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市博物馆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粤赣古驿道河源段调研时,与一座因湖水下降而“浮”出水面的石砌拱桥“谋面”。这座石砌拱桥就是位于东源县涧头镇东坝村的永定桥,有近年历史的建桥历史。记者前日了解到,作为古驿道重要遗存,永定桥有望成为正在建设的新丰江水库移民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而将“永生”,将采用现代数字技术对永定桥进行虚拟复原,让市民了解其前世今生。

一年有半年时间被水淹

这座“浮”出水面的永定桥,始建于清道光二年壬午(年),于道光五年乙酉(年)竣工。据《河源市文物普查汇编》记载,桥是东西走向,系两孔石拱桥,长53米、宽6.95米,分水尖长13米,桥身、桥墩及分水尖用花岗岩彻筑,红砂岩望柱,莲花状柱头,灰沙夯筑栏板,桥身四周镌刻有“日升”“月恒”“利有攸往”等题字。

据悉,年,新丰江水库(即万绿湖)开始蓄水,由于地处水尾,直至年,永定桥被淹没。而一般到了每年的10月份,随着雨水减少,万绿湖水慢慢消退,永定桥就会露出其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大部分桥身,尤其是露出水面的12个莲花状红砂岩柱头格外引人注目,直至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又会重新被湖水淹没。所以,从年开始,在一年的时间里,永定桥有一半时间是泡在水里,有一半时间是浮出水面。

桥栏损坏桥身坚固

这一次永定桥得以露出水面,得于新丰江大坝在春季防汛前提前腾出库容,目前水位保持在米左右。东源县涧头镇文化站站长赖伟飘称,新丰江大坝水位下降到不高于90米时,永定桥和古驿道才会从湖面上显出“真容”。永定桥上一次“浮”出水面大约是在年,这一次是有记载以来露出“真容”最为完整、清晰的一次。

永定桥虽已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及经过50多年湖水的浸泡,但桥身依然坚固,主体部分没有半点破烂。从近7米的桥面宽度,也不难看出,当年永定桥充当交通要道的重要位置及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不过,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永定桥虽然桥梁整体保存完好,但由于受到万绿湖湖水或洪水的长年冲刷,其桥身已出现多条裂缝,并有多处桥墩和刻有“永定桥”的石匾已落在桥下。

数字技术虚拟复原

省市县住建部门对永定桥的保护和复原工作十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csjg/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