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他的《游艺约言》中说:“偶为书诀云:‘古人之书不学可,但要书中有个我。我之本色若不高,脱尽凡胎方证果。’不惟书也。”[1]“但要书中有个我”,这的确道出了书法艺术乃至一切艺术的根本。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丧失个性,无“我”;大搞形式构成的游戏,进行各种形式单元的拼凑与组装,看起来很现代,仍不见“我”,同样未入艺术的殿堂。顾琴是当代小有名气的书法家、篆刻家,她的书法篆刻艺术个性鲜明,令人过目难忘,皆因有“我”的存在。

先谈顾琴的书法。

顾琴是科班出身的书法家、篆刻家,自幼习书印,得庄天明先生指点,基本功扎实。年考入南师大书法系后,亲炙于尉天池、马士达、王继安等教授,遂大进。此后,她在南航艺术学院读硕士,在上海大学读博士,得教于阮荣春教授。年拜入百乐雅集,受教于韩天衡先生。顾琴目前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她之前曾在江南大学艺术学院执教,20余年中始终未离高校,潜心创作。她不沾学院派书家的时习,执着地从古人那里吸取营养,并能化古为我,形成个人的书法面貌。其书各体皆擅,而尤于楷书、隶书、楚竹简体及草书这四种书体中,有她个人的突破。

顾琴的楷书,筑基于魏晋,又广猎唐楷精华。小楷是其钟爱的书体,用笔精致、谨严,但点画形态并非传统小楷的中规中矩,而充满灵动、潇洒的韵致。其最大的个性特色是多取隶笔,这是她作为女性书家特有的切入点与视角。由于顾琴小楷的隶意很浓,有人直接称之为隶楷。这其实也体现出她对楷书古意的独到追求。钟繇小楷的淳古之处也正在隶笔。但顾琴无意重复钟氏用笔淳厚、高古纯朴的魏晋风骨,而是另辟蹊径。她将隶意渗入到结体的各个单元,包括点、横画的波挑、撇捺等等。她的横画常有波挑,但不是很夸张。撇捺舒展,尽可能向左右两侧翻飞。通常撇笔细劲而恣肆,捺笔粗重而润泽,形成很好的节奏与对照。其竖钩很少用唐楷的回锋笔法,而采用不显声色的隶法,含蓄而温润。

顾琴有一些细微处的笔法,最有她的个性特色。例如她对斜撇的处理,从《兰亭序》中的撇笔演化而来。潘伯鹰曾说赵孟頫写《兰亭》,将“左”的上面一横接着向左一挑,接着提笔处向上翻出一个小圈。[2]顾琴的左斜撇,出笔细而快,很细劲,斜笔尽处略作翻笔,形成一个极细的回钩,这是她个性的流露处。这种细节精微,也算是顾琴小楷的一个亮点,而古意也正在这种个性笔法中得到展示。与此相应,顾琴的大楷宽博、粗重,一眼看去,颇有点颜书的神气。但仔细看,其风神不在字势的宏敞,而是行书笔法的渗入,亦即说,讲究端严中线条的运动和节奏的起落。故这类楷书往往有一点出人意料的丑拙,但这种“不和谐”也正是其楷书的不同寻常之处。

顾琴的隶书,取《祀三公山碑》、《西狭颂》、《大开通》、《好大王碑》、《石门颂》、《杨淮表记》一路峻厚疏放、野逸跌宕的风神,得颠逸、纵放的意趣。这是她的审美趣味之所在。通常女性的隶书取向,是《曹全碑》姿态优美、结体匀整一路,而顾琴偏偏取疏放、恣纵的危途,这是需要一些胆量的。《祀三公山碑》的书法形貌在篆隶之间,体势方扁而笔意茂朴,顾琴隶书中那些粗壮带篆意的笔法来源于此。而《西狭颂》的沉着飘逸、《大开通》的宽博质朴、《好大王碑》的凝厚肆意、《石门颂》的疏宕野逸,则是顾琴隶书所追求的境界。在顾琴的隶书中,撇捺的恣肆被得到空前的强化,铺毫落笔充满沉着而强烈的律动,线条形象有点“野”,且乘势而尽,十分痛快。此外,融入楚竹简风姿的隶书作品,是顾琴隶书中最具独创意味的一类,值得拈出一说。楚简的用笔恣肆而古朴,结体则奇诡而瑰丽。以这种元素入隶,就形成了顾琴《万物母》、《太一生水》、《神明之所生》这一类隶书作品的面貌:用笔方拙,力量、气势都十分雄强,而线条形态的结合又融入楚简的特色,于雄强峻厚中多了许多奇恣异态。这些作品很可能不符合通常的审美观,而这恰恰正是顾琴隶书的个人特色。

顾琴的楚竹简书法,笔意古雅,恣肆瑰丽,极富动态美和书写美,是其各体书法中最有创造性的一类。大约十余年前,楚默先生曾根据顾琴的个性特点开了一张偏方,要她深研楚竹简书风,另辟一条新路。那时写楚竹简书的人还不多,因为楚竹简文字不但形古,笔法也古,不易掌握。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摸索,顾琴的楚简书法终于有了自己的个人特色,并且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秦简和楚简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异。王国维指出,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秦简文字属于秦草文字,而楚竹简文字则是衰落中的大篆余晖。文字不同,书风自异。秦简气厚简约,而楚简瑰丽奇谲。秦简是篆书中锋用笔,楚简是蝌蚪文笔,即上半部分线条粗重,下半部分倾斜尾细。从线条形态说,蝌蚪文笔法头重尾轻,锋长腰细,其笔法变化丰富,线条形象奇诡无穷。顾琴的楚竹简书法,都有极为瑰丽的姿态,字法古雅,气息古朴,而用笔则奔放多姿,带有浪漫的女性情调,这是她个性张扬的体现。实际上,顾琴的楚竹简书法,于蝌蚪文笔法中又杂了许多隶笔,故线条活泼而又厚重,笔法灵活又不乏沉着。时下,写秦简、楚简的书家虽然也有不少,但大多仍处在字形的仿制阶段,于笔法上也很少有突破。相比而言,顾琴的楚简书法则已初具成果了。

顾琴的草书也值得一观。草书之难,在于以“无为”为最高上境。一方面,草书书写如游戏,任意挥洒,极不用意;另一方面,仍需用笔谨严,笔法到位。顾琴个性张扬大胆,她写草书,用笔极为果敢恣纵,开笔写去,一路线条追逐,跳荡奔走,旁若无人,书写性十分突出。

虽不能说顾琴的草书已达到了无为之境(这对每位草书家而言都只是目标),但她这种大胆、豪放的个性,却十分有利于情性的畅达表现。

也正是这份个性,使她的草书获得了旁人难以拥有的气势和流畅。与此同时,顾琴是性情中人,她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寓于书。察其用笔,线条有起伏粗细,墨色有浓淡枯润,气势中不乏心情律动的痕迹。

再说顾琴的篆刻。

顾琴治印的时间几乎与其学书的时间同样久。她的书法启蒙老师庄天明同时也是刻印的一等高手,此后,她又从马士达、朱培尔、董欣宾、韩天衡等大家那里学到不少高招。其印艺不俗,且极具女性篆刻家的特色。

顾琴早期的篆刻成果主要体现在《画印寻意》这本作品集中,集中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她丰富的想象力、独到的表现力以及特殊的刀法特色。这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题印谱,为其画印汇总,包括各种图画、肖形印,以图为主。朱培尔认为,顾琴的肖形印是最具现代意识和冲击力的,其线条有着相当的张力与弹性,其刀法能删繁就简,富于随意生发的节奏。这个评价是十分到位且深刻的。楚默概括出她图形印的三大特色:一是率意大气、挥洒随意;二是意象奇诡、情味悠长;三是造型生动、拙朴有趣。这也是切中肯綮的。

顾琴近年所创作的人物肖像印、动物肖像印系列值得







































中国白癜风专家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