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传播龙与佛教,放龙王宝瓶,得龙天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专业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龙”在中国历史上,与我们息息相关。作为龙的传入,你只要细细一数,就能想到很多很多关于龙的故事和传说。在此不多言。而佛教和龙尤其有很深厚的因缘,这也是佛法在中国兴盛的缘由之一吧。 佛经中的龙王功能有二:一是护持佛法,保佑众生;二是兴云布雨,消灾弭难。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龙其实只是金翅鸟的食物。天天被金翅鸟捕杀,而龙在将要被捕杀殆尽之时。龙王找寻到了佛,向佛求救,佛赐给了龙王一件袈裟披身,从而金翅鸟便不敢去捕杀龙了。 但是不吃食物,金翅鸟受不了呀,天天饿肚子,这都要饿晕了。也找到佛,对佛说:“您对龙慈悲,为何对我不能慈悲,我没有龙可吃,那么我吃什么?” 佛对它说:“你要知晓因果报应之理,你今生吃龙,龙来生吃你。你们相互吞食,无有了期。”而在佛法之中,是要戒杀的,你当下即然问我,那么从今以后,不要再吃肉了,要吃素食。 金翅鸟又问;“我该吃什么素食?请世尊指示!” 佛说;“自今天开始,我会叫我弟子在午斋时,送一份米饭给你,足够你吃饱的,不用担心!”这就是“佛子们在每日午斋时,都会送出七粒米,给于金翅鸟。”但对于这七粒米,想必大家都很好奇。金翅鸟能一次吃下一条龙,而七粒米够他吃吗? 其实在佛教之中,“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而须弥山有多大,按照当下话来说,他足足有着“万公里”。由此可见在佛教之中,这一粒米多大,而能有缘在清净道场吃饭,亦需懂得报恩,随喜供养。因此就算“金翅鸟”饭量再大,也不用担心它会吃不饱。 在佛经中,龙可说是经常出现的动物。龙族居住在水中,能呼云兴雨,为蛇形鬼类,亦为守护佛法的八部众之一。愚痴嗔恚特重的众生,因业报的缘故,而投生于龙族,出生于戏乐城。龙族的领袖称为龙王,他们具足强大的威力,常为佛的守护者。另外有一类“非法行龙王”,由于不顺法行,行不善法,不敬沙门及婆罗门,所以常受到热沙烧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楼罗捕食的苦恼。在诸尊龙王中,以五大龙王及八大龙王最为著称。除了龙王之外,龙女、龙子也是经典中极特殊的一群。龙族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之别,依次被卵、胎、湿、化四生的迦楼罗所食。《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说,龙王有时行于地上,也常居于空中,恒常住在胜妙高山或在水中。至于他们的形貌,或有一首、二头,乃至于多头的龙王,或有无足、二足、四足,乃至多足的龙王。与龙相关的诸尊有妙见菩萨、龙树菩萨、难陀和优波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摩那斯龙王俱利迦罗龙王、水天以及西方广目天等。在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花经》里,龙王共有八位。他们是: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修吉龙王、五德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和优钵罗龙王。到了《华严经》里,龙王增至十位。在其他佛经里,还有五龙王、七龙王、八十一龙王、一百八十五龙王之说。佛经中的龙王功能有二:一是护持佛法,保佑众生;二是兴云布雨,消灾弭难。这后一条与中国龙兴云布雨的神职相吻合。无论龙王数量的多少,在佛教中的龙王都是济福苍生、造福于民的好龙。菩萨、佛陀与龙的经典典故:在《大唐西域记》卷六中有这样的记载,如来佛祖刚出生的时候,就能行走说话,他向东南西北方向各走七步,然后就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佛陀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生出大莲花。这时就有两条龙跃出来,从天空中吐出两股水流,一条龙吐出来的是热水,一条龙吐出来的是冷水,两条龙吐出来的水为佛陀沐浴。后来就在佛陀沐浴的地方留下了两股清泉,也是一冷一热,常年不竭。佛祖涅槃之后有无数舍利,当时就有八国国王各派兵马,纷纷来抢舍利,众龙王也出来争取,帝释天就决定把佛祖的舍利分为三份,一份给诸天,一份给龙众,一份给人间由八国共享。在《大唐西域记》卷八中也有所记载,如来成正觉之时,一旁的龙做如来的护卫,“有目支邻陀龙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美,昔如来成正觉,于此冥坐,七日入定,此龙王警卫如来,即以身绕佛七匝,化出多头,俯垂为盖”。如来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同时也称“龙种上尊王佛”,简称“龙尊”、“龙尊王”,文殊菩萨在佛教中代表着般若大智,是辅佐佛陀弘法的上首菩萨。据《法华经》记载,文殊菩萨曾度化八岁的龙女成佛,这也说明以智慧的法眼在大海娑竭罗龙主那里发现了龙女的智慧利根,文殊菩萨认为龙女“佛说深秘,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不得退转”,龙女坐在千叶莲花上,千叶莲花大如车轮,从大海中涌出,上虚空中,诣灵鹫山,礼拜释迦,并向佛陀献出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佛陀当场就接受了龙女的供养,这时龙女忽变男身,具菩萨行,即住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成等正觉。如来的右胁侍龙树菩萨他的成佛也是因为有龙的因缘。大约三千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他所证悟到的就是华严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广大幽玄,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根器不足,不能够受持,所以佛陀就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讲此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中的一位是龙王(大龙菩萨),他后来把佛陀所说的一些经典汇集起来,珍藏到龙宫里面。龙树本来是凡夫俗子,而且行为极为荒唐。他年轻的时候和三个兄弟学了隐身术,便潜入宫中四处淫乐。后因宫中无数女子莫名怀孕,国王得知此事之后,因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便叫上几百名力士挥刀乱砍,结果龙树的三个兄弟全都死于乱刀之下,只有躲在国王背后的龙树躲过此劫,因此大彻大悟,明白一切祸之根本都是欲,于是潜入深山修行,虚心向老比丘受戒学大乘经,同时云游四海,周游历国以求精进。龙树的诚心感动了天灵,便有菩萨变幻为龙王,把龙树接到海中,打开了龙宫的七宝华函。龙树以九十日的时间深入各家深奥佛典,并且融会贯通。最后,龙王把龙树送到了南天竺,龙树大弘佛法,创立了佛教八宗之一——“一切皆空”的大乘空宗。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时候,南印度出现了一位名叫龙树的菩萨(大善知识),他出身于婆罗门种姓,自幼聪慧过人,博闻强记,各种世间技艺无不通晓。后来出家学佛,又很快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经典,然后自认为已经博通三藏,认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不过如此。这时,龙王(大龙菩萨)出现了,邀请他到龙宫阅读所收藏的佛经,大龙菩萨将龙树领进了龙宫,打开一个个玉石制造的宝库,秘藏了许多人间罕见的佛典秘籍,宝库发出阵阵幽香,这些大乘经典,不仅卷帙繁多,而且深奥无比,让龙树大开眼界,震撼不已,于是留在龙宫,尽情诵读大乘经典。据说他在龙宫的“图书馆”中,骑着白马,走马看佛经的题目,三个月都还没有全部看完。这下龙树非常满足,龙宫所藏大乘经典,比阎浮提现存经典要多出无数倍,义理更加精妙深奥。龙树如饥似渴,昼夜阅读,遇到不明之处就向大龙菩萨请教,视野顿时开阔,心境早已改变,读得越多就越谦逊。这样不分昼夜,经过九十多天,龙树已经读完无量精妙经典。大龙菩萨过来问道:“这里所藏经典,你都看完了吗?”龙树谦逊地回答说:“此处所藏经典,实在无量无数,我一辈子都读不完。我挑选适合自己持诵之经典,这段时间已通读者,就已超过南阎浮提现存经典十倍以上。”大龙菩萨正容说道:“像我宫中这些经典,世间各地还有很多宝库,都与此处藏经相当,宝库之数,不可胜数。”龙树此时早已明白,佛经浩如烟海,佛法博大精深,没有任何外道可以超越,就算尽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完所有佛经。龙树在龙宫中悉心诵读经典,获得极高成就。龙树菩萨于龙宫中见到《华严经》。当时看到华严经有上中下三种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其上中二本都不是凡人的心力能够受持,于是龙树请求大龙菩萨,取出人世间尚未流传的《华严经》下本一部,一共有十万偈,但这些也仅相当于原经的万分之一而已。在世间广布流传。而实际上流传的经本只是下本的略本,我们见到的最完备的唐译八十华严也只有四万五千偈。仅此亦成就如明末四大高僧的憨山大师说:“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龙和佛教的故事另一传说:安徽省青阳县的九华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人称“仙城佛国”,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化城寺东的东崖峰西麓,有一眼“龙女泉”。关于“龙女泉”,有这样一个传说:地藏菩萨在这儿苦修时,每天都要到山下去打水,很不方便。有一天,地藏菩萨端坐在东崖峰西麓一块岩石上静修,忽然被一条小蛇咬了一口,地藏不为其所动。过了一会儿,一个漂亮女子出现在地藏面前,向他赔礼道歉,并说地藏所坐的岩石下有泉眼。地藏用锡杖拨开岩石,果然发现泉水。原来这位漂亮的女子是一位龙女,被地藏精心苦修的精神所感动,前来献泉的。龙的造福众生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相通一致,构成了造福人类、无私无我的中国精神。今天早上九点整大家在沅江码头集合 这次活动由景星寺知客师禅晖法师带领景星寺其他僧众与护法居士们来到沅江南洞庭放龙王宝瓶 二月二龙抬头供养龙王 本着每周日共修药师法诵药师经今日大家在放生船上齐诵药师经为大众祈福 诵经完毕大家为放生物念诵放生仪轨放生法会由禅晖法师主法 禅晖法师口诵真言祈请佛菩萨加持甘露水 为放生物加持 大众居士放生 上午十一点半船到达本次目的地南洞庭肖公神庙大家在这里投放龙王宝瓶 已经装藏好的龙王宝瓶 众法师依仪轨为宝瓶加持 回向:感念护法诸天菩萨及龙神土地护持的恩德;本次放生法会、投放龙王宝瓶法会圆满结束。祈愿斋主及所有与会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迅速得以身心康健,延年益寿,恒遇善友,结得善缘,化冤呈祥,远离三途八难之苦。祈愿世界和平、疫情消除、国泰民安。家宅永安,眷属和睦,衣食丰溢,恒得富贵。祈愿疫情早日结束,龙天欢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6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潮水退去四次流动性拐点的影响及启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