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种常用调经促孕安胎中成药之三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不孕不育症的人很多,而且越来越多,传统中医,是普通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最佳方案,本发掘一些常用的有助于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中成药,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够对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21.归肾丸 菟丝子、杜仲、熟地黄、枸杞、山茱萸补肾益精以壮经源;当归、熟地黄养血活血,以益经本;山药、茯苓健脾益气,渗湿祛痰,以益经通髓;枸杞、山茱萸养血益肝阴,以利肝之疏泄。全方阴阳气血俱补,补而不燥,泻而不伤,补肾兼顾肝脾,益精不忘养血,共奏益血滋源之功。有实验研究表明:归肾丸降低卵巢早衰大鼠LH含量,升高雌二醇,具有延缓衰老和抗POF作用。临床试验证实:本方可提高多囊患者妊娠率。 适用于肾水不足、腰酸脚软、血虚、头晕耳鸣及不孕症。 口服:每次9g,每天2~3次。 忌辛辣食物。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水蜜丸:每丸9g。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22.调经促孕丸 方中鹿茸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淫羊藿、仙茅、枸杞子、覆盆子温补肝肾,养阴助阳;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寿胎丸)为治疗肝肾不足、胎元不固要方;黄芪、茯苓、山药、鸡血藤补肾健脾,益气养血,配以莲子(去心)、白芍、酸枣仁(炒)、钩藤、丹参、赤芍等药,全方共奏益肾健脾、养血调经、调节冲任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可增高靶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改善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厚度,同时还有兴奋卵巢,调节内分泌,促排卵及诱导排卵作用;鸡血藤、丹参、覆盆子、茯苓等可改善微循环,降低子宫血流阻力,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用于脾肾阳虚、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症见月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冷痛、经水日久不行、久不受孕、腰膝冷痛。 口服:每次50丸,每天2次。 阴虚火旺、月经量过多者不宜服用。 水蜜丸剂:每丸重10g.自月经周期第五天起连服20天;无周期者每月连服20天,连服三个月或遵医嘱。 23.调经活血片 本方当归辛散温通,补血活血,调理月经,香附芳香辛行,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二药并用,活血行气,调经止痛。川芎、赤芍、泽兰、红花、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乌药、木香、吴茱萸、延胡索疏肝行气,温通气血。鸡血藤、熟地黄滋养阴血,菟丝子滋养肝肾,平补阴阳,白术补气健脾,资生化源。主要合用,共奏养血活血,行气止痛之功。 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 口服:每次5片,每天3次。 孕妇忌服。 片剂:每片重0.34g。 研制方。 24.归脾丸 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补脾养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并补,重在补气但意在生血;补气养血药中佐木香以行气,补中寓散。 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月经不调及不孕,症见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舌淡者。 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 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大蜜丸:每丸重9g。 宋·严用和《济生方》。 25.六味地黄丸 方中重用熟地甘微温,滋阴补血,填精益髓,大补真阴,为壮水之要药;山茱萸酸涩微温,补肝肾,秘精气,肾气受益则封藏得度,肝阴得养则疏泄无虞;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以上三药以补肾为主,或兼补肝阴,或兼补脾阴,是为三补。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祛肾中邪水;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泻阴中伏火;茯苓补益心脾,淡渗利湿助山药以益脾,配泽泻以利水,以上三药为三泻。全方功用滋阴补肾。 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等症。 口服:每次8丸,每天3次。 不宜在感冒期间服用。 浓缩丸:每瓶丸,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26.知柏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盐炒)、黄柏(盐炒)。功用滋阴降火。 适用于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膝酸软、遗精等症,有用于免疫功能亢进性不孕患者。 口服:每次6g,每天2次。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水蜜丸:每盒6g×6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滋阴八味丸。 27.桂附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功用温补肾阳。 适用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水肿、小便不利或反多,可用于治疗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性闭经、月经稀发及不孕症。 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 阴虚有火,阳亢者禁用。 浓缩丸:每瓶丸。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肾气丸方。 28.归芍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酒炒),功用滋肝肾,补阴血,清血热。 适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之功能性月经不调及不孕症,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 口服:每次1丸,每天2~3次。 大蜜丸剂:每丸重9g。 清·《证因方论集要集》。 29.金匮肾气丸 方中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药固肾益精,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桂枝、附子温肾扶阳,丹皮凉肝,泽泻、茯苓利水泄浊。本方在大队滋阴药中配入少量桂、附,意在微微生火,以鼓舞肾气,取“少火生气”之义。 适用于肾气虚寒经水不调或不孕,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 口服:每次4~5g(20~25粒),每天2次。 忌厉欲,气恼。忌食生冷食物。 水蜜丸剂:每瓶装60g。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30.补中益气丸 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与黄芪合用增强补中益气之功;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君药升提下陷之气。 适用于脾气虚弱或下陷引起的月经先期、崩漏或不孕、胎漏,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泄久痢等。 口服:每次8~10丸,每天3次。 忌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 浓缩丸:每瓶丸。 金·李东垣《脾胃论》。 ----宋隆老中医工作室 年7月6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8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那么高背后的原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