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跑马

现在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似乎并不清楚走马和跑马的分别,以为都是骑在马上跑,其实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

汉语的确有“走马”这个词汇,本意就是指平地上骑着马走,并且也衍生出了好几个我们如数家珍的成语,如:走马观花、走马上任、走马换将等等,但在游牧民族的文化中,“走马”的概念却跟汉语中的意思大相径庭。马在蒙语里叫角拉慕容,哈语里面是角勒噶阿特,都是名词词汇。走马和跑马一样,要看马的级别,但是一般的走马相对而言比一般的跑马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实用价值,在牧区马就是牧人的腿,毕竟马走的时候多数,走马快而平稳,同时地形上允许马跑的地方不是想象的那么多,所以走马相对受欢迎。

在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等游牧民族里面有大量的走马爱好者,但是能拥有一匹好走马的却是相当小的比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要从什么是走马说起,所谓的走马,从性能上说,就是能高速平稳的用快步骑乘的马,从速度来分又有小走,一般的走,大走,从步态上分,又分为前颠后走,对侧步,从遗传的角度则分为先天的(胎里带)后天的(压出来的走),所以你的马有走和你的马"走得很大"完全是两码事,有走是有"走"这种步态,走大则是走得很厉害。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有走的马就不多,高级别的就更少,它的实用型又明摆在那里,所以自然不是一般的跑马能望其项背的。

什么叫好的走马,就是短途有很快的速度,长途有相当的耐力,操控性好,年龄合理,结构好。相貌好等等(你不要指望好走马的嘴软,厉害的走马都是暴躁的性格,性格急了才走得快,同时急了又很容易跑,由于经常控制疆马嘴都硬,相当于不断的踩刹车)。

走马,最著名的莫过于一尊被称之为“马踏飞燕”的青铜器。

众所周知,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也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标志。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年3月,丹麦赛马协会主席金斯·伊伏来到了武威,当他看到这匹铜奔马时,经验丰富他立刻指出,这可不是一般的马,它身体同一侧的两条腿同时向前迈出,这在马术上叫对侧步,这种步伐可以避免马在小跑时,前后蹄碰撞发生危险.只有受过特殊训练的马,才会用这样的步伐走路。后来,经过专门的学者研究才发现,原来铜奔马的真实身份是一匹“走马”。这里说的“走马”,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一种马术比赛用马。

和赛马不同,走马不是单纯比赛马的速度,而是一种观赏马的独特步伐为主,稳中求快的娱乐活动。他以马的步伐稳健、姿态优美为主要的评比标准。另外,走马的装扮和骑手的穿戴,马和人配合的程度,还有整体上的美观等也都是评比的内容,这和现代马术中的“盛装舞步”很相似。

CKUR十三年专注马术推广,国内马术领航者。感受马术魅力,享受马背乐趣。中联骑士联盟:朝阳孙河/朝阳东坝/顺义马坡/房山阎村:月河湾马术小编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的药方
贵阳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sjfb/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