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菌物药第四期唐新修本草对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4.html 有关菌物药的具体记载 1.青芝 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龙芝。生太山。 〔谨案〕不忘强志。 2.赤芝 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生霍山。 南岳本是衡山,汉武帝始以小霍山代之,非正也。此则应生衡山也。 〔谨案〕安心神。 3.黄芝 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生嵩山。 4.白芝 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生华山。 5.黑芝 味咸,平。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玄芝。生恒山。 〔谨案〕五芝,《经》云∶皆以五色生于五岳,诸方所献,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且芝多黄白,稀有黑青者,然紫芝最多,非五芝类。但芝自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耶? 6.紫芝 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木芝。生高夏山谷。 六芝皆无毒,六月、八月采。 薯蓣为之使,得发良,得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恶恒山,畏扁青、茵陈蒿。 案郡县无高夏名,恐是山名尔。此六芝皆仙草之类,俗所稀见,族种甚多,形色环异,并载芝草此是朽树木株上所生,状如木,名为紫芝,盖止疗痔,而不宜以合诸补丸药也。凡得芝草,便正尔食之,无余节度,故皆不云服法。 7.菌 味咸、甘,平、微温,有小毒。主心痛,温中,去长虫白癣蛲虫,蛇螫毒,症瘕诸虫。疽蜗,去蛔虫、寸白,恶疮。 一名芦。生东海池泽及渤海章武。八月采,阴干。 得酒良,畏鸡子。出北来,此亦无有,形状似菌。云鹳屎所化生,一名鹳菌。单末之,猪肉和食,可以遣蛔虫。 〔谨案〕菌,今出渤海芦苇泽中,咸卤地自然有此菌尔,亦非是轻虚,表襄相似,与众菌不同,疗蛔虫有效。 8.茯苓 味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止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淡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魄、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其有抱根者,名五劳、七伤,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 马间为之使。案药名无马间,或者马茎,声相近故也。得甘草、防风、芍药、紫石英、麦门冬共疗五脏。恶白蔹。 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胶、龟甲。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故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 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 又复时燥则不水。作丸散者,皆先煮之两三沸,乃切,曝干。白色者补,赤色利,俗肠而开心。 调营而理胃,上品仙药也。善能断谷不饥。为药无朽蛀。吾尝掘地得昔人所埋一块,计应卅许年,而色理无异,明其全不朽矣。其有衔松根对度者,为茯神,是其次茯苓后结一块也。仙方唯云茯苓,而无茯神。为疗既同,用之亦应无嫌。 〔谨案〕马刀为茯苓使,无名马间者,间字草书,似刀字,写人不识,讹为间耳。陶不悟,云是马茎,谬矣。今大山亦有茯苓,白实而块小,不复采用。今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者。 9.马勃 味辛、平、无毒。主恶疮马疥。一名马庀。生园中久腐处。 俗人呼为马屁勃,紫色虚软,状如狗肺,弹之粉出,敷诸疮用之,甚良也。 10.猪苓 味甘、苦,平,无毒。主疟,解毒,辟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能老。 一名猪矢朐。二月、八月采,阴干。 今湘州、衡山无有,此道不通,皆从宁州来。旧云是枫树苓,其皮至黑,作块似猪矢,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 11.桑根白皮 味甘,寒,无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颅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创。采无时。出土上者杀人。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叶,主除寒热,出汗。汁,解蜈蚣毒。 桑耳,味甘,有毒。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腹痛,阴阳寒热无子,疗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疗痹饮,积聚,腹病,金创。 一名桑茵,一名木麦。五木耳名,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犍为山谷。六月多雨时采木耳,即曝干。 东行桑根乃易得,而江边多出土,不可轻信。桑耳,《断谷方》云∶木又呼为桑上寄生,此云五木耳,而不显四者是何木?案老桑树生燥耳,有黄、赤、白者,又多雨时亦生软湿者,人采以作菹,皆无复药用。 〔谨案〕柠耳,人常食;槐耳,用疗痔;榆、柳、桑耳,此为五耳,软者并堪啖。桑椹,味甘,寒,无毒,单食,主消渴;叶,味苦、甘,寒,有小毒。水煎灰等,同灭痣疵黑子,蚀恶肉。煮小豆,大下水胀。敷金创止血,生肌也。 12.菘萝 味苦、甘,平,无毒。主怒邪气,止虚汗,出风头,女子阴寒肿痛,疗痰热,温疟,可为吐汤,利水道。一名女萝。生熊耳山川谷松树上。五月采,阴干。 东山甚多,生杂树上,而以松上者为真。《毛诗》云∶茑与女萝,施于松上。茑是寄生,今以桑上者为真,不用松上者,此互有异同耳。 13.雷丸 味苦、咸,寒、微寒,有小毒。主杀三虫,逐毒瓦斯,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膏摩,除小儿百病。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聚,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令人阴痿。一名雷实,赤者杀人。生石城山谷,生汉中土中。八月采根,曝干。 荔实、浓朴为之使,恶葛根。今出建平、宜都间,累累相连如丸。《本经》云∶利丈夫,《别录》云∶久服阴痿,于事相反。 〔谨案〕雷丸是竹之苓也,无有苗蔓,皆零出,无相连者。今出房州、金州。 14.白僵蚕 味咸、辛,平,无毒。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令人面色好,疗男子阴疡病。 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生颖川平泽。四月取自死者,勿令中湿,湿有毒,不可用。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僵者,即曝燥都不坏。今见小白色,似有盐度者为好。 末以涂马齿,即不能食草,以桑叶拭去乃还食,此明蚕即马类也。 〔谨案〕《别录》云∶末之,封疔肿,此白僵死蚕,皆白色,陶云似有盐度,此误矣 15.豉味 苦,寒,无毒。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又杀六畜胎子诸毒。 豉,食中之常用。春夏天气不和,蒸炒以酒渍服之,至佳。暑热烦闷,冷水渍饮二三升。 依曝燥,以麻油和,又蒸曝之,凡三过,乃末椒、干姜屑合和,以进食,胜今作油豉也。患脚人恒将其酒浸以滓敷脚,皆瘥。好者出襄阳、钱塘,香美而浓,取中心弥善也。 16.酱 味咸、酸,冷利。主除热,止烦满,杀百药热汤及火毒。 酱多以豆作,纯麦者少。今此当是豆者,亦以久久者弥好。又有肉酱、鱼酱,皆呼为醢,不入药用也。 〔谨案〕又有榆人酱,亦辛美,利大小便。芫荑酱大美,杀三虫、虽有少臭气。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10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孕妇有胎毒对自身和婴儿都不好,用猪肚
- 下一篇文章: 颇具玩味的性能机器体验沃尔沃XC40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