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冬瓜皮

Dongguapi

BENINCASAEEXOCARPIUM

白瓜皮、白东瓜皮。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hispida(Thunb.)Cogn.的干燥外层果皮。本品始载于《广雅》,载:“冬瓜经霜后,皮上白如粉涂,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而子云白瓜子也。”《图经本草》云∶“今处处园圃莳之。其实生苗蔓下,大者如斗而更长,皮浓而有毛,初生正青绿,经霜则白粉。”《开宝本草》曰:“而冬瓜皮虽青,经霜亦有白衣。”《本草纲目》载:“主驴马汗入疮肿痛,阴干为末涂之,又主折伤损痛。”古代本草记载与现今所用冬瓜皮基本一致。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全株被毛;茎有棱沟,叶柄粗壮,长5~20cm;叶片肾状近圆形,宽15~30cm,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三角形或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小齿,基部深心形,近圆形,深、宽均为2.5~3.5cm,表面稍粗糙,深绿色,老后渐脱落;背面粗糙,灰白色,叶背叶脉稍隆起。卷须2~3歧。雌雄同株;雄花梗长5~15cm,花梗基部苞片卵形或宽长圆形,长6~10mm,先端急尖;花萼筒宽钟形,裂片披针形,有锯齿,长8~12mm,反折;花冠黄色,辐状,裂片宽倒卵形,先端钝圆,长3~6cm,宽2.5~3.5cm,具5脉;雄蕊3,离生,花丝长2~3mm,基部膨大,药室3回折曲,雌花梗长5cm以下;子房卵形或圆筒形,花柱长2~3mm,柱头3。果实长圆柱状或近球状,有硬毛和白霜,长25~60cm,径10~25cm。中国各地地区均有栽培。中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有野生者,果较小。全国大部地区均产,以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浙江、湖北等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产量大。1.生物学特性喜温、耐热、喜肥、不耐旱;短日照、低温有利于花芽分化,但整个生育期中还要求长日照和充足的光照。忌连作。2.栽培技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壤土或黏壤土均可栽培,种子繁殖。缓苗时进行搭架引蔓上架。一般第一瓜多发育不良,大多选留第2瓜胎及以上的瓜。为提高坐果率,可采用人工授粉。3.病虫害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等。虫害:蚜虫、蝽象、白粉虱、螨类、红蜘蛛、瓜食蝇等。冬瓜成熟后即可采收。冬瓜主要用于食用蔬菜,食用冬瓜时,收集种子,洗净,选成熟者,晒干。(一)性状特征果皮外表面灰绿色或黄白色,为不规则的向内卷曲片状,筒状或双筒状,多数被有白霜,大小不一。有的较光滑不被白霜;内表面较粗糙,有的可见筋脉状维管束。体轻,质脆。气微,味淡。

冬瓜皮药材图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二)显微鉴别

1.横切面特征表皮下层有4~8列木化的薄壁细胞组成的环带。中果皮偶见椭圆形细胞,细胞较大,直径可达μm以上。

冬瓜子皮横切面图

1.角质层2.外果皮3.中果皮4.维管束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粉末特征粉末淡棕黄色至黄绿色。果皮表皮细胞类圆形,壁厚,垂周壁平直。石细胞纹孔和孔沟明显,孔沟细密,成群或单个,直径10~56μm,类圆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导管多为螺纹和梯纹,少网纹。淀粉粒多单粒,较小,类圆形,脐点点状。复粒由2~4分粒组成。

冬瓜皮粉末图

1.果皮表皮细胞2.导管3.石细胞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三)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冬瓜皮粉末1g,各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冬瓜皮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4∶l)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加热呈现4个清晰斑点,Rf值分别为0.34、0.55、0.72和0.79。

冬瓜皮薄层色谱图

1.冬瓜皮对照药材2、3.冬瓜皮药材样品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以皮薄、条长,色灰绿、有粉霜,干燥、洁净者为佳。含挥发性成分、三萜类化合物、胆甾醇衍生物等成分。1.挥发性成分E-2-己烯醛(E-2-hexe-nal)、正己烯醛(N-hexenal)、甲酸正己醇酯(N-hexylformate)、2,5-二甲基吡嗪(2,5-dimethylpyra-zine)、2,6-二甲基吡嗪(2-ethyl-5-methylpyrazine)等。2.三萜类化合物己酸异多花独尾草烯醇酯(isomultiflflorenylacetate)、粘霉烯醇(glutinol)、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5,24-葫芦二烯醇(cucurbita-5,24-dienol)等。3.胆甾醇衍生物24-己本胆甾-7,25-二烯醇(24-ethylcholesta-7,25-dienol)、24-己基胆甾-7,22,25-三烯醇(24-ethylcholesta-7,22,25-trienol)、24-己本胆甾-7-烯醇(24-ethylcholesta-7-enol)、24-己基胆甾-7,22-二烯醇等。甘,凉。归脾、小肠经。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1.利尿作用非肾性水肿恢复期患者内服冬瓜皮,在服药后2小时内排出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冬瓜皮炭无论在降低氮质代谢产物、纠正酸中毒还是肾脏病理方面,均有治疗作用。2.抗氧化作用冬瓜皮提取物不同浓度乙醇组分均具有对DPPH、·OH的清除能力及对Fe3+的还原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3.抑菌作用对革兰阴性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降糖作用冬瓜皮提取物对肥胖小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冬瓜皮提取物具有降低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空腹血糖并改善糖耐量的作用。以上节选自《新编中国药材学》获取更多药材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sjfb/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