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清明时节,阴雨连绵。4月3日,西安市长安区文化界人士,游学终南大道,举办柳青、杜甫、杜牧的祭祀行活动。長安区大兆街办司马村的村民行进、关军政、关民锁、关文占、行文中、关勇等人在该村发起了一场祭奠杜牧的活动,得到长安作协名誉席王渊平、主席张军锋、长安文联主席王江等地方文化名人的支持与参与。此次祭奠活动的组织者在原来的杜牧陵冢一侧,陈设香案,供奉遗像及供品,并且在大道上布满鲜花、插遍旗帜,欢迎四方喜好杜牧诗句的的客人共同参与,祭拜这位晚唐著名诗人。太哥儿,你怎么没有去呢?你不是终南大道的墨客么?当杜牧发现活动现场没有太哥儿身影,却多见所认识的故旧老友的时候,便从大唐王朝穿越回到长安来,对太哥儿发出这样的疑问。好罢,你没有去也没有关系,你且听我讲一讲当年我游学终南大道的故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明》绝句,活脱脱就是一出独幕话剧啊,节令、景色、人物、心情,一览无余,难怪千年传唱,百吟不厌。我在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呢?记得写这首诗的时间大致在大唐大和七年,即公元年。那一年的春天我出任安徽池州刺史,从宣州到扬州淮南节度使府办事,路途中经过江宁,即今天的南京,发现那里的杏花村,酒香四溢,就吟咏此七言绝句,描述我的沽酒场景。没有料想到我的笔触却触动了清明时节人们的心绪,一时唱响大江南北,千百年来,“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句更让世人传诵不衰,杏花村亦随诗文而名扬四海。此后竟然在全国相继出现了十九处“杏花村”。其中最为著名的,除了南京的杏花村之外,还有山西汾阳的杏花村、山东水泊梁山的杏花村、安徽贵池的杏花村、湖北麻城的杏花村和江苏丰县的杏花村。等等,等等山西汾阳的杏花村汾酒比较出名。我当年写诗的南京杏花村,却饱经沧桑风雨,几度沉没。记得清代写作《儒林外史》的作家吴敬梓,曾经努力兴工补植余株的杏树,让南京杏花村留住了旧日的风采,仍为人们观赏的胜境,沽酒的雅处。这个“杏花沽酒”曾名列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今天的古都长安在终南大道旁边的司马村还有保留有我的陵墓,实在让我感到欣慰。农业社生产队集体劳动的时期,村民为牲口垫圏取用干土以及村民用土,让我的圆冢墓堆逐渐消失!如今有意识保护起来,具有纪念意义!游学终南大道,探访华夏文脉。司马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却还都记得我的陵墓是圆堆形的墓冢,高十余米,底座有数百平方米,上面种植有松柏,很是恬穆。墓冢在不在没有关系的。只要家乡的人们心里有我,我就感激不尽了。如今,司马村崇拜我这位唐代诗人的热心乡党发起祭奠我的活动,符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乡村振兴事业,推动文化旅游发展,这是增光添彩的好事。值得特别感谢在我的祭奠仪式上还请来了大唐鼓乐的传承者进进鼓乐演奏开场,司马村德高望重者司祭并咏颂了祭文,领头发起人作了讲话,长安的文化名人致词,大兆街道领导讲话。这次祭奠活动还获赠两棵金挂树苗。这件功德是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项目执行部长张国柱先生落实的,他还在现场带头植树,有关朗诵我的诗赋环节,更让祭奠活动充满着文化气息。这次清明节活动促成司马村在长安政界、文化界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司马杜牧文化研究会”,准备将对我的祭祀活动以及对“小杜”的学术研究推广下去,坚持下去。我在九泉之下很受感动。想起我在临终前给自己写的墓志中,就明确地写道“以某月日,葬于少陵司马村祖茔。”我的心愿原来一直都在家乡父老的心里搁着,让我对司马村人的努力深表谢意!回顾我的一生,其实也很短暂,只有49个春秋,却又很辉煌,留下的诗赋文章,颇受称赞。我的同时代诗人李商隐爱写《无题》诗,究竟表达什么心思,连我也捉摸不透,语言却很优美,因此就很出名。我的作品语言清朗,明白如话,更有亲民特色,世人就把我们俩并称为“小李杜“,百年前的大唐诗坛人物李白和杜甫,被称为“大李杜”。这样并列,地位立马就显得崇高起来。所谓人抬人高,佛敬佛高,就这意思。我还是有必要对自己做一个全面介绍为好。因为我就是终南大道边的人,游学终南大道,探访华夏文脉,责无旁货啊。

公元年,我出生在大唐京兆府万年县的司马村,即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司马村,字牧之。我是杜佑的孙子。爷爷杜佑曾经出任过宰相。我的父亲叫杜从郁,他是个六品官。我26岁时参加科举想考状元,结果考官已经内定了状元的人选,考中进士就已经很不错了。进士及第并不容易。为此,我写过一首《及第后寄长安故人》的诗,表达金榜题名后的心情: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大唐王朝的高考在洛阳举办,洛阳放榜后还要到长安吏部报到,经过吏部关试,才能被分配工作。我很自信,三十三人考了第五名。随后,我在大唐王朝政府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这样的一系列官职,一直到晚年回归长安,隐居樊川别业,因此世人称我为“杜樊川”。我的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然就成为非常自负的人。这从我23岁写出《阿房宫赋》就可以看出我的才华非凡。然而,我真正的爱好却在解读兵书,二十岁时就曾经注解曹操所编定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我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大唐人的习惯称呼都称我为“杜十三”。我杜十三在25岁时,就创作了一首长篇五言古诗,表达对沧州战乱时局的见解: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   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   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   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   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   刳隍欦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   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   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隄防常慑惴。   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   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   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   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   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襁。   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   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   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只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   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   苍然太行路,剪剪还榛莽。   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   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   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常争。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   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我的诗文水平肯定没得说。这首《感怀诗》可以看出我受到家族老前辈杜甫的写作风格影响。当然我的诗风个性要比杜甫老前辈活泼多了,我留下的诗作实在太多灵气: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写的。停车坐爱枫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我写的。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我写的。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我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写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我写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我写的。我写的《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的诗,永不会过时。我在30岁那一年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他的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我在京城的官衔是监察御史里行。这个时期的我,居住在扬州,经常在洛阳、宣州、扬州、金陵等地参加宴游。唐代很开放,所谓宴游,就是在青楼酒馆里唱歌喝酒,相当于你们现在的歌舞厅KTV娱乐活动。我在扬州的三年,被人说得很烂。我对此不发表意见。我只想回忆并且纪念二个女子,一个叫张好好,一个叫杜诗娘。我曾在东都洛阳碰见宣州时认识的故人张好好,她本是国家歌舞剧团的演员,竟然沦落为街头店铺卖酒的服务员,让我很感慨,为她写下《张好好诗》: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传说,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后,张好好曾经追到长安来找我。她来到终南大道边司马村我的墓地来了,悲伤难过地哭死在了我的坟头。我还在南京遇见一位名叫杜秋娘的苦命女子,曾为她写过一首《杜秋娘诗》: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錡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金阶露新重,痕捻止箫吹。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觚稜拂斗极,回首尚迟迟。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却唤吴江渡,舟人哪得知?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疋素,夜借邻人机。我昨金陵过,闻之为歔欷。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织室魏豹俘,作汉太平基。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射钩后呼父,钓翁王者师。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秦国逐客令,柄归丞相斯。安知魏齐首,见断箦中尸?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峩危。珥貂七叶贵,何妨戎虏支?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这位杜秋娘写过一首题为《金缕衣》的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她在感叹什么?青春难再回,人生很短暂啊!请认真欣赏我所写的诗句,应该知道我并非寡恩薄情之人,只不过太过的多愁善感罢了,喜欢写作感时伤世的诗你!老天爷让我过早地耗尽了才华和精气神,因此给了我不超过五十岁的寿命。况且,像我这样有抱负、有才华的人,却生逢在晚唐朝廷牛李两党之争的中间,真不知道该站在哪边为妥?这一点,同时代的李商隐也深有同感。官场站错队会很尴尬。因此,我不喜欢呆在长安,总喜欢外放做官。我在地方上颇有些政绩呢。我任黄州刺史的三年,抓住黄州的孔子山、孔子河是春秋时代孔子周游列国的过往之地这样的文化特色,保护性地开发了“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等圣人遗迹。我不仅在山旁扩大重建孔子庙,宣扬孔子思想,施展政治抱负,还亲自拜谒孔子圣像,改孔庙名为“文宣庙”,设置庙学以教化士民。虽然身居官位,仍经常在学堂讲学。其后,我还出任过池州、睦州刺史,为政皆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大唐会昌五年,公元年的七月份,唐武宗下诏禁毁佛教。我对这一措施持赞同的态度。后来,我在唐宣宗大中年间所作的《杭州新造南亭子记》里详细叙述过武宗禁毁佛教的事:佛著经曰:生人既死,阴府收其精神,校平生行事罪福之。坐罪者,刑狱皆怪险,非人世所为,凡人平生一失举止,皆落其间。其尤怪者,狱广大千百万亿里,积火烧之,一曰凡千万生死,穷亿万世,无有间断,名为“无间”。夹殿宏廊,悉图其状,人未熟见者,莫不毛立神骇。佛经日:我国有阿闍世王,杀父王篡其位,法当入所谓狱无间者,昔能求事佛,后生为天人。况其他罪,事佛固无恙。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况下辈固惑之。为工商者,杂良以苦,伪内而华外,纳以大秤斛,以小出之,欺夺村闾戆民,铢积粒聚,以至于富。刑法钱谷小胥,出入人性命,颠倒埋没,使簿书条令不可究知,得财买大第豪奴,如公侯家。大吏有权力,能开库取公钱,缘意恣为,人不敢言。是此数者,心自知其罪,皆捐己奉佛以求救,月日积久,曰:“我罪如是,贵富如所求,是佛能灭吾罪,复能以福与吾也。”有罪罪灭,无福福至,生人唯罪福耳,虽田妇稚子,知所趋避。今权归于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至有穷民,啼一稚子,无以与哺,得百钱,必召一僧饭之,冀佛之助,一日获福。若如此,虽举寰海内尽为寺与僧,不足怪也。屋壁绣纹可矣,为金枝扶疏,擎千万佛;僧为具味饭之可矣,饭讫持钱与之。不大、不壮、不高、不多、不珍奇瑰怪为忧,无有人力可及而不为者。晋,霸主也,一铜鞮宫之衰弱,诸侯不肯来盟,今天下能如几晋,凡几千铜鞮,人得不困哉?文宗皇帝尝语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间吾民尤困于佛。”帝念其本牢根大,不能果去之。武宗皇帝始即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佛也。”始去其山台野邑,四方所冠其徒,几至十万人。后至会昌五年,始命西京留佛寺四,僧唯十人;东京二寺。天下所谓节度观察,同、华、汝三十四治所,得留一寺,僧准西京数,其他刺史州不得有寺。出四御史缕行天下以督之,御史乘驿未出关,天下寺至于屋基耕而刓之。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笄冠二十六万五百,其奴婢十五万,良人枝附为使令者,倍笄冠之数,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口率与百亩,编入农籍。其余贱取民直,归于有司,寺材州县得以恣新其公署传舍。今天子即位,诏曰:“佛尚不杀而仁,且来中国久,亦可助以为治。天下州率与二寺,用齿衰男女为其徒,各止三十人,两京数倍其四五焉。”著为定令,以徇其习,且使后世不得复加也。赵郡李子烈播,立朝名人也,自尚书比部郎中出为钱塘。钱塘于江南,繁大雅亚吴郡,子烈少游其地,委曲知其俗蠢人者,剔削根节,断其脉络,不数月人随化之。三笺干丞相云:“涛坏人居,不一焊锢,败侵不休。”诏与钱二千万,筑长堤,以为数十年计,人益安喜。子烈曰:“吴、越古今多文士,来吾郡游,登楼倚轩,莫不飘然而增思。吾郡之江山甲于天下,信然也。佛炽害中国六百岁,生见圣人,一挥而几夷之,今不取其寺材立亭胜地,以彰圣人之功,使文士歌诗之,后必有指吾而骂者。”乃作南亭,在城东南隅,宏大焕显,工施手目,发匀肉均,牙滑而无遗巧矣。江平入天,越峰如髻,越树如发,孤帆白鸟,点尽上凝。在半夜酒余,倚老松,坐怪石,殷殷潮声,起于月外。东闽、两越,宦游善地也,天下名士多往之。予知百数十年后,登南亭者,念仁圣天子之神功矣,美子烈之旨迹。睹南亭千万状,吟不辞已;四时千万状,吟不能去。作为歌诗,次之于后,不知几千百人矣。我的人生踪迹总是流连东南形胜,最终还是在大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年,回到长安担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因为京官俸禄低,难以养家,曾多次请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是没有被批准。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杜司勋》的诗,点评我的人生价值观: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看来我在长安真的很不合群,就在二年后朝廷还是同意了我的请求,外放湖州刺史。终于在公元年的秋天,得到出任湖州的机会。我在湖州时凭吊前贤,结识诗友,创作了不少的诗。这次只有一年时间的外放。公元年,我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之后,又要回到长安来了,并升职为中书舍人。我感觉身体并不是太好,决定重新整修祖上留下的樊川别墅,并且在闲暇之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人生总有谢幕的时候。公元年,这一年,我把自己的诗稿文章,进行整理,尽管焚烧了许多,留下来的还是被编定为《樊川文集》。我留给后人的诗作,大约总计有首。在唐朝算较高产的作家了。这一年的冬天,我病得已经很重了。病逝前,我还给自己写好墓志铭。其文如下:牧,字牧之。曾祖某,河西陇右节度使;祖某,司徒、平章事、岐国公、赠太师;考某,驾部员外,累赠礼部尚书。牧进士及第,制策登科,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江西团练巡官,转监察御史里行、御史、淮南节度掌书记,拜真监察,分司东都。以弟病去官,授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迁左补阙、史馆修撰,转膳部、比部员外郎,皆兼史职。出守黄、池、睦三州,迁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以弟病,乞守湖州,入拜考功郎中、知制诰。周岁,拜中书舍人。某平生好读书,为文亦不出人。曹公曰:“吾读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深矣。”因注其书十三篇,乃曰:“上穷天时,下极人事,无以加也,后当有知之者。”去岁七月十日,在吴兴,梦人告曰:“尔当作小行郎。”复问其次,曰:“礼部考功,为小行矣。”言其终典耳。今岁九月十九日归,夜困,亥初就枕寝,得被势久,酣而不梦,有人朗告曰:“尔改名毕。”十月二日,奴顺来言“炊将熟甑裂”。予曰:“皆不祥也。”十一月十日,梦书片纸“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傍有人曰:“空谷,非也,过隙也。”予生于角,星昴毕于角为第八宫,曰病厄宫,亦曰八杀宫,土星在焉,火星继木。星工杨晞曰:“木在张于角为第十一福德宫,木为福德大君子,救于其旁,无虞也。”予曰:“自湖守不周岁,迁舍人,木还福于角足矣,土火还死于角,宜哉!”复自视其形,视流而疾,鼻折山根,年五十,斯寿矣。某月某日,终于安仁里。妻河东裴氏,朗州刺史偃之女,先某若干时卒。长男曰曹师,年十六;次曰祝柅,年十二。别生二男,曰兰、曰兴,一女,曰真,皆幼。以某月日,葬于少陵司马村先茔。铭曰:后魏太尉颙,封平安公,及予九世,皆葬少陵。嗟尔小子,亦克厥终,安于尔宫。太哥儿,我作为晚唐诗人的代表人物,对华夏文脉的传承有自己的贡献。我发现清词丽句的艺术风格或许给后来的宋朝文风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宋朝的陆游、杨万里、姜夔等名家,都曾对我的作品有所点评:勋业文章意已阑,暮年不足是看山。江南寺寺楼堪倚,安得身如杜牧闲。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杜郎俊赏,豆蒄词工。十里扬州,三生杜牧。游学终南大道,探访华夏文脉,还是多一些厚重苍茫的感觉好!从我的诗赋文章您不难看到大唐帝国面临的种种内忧外患,我因此在读书时特别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我是善于论兵言战的人物,希望建功立业啊,所作的《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注解《孙子兵法》,在十几岁就开始提升自己。我担任地方官时,给人民群众做了一些好事。我的作品表现出浓郁的爱国忧民思想感情。其实我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情。曾在《郡斋独酌》一诗里直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时节序麟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旁。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旌竿幖幖旗*嚯嚯,意气横鞭归故乡。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尚可活乡里,岂唯满囷仓?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谓言大义小不义,取易卷席如探囊。犀甲吴兵斗弓驽,蛇矛燕戟驰锋芒。岂知三载几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我的人生追求体现在“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这样的远大目标。现实却不为我所想象。我的《河湟》一诗,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直接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我所生活的时代,大唐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举国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曲调,让天下人以取乐休闲为流行。我在《早雁》一诗里用比兴的手法,以大雁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我在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我擅长借用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淫。比如《过华清宫三绝句》的这两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我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享乐。我的创作意图和我不满“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阿房宫赋》是完全一致的。包括我的另一些咏史作品都带有明显的史论特色。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些都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创的议论。我的这种论史绝句,被后世的许多文人所仿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我的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您能从我的才气与活泼背后发现我流露出的忧伤吗?您或许从我的《遣怀》《赠别》《叹花》等诗句里发现不健康的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甚至缺乏理想的光彩,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这样的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我不能改变潮流却很容易被潮流所改变!就像您所处的时代曾经流行“卖拐”很多年一样啊!我的作诗还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我在《李贺歌诗集序》里曾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过总体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这些话可以看作我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但是在创作实践上,我的那些以华丽词藻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张是自相矛盾的。人生就是这样,又有几人不是生活在予盾里?好了,再见,太哥儿!祝您游学终南大道旅途愉快!探访华夏文脉成就斐然!(秦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j/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