皆结构宏伟,规模广大。据嘉靖宿州志记载:“插花塔在州西南涣阳乡始建于至和年间,常发出五色毫光,乡邻都感到惊异!永乐七年坍塌,近邻侯福会得舍利子十一颗,佛牙一枚献于朝庭。皇上以火试之,金光灿烂,皇上命令收了舍利,而以佛牙给福会,让其持归以镇塔,其牙长两寸,直径一寸许。”宿州竟埋有佛牙,真令举世惊叹!

民国宿州尚存寺庙七十余座,足见昔日佛法昌盛。南关玉皇庙会更是万头攒动,官俗齐乐。可惜的是宿州城内寺庙皆毁于战火及后来的文革运动和改庙为校。其现仅存的一所地藏庙也是凋零不堪。吾友夏一文居士,自幼潜心学术,广参诸学,儒释道三家,诸子百家之学无不探源追渊,易经风水也皆其所好。其初皈依于普陀,近又毕业于重庆佛学院,于佛前发广大菩提心,常结缘众居士聚会于南环河畔之“自在佛具店”,研讨佛法。佛言“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其虽隐身于此,却天性慈悲,济世之心不绝于念。其鉴于佛教缺少浅显而精要的入门书,遂发心著述,废寝忘食,完成此本《自在学佛》。观其书稿,通俗易懂,实为人间佛法之善本也!佛法与人生,相隔未远,如红尘眷属,心有灵犀一点通。吾曾与其邀众居士请莲灯放于北关沱河,千盏莲灯,划破黑暗,光明普照,实为宿州百年少见盛景!吾乐其精神,请书坛泰斗孟繁青先生书匾于门首,又为其撰联于门两侧,并常与友人刘鑫、牛金龙、陶广润等去其店畅谈佛法人生,此实为宿州之净土也,也为吾辈之福报吧!

“当念世间苦人多。”今夏又是淫雨狂虐,众生受难之时,众居士发心助印此书,将是为未来普渡众生结无限之良缘也,一念如初,成佛有余。愿夏一文此书广播佛种,为振兴宿州,振兴中华佛教尽绵薄之力。更希望有缘者读后,能对佛法有所了解,进而以此一灯,点亮十灯、百灯、千灯、万灯、乃至于无尽灯……

李百忍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佳撰于宿州天慈斋

序言

佛以手拈土,问阿难曰: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难对佛:大地土多。佛言: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人生头等大事,在于人生的升华和人类的净化。我们现实的身体,臭秽不净,所有感受,烦扰多苦,是为低级的人生;人们现实的世界,水土污浊,空气不洁,灾祸频频,可谓低级的宇宙。人在高度科学发明与物质享受中迷失了自己。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根本地被动摇了。于是国际上有毁灭人类的核武器竞争;现实中贪官污吏、奸杀掠夺到处都有。你看——街头有人飙车喧闹,为的是引起别人注意,因为他们内心徬徨;巷尾有人吸食毒品、迷幻药,为的是逃避现实的困扰,因为他们内心苦闷。人们不知道自己在何处,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奋斗方向,哪能不愤世嫉俗?不消极悲观呢?因此,改造人生宇宙,实现人类最高理想,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活,只有归依圆满究竟的佛法了。

佛教的终极理想就是使人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幸福,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真正的净化和解脱,使人们不再饱受忧患的煎熬,不做别人的奴仆,不做别人的羔羊,而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把未来的命运和前途操纵在自己手中。

初学佛道的人,不知从何下手,找不到入门处,只知道烧香拜佛,甚至有人说:“我现在没时间学佛,工作忙,家里儿女也没成家立业,等我退休了,子女都成家后,休闲无事时再学。”这都是一种错觉。俗话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你想佛理如此高深,以青年人的精力尚难彻了,何况年老体衰,所以真正学佛的人应积极有为、大雄无畏、止恶修善、破我法执著、观当体即空、不取不舍、自觉觉他,当下便得解脱。佛法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我们可以修身养性,离苦得乐的方法。因为众生轮回六道,受苦无量,颠倒妄想,所以要了生死、出轮回就先要知道怎么修法,所谓要盖高楼大厦,要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航海地图与罗盘;要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首先是正知正见,然后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修学,尤其是在家学佛的居士,更须按秩序,先研究佛理,明白修学的方法才不会有盲修瞎练,堕坑落阱的危险。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生命的永恒是什么?”告诉你,这就是佛陀在《涅槃经》里所讲的“常、乐、我、净。”

常——永恒不迁。

乐——没有烦恼,没有干扰,非常自在,非常安祥,毫无缺陷。

我——自觉自在,自在自觉,觉无不自,自无不在,法身遍满虚空。

净——远离罪恶,远离污垢,只有清净,只有光明。我们修学佛法必须达到这个境界才算圆满,而这种“常、乐、我、净”的境界,也就是真正的独立,绝对找不到对立的,二元的任何东西,这才是不二法门的亲证。真正的平等,如同海水一味,那就是光明、安祥的“常寂光土。”那才是真正的,绝对的净土。

第一章认识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其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所说的我,不是指释迦牟尼佛本人,而是指每一个人,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主宰的,不需要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太子,聪明过人,文武双全,王妃也极其贤美,可谓一切如意,然而当他在御花园看见鸟吃虫子,从而引发了极大的悲心,感叹众生为了自己的生存,就要互相吞食,于是就要舍弃一切,出家求道,但是国王不答应。后来有一次看到一个穷苦的老人,弯腰驼背;再后来又看到一个病人,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痛苦万分;最后看到了死人,知道这是一切人都不能免的,自己不能无动于衷,不能不去救度,于是就决心出家了。出家之后,他在雪山苦行修道,每天只吃一粒芝麻,一粒麦子。在漫长的六年当中,他的精力已经消耗殆尽,以至瘦骨嶙峋,身体极度衰弱,后来忽然醒悟:如果这样成道,后世就以为成佛就必须苦行,这是一个误解。于是就放弃了苦行,起来沐浴,并吃了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煮的粥,体力恢复后,就发誓在菩提树下悟道,不证菩提,不起于座。在七天七夜后,腊月初八的夜里,一眼看见明星,豁然大悟,彻见本来,惊呼:“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佛者,觉也,是彻底的觉悟者,众生为未觉悟者,尚在迷惑,可是都已具有如来的智慧和功德,这可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没有任何人说过的。

除佛教之外,没有一种宗教不是以超人的神自居的,都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操纵着万物的生死荣辱,主宰着人们的吉凶祸福。你只有拜倒在他面前,赞美与讴歌,把一切荣耀归于万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对他的只有堕入地狱,绝无抗辩申诉的余地。

佛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在自己的行为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歌不能离苦得乐,只能脚踏实地去修身养性,积善修福,才能让自己的人格净化升华,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一、佛教主张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

1、无缘大慈:佛教主张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子女等,同时对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要关怀爱护。

2、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已饥,人苦我苦的精神,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而现在很多人有的只是残忍:哪家着火了,没有人掉眼泪,没有人急的跳脚,只有人围着看热闹,火好大啊!幸而被消防队浇灭了,但居然会有人感觉扫兴、失望、抱怨火灭的太快,高潮还没有出现,就被压制了,这就是残忍,还有出了车祸,惨不忍睹,却还有很多人要争着围看,残忍!

佛教把平等的观念,不局限于万物之灵的人,更进一步肯定被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滥捕乱杀的动物,无不具有佛性,佛认为人与动物之间在形体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权利上,在佛性上却是平等的。就如古人所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一样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不过他们没有佛教说的如此透彻罢了。

慈:就是给众生快乐。悲:就是拔除众生痛苦,时时关怀众生,处处为别人着想就是慈悲心。《华严经》的净行品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行、住、坐、卧都应发愿希望众生永离一切烦恼、痛苦和负担,早日成就无上菩提。

《修慈经》上记载慈悲心有十五种果报:一、休息时内心安稳;二、醒时安心;三天神护佑;四、别人拥护;五、夜无恶梦;六、心常欢喜;七、水不能淹;八、火不能烧;九、刀不能伤;十、毒不能害;十一、常出生在好的地方;十二、常感受快乐;十三、来世生梵天;十四、以后又到人间做帝王;十五、因为信佛而成就无上菩提。

二、佛认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可成佛,只是觉悟时间的早晚先后不同。而其它宗教只承认他们独一无二的神,人类无论如何努力奋斗,永远不能与神并驾齐驱。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过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如不知幡然悔悟,不投靠到神的跟前忏悔,承认自己是个迷途的罪人和可怜的羔羊的话,一律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得超生。而佛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是由于人们的无知(佛教叫做无明)所衍生出来的,于是启迪众生佛性,开发众生的智慧,就变成佛的责任了。就如地藏菩萨发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由此可见,佛菩萨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博爱!

三、佛教不是迷信

什么是迷信?简单说:凡是不经过慎密地思考与明确地观察之前,就盲目的信仰:这就是迷信。有些人信佛,只是为了平安、发财,只知道烧香、磕头,还有些人心外求法,拜鬼神,求神通,这些就是迷信。因为你迷啊!不知道人生真相,不知道怎样离苦得乐,应知道烧香,供养、磕头只能成为我们学佛成道的一种资粮,但不能了生死啊!

佛从不强迫弟子们盲目地信仰,同时鼓励他们发问,佛教不认为怀疑是罪恶或愚蠢,反而认为怀疑是达到觉悟的途径,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说明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说佛学的目标是为了追求“真相”和“事实”。

四、学佛是积极乐观的

很多人认为佛教太消极,太悲观了,其实不然,佛在宣讲四谛时说:人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取蕴、求不得八苦,又揭示“人生无常”,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因缘而起,都是瞬息万变的,所谓名、利、财、色都是虚幻的,因此劝人不要执着。

佛教认为“多欲为苦”,欲望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所以劝人知足少欲,但少欲并不是绝欲,因为过份的节省,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一旦身体如果不健康,就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禅定,更不能行善助人了。

佛教让人了解生命短暂,人生无常,劝人不可浑浑噩噩,放逸享乐,消极颓废,虚度光阴,应珍惜难得的人身,自觉觉他,自利利他,造福社会,到达生命的圆满,证得生命的永恒。

唐朝玄奘法师在历经多劫、千辛万苦到达印度后,精研佛法,并受到各国国王的尊崇礼待,大家争相引请他去讲经,甚至不惜大动干戈。但他就在他“功各富贵、如日中天”时,却决定回国。他当时对师父戒贤大师所讲的一番话,令一千年后的我们仍不禁感动万分。他说:“师父,我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我个人的幸福和才学,如果仅仅为了这些,我就不会冒着生命的危险来这里了,现在我已学到不少东西,应该回国传道,去拯救苦难中的同胞,如果不这样,我就对不起那些苦难的同胞了。”大家看这是何等的抱负!这是何等的胸襟!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这才是真正的菩萨!佛!

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应和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就好比儒家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修行的人应当:

一、不为形役,就是不让心成为肉体的奴隶。老修行的人都知道“名、利、食、色、睡,地狱五条根”。因为这些能够覆盖本心,所以又称为“五盖”。大多数人都被这五盖覆盖了真如,般若,真心,或说是本来面目。覆盖的下面,当然是阴暗的,假如不能克服这些障碍,去掉五种覆盖,修行就绝难达到理想的境界。

二、不为物牵,修行的人一切理、事、物来了,都能清清楚楚的鉴知,事过境迁,却又事如春梦了无痕,能这样“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自然就能“不为物牵”了,但如果别人赞美你几句,你就感到万有引力对你失效,觉得飘飘然,好像要飞起来了;有人讽刺,毁谤你,你就感觉万有引力对你加倍,头重的抬不起来了的话,这就是为物所牵。

三、不为情困:情,有正,有负,有大,有小,有凡,有圣。佛陀号“能仁”,菩萨译“觉有情”,“情”是人类共同的道德根源,“情”更是成佛的资粮,倘若人不爱父母,怎么能算“孝”?不爱子女,又怎能是“慈”?不爱国家,不尽国民的义务,显然就是“不忠”,背弃朋友又岂是“义”?不爱自己名誉,就丧失了“信”。一切道德的德目都只是从一个“情”字萌芽,茁壮的。扩情于家族可以“齐家”,扩情于邦国,可以“治国”,情周万类,即是“能仁”,即是佛,佛的情就是大慈大悲。

一个学佛者,应该有炽然的热情而又迥超无我,更不要局限于儿女私情,把情局限在一已之私,综合地说,我们必须忘掉自己的形骸,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干扰,然后再把我们的情感扩大到包罗万生万物,才是学佛者应具备的风骨。

五、怎样到达生命的圆满

人生的使命,就是修正想念行为,这里有一个重点就是去除“无明”。色受想行识,都是“无明”的范畴,“无明”就是阴暗,“无明”就是习气。佛说圣者自性主宰,众生无明主宰,你想想,你想伸手就伸手,你想睡觉就睡觉,你想抽烟喝酒就抽烟喝酒。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主宰你,是你的业力,习气,念头主宰你,我们一开始造成习惯,后来习惯成为我们的主人。

“无明”大概有三种,第一是“无始无明”。这好比金矿里的杂质,经过炉火煅炼,把杂质完全去掉,成为纯金,才能打破“无始无明”,这必须彻悟和实修才能达到。

第二是“凡夫无明”,也称为“根本无明”,它是由肉体形骸所形成,而以“末那”起执为根芽,人们常常拿类似电脑的脑细胞当作真我而坚持不舍,这就是“根本无明”。人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累积着六尘缘影(六尘为:色、声、香、味、触、法),人既坚持五蕴(五蕴为:色、受、想、行、识)所积、六尘缘影为“我”。就难免会因为有我之私而产生出占有、支配、领导、自我保存等欲念,就不免会患得患失,贪生怕死。人类由物种净化的浊流中脱颖而出,走向人类进化的道路,朝着理想迈进的同时,也还残存着物种的共性,这才是真正的“原罪”。所以要去掉“凡夫无明”必须去掉贪心,去掉嗔心,去掉愚昧,才能克服无明。要想去掉愚昧,方法很简单,只要拔除我执——断掉命根,自然会善果日增,菩提日长。逐渐智慧就会越高,同情心也会加大,从此菩提种子就会在你的心地上发芽,滋长、茁壮了。

第三是“圣人的无明”。凡夫修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菩萨要经历十种境界,然后才能成佛,由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上升的过程中,都有美好的境界呈现,难免会或多或少耽着陶醉一段时间,所以每一地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时间,这就是菩萨的微细法执,这就是耽着圣境而形成的“圣人的无明”。

认识“无明”后该如何去修呢?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说不以恶小而为之,也不要以为善小而不为,所以要广积功德,而此功德必须是“三轮体空”以无住心去做的,你不要以为小恶不要紧,小恶产生小的心垢,心垢累积多了,你就会迷失自己,看不见真实。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指要常常净化自己的意识,修行的法门最简易、诸佛菩萨时时不离的法门就是观心,也就是说一念起时,你要知道:好的可以做的就去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要妄想,那叫空想。恶的念头要责备自己,我不是这种人,我不可以有这种念头,我现在修的是菩萨行,菩萨不会有这种念头,所以我不可以有这种念头。

如果人生不以修行为使命,不管他追求的是什么,最后终归幻灭,所以我们应抱大丈夫冲天之志,誓于今世破除无明,见法身,速成带角虎,普为人天师。

第二章信

有了信仰,才有精神去做,没有信仰,即使去做,也一定无精打采。就如同某些人,碰见感兴趣的事,非常开心,非常积极,往往就事半功倍,而碰到没有兴趣的事,就不太容易做成。常言:“人无信则不立”。佛教说:“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就如同我们修净土法门,就要深信不疑西方确有净土,我只要发愿念佛,临命终时,必得阿弥陀佛接引往西,然后再精勤念佛,临终时,方能成就。如一天到晚将信将疑:

真有净土在西方吗?真有阿弥陀佛吗?唉呀!我业障重,能生西方吗?不能吧?如果这样,那就不行,做起来也无力了。

说到信,我们到底信什么?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佛首先要有正知正见,有了正知见才有正信,世间的知见有以下几种:

有的人慷慨豪放,意气风发,能牺牲自己,利益他人,就是不愿学佛,以为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就是世间最高尚的人了,这是人天乘知见。

有的人学佛理,但自以为是,不管他人生死,所谓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是小乘偏空知见。

有的人见他人苦,即自己苦,为他人修道发奋图强,这是大乘菩萨知见,更有人受佛学熏陶,因知一切众生皆具佛一样的无漏智性,因迷于外境而不觉知,只要回光返照,即能恢复本性光明,起诸妙用,这是最上乘的佛知见。

另外有人心外取法,住着神通,这是外道知见,接下来为大家分别解说正知见:

一、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我们和诸佛的本性是一样的,没有区别,用它来修证,在本体上熏修,把颠倒妄想转化,恢复本来面目,而不是在色体上修,不向外求,就一定可以成佛,如向外驰求,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或在色身上着力,求来求去,结果求了一场空。

佛开悟后的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既然说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的智慧功德,怎么显现不出来呢?那是因为众生在迷惑之中,尚未觉悟,因为妄想执着的障碍,所以对于自身本具的智慧光明,种种功德之相,不能证得。“妄”就是虚妄,就是错误,因心在妄动,才看见万类万物,我们不但妄想,而且执着,“执”是坚持,“着”是粘住,妄想既然是错误的,执着就是坚持错误。众生由于妄想执着,起惑造业,不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种种业报,沉沦生死苦海中,轮转六道,无有出期。

《心经》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是性体,无论是凡人、圣人都是一样的,佛性没有分别,佛之所以神通广大妙用无边,而我们却不能,是因为佛的性体上的污垢都清洗干净的缘故,而我们却因为粘着事物假象颠倒妄想,玷污了本性,就象太阳被乌云遮盖了一样,阳光显现不出来,所以不能体现神通妙用,但是不论乌云有多厚,遮盖时间有多久,太阳还是存在,阳光未曾少一分,等乌云散后,太阳就光芒万丈地显现出来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把性体上的污秽、积垢清洗干净,就和佛一样光明,即所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综上所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只是在于觉悟修行的时间早晚先后不同而已罢了。

二、无常、苦、空

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都是苦,都是空,没有一样是常住永恒的,也没有一样是真实纯乐无苦的。《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好象我们在梦境中有美女、金钱、高楼大厦,又或是有狮子、老虎、恶鬼夜叉,不论是好的,不好的,欢喜的,恐惧的,一醒来后,就都没了,而这些美女、狮子、老虎从哪来的呢?它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客观存在的,更不是你旁边的人给你制造的,而是你自己制造的。所以说一切唯心造,一切梦中的境界,都是我们自心所幻出来的,我们知道把刚才睡觉中出现的景像叫做梦,但不知道其实我们现在睁着眼睛说话时,还是在梦中啊!对你来说,你周围的人,包括山河大地都是你心中所幻出来的,所以说一切都是梦,就好比肥皂泡,出现时,五颜六色,十分好看,但没有实质,当下破灭,全体皆空,我们常记得童年时美好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可一转眼,现在早成大人了,孩子都已上学,而当年英俊潇洒的父母,现都已是满头白发,皱纹满面了,当年的我早就没有了,童年时的我早就不存在了,一切也就一转眼都变了。当年的我哪去了?还不都是肥皂泡,都不真实,所以说世间的一切,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对象,只是随缘而已。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初次宣传他的学说为初转法轮,主要宣讲四谛,四谛的重点放在人生现像上,人生的全部不外乎两方面,一是染(苦、集),一是净(灭、道)。四谛的组织又以苦谛为根本。“集”是集苦,“灭”是灭苦,“道”是灭苦的方法,四谛中的苦谛,主要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避免,但人的要求,常常违反这种规律,要求不老、长生等等,因而产生痛苦,而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则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在阶级社会里,敌对的人总是多的,而往往会合在一起,亲爱的人往往被拆散,不得团聚。物质生活的要求常常得不到满足,这些都是痛苦,深追一步,苦的总原因是什么?佛认为是“求不得”,为什么“求不得”是苦的总原因呢?佛又以为是由于“五取蕴”,他分析人的构成不外乎五种:色——物质,受——感情、感觉,想——理性活动、概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统一前几种,各类的内容相当复杂,积为一类故称之为“蕴。”五蕴与“取”(指一种固执的欲望)联结一起,产生种种贪欲,所以又名“五取蕴。”据释迦看来,人一旦有了五取蕴,就会产生苦,所以五蕴是苦,这种苦,归根结底是由于贪欲之集谛而生,消灭贪欲,就消灭了苦,这就是灭谛,使人获得解脱。

说到无常,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休和尚九岁时,有一天在大殿里做功课,做好功课后,就去找师兄玩,当他在方丈室找到师兄时,师兄正在哭呢。“你哭什么?”“不得了了,我惹大祸了。”一休说:“我们是学禅的人,不能哭啊!”“你不知道,这柜子里有师父最喜欢的东西,他平时背着我拿出来看,自己欣赏,就是不让我看,今天师父出门了,我实在忍不住,看看到底是什么?我就打开了,看见是个瓷器,我也拿在手里玩一玩,不小心,一下子摔坏了,这回不得了了,我看我真的要死了。”“唉,你别哭了,你把这个东西交给我,算是我摔的”。师兄说:“算是你摔的!我怎么报答你呢?这样吧,师父说回来给我带馒头,我给你吃。”就这样,馒头归一休吃,瓷器算一休摔的。一休就把碎瓷器包在一起放在口袋里了。

师父回来后问:“一休啊,你在用功吗?”“啊,我一整天都在大殿参禅,非常专心,参一个问题。”师父说:“你参什么问题呀?”他说:“我就是要参,到底有没有一个人是不死的?有没有?”“唉呀,我的傻徒弟啊,哪有一个人是不死的,一切都无常啊,哪有一个人能不死哪!”“啊,这样啊,师父,人都是要死的,通通是无常的,没有人不死。那么东西呢?有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常存啊?”“一样啊,无情之物也是无常啊,总是要坏的,因缘聚了就有,因缘散了就坏。”“噢,是这样,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心爱的东西,要是坏了的话,我们也不应该伤悲啊?!”“对呀!缘散就坏了,自己心爱的东西缘散了,就没有了。”“师父,这儿有一个缘散就坏了的东西。”一休把口袋里一包碎瓷交给师父,师父接到就没有发脾气。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故事,若不是在这样问答的情况下,师父定要大发脾气,所以遇到烦恼,你正念当头,思想正确,就可不动无明,没有脾气可发,我们就是要有个正念,看这些都是无常,都是肥皂泡,破了没有什么伤心,得了也没有什么可喜,更不值得我们去追求,一切一切都是如此,这是我们第二个信念。

三、信因果轮回

佛教最基本的观点是主张宇宙间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彼此相依而共存,有因就有果的。《阿含经》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说明一切事物生住的基本法则,也就是其存在的形式。佛教的认识论以缘生义来说明,缘是事物生住所依赖的条件,任何事物都不是本来自有,而必须依赖内在和外在的种种条件才能生起和暂住,所以说一切事情都是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有一分辛劳,就会有一分收获。

佛教认为一个人未来的前途,都是一个未知数,其好坏由自己现在的作为来决定,自己的前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种瓜得瓜]的说法,但佛教更彻底的说应该是[因缘果报],就是说佛教在因与果之间,十分重视一个[缘]字,比如说:我们种下一颗瓜子在地下(因),但如果没有日光、水分、肥料或人工的辛勤培育(缘),那就会影响到种子的萌芽,茁壮和开花结果了。

因此,假如一个人前生虽然种了善因,但他今生如不继续修持,不行善来为助缘,就会影响到善果的成长,也不见得会有丰收,同理,假如一个人前生做了坏事,如果他今生能改过自新,去恶为善,就可能不会招致恶果了。为什么说[可能]不会招致恶果呢?我们打个比方:一个人如果吃了毒药,送到医生那儿救治,这个人的下场有两种:一种是化险为夷,另一种是死亡,为什么这个人吃了毒药(恶因,比喻做坏事),送到医生那儿医治(善行,比喻做好事),却也[可能]死亡呢?这最少牵涉到三方面:

1、他中毒的深浅——做坏事的多少,犯的罪是哪一类等;

2、他送医的快慢——悔悟的迟早;

3、救治的得法与否——行善的多少,行善的种类与以前所造恶因之间的关系。

以上三点,都可以决定这一个人是否会招致[恶果],佛教对这种[前世做坏事,今世虽努力行善,也可能招致报应]的问题持以下三种态度:

一、继续更积极地行善,因为这些善行仍然在来日会有美满的收获,千万不能灰心。

二、对这种不可能改变的[恶果](佛教称之为[定业]),佛教安慰人们要勇以忍受,因为君子敢做敢当,既然做错了事,如同犯了法律就要安心、耐心地接受处罚,怨天尤人或蓄意逃避,都是弱者的表现,都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

三、要从这些痛苦的报应中,切实地反省,从此更加谨慎小心,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差,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更要努力奋发,千万不可消极、泄气或自暴自弃。

有人说:为什么有人今生行善,却反而穷困潦倒,倒楣透顶,而一些坏人终身作恶,却反而逍遥自在,富贵长寿?

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行善为什么遭恶报,是因为这个行善的人以前曾做了坏事,恰好到目前因缘成熟,就先尝到了恶果,而他的善行却要在来日方能有善报,佛教又认为因果报应有的今世做今世即报,有的却要经过一世或几世才会有报应的,为什么呢?举例说明:

1、今世做今世报应——如种蕃茄,一个月就能收成了;

2、今世做经过几世以后才报应——如种苹果、葡萄,要经过几年以后才会有收成。

我在重庆佛学院修学时,当时华岩寺大殿有这么一副对联:

善报、恶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哪能无知。

所以说一切恶事,就算是芝麻大的坏事也不可以做,因为一个小小的癌细胞,可能就会攫去你的宝贵生命,带给你极端的痛苦。

世间人每天辛苦努力的工作,为了什么?什么力量在推动,使他们勤苦工作,早出晚归?我想大家都能答出,是“名”和“利”,利比名还重要,假如今天一点好处都没有,一分钱都得不到,你肯不肯去工作呢?自然就懈怠了,提不起劲,不肯工作了。所以社会运作的动力根源就是“利”,其次就是“名”。

众生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所谓身体要保养好,吃的好、穿的好、睡的好、样样都要好,因为要享受,所以不怕做伤天害理的事,杀人、抢劫、放火、战争,都是为了这个躯壳,可怜这些凡夫痴迷不悟呀,只为了眼前的快乐,不顾将来的恶果,你抢劫就要吃官司、坐牢。你杀人,就要被判刑,被枪毙,眼前的受报不算,将来还要到地狱受惨报,不得了哇!佛教讲六道轮回,天,修罗,人是三善道,畜生,鬼,地狱是三恶道,堕入恶道,多劫难出,苦不堪言,所以我们要从这样无边无际苦恼当中出去,只有靠佛法了,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众生沉沦六道痛苦无量,都是冤枉的在受苦,都是在做恶梦,都是由于妄想执着,一时的颠倒,只要能转迷为悟,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能恢复本有的佛性,可以出六道,得到彻底觉悟,出离生死流转,圆成佛道。

诸位!用功吧!努力吧!

第三章几种应该了解的佛理

(一)三皈依

既然信了佛,便要有一种仪式的证明,使自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就象信基督要受洗礼一样。“皈”,归向、归宿的意思,“依”,依赖、依靠、依托的意思。所谓三皈依,即是:

1、尽形寿皈依佛陀;

2、尽形寿皈依达磨;

3、尽形寿皈依僧伽;

尽形寿就是尽自己今生的身形寿命终止为期,都皈依三宝,誓愿不再皈依其他的外教,由于信仰的诚切,故发出誓愿尽形寿皈依三宝的呼声。

第一、皈依佛陀,佛陀亦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皈依觉,两足尊的意思,因为佛是大觉悟的人,智慧圆满,对于宇宙人生的万物万法,若事若理皆能彻底了悟,洞达无遗,又慈悲具足,于一切众生,犹如爱子,平等普度,不生分别。普通一般的宗教学说,亦谈仁慈博爱,而比之佛的大觉悟,大慈悲,则犹有不及之处,因佛的慈悲,不但爱愍一切所谓高等动物的人类,而且爱愍一切低等动物的微细生命,一切众生平等普爱,犹如爱护自己亲生的独子一样。又佛具智慧慈悲,而此智慧慈悲是每一个人,每一众生,都具有的,所以每个人,每个众生都可以作佛,那么皈依佛陀,也可以说是皈依各人自己具有的自性佛陀,这与普通一般宗教所说如皈依上帝自己不能做上帝,皈依梵天自己不能做梵天,是全异其理,全异其趣的了。皈依觉也就是对自己对事物从迷惑颠倒回来,依正觉不分别,不执着,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转烦恼为菩提,所谓两足尊即是福慧具足圆满了。

第二、皈依达磨,就是皈依法宝。也就是皈依正,离欲尊。“达磨”之义为“法”。佛所说的经藏和律藏,佛弟子所说的议论,都称为法宝。又法宝,不但指经律论三藏经典的文字,更指三藏典籍所诠释的义理,因其义理能生智慧,能代表佛陀的思想,能诠显宇宙人生的真理,教人如何立身,如何处世,如何离苦,如何得乐的方法。所以要皈依真正的佛法,不要皈依邪法,天魔外道的法。离欲尊就是说人人都有一种“欲”,而这欲真是害死人,人为何不能成佛,就因有这欲,有欲就有贪心,嗔心,痴心,而学佛法就要离欲,心依正法,没有邪心邪见,所以没有人我分别,没有贡高我慢、贪、爱和执着了,能这样就叫离欲尊。

第三、皈依僧伽,就是皈依僧宝,也即皈依净,众中尊之意。僧伽的原义是指一个有组织有规律的团体生活,中国人每以僧为出家人之姓氏,或一个出家人就叫做僧,都是错误的,其实僧伽的意义为“六和合”,是指出家人共同合聚过一种清净的集团生活,至少三四个人以上。凡是有真修实学的僧人,皆可为我作皈依师,僧者,净也,清净和合的意思,六根清静,一尘不染,众是指团体、社团。中国学佛的人,向来有一种不太正确的观念,是觉得学佛需要皈依一个师父,皈依师父之后,便认这个师父才是我的师父,其他的僧人不是我的师父便不理睬他,这是很不对的,因为分别心太重,不合佛法平等的道理,学佛的人应对一切僧伽都要恭敬才对。

佛法僧称为三宝,因为宝是宝贝、有价值的东西,是世间最有价值最名贵的物品,用此以喻三宝之可尊可贵。试想,佛是人格高超,智慧圆满,慈悲双修,福德具足的人,不是值得尊贵吗?法是指示人生宇宙的真理,开辟人类的光明正路,是一种高尚的文化,不是值得可尊贵吗?僧是有组织有规律的清净社团,又是代表佛法的人物,等于普通社会的教育家或道德家,这不值得可尊贵吗?由是之故,谓之三宝,所以学佛的人受了三宝的真净功德的洗礼,才算是真正的佛门弟子,早晚课诵念佛的时候,应要礼念三皈依,这表示不忘三宝。

(二)三法印

世间的宗教种类繁多,可以说是百家争鸣,也全都说的头头是道,尤其是各种经过伪装和包装的附佛外道,更是使人看的眼花撩乱,听的如醉如狂,不过有智慧的人仔细想想,难免疑窦丛生,无所适从,到底谁说的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普遍而永恒的真理?这就必须借助于“三法印”了。

三法印。是三种经过佛陀印证过的真理。印,有不可变更,永远真实不虚的含意。三法印有什么作用呢?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平常在银行或邮局留存的印鉴,领钱人必须盖上相符的印章才行,否则银行或邮局就不承认他是原主人,怀疑他企图混骗盗领,因此,就会拒绝给付。

三法印指的是:1、诸行无常印;2、诸法无我印;3、涅盘寂静印。这些都是佛从因果法则上,观察、体验得来的,世间的一切的道理或说法,合乎它的就是佛法,违背它的就不是,以下分别解释:

1、诸行无常:从时间来看,世间的一切有形事物,都在一定的因果法则下,不断地迁流变化,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永恒不变的。像:天地间的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人间的生老病死,聚散不定等,都是无常的鲜活见证。所以,佛教不相信有[恒古不起波浪的大海],[永远青春貌美的甜妹儿],[苍翠长绿的青山],[永不褪色凋零的玫瑰]……因为一切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异之中。违反了这个[无常]法则,像鼓吹和某某师学法可以不老,炼丹吃药可以长生,死后可以复活等等,就不是佛法。

2、诸法无我:从空间上来看,世间的一切事物,不论有形、无形,都没有它永恒、独立存在的实体,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条件组成的暂时现象。像:有形的汽车它只是由数千种零件组成的——拆了它,根本就找不到丝毫有汽车的影子;而无形的喜怒哀乐,也是缘起幻有的——事过境迁,犹如春梦了无痕。

法,在此指一切事与物——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我,在此指独立自存,而能自己作主宰的意思,由于诸法都是缘生缘灭,既无本体,也无自性,生灭由不了自己,所以才说“无我”。

所以,如果有人主张:天地间有造物主——不论叫老母、上帝或玉皇大帝,这种论调就违背了“诸法无我”印,一定不是佛理。

3、涅槃寂静,涅槃又叫圆寂或灭度,具备一切功德叫圆,平息一切烦恼叫寂,除尽生死的种子叫灭,超越生死的苦海叫度。所以唯有涅槃的境界是“寂静”的——没有烦恼的搔扰,没有生死的怖畏,能享受生命永恒的安乐、宁静与自在,因此任何人想要获得真正的解脱无碍,一定要通过自我的奋斗努力,修持身心,断绝烦恼和生死的种子,才能达到涅槃寂静。如果有人说:不必通过“涅槃”之门,某某神能赐给你永生,某某人能叫你即刻成佛……这些都是混淆因果的胡说八道,绝对不是佛法。

(三)法四依

船只航行在茫茫的汪洋大海,须要依靠罗盘的指引,人行走在漫长的菩提大道,也须要有修学指南的凭藉——佛学上称它叫[法四依]。

法四依指的是:1、依法不依人;2、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3、依义不依语;4、依智不依识。下面简单说明:

1、依法不依人:法,是颠扑不破的客观事实,是亘古长存的真理,而人是因缘暂时幻有的生命体,人固执而善变,对于真理的判断与认知,经常出自主观的爱憎,因此,依赖人——对人盲目的崇拜与幻想,常常不自觉地跟着人走上傲慢、偏见与错误的道路。如此,距自觉觉他的目标,不就背道而驰了吗?所以佛主张以真理(法)为师,而舍弃崇拜偶像的盲目追随——包括天地间的一切鬼神在内。

2、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义经就是直接而彻底地阐明真理的经典——也就是无所隐瞒,一语道破完完整整的事实真相。不了义经就是为了利生弘法的方便,而暂时所作的承诺和譬喻。打个比方,某人得了肝癌绝症,不久于人世。医生对病人轻描淡写地说:“好好休养,没什么严重。”这种安慰的法门,就叫:不了义经。而医生对他的家人就会据实告知:“肝癌是绝症,目前的医药也无能为力。好好地照顾他,配合治疗来减轻他身心即将承受的巨大痛苦。”这种公布真相,让家人有心理准备的说法,就叫了义经。

再打个比方:念句佛号就可以往生西方,这是方便说法,是不了义的;对正常的人,就要这样如实告知:念佛之外,还要具足一切善根福德因缘(服务人群,造福社会)。才能往生极乐。这才是真正的了义。

能分辨了义与不了义,才能快乐自在地学佛,才不会辜负世尊循循善诱的一番苦心,才能确实步上万无一失的成佛之道。

3、依义不依语:语言文字是传道的媒介。换句话说:真理(义)是含藏在媒介(语)之中。就像:伸出手指头指着月亮——指头是[语],月亮是[义]。所以看佛书,听法语,千万不要执着于经文的表相,一定要深入文字的底蕴,探讨它的实义,吸取它的真髓才好。

有人不知要[依义],却一味地[依语],所以才会一脸茫然地指着《金刚经》说:你看,经上明明这样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可见念佛是邪门外道,殊不知,佛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只会用嘴巴来念佛,求佛,却不懂得反求诸已——不知道如来(真理)在自己的心中,那么这种[心外求法]的修行,就是邪道。

因此,佛教反对望文生义或拘泥于文字,文字像“船”,可以运载我们过河,一旦过了河,千万不要再顶着这船走路了。[依义不依语]帮助我们掌握佛典的旨趣所在,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4、依智不依识:佛家所说的“识”,类似今日心理学的认识作用。它是我们的妄想之心攀缘(接触)外境所产生的。用佛教术语来说,就是六根(六种感觉器官或神经——指眼、耳、鼻、舌、身、意根)和六尘(指六种可以和六根相互接触的对象——指色、声、香、味、触、法)相遇,因而生起六识(六种感觉或知觉的作用——指眼、耳、鼻、舌、身、意识)。像眼睛(眼根)看外在的形形色色(色尘)就会产生美丽或丑陋(眼识),耳朵(耳根)接收不同的音波(声尘)就会产生悦耳或吵杂(耳识);舌头(舌根)品尝不同的食物(味尘)就会产生酸甜或苦辣(舌识)……等认识(感觉)作用。

一般人常常以为这些感觉或认识是真实的,进而执取,贪恋不舍。其实[识]是虚幻不实的,像眼睛看到外在的沙漠,往往出现[海市蜃楼]的错误认识,又耳朵听到风吹草动,也会误以为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以佛典上将“识”比作“幻事”——像魔术师所变幻的东西,虽历历在目,依然是空花水月。

如此说来,识的产生,是由于根与尘的相互接触,是暂时生起而幻有的,所以佛陀不赞成拿这些[不实的认知或感觉](识),来作为我们寻求真理,解脱烦恼的依靠。

识,既然不能做为我们的依靠,那么依靠什么好呢?佛家认为依靠“智慧”最好,这里的智慧不是指小聪明而言。小聪明,佛家叫[世智辩聪],孔子称为[小慧],都不是出自圆满的觉悟所涌生映现的,佛家认为我们要依靠[真实的智慧],才能解除一切迷惑,指示平坦稳当的修行康庄大道,而不致于误入旁门小径,佛家称这种真实的智慧叫[般若]。

(四)八正道

佛在四谛里告诉我们,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而人生的一切苦难,都是由于自己的起惑造业(不明是非,胡作非为),自行招集而来的,如果想灭绝这些苦难,消除这些苦恼,得到真正的永恒快乐。则必须修行正道才行,正道一共有八种,所以称作[八正道]:

1、正见——正当的见解;

2、正思惟——正当的目标或抱负;

3、正语——正当的言语;

4、正业——正当的行为;

5、正命——正当的生计(职业);

6、正精进——正当的努力;

7、正念——正当的忆念;

8、正定——正当的禅定。

人如果能按照这八种正直的道路去走,就可以逐渐地脱离苦恼而得到真实的快乐。

一、正见

所谓正见就是对于事物的真正了解,我们一般人对于事物的观察都是不彻底的,只了解事实真相的片面或一部分,就如盲人摸象:各人只接触了象的一部分,就以为自己已经了解象的整体了,实在是既肤浅而又可笑的。

因此正见就是要认真分析事理。了解真相,不可以浅尝而止,稍微懂了一些,就自以为是,这容易形成偏见与误解。

二、正思维

正思惟就是用理智,来决定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它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如果不正确,我们要毅然舍弃,如果正确,那么我们就要勇往直前,至死不渝。

决定我们的目标正确不正确,理智要考虑的是:正确的目标必须要爱护一切众生,舍已为人,不用暴力;如果我们努力的目标,只是一条满足自己欲望的道路,而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又不惜牺牲别人,逼害别人,那么这一个目标就必须要舍弃了。

三、正语

正语就是规规矩矩,诚诚恳恳地说话,包括:

(1)不说谎话;

(2)不造谣生非,不挑拨离间;

(3)不用尖酸刻薄,粗鲁无礼的言词批评和骂人;

(4)不讲一些无意义的、无益处的废话。

四、正业

正业就是合乎道义、荣誉与和平的行为。佛教的五戒就是要使人能达到这个目标。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和不饮酒。

五、正命

正命就是以正当的职业来生活,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能与道德法律相抵触;不能为了一个人一已的私利,而牺牲或损失许多人的快乐和幸福。例如:贩毒、走私和伪造假药等。很显然,一个人能够选择正当的职业来生活,那么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反之,则是时时刻刻在造恶业了。

六、正精进

正精进就是以坚定的意志,持续不懈地努力,不达到成功决不中止。

佛以牛做比喻说:“牛负着重荷,在深泥沼里前进,它虽疲乏,而眼神却坚定地向前望着,它永不懈怠,直到它走出了泥沼。”正精进就是为了达到修行的目的,必须脚踏实地,按步就班地迈进,不可太急切,因为欲速则不达,佛相信:稳定的迈步,比拼命的飞奔更可靠。所以正精进告诉我们,做事要想成功,除了有恒的努力之外,还要努力得当,既不懈怠,也不操之过急。

七、正念

正念就是要保持清醒的明觉,确确实实地了解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以及所遭遇的事。

佛告诉我们说:“我们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所造成的。”所以人必须要有正确的心念。要怎样才能有正确的心念呢?就是对于一切事物,要保持不断的警觉和深入的观察,以期获得正确的认识,佛教提出[四念处]作为我们的修行方法。

1、观身不净——我们的身体充满着粪、尿、汗臭、污秽不堪。美丽、洁净只是暂时的,年老了或一场大病下来就不美丽了,三天不洗澡或一场运动下来就不洁净了,因此不要迷惑于外表的美丽与洁净,要努力修养自己的心性——只有我们的佛性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观字有观察、了解的意思)。

2、观受是苦——受就是苦和乐的感觉,世间的快乐都是暂时的,苦和乐是孪生兄弟,如影随形。一对新人挽手步入了结婚礼堂,当庄严动人的音乐响起,掌声雷动,万人祝福——但今日的相逢已注定了来日的别离(就是爱别离苦),死亡的阴影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永远无法逃脱,又爱的愈深,痛苦也愈深,今日的山盟海誓,就是明日的肝肠裂断,又何曾有一丝儿真实?

世上的快乐是因缘所生的,像所谓[家庭的快乐],就必须建立在家庭中每一个分子的健康与合作,如果有人意外死亡或彼此勾心斗角,那么这个家庭就破碎了,快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紧接而来就是痛苦。

又所谓[做官的快乐],也是不实在的,有一天不能做官了,懊丧,痛苦也就来了。因此我们不必汲汲于虚名假誉的追求,应该多修养品德,净化心灵,只有“涅槃”——超越苦乐的解脱,才是永恒的幸福。

(3)观心无常——我们的心经常都是受外境的引诱,盲目追求美丽的东西,喜欢美妙的音声,贪求美味的食物,迷惑于舒适的感受等等;而且经常[见异思迁],自己无法控制。所以说“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它会到处闯祸,会不顾一切地胡作非为,带给自己莫大的烦恼和苦楚,因此不得不小心。

所以要“明心”,“修心”:要能做到控制心、驾驭心,不要让心带着我们去瞎闯,引诱我们去做坏事,这就是[观心无常]。

(4)观法无我——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即所谓诸法),都是随着因缘而生灭;因缘合则生(像:氢氧化合成水),因缘散则灭(像:水可电解成氢氧)。因此在事物的本身并没有一个常久存在,永不改变的[本体]。

以人为例。人的身体是四大(地、水、火、风等四种元素)假合而成的,四大不调就生病,四大散离就死亡。(如风大散离,人没有呼吸就死了,又火大散离,人体冰凉,又怎能生存?)人不能叫自己不生病,也无法叫自己不死亡,人对自己没有[自主]之权,这就是“观法无我”的道理。

八、正定

正定就是经由正当的禅定而达到身心解脱的悟境。人类的心识通常就像一架没有调整好焦距的照相机一样,无法将眼前的景物,拍下明确而清晰的影像,而正定就是用来帮助我们[调整]焦距,让我们能清楚地认识、看清这个世界。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经由[正定]而觉悟,从此他虽然同凡人一样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但他已进入一种和谐、宁静、平等与平衡的境界中。这个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的,除了人们亲自去证悟、体会之外,一切解释都是多余的,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以上所解释的就是八正道的道理,所有的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想达到永恒、真实的快乐,必须照着这八种方法去做,才有成就的希望。

(五)十善

在我们日常行为中,哪十样算是善行?如能够做到这十善的要求,你将会比目前的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佛教认为一个人的行为造作,都是由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1)身——由我们的身体所造作的坏事有三样,即:杀生、偷盗、邪淫。

(2)口——由我们的嘴巴所造作的坏事有四样,即: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3)意——我们心中的坏念头有三样,即:贪欲、嗔恚、邪见。

所以这身、口、意业叫[三业]——即三种行为的造作,综合这三业所造的坏事就叫十恶,如果能够不违犯,那么就叫做[十善]了,现简单说明:

(1)不伤害有生命的生物;

(2)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据为已有;

(3)避免不正当的淫欲;

(4)不说谎,不伪证;

(5)不以恶毒、污秽的话骂人;

(6)不挑拨离间,不搬弄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感情;

(7)不说放荡轻浮,邪秽不正的话;

(8)不非分贪取,贪得无厌,应知足少欲;

(9)平心和气,不恼怒,不发火,凡事皆做退一步想;

(10)不可昧于事理,不明是非,凡事应以智慧观察,凭理智思考,不要产生偏见与误解。

十善的前四项,加上不饮酒就是五戒,五戒的具体内容,后面会详细说明。

(六)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用来解释人为什么会在生死苦海中打转、轮回的原因所在,具体为:

(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用浅显的白话解释是这样的:1、一个人由于过去世的无知愚蠢,不明善恶是非(无明);2、结果做了许多的坏事(行);3、有了恶因这一世就投胎受生(识)

:4、在胎中身心慢慢地发育(名色);5、到快出母胎时,眼、耳、鼻等六根都具足了(六入);6、出世以后,就跟外界有所接触——眼会看、耳会听、鼻会闻等(触);7、慢慢地对外界的苦乐能有所感受(受);8、后来就对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贪爱之心(爱):9、有了贪爱之心就想去追求(取);10盲目追求就为自己又种下了来世的恶因(有);11、有了恶因以后,就又要在来世投胎受生(生);12、有了生就会再有衰老、死亡的现象(老死)。

生命就是这样:由始而终,终而复始,流转轮回不停的,像蚕的一生:卵→幼虫→成虫→茧→蛾→卵→……那么十二因缘的道理,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

众生会衰老、死亡,就是因为我们有[生],有生才会有死,而我们所以会投胎到人间来,就是因为我们以往的无知和愚蠢、不明是非、胡作非为所致,因此,我们这一世要努力行善,断绝一切恶因,免得以后又遭受轮回苦报。

十二因缘告诉我们生死的原因,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去研究如何了脱生死的威胁。否则醉生梦死,苦难永无休止之日。不过,有一件事不得不了解的,那就是轮回,受报,并不是出自神或佛的处罚,而是因果自然的演变,佛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只要去掉“无明”,就不会有“行”,没有“行”就不会有“识”……没有“生”当然就不会有“老死”了——这才是解脱之道。

第四章愿

佛是怎样成的?是由于行菩萨道成的,菩萨道怎么行的?是由发菩提心来的。所以发无上菩提的大愿就成为菩萨因行与如来果证的唯一无二的推动力,没有这一推动力,菩萨因行固然无人去行,如来果证亦复无人去证。

愿——就是立愿,要以利他为本,就是要拔除一切众生和自己的生死根本。众生本来都是佛,而自己和众生都在迷惑,轮回六道,枉受种种苦恼。立愿就是把大家唤醒,从梦中醒过来,不要受这些苦,也就是发菩提心。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曰:“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千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由此可见,发心之急切,不可缓也。

这样说来,发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应该是谁都可以体认到的。做个大乘佛法行者,而说不要发菩提心,那将是不可思议的事,中国一向所流行的佛法,不但是大乘佛法,而且是最上一乘。一般佛法修行者,照理都是菩萨,而且是发过菩提心的。但如去问许多学佛的人士,你是不是发了菩提心,那我敢说,大多数的佛徒,不知如何答复。

现在“发菩提心”是句口头禅,常常挂在口头上来讲的。但至于什么叫菩提?什么叫菩提心?如何来发菩提心?恐怕还有很多人不怎么亲切了解,要知道发菩提心绝对不是一件平常的事,而是极为稀有、极为难得的。一个佛法修行者,真正发了菩提心后,那他在佛法中的地位,固然极为崇高,就是他所获的功德也是极为广大。因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当下就可尊称他为菩萨了,菩萨之所以称为菩萨,就在他已经发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的人,虽还是个普通的凡夫,但已不是博地凡夫,而是成为凡夫菩萨。不过,菩提心的生起固然极为难得,但亦容易退失,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如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受不了种种的挫折,而又一旦丧失菩提心时,那他的菩萨资格也就因之取消,所以是菩萨非菩萨,关键不在别的方面,而在于是否发了菩提心,以及是否能永恒的保持不失来决定的。

一、菩提心的尊贵殊胜及其功德

讲到菩提心的尊贵,要从比较式举喻来说明,始能显示出来,佛陀在大乘经典中特别指出发菩提心的尊贵明文,可以说很多很多的,现简单举出几则来谈谈:经中举喻说,如有一大龙王,在这大龙王的头顶上,戴着一顶很大的如意妙宝王冠。由于有这如意妙宝王冠戴在大龙王的头上,于是使得任何怨敌都不敢来侵犯他,更不要说想恐怖他。这譬喻是说,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其顶上戴有一颗菩提心及大悲心的妙宝王冠,不但一切恶趣的有情,没有办法来侵怖菩萨,就是天魔外道等,要想来侵犯菩萨,也是无能为力的,发菩提心是怎样尊贵,于此可见。

经中又举喻说:世人所认为最珍贵的宝物,莫过于金刚宝,一颗完整无缺的金刚宝,固然是价值连城,即便将这金刚宝打破,成为残缺不全的,而它在众宝中仍然超胜其它一切珍宝,如果拿这破碎的金刚宝,去救济无数有所缺乏的贫人,同样会发生救济的作用。

这是以金刚宝譬喻菩萨所发的菩提心,以完美无缺的金刚宝,譬喻广大圆满的菩提心。

经中复举喻说:如有一人提一盏灯,走到暗室里去,而那暗室里的黑暗,不是一年两年才有的,有的已是几百年、几千年所充满的黑暗,虽然如此,但当这一盏灯提进去时,由灯所放射的光明,立刻驱除了这千百年来所有的黑暗,当知这提灯的人,就是发菩提心的菩萨,所提的一盏灯,就是菩萨所持的一切智心大光明炬,暗室中的黑暗,就是众生内心中的无明黑暗,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持着一切智心的大光明炬,入于众生的心意暗室中去,使众生不可说百千劫已来,所积集的一切烦恼障、一切业障以及无明黑暗恶皆消除得干干净净。由此可知发菩提心,在佛法的修学上,是珍贵到什么程度了!

以佛法说,一个人在世间上,不论做了什么好事,必然有他所得功德,而发菩提心同样有他所应有的功德,发菩提心所获得的功德,好似虚空一样,广大无比,殊胜庄严,究竟广大殊胜到怎样,要从功德的校量中才能显现出来,例如印度的恒河是有很多的沙的,假定以一粒沙即是一佛世界,如是有像恒河中这么多沙的佛世界,设若有人将这么多的佛世界堆满七宝,用以供养诸佛世尊,诸位可以想像得到,其人所得的功德,真是大的无可形容。但佛告诉我们,如果另外有一个人,能至诚恳切的合起掌来,一念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这发菩提心的人所得功德,远超过上面以恒河沙数佛刹七宝供养诸佛的功德,还要来的大,因此我们亦可了解发菩提心的功德,是怎样的广大殊胜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明菩提心的尊贵、殊胜以及广大功德?当知十方诸佛,不论是过去已成佛的,现在正成佛的,没有不是由发菩提心而来、发菩提心而得成佛的,所以发菩提心尊贵、殊胜以及广大功德,自就不难明白。

诸位不妨自问一下: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希望自己将来成佛?假如是的,那你就得发菩提心,如不发菩提心而希望成佛,那是绝对做不到的。其次,请再问一下;发菩提心的目的是为成佛,然为什么定要成佛?成佛,固然会得相好庄严,圆满一切功德,但这并不是主要的目的,成佛的真正最大目的,还是为了度化众生,所以发菩提心,不但是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佛,而更重要的还是当下就能去度化众生,深入社会,接近人群,随分随力的以佛法开导群迷。以一句惯话来讲:发菩提心有两大目标:向上,成佛是我们的目标;向下,度众生是我们目标。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此意。

二、菩提心为入大乘的不二法门

佛法有大小乘的差别,这是谁都知道的。不用说,入小乘有小乘的门路,入大乘有大乘的门路。入小乘的唯一门路,是所发的厌离心,没有发厌离心,绝对不会走上声闻的解脱道,而入大乘的不二法门,则是现在所说的发菩提心。如果没有发菩提心,自亦不会走上菩萨的菩提道。且这菩提心不论什么时候在身心中生起,纵然其他的功德还没有发生,而你已经进入大乘之门。不过话说回来,发起的菩提心,如一旦退失了,那你在佛法中,纵然具有通达空性等的种种功德,仍然是坠入于声闻等地,丧失了你做大乘行者的资格,所以是不是已入于大乘之门,完全看你菩提心的有无而作决定的。

关于这个,佛在《华严经》中,曾经这样说过:“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种子。”种子是就因说,从世间看是怎样的种子,就结怎样的果,种子是有各各不同的,如麦种子,谷种子,豆种子等,是为各自不同的不共因,因为这些不论与怎样的缘合,谷种子终不能为麦种子的因,麦种子终不能为谷种子的因。可是水土空气温度肥料等,则为一切的共因,因为这些与谷种子合,就成为谷苗的因,与麦种子合,就成为麦苗的因。它们是不简别什么对象的,与怎样的种子结合,就助长怎样东西的生长。当知现在所讲的无上菩提心,就是佛苗因中的不共因,如谷麦等的各各不同的种子,为成佛的主要因素。

《宝性论》说:“信解大乘为种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信解大乘而所发的菩提心,犹如为父的种子,通达诸法无我的殊胜慧,犹如慈爱的母亲。为种子的父亲,设若是属于汉族的,那他所生的子女,必然是属于汉族,绝对不会生为藏人或蒙族人,所以父是子姓的决定之因。至于母亲,不论你是藏人还是蒙族人,如与汉族的男子结合,就生出汉人,如与蒙族的男子结合就生出蒙人,所以说母是生子的共因。本此应知:通达无我的般若智慧,是三乘圣者的共母,诸佛固然依于般若波罗密,声闻、缘觉同样是依于般若波罗密,三乘圣者的共母般若慧的自性亦是性空,是从诸法平等一味的空相上讲,然般若慧是有大、小乘不同的,如小乘人唯有通达人无我的般若慧,而大乘人却有通达人、法二无我的般若慧,总结来说:如世间的生男育女,必须具有父母双亲,无父固然不生,无母更不要说,大乘佛法的道支圆满,则须以方便为父,以智慧为母。方便之父是什么?发菩提心,智慧之母是什么?证空性慧。一个修行佛法者,如果自认是大乘的话,必须发菩提心,什么时候菩提心在你的身心中生起,什么时候就安立你为大乘行人。

(三)菩提心是成佛正因

世出世间一切事愿,无不由信愿而得成就。世间商贾投资营利,农民春播秋收,对此信而无疑,愿而修行,以习见习闻,所以,无须专谈信愿。净土往生,事业非常,众生以未曾见闻而疑怪,所以启信发愿,不可或缺。

修净土的人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答案是必须深信切愿念佛。藕益大师曰:“信愿为慧行,信愿是往生净土的指南针;由此信愿才能执持名号,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自可感生净土。”又曰:“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西方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净土法门乃阿弥陀佛愿力所启。净业行人欲生净土,应发愿求生,以求生彼土的愿力,感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带业往生,横超生死。所以世尊殷勤劝令发愿。《阿弥陀经》三番劝愿,一番劝信,悲心特切。阿弥陀佛大愿之船能运载一切众生到西方净土,倘若众生不愿乘坐亦不得到。

唯此求证无上菩提的心愿,究竟要怎样才能发起?现在简单略说两种:一、内在的自性发,吾人的内心本来具有菩提的觉性,但它在为烦恼之所蒙蔽的时候,觉的力量过于薄弱,不能发生强有力的作用。如人在有病的时候,运动的精神必然是提不起来的,虽在烦恼迷惑动乱不安的状态中,但菩提的觉性仍然存在,并未因此而消失掉,但欲离此动乱不安之相,则非证得佛果菩提不可。有了这一念要成佛的心,当知这就是内在的自性发菩提心。二、外在的资助发:或有人说,内在既可发菩提心,为什么现在不见众生自发?由于没有外缘的资助。什么是外缘资助?就是善友与圣教,如听闻大乘圣教,以此圣教经常的熏习,于是自己发起大菩提心,是为圣教力的资助发。或观佛菩萨的神通、道力等,使自己发起大菩提心,是为善友力的资助发。

根据以上所说的,我们可以知道,真正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不但自己必须发菩提心,同时还应劝导他人发菩提心,唯有人人发菩提心,佛法始能继续弘扬,众生始能普被救济!相信不但中国佛教振兴有望,即使娑婆世界众生亦能得益。因为佛教四众,真能恳切发心,则此娑婆世界,就成佛化世界,而呈现一片和乐自由的气氛,还在忧虑什么氢气弹、核子弹?今日这个世界,所以如此紊乱,处处杀气腾腾,就因佛法未能传播到世界的每一角落,灌输到每个人的心田中去。发了菩提心的我们,如能人人弘扬佛法,使佛法普遍流行在世间,转化秽恶的世界,是即太虚大师所说“人间净土”的实现!

第五章行

行——就是一切行持,就是我们的修行,也就是我们的行为和造作。佛法讲求“解行相应”,能理解多少,就应该做到多少。如果光是理解而不肯去做到,那就是“知而不行”,就等于不知。佛教提倡“知行合一”,说明一切进化都显现在“行”。如果求知解而离开实践,就只不过是一种空疏的道理,既不能够在生命中发酵,也不可能变化气质,更谈不上完成佛法人格化的生命的熔铸了。

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大家太熟了,乾卦代表天,行是运动的意思,这是教我们效法乾卦。道家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修养如效法大地一样,地给我们住,给我们生长万物,供给我们食,我们一切都靠地,人类没有土地就完蛋了。但是我们还给土地的是粪便垃圾,可是土地不计较,照旧生长出东西来供我们食、用、享受,所以人的胸襟要效法地,而地是靠什么能够这样?靠宇宙、靠天,而天则只有付出,没有收回去,像太阳一样,只放射出来,并未从地上吸收什么。而宇宙则是效法道,道是什么?是自然的,没得什么效法了,总之是教我们做人的精神,应效法自然的法则,只有付出,没有收回,这是老子所讲的“道”的精神,也就是《易经》上的“天行健”。天体不断在动,永远在动,假如有一秒不动,不必要用原子弹,整个宇宙都要毁灭掉了,第二句话“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如老子所说的一样,做人要效法宇宙的精神,自强不息,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自强,依靠别人没有用,一切要靠自己不断努力,假使有一秒钟不求进步,就已经是落后了。

“行”可以从近处,小处着手,有些人眼高手低地说:“我要救苍生于水深火热。”爱说笑!你没有那个力量,你不如从救自己做起。学佛的人首先要学做人,做一个好人。如果做人的基本条件都做不到,哪里还谈的到做人师,做菩萨,做佛!现在学佛的人有一种通病,往往出家人不如居士,居士又不如普通人,为什么?因为某些学佛的人未能深明佛理,好高骛远,专尚空谈。有些学佛的人,好一点的则坐禅念佛,只顾自利的生活,下一点的,则给人念念经,拜拜忏,以无上尊贵的法宝,去换取衣食的代价,因此被人讥笑、轻贱。

综上所说,真正学佛的人,要发无上心,使生命有了寄托,使自己的真理智抬头,让自己的真感情扩张,在理智上,希望到达不疑之地,在生命上,希望得到心灵的完全净化,发掘出存在的真实和生命的真义,把握住生命的永恒,因为真实的都是永恒的,当你证得真实的时候,你就会摆脱生死,赢得生命的究竟解脱。自己解脱了,立下度脱广大有情众生的宏愿,如此发心,才是学佛的正因,有了正因,必定获得正果。

一、修福

各位也许会问:“为什么不谈佛,不谈佛法,而谈修福?”因为使众生幸福是佛出世的本怀,佛之所以出现世间,就是为了除苦予乐——除掉众生的烦恼痛苦,给予众生喜乐和幸福,而众生之所以活的不幸福,是因为走的方向不对,南辕北辙了,所以修福就很有探讨的必要了。

幸福不但是世尊出世的本怀,也是人人的合理愿望,据我所知,想成佛的人不多,想过好日子的人倒不少,哪怕他活得很辛苦,很受罪,他也愿意多活几年,你若是要他摆脱肉体,摆脱家庭,让他马上成佛,他反而会害怕,会拒绝,因为他所要的只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书经》里所说的“五福”为最好的解释了,五福是:一长寿;二富贵;三康宁;四好德;五善终。只有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妙了,比如说,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却十分操心……人生境遇多的不胜枚举,所以说只有五福全部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但现实中追求幸福的人多,得到幸福的人少,为什么?主要是观念错误,认为幸福是无条件的,是靠运气。其实幸福是有条件的,你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你必须具备幸福的条件,而且你还要先付出代价,因为想获得必先付出,付出是获得的前提,如果你不想付出,只想获得,天下绝对没有这回事,比如说那些抢劫、绑架的人,他不想付出什么,但是他得付出生命,愈不付出愈倒楣,所以说我们要完成任何一件事,有的付出时间,有的付出心血,有的付出金钱,有的付出劳力,总是有代价的,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那我们追求幸福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以下分别说之:

(一)忠诚

“忠”就是忠厚,忠厚的人表面看来,他是常常吃亏,实际上他占了大便宜,因为一个心存忠厚,不跟人计较的人,他的儿女都很优秀,他的太太也很贤淑,所以说:“吃亏就是占便宜”。我们做人一定要忠厚。

“诚”就是诚恳。有很多人,心地很忠厚,但是态度却很随便,人际关系不调和,我们要活的幸福,人际关系要好,如果你没有亲和力,和别人都处不好,那你天天都是烦恼,如果你态度诚恳,即使你做错了,别人都肯原谅你。

(二)谦容

“谦”就是谦虚,所谓“谦受益,满招损”。你如果不谦虚,人家就不认可你可以谈问题;张良若是不谦虚,那圮上老人就不会说“孺子可教”,也就没有以后的汉初事业,所以人的谦虚很重要。

“容”就是包容。天下没有完美的人,太阳表面有黑子,白璧有微瑕,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你必须要包容。如果你深信因果,你就更会包容,因为错误恒等于烦恼,你只要说错一句话,马上就会招来烦恼。听错了也会烦恼,别人本来不是讲你,你怀疑是在讲你,那你不是自寻烦恼吗?就算他是真的讲你,人只有被杀死的,没有被讲死的,你管他干什么呢?所以说做人一定要包容。你看,肯包容的人,多半都是活的很幸福;不能包容的人,就不会幸福,一天到晚与人家冷战,结果打败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三)勤俭

“勤”是勤快、勤劳,古人说“业精于勤”,你如果勤快,你的事业就会精进,就会愈做愈好。

“俭”是俭朴,就是不要浪费。

(四)调和

家庭调和之后,才有温暖;同事间调和,工作才会顺利;内心要调和,才会活的幸福。如何调和?最低限度要像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我正在说话,你正听着;我不说的时候,你的心空空的,什么都没有,这个就是调和,这也是“保留余地”,这个就是充实、储蓄生命力,就是真正的“入静”。“静”是什么?“静”是生命力的充电;“动”是什么?“动”是生命力的充沛伸张,你如果不能“静”,你必然也不能“动”,所以这也是调和之道。你若是不擅于调和,你只动不静,精力有限,最后动的太多了,变成动物了。所以要懂得动静的平衡、身心的调和,这一点非常重要。

(五)自律

自己约束自己,语言行为都不随便,不该讲的话就不要讲,不该做的动作就不要做。例如在街上,边走边抽香烟就是不自律,随地吐痰,这也大煞风景,有些养狗的人,带着狗随地大小便,人家没注意踩上一脚,这都是不自律,没有公德心。像这样的人干扰了别人之后,他会快乐吗?

佛教所谓的“业”,是思想、行为的总和,你做了不好的事、造了恶业,必然得到恶报。所以“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知道做了坏事必有恶报,所以他不敢造因,凡夫做什么事都率性而为,等到报应来了,害怕也来不及了。所以说人要自律才不会惹祸。说自律,其实就是忍耐,因为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若不能忍耐,难免会跟人吵架,当你生气准备吵架的时候,我建议你解个小便回来再说,小便解完了,气多半也消掉了。

(六)尊重

要做到尊重别人。《法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见了狗,他都磕头,并且对狗说:“你也有佛性,将来也会成佛。”什么叫做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人如果没有知觉,就不叫众生,而叫众死。我们是有知觉,佛跟我们不一样,佛是纯知觉——除了知觉,什么都没有,纯知觉是不是不起作用了?不!现在我们说话、听话,都是纯知觉,假如不是这样,那我就是大妄语。我们说第一句话的时候,没有准备第二句,当开口的时候,并没有念头。

平常就练习尊重别人,不管是大人小孩,不管是动物植物都要尊重。生命不只是人或动物,植物、矿物也都有生命,植物是准动的生命。矿物是不动的生命,整个大宇宙,用佛经的术语来讲,叫做“大圆觉海”。用现代的语言,就是“生命之海”。生命的海洋里,没有一样不是生命。

我们对任何一种东西都要尊重,一只小小的茶杯都要尊重它、感谢它,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服务。当你心态最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生命的存在”。

有些人就会有这个经验,当你心态最好的时候,你看看家里的暖瓶,电视机,甚至所有的物体,背后都有淡淡的黄光,都有光影;也就是说它的光子体浮现了。

别人家的为什么不浮现呢?因为物以类聚,你的心光不足以唤醒它,它就不会浮现,你的心态升华,它就跟你起共鸣。

为什么禅师可以传心?也是物以类聚,他的本心浮现,就可以唤醒你的本心;如果他的本心也睡着了,他就没有能力唤醒你睡着的本心。所以我们对人要尊重,要向常不轻菩萨看齐,这也是幸福的条件之一。

(七)敬畏

敬畏上天,敬畏佛祖。宋明儒家的功夫就是“主敬存诚”;主敬,不是说周围没有人就可以懈怠,就可以随便,还是要如见大宾一般,这就是“慎独”的精神。要“主敬存诚”,对每一件物体都要敬,不能因为生气,一句话不高兴就把那盛饭的杓子往地上一摔,那叫不敬,它又没得罪你,你干嘛要摔它?这个叫“迁怒”。我们不管对人,对每样物品都要敬。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办公室里,如果上司夸了他两句,他做事便很顺利,回家见到儿子,就抱起来举在头上,甚至骑在他脖子上。他若是在公事上碰了钉子,事情做的不如意,回家见小孩迎上来,他伸手就是两耳光。这是个事实,我偶而也会这样,但程度没有这么深,人人都会犯这个毛病。有的人没有发露,有的人发露了。所以凡事一定要“心存敬畏”,不要随便“迁怒”。

(八)谨慎

我们知道诸葛亮的一生,就是得力于谨慎。我们说话以前应三思,话到口边留半句;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很小心、谨慎,就不会出毛病,就不会招来烦恼,就不会破坏幸福。人活在烦恼里,是不会幸福的,人要想不活在烦恼里,就要特别谨慎。很多人说话放肆、随便,第一次说错话,第二次、第三次依然说错,明天、后天乃至于明年都还是如此,那就叫不谨慎。谨慎就是谨言慎行,说话不随便,做事行动不随便。我们能够做到不随便,才会珍惜自己的幸福,才能拥有、保有幸福。所以谨慎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很重要。

(九)反省

反省什么呢?凡是影响幸福的东西,我们都要反省,凡是影响幸福的限制因素都要去掉,我们就一定能幸福。因为有些事情,当你过于







































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
福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0
走马胎

电话: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