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道:“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荷花乃夏日盛景,记得云南普者黑的荷花,是真正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湖心泛舟,摘一个莲蓬,吃着清甜的莲子,自有一番情趣。

荷花别名极多,古时的人们便赋予了它各种美名,再加上后世人们的添砖加瓦,将它的名字越写越多。当然,荷花的寓意也极多,“出淤泥而不染”的神圣净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宁折不屈。然而,这次的主菜是荷花的名字,因此,对于它众多的寓意,我们便不再赘述。

1

莲花

虽然在生物学的范畴里,荷花与莲花并不是同一种花,荷是莲科的一个分支,而莲则多指睡莲。但在诗词中,莲基本都指代荷。

《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秦观

2

菡萏

菡萏,实则为未开的荷花,即荷花的花苞。在古代,菡萏应该是诗词中称呼荷花最广泛的称呼了。

《采莲子》

菡萏香连十顷陂,

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

更脱红裙裹鸭儿。

——唐皇甫松

3

芙蓉

芙蓉,其实也称为“夫容”。最普遍的说法就是将女子比喻为出水芙蓉,以表示对女子姿容秀美的赞赏。

《天净沙·秋》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元朱庭玉

4

芙蕖

荷花也有别名为“芙渠”,指的是已经开放的荷花。

《秋思赠远》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唐·王涯

5

藕花

藕花因为莲藕而得名,做为荷花的俗称,在古代被广泛使用。当然,文学作品讲究用词酌句,因此“藕花”一词在文学作品中甚少出现。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宋·李清照

6

朱华

朱华,朱为赤色,华通花,朱华便是指红色的花,通常指的是荷花。曹植在《朔风诗》中有:“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江南》

朝来佳气,郁葱葱,

报道悬弧良节。

绿水朱华秋色嫩,

景比蓬莱更别。

万缕银须,一枝铁杖,

信是人中杰。

此翁八十,怪来精彩殊绝。

闻道久种阴功,

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

一点心通南极老,

锡与长生仙牒。

乱舞斑衣,齐倾寿酒,

满座笙歌咽。

年年今日,华堂醉倒明月。

——宋·秦观

7

芰荷

实际上,芰荷指的并不是荷花,而是菱叶与荷叶。但是在诗词中,芰荷通常指的依然是荷花。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元·张养浩

8

水芝

水芝这个名字,其实不仅仅指荷花,莲子、黄精草、冬瓜都可称水芝。在《群芳谱》中有“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个人比较喜欢这个名字,别有一番温柔娇羞之感。

《卜算子》

袅袅水芝红,

脉脉蒹葭逋。

淅淅西风淡淡烟,

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

对此盈盈女。

叶叶红衣当酒船,

细细流霞举。

——宋·葛立方

9

荷华

荷华,其实就是荷花,古时华通花,因此荷华也是荷花。

《国风·郑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经

10

芬陀利华

芬陀利华一名,出自梵语。在佛教,莲花是最为重要的意像,当然,在梵语中的莲花不叫莲花,而叫芬陀利华。

《盆池白莲》

芬陀利出盆池上,妙时薰我三生障。

月明风细愈严净,政恐下有威光藏。

——宋郑刚中

今日好物

苏醒玫瑰,一扎二十枝,26.9元包邮~

喜欢这束花?

点击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
北京哪家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sjfb/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