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晨读美文"免费订阅

晨读美文在最美的早晨,读一阕好字佛禅梵心参禅悟道,感悟人生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重阳节就有着特殊的感情。及至今日,它也成了颇富人情味的节日——老年节。

重阳习俗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

敬老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时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重阳节举办菊花大会,人们一起赴会赏菊。

佩茱萸

  

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的作用。

重阳美食

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秋冬食用,可达进补防寒的双重效果。

重阳时节,这样养生

当心秋燥

  

秋天比较干燥,需要多加注意。而且,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避风而卧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适当进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运动,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心情开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子女们应多跟父母聊天,多交流。

重阳诗词

九九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这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会昌五年()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杜牧感慨万千,遂作此诗。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

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

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

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

何曾得见此风流。

:重阳佳节,诗人登楼远望,但见群山环绕、雨歇霜霁、菊花怒放、秋色如画。诗人头插茱萸漫赏菊花,想到陶渊明把酒醉卧东篱的豁达,心中无限向往!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

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

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

日未沈山且莫回。

:杜荀鹤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诗人在重阳这天登上古台,面对美景想到的却是混乱的时局,同时感叹自身年华老去功业未成,虽然与众人一起拍手高歌,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痛。

《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

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

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赏析:关汉卿的这首《沉醉东风》,虽仅寥寥数语,但却描绘出一幅凄清孤冷的重阳画卷。雁影稀疏、月色清冷,就连山形也孤苦消瘦,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心中愁绪万千,想着有谁能与我载酒共醉呢?

《阮郎归》

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晏几道是晏殊幼子,年轻的时候过着酒筵歌席的富贵生活。晏殊死后,家道中落,生活陷于贫困,晏几道对于人情世故、悲欢离合有了更多的感受.他的词作由真率走向深沉,这首词即是他情思深沉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表达凄凉的人生感怀。其中饱含备尝坎坷沧桑之意,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首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贺新郎?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

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

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

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

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

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

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去北,日西匿。

:《贺新郎?九日》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词。词人通过对重阳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国家与个人身世的深沉感慨,以及词人对英雄末路与报国无门的悲痛愤慨。

这首词为词人于重阳节登上高楼之作。重阳本是登高远眺的好时光,但词人却遇到了乌云密布、阴雨绵绵的糟糕天气,词人由凄凉的天气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于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

《霜叶飞?重九》

宋·吴文英

断烟离绪。关心事,

斜陽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

香噀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

凄凉谁吊荒台古。

记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蝉,

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怀,

尘笺蠹管,

断阕经岁慵赋。

小蟾斜影转东篱,

夜冷残蛩语。

早白发、缘愁万缕。

惊飙从卷乌纱去。

漫细将、茱萸看,

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霜叶飞?重九》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首咏重九词,据说是作者悼念亡姬之作,写得分外凄凉悲切。上阕因断烟引起离绪,触景生情,把个秋风、秋雨、秋景写得肃杀凄苦。接着又写无心登高吊古,述当年重九登高之乐,突出悲凉。下阕写自己悲伤至极的心情,尘封纸笺,笔已生虫,无心写作,日落夜冷,秋虫悲鸣,愁绪万缕。希望明年有兴登高,语似宽解,意实沉痛。全词笼罩着秋风秋雨熬人及魂断意尽之悲哀。

《大有?九日》

宋·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

问岁华、还是重九。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

帘栊昨夜听风雨,

都不似登临时候。

一片宋玉情怀,

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

砧杵动微寒,暗欺罗袖。

秋已无多,

早是败荷衰柳。

强整帽檐攲侧,

曾经向天涯搔首。

几回忆、故国莼鲈,

霜前雁后。

:《大有?九日》是宋代词人潘希白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重阳节。词的上阕,写采菊而知重阳节已至。秋已到而南山翠色依旧,然而夜间风雨加之人之悲秋,亦无登临之意。下阕写天气已觉寒冷,饮酒亦无兴致。秋色萧瑟,岁暮人老,使人又起归乡思旧之情。

宋亡后不少文人归隐不仕,词中常多有归隐抒怀之作,该词词人抒写了重阳节时伤秋思归的意绪,满篇衰飒之气,有悯时伤世之慨。

《紫萸香慢》

宋·姚云文

近重陽、偏多风雨,

绝怜此日暄明。

问秋香浓未,

待携客、出西城。

正自羁怀多感,

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

向尊前、

又忆漉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

愁不肯、与诗平。

记长楸走马,

雕弓拃柳,前事休评。

紫萸一枝传赐,

梦谁到、汉家陵。

尽乌纱、便随风去,

要天知道,

华发如此星星。

歌罢涕零。

:这首词借写重阳节的前朝胜事,来抒发怀念故国之哀情,是重阳节感怀之作。上片写思前怀友之情,下片抒忆昔伤今之慨。从“荒台”、“老兵”,“长楸走马”、“雕弓柳”等词句看,作者曾是位力主抗元并曾有过戎马生涯的爱国志士。词中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慨,也寓有故国之思。

以声相伴,让爱常在阳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正逐年增加。九九重阳节,

人民网社会频道联合

搜狗共同发布一则公益短片。片中通过语音合成技术,让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爷爷重新听到“奶奶”的声音,声声叮嘱一如往常,时时陪伴纾解孤单,用技术温暖生活。

小时候,他们说,“我不爱吃肉,你吃吧”,他们把最好的留给我们,从无怨言;

长大了,他们说,“安心做你的事,家里一切都好”,他们把所有的艰辛担下,只为让我们有追梦的自由。

今天重阳节,告诉爸妈,我爱你们!任岁月倏忽,我们陪他们一起变老。

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END-

如果你喜欢,就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sjfb/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