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走马楼吴简,上面仅有21字,揭开
我们都知道“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年正好是故事主人公之一的关羽逝世的年。当年关羽战败后被杀,在史学界留下了许多谜团,有的谜团甚至至今仍未解开。 比如,只有一部分行政权的士人与江陵知府糜芳的叛逃,为什么能给关羽致命一击?而且,荆州的数百名官员和军事将领,包括刘备的坚定支持者,都去了哪里? 再比如,为什么仅仅一个郡县向吴国投降,就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荆州7个县个邑,和数百个亭、乡、里、丘都相继投降?这些问题《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 长沙走马楼吴简 年6月,湖南长沙某施工队正在施工,挖掘过程中,一建筑工人挖到一张竹简,上面记载许多模糊的文字。工人不知道竹简上所写为何意,但觉得竹简很值钱,就把它上交,最终,被湖南文物局收藏。文物局收到后,立即组建考古队,对发现竹简的地方进行调查。#竹简# 经调查发现,这是一组规模庞大的汉简牍群,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他们立即开始挖掘,这批竹简由此得名长沙走马楼吴简。 竹简上记载了三国时期年至年荆州的经济状况和一些历史事件。主要记录了几个关键信息: 关羽在荆州年间,长沙地区的百姓被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与下品百姓几乎没有交往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战死),上品和下品百姓矛盾激化,引发斗争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三国志》中曾记载,吕蒙到荆州南郡,收服糜芳和士人,导致荆州内败。关羽得到消息后,派人去问吕蒙。关羽派的人回来后,私下交流,知道家里人都安然无恙。因此,关羽的将士们无意打仗。#关羽#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导火索的根源是当时的经济基础,关羽将百姓分出三六九等本就不合理,还拉大了贫富差距,因此,社会的等级对立矛盾突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合理假设:长沙县从公元年到年的经济和阶级状况,与十多年前关羽战败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长沙县作为当时荆州的一个中等发达县,可以扩展到整个荆州地区甚至是整个国家。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发现,为我们解决荆州内部经济矛盾和阶级对立的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济南# 关羽失败导火索 导致关羽最后失败战死的根本原因并非是士人与糜芳的背叛,而在于荆州内部矛盾,贫富差距大,等级问题尖锐。 同时,吕蒙攻占南郡后,立即安抚了当地民众,不仅动摇了荆州百姓对关羽的忠诚度,还用“怀柔”政策缓解了荆州部内部矛盾。吕蒙的出现,让关羽陷入了难堪的境地,几乎一夜之间被荆州百姓抛弃。#荆州大意失关羽# 这些问题关羽没有解决也无法解决。可以说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不仅是关羽自己的管理方式不当,还与经济基础和社会的生产力有关。 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与人之间有等级的区别,贫者愈贫,富者更富。只要有外力稍加催化,内部矛盾就会立即激化和爆发,造成关羽无法控制的局面。 通过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发现,我们能够知道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和通俗文化中的历史故事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所选的读物、作者的水平以及读者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度。 就好比关羽之死,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是被偷袭、走麦城。然而,历史的真实远胜于传奇和传闻。因此,如果你想接近历史,了解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应该回归到史料中去,尤其是那些经典史书。《资治通鉴》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j/9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人不吃的玉米黑粉菌红泥土和垃圾鱼,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