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道地药材及常见中药材图文鉴赏
安徽,安徽省兼有长江、淮河两流域,亦有大大小小的湖泊水系,如巢湖等,另有大别山山脉级皖南山区交相呼应,安徽还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安徽拥有丰富的药用资源,安徽是我国中药资源大省,据不完全统计,安徽中药材品种达种,中药资源相当丰富,在我国药用资源排行中位列第6位,另安徽有我国最大的药材交易市场“亳州药材交易市场”,药材往来,集散多半来自亳州。 独特的环境以及丰富的药用资源,造就了安徽独特的道地药材级特色药用资源,其中“十大皖药”以及亳州附近的道地药材级常用药材就已经相当丰富,如亳菊、贡菊、滁菊、霍山石斛、木瓜等。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到底药材级常用药材有40多种,本文小编整理一些常见品种,包括原植物、药材及饮片图片鉴赏,产地分布级功效等,关于原植物描述,小便不再赘述。 首先是安徽近年来公布的“十大皖药” 1、霍山石斛 来源于兰科植物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C.Z.TangetS.J.Cheng)的新鲜或干燥茎。具有生津益胃,清热养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等。 图片来源于承继堂 图片来源于承继堂 关于霍山石斛来说,在安徽主要分布于金寨县、岳西及霍山。 2、灵芝 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的干燥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不思饮食。 关于灵芝,安徽主要分布于金寨、岳西一带。 3、白芍(亳白芍) 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主要分布于安徽亳州一带。 4、黄精 来源于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Hemsl.、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的干燥根茎,已黄精基原为主,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分布于安徽池州、宣城、黄山等地。 5、茯苓 在安徽,茯苓因其道地性又被称之为“安苓”,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道地产区主要分布于金寨县一带。 6、木瓜(宣木瓜) 木瓜来源于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Sweet)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由于其主要分布于安徽宣城而闻名国内外,因此称其为“宣木瓜”,宣木瓜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产地主要分布于安徽宣城。 7、菊花 安徽是我国药用菊花的主要产地,《中国药典》收录五种药用菊花,其中三种来源于安徽,分别为贡菊、亳菊和滁菊,具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亳菊 滁菊 亳菊 贡菊 贡菊主要分布于安徽歙县一带,滁菊分布于滁州一带,亳菊分布于亳州一带。 8、牡丹皮 来源于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牡丹皮主要分布于安徽铜陵凤凰山、亳州一带。 9、断血流 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灯笼草Clinopodiumpolycephalum(Vaniot)C.Y.WuetHsuan或风轮菜Clinopodiumchinense(Benth.)O.Kuntze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 灯笼草 风轮菜 10、桔梗 来源于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入药。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主要分布于太和县,而太和县又被称之为“中国桔梗之乡”。 其他道地药材及常见中药材 1、白芷 来源于 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的干燥根。安徽主要为白芷基原,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白芷在安徽主要为栽培品,多分布于亳州一带,由于其质量优,又称其为“亳白芷”。 2、白术 来源于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主要分布于潜山县,安徽祁门等,根据其产地又被称为“舒州白术”和“祁术”。 3、半夏 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半夏在安徽主要分布于阜南、颍上县(颖半夏);宿州(宿半夏);和县(姥半夏);舒城(舒半夏);贵池殷汇(殷半夏),在历史上根据其产地又赋予半夏不同名字。 4、天麻 来源于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的干燥块茎,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用于小儿惊风,癲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主要分布于岳西、金寨、霍山等地。 5、秋石 来源于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主要具有滋阴降火功效。用于治疗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 秋石图片来源于承继堂,分布于安徽桐城一带。 6、辛夷 主要来源于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biondiiPamp.、玉兰Magnoliadenudata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sprengeriPamp.的干燥花蕾。安徽主要基原为白玉兰的栽培变种海螺望春花。具有散风寒,通鼻窍功效。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 主要分布于安庆、怀宁海罗山,在当地又被称之“安春花”。 7、贝母(皖贝母) 安徽产贝母主要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安徽贝母的干燥鳞茎,具有开郁散结、清热、化痰、止咳、镇喘等功效,服之对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有疗效。 产于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地。是安徽省独有的名贵药材品种。野生分布于中国安徽金寨、霍山、舒城、六安等县的山区;多生于海拔-米的山地丛林中。喜阴凉湿润气候,伯炎热,畏强光,耐旱耐寒。 8、苍术 来源于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燥湿徤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安徽主要分布于怀宁、宿松等地。 9、瓜蒌 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rosthornii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安徽主要是栝楼基原,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功效。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大便秘结。 安徽主要分布于安庆、亳州;潜山、岳西、霍山等地。 10、天花粉(亳花粉) 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rosthorniiHarms的干燥根。安徽主要是栝楼基原,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天花粉基原与瓜蒌相同,分布产地与瓜蒌相同。 11、厚朴 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var.bilobaRehd.et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功效。用于湿滞伤中,胱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主要分布于潜山、岳西山区等地,又称其为“潜厚朴”。 12、菘蓝(板蓝根、大青叶) 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板蓝根)或叶片(大青叶),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功效。用于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痄腮,喉痹,丹毒,痈肿。 主要分布于安徽亳州、阜阳、太和县、临泉县等地。 13、太子参 来源于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exPaxetHoffm.的干燥块根。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功效。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主要分布于安徽南部,宣城、铜陵一带,是安徽著名道地药材。 14、白前 来源于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Decne.)Schltr.exLévl.或芫花叶白前Cynanchumglaucescens(Decne.)Hand.-Mazz.的干燥根茎和根。具有降气,消痰,止咳功效。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15、侧柏 来源于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枝梢和叶(侧柏叶)以及种仁(柏子仁)。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侧柏全株 侧柏雌花序 侧柏种子 侧柏药材 侧柏饮片 安徽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以宿州为代表。 16、前胡 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的干燥根。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功效。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安徽宁国产的前胡“个大,皮黑,条长,香味浓”,被誉为“宁前胡”。 17、桑白皮(亳桑白皮) 来源于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根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主要分布于亳州、大别山区潜山、丘陵级山区,皖南山区亦有,还有平原地区亦有桑的分布。 18、鹿茸 来源于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花鹿茸)或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马鹿茸)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功效。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安徽鹿茸主要为人工饲养,主要在安徽青阳,其品种主要为梅花鹿。 19、山茱萸 来源于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歙县金川乡和石台县七井乡有“枣皮之乡”之称,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歙县金川乡合丰村现存1株多年的“枣皮王”。歙县金川乡和石台县七井乡所产枣皮粒大、肉厚、柔软、色红、油润,畅销省内外。 20、覆盆子 安徽产覆盆子来源于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RubuschingiiHu,由于其果大,味甜,可食,可用于制糖及酿酒;其果实又可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 安徽的皖南山区为掌叶覆盆子的主产区,另宣城亦是其主产区。 21、蕲蛇 来源于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enther)的干燥体,具有祛风,通络,止痉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图片来源于承继堂 安徽皖南山区为蕲蛇的主产区之一,以祁门居多,习称祁蛇;安徽石台、休宁产量也较大。 22、丹参 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丹参产安徽古城者,皮色红,肉紫有纹,质燥体松,头大无芦,为最佳。滁州全椒县,形状同前,亦佳。 23、紫菀 来源于菊科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功效。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安徽涡阳种植紫菀有多年历史,所产紫菀光泽、油润、质软、握之有弹性,不易断,是安徽名贵道地药材之一。 24、黄连 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在安徽以宣州最为道地。 另外安徽道地药材还有很多,比如明党参、七子花、牛鼻栓、独花兰、女贞子级五加皮等均为安徽常用道地药材。 本草植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j/7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它是藏在你身边的国际公认致癌物,却仍被很
- 下一篇文章: 中药知识益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