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枣儿红了

艾彬

南乡有个村叫桑树坪,全村不足二百口人,是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考究村名的来历,与桑树种植有关。

据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有一位姓周的知县是南方人,他上任后,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就在治下推广养蚕。养蚕自然离不开桑树,于是,周知县在众衙役的陪同下,骑驴走马踏遍县境,选择在距县城六十里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试种桑树。结果,由于水土不服,蚕没有养成,落下了桑树坪这个村名作为永久纪念。

二百余年过去,现在的桑树坪,村里村外居然已找不到一棵桑树,反而是枣树成片,坡底塄头,大都是枣树。前些年,有村民提议,说把桑树坪改为枣树坪才名符其实,但一打听,改村名还得上报省政府批准,麻烦得很,只好作罢。

村里虽然枣树多,但大多是山枣,品种不好,无法和沿黄河畔的油枣相比,收枣的人听说是桑树坪的枣,连看都不想多看一眼。因此,桑树坪村虽然枣树多,但实际收益并不高。

让人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今年县里举办得农民丰收节上,首席展出得特色农产品,竟然就是桑树坪的红枣。真是日下海怪了,桑树坪的枣也能上得了台面?有人不服气,从人群里挤过去细看,但见桑树坪村的红枣系列展品,不仅颗粒大,色象好,而且品种多,有疑问的人瞪大了眼睛。

会场上,众人品尝着桑树坪不同风味的鲜枣,“啧啧”称赞。经解说员讲解,人们才知道,桑树坪村的枣树进行了嫁接改良,老树种结出了新果实。而做这样一件大事的人,一不是专家,二不是学者,而是一个叫小米的姑娘。

小米毕业于西北林业科技大学,前年,经考试被县林业局技术站录用,成了一名林业技术员。小米在技术站上了没几天班,就被抽调到局办公室做文秘,因她写得材料好,局领导很赏识。几位领导私下里议论,准备培养小米当局办公室主任。

去年,县里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林业局抽调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骨干力量,组建起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队临行前,小米找到张局长,主动要求下乡驻村。张局长没有答应,因为一来办公室需要小米,二来下乡驻村毕竟比在机关艰苦,怕在县城长大的她吃不消。领导不同意,小米很郁闷,背地里还闹了几天小情绪。

过了没多久,有一位驻村工作队员老父亲患上了重病,需陪同外出治疗,申请退出驻村工作队。情况特殊,局里不得不考虑。小米抓住这个机会,再次找张局长提出下乡驻村。其时,正好因要在电脑上做资料,驻村工作队杨队长也点名要抽调精通电脑操作的小米。

杨队长是副局长,而且是林业战线的老模范,张局长不好驳他的面子,只好答应让小米下去试试,但有言在先,如果生活各方面不适应,随时可回来换人。就这样,小米终于如愿以偿,成了驻桑树坪村的一名工作队员。

小米来到了桑树坪,老杨给她安排的任务主要是为贫困户立卡建档,其它事情不让她操心。所以,老杨他们与贫困户走访对接,也就不叫小米,只让她呆在村委办公室做资料捎带看门照户。可是,小米是个闲不住的女子,一有空闲,她就往老乡家里跑,和村里人相处得很融洽,掌握得贫困户情况并不比其他人少。

驻村工作队根据桑树坪村的立地条件和土壤特征,商定通过大面积种植红葱,走特色种植的路子整村脱贫。在讨论红葱种植方案时,小米节外生枝,大胆提出了对全村枣树进行嫁接改良的设想,并主动请缨,说可以由她当技术员。

杨队长是老林业,觉的小米说得不无道理,问题是多少年来,全县这方面还没有成功的事例,又且,小米是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孩子,能担当起这样的重任吗?一旦改良嫁接失败,岂不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老杨权衡利弊,会上没有表态。

其他队员也认为村里只要推开红葱种植,明年整村如期脱贫不存在困难,根本没必要再在树头上寻乘除。村支书李毛子认为,要在枣树上做文章,最好是和上面争取资金,村里办个小型加工厂,对红枣进行深加工。

众人不给力,杨队长不表态,小米孤掌难鸣,嫁接改良枣树的事就像一张废纸,被一阵风刮得无影无踪。

春天是一个多好的季节啊,即使如桑树坪这样的小山庄,也是万物复苏,生机萌动。杏花开了,隔天,桃花也开了,讨人喜欢的燕子也远道归来,排列在村委大门口的电线上,好奇地打量着村委大院出出进进的人们。小米和队友们与村里的乡亲们起早搭黑,走进田间地头,按计划实施全村的红葱种植,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俗话说,春风吹破琉璃瓦。村里海拔高,风大,没过了多久,原来细皮嫩肉的小米脸也变黑了,手也粗糙了,看起来已像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

小米回县城办事,顺便到家里取东西,她妈见了女儿的颜面,心疼得落下了泪。小米不当回事,扑进妈妈怀里撒了个娇,还打着官腔说,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下乡扶贫,正是年轻人锻炼得好机会。女儿的脾性娘知道,小米从小任性惯了,当娘的拿她没办法。

小米去了单位,张局长也笑着对她说,要是实在顶当不下来,就不用下去了,可以抽调别人顶替。可是,小米态度坚定,说自己能吃得了苦,不用换人。

按照县里的要求,驻村工作队员除了推动整村工作,每人要负责结对帮扶一到两户特困户。小米帮扶的特困户,户主名叫李秋生,他家就住在离村委不远的山坡上。

李秋生大叔是个勤劳的人,之所以成为特困户,原因是前几年与人合伙熏枣赔下了钱。事前,他们已和天津口岸一家贸易公司签了合同,但为了关照乡亲,熏枣大都是收得本村的鲜枣。由于桑树坪的山枣品种不好,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被对方全部拒收。

李大婶是个小心心人,家里熏枣落下了十来万饥荒,她愁得患上了抑郁症,整晚睡不着觉,时间长了又引起了心疼、肠胃炎等好几种病。他家有一个儿子,叫树旺,大学毕业后在县城一家商贸公司打工。儿子已到了成家的年龄,但家里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他打工钱赚下的钱,还得贴补给娘看病。

自从成为李家的帮扶责任人,小米有事没事老往他家跑,不但帮有病的李大婶做家务,还跟着李大叔干农活。尽管小米做地里的活手生,不出活,但有她陪在身边,李大叔干活就不感到累。家里有小米这么个活蹦乱跳的姑娘走动,李大婶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昔日孤寂沉闷的家有了生气。

小米每次回城办事,除了帮李大婶买药,或多或少也要给老俩口带点城里的稀罕食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李大叔和李大婶对小米也是关怀备至,家里但凡吃顿好饭,即使小米没去,也给她留着。

杨队长也经常表扬小米,他对驻村工作队员们说,你们要向小米学习,做农村工作其实也没多大的奥妙,就是个以心换心,只要能够像小米一样,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有一天,李家的儿子树旺回村看望父母,正好小米在他家帮忙切山药种子。两个年轻人见了,谈古论今,有说不完的话。说起村里的精准扶贫,小米又谈起了她改良枣树的想法。树旺听了,很感兴趣,咬着腮邦子对小米说,只要你能挑头,我可以回村来和你一起做这件有价值的事。

得到了树旺的支持,小米既高兴又兴奋,她立即给西北林大果树嫁接专家许教授打电话,咨询枣树嫁接改良的可行性。许教授给小米她们讲过课,小米这个学生给他留下的印象不错。他觉得一个走出校门不久的林大学生,回乡后想利用学到的知识,做这么一件为村民谋利的事,实在是难能可贵。许教授不仅回复枣树嫁接改良可行,还表示可以无偿提供关键性技术方面的指导。

有许教授的鼓励和支持,小米的信心更足了。一年之际在于春,林大毕业的小米深知,眼下正是树木嫁接的绝好季节,错过了,就得等到下一年。她把自己的设想连夜写成材料,递交给了杨队长。

杨队长没想到小米仍没打消改良枣树的念头,他让小米把材料放下,说自己抽时间一定认真看。驻村扶贫,杨队长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累得他腰酸腿疼。小米给他的材料,他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根本没时间拿出来细看。

过了两天,小米等不及了,问杨队长材料看过了没有?杨队长才想起了这件事。在小米的督促下,杨队长晚上迟睡了一会,耐心看完了材料。第二天,他把材料还给小米,让小米集中精力,抓紧建立全村贫困人口台账,改良枣树的事工作队暂不列入计划。

杨队长通不过,小米还是个干不成,毕竟她只是个队员,涉及到村里的大事,她没有决定权。小米很不高兴,她实在不理解,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杨队长为什么总是不感兴趣。

其实,杨队长也认为枣树改良是一件好事,但他想,自己是快要退休的人了,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必要伙同年轻人去做没把握的事。况且,小米是个好姑娘,局领导也看重,改良枣树一但有个闪失,岂不是把她的前程给毁了?局里让小米下乡锻炼,他作为队长,要保得将军来,保得将军去。

树旺给小米出主意说,要不这样吧,我家就有二百多棵枣树,村里不搞,咱自个儿搞,搞不成拉倒,搞成了明年全村推广。小米听了,头脑里一圪转,直给树旺坚大拇指:高,高,就是个高!夸罢树旺,小米用手拍着自己的额头,说自己真是笨死了,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

为了感谢树旺,小米跑到小买店为他买了几瓶啤酒,李大婶又炒了几个家常小菜,两人边吃喝边商量,初步订出了枣树嫁接改良的试验计划。

年轻人性急,小米和树旺说干就干,马上动手在李家的枣树地开始了枣树嫁接改良。树旺说到做到,辞了县城的工作,扛着梯子,拿着树剪,一心一意给小米打下手。让小米感动的是,杨队长见小米自己干了起来,打报告向乡政府给他们要回了一万元科技兴农扶助资金。

村里人对小米嫁接改良枣树的事不感兴趣,认为是两个娃娃没事找事,闹着玩哩。婶子大娘们心细嘴碎,她们见小米和树旺跟出跟进,整天在李家枣树地忙乱,都说肯定是小米与树旺两人谈上了对象。住在隔壁的三子家的对李大婶说,小米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姑娘,你家娶上小米这么个好媳妇,祖坟上冒青烟了。

李大婶也看到两个孩子谈得拢,合得来,但小米是城里的女子,爸爸妈妈都是国家干部,她本人也是吃公家饭的,而自家是农民,还是特困户,门不当,户不对,能配得上人家吗?想到自家的境况,李大婶就不由得撩起衣襟擦眼泪。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枣树嫁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真不少。哪里的品种好?哪些品种适宜枝接,哪些品种采用芽接的方法好?小米心里也没底。为了解决枣树嫁接技术上的问题,树旺去三交、柳林等地请教过这方面的专家,小米还邀请许教授来村做过现场指导。

虽说费尽了周折,付出了意想不到的心血,但两人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树旺上大学学的专业是电子商务,但他跟着小米从零开始,刻苦钻研,没多久就能亲自上手嫁接,成了小米的得力助手。

到了秋天,十多个优良品种,嫁接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经林业部门专家检验,小米的枣树嫁接改良试验成功。

桑树坪不仅在全村推开了红葱种植,使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五千一百元,破例当年整村脱贫,而且,枣树品种改良试验也取得了成效,驻村工作队成为全县精准脱贫的标兵。

杨队长受到县里的表扬,拍板由小米和树旺负责,对全村的枣树进行嫁接改良。小米树旺不辱使命,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在村里办起了枣树嫁接改良培训班,给村民们传授枣树嫁接改良技术。

今年春天,工作队集中所有力量,抓住最佳时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全村的枣树嫁接改良。夏天,树旺牵头成立了桑树坪村农业合作社,加入了电商联盟,桑树坪村的红枣和小杂粮,通过电商平台对外销售。

经过近二年的相处,小米打心眼里喜欢上了为人正派,有胆有识的树旺。就在前不久的一个月夜,两人在老枣树下交换了定情信物。当树旺把她和小米的事告诉爹妈时,李家老俩口感到非常震惊,他们不相信小米这只金凤凰会落在他家这个穷窝。

因为杨队长和小米的爸爸是老熟人,树旺去小米家提亲时,请起杨队长做媒人。之前,小米已带着树旺去过她家几次,小米爸妈也夸奖树旺是个好后生,提亲时小米爸妈尊重女儿的选择,没有作难。

征得两家大人同意,小米树旺的结婚日子定在了国庆节举行。按照小米的意见,婚礼新事新办,不请人,不摆宴,只邀请县文化下乡演出队,在村里为全村的人演一台戏。

桑树坪村的红枣在农民丰收节上出了名,新嫁接得冬枣、梨枣、三变红、胎里红、大龙枣、小龙枣……十几个品种样样有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sjfb/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