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医生,可谓是我们妈妈界的男神,小米阿姨今天就顺着崔男神发表的文章来给分享一些自己的建议。文/健康时报

首先是观念上的改变,孩子生病意味着什么?

1、孩子生病某种意义上讲是好事,比如发烧,是因为身体受到了病菌的侵害,免疫机能抵抗产生的体温升高,如果孩子受到侵害却不发烧,那才是有问题。

2、孩子之前不怎么生病,结果一上幼儿园就老生病是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之前保护的太好了,没有机会受到病菌的侵害,免疫力也就没有得到提升,一旦上幼儿园就会反复的生病。

3、孩子从母体出生是不带任何病菌的,生病是必然现象,一定要通过生病免疫力才会提升,长大后才会不容易生病。

那些上幼儿园前都不生病的小孩,上幼儿园后一定是会频繁生病的。

小米阿姨:生病其实是对自身免疫力抵抗力的提升,如同升级病毒库。其实打疫苗也是一样的效果,把病毒打进身体,让身体出现免疫体。小孩子去幼儿园的头两年几乎都是在生病中度过的,上2天休5天,不仅学费打了水漂,家长还操心,不少家长也是一同连带病倒。小米阿姨只想告诉你们,这都是正常的,尤其是老二老三老四们,有的还没出月子就已经中招病倒了。谁生过谁知道~你们不是一个人,这就是成长的过程!有时候像有些病毒早点接触,就早些产生免疫体,病毒反应也相对小一些。(例如:手足口,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要得个1次,年纪越大反应越强烈相对的孩子越难受,反而是一种煎熬。也就是若大人在儿童期没得过手足口而中招了,会比小孩子的情况严重无数倍且十分疼痛。但是一旦得过一次之后就免疫了,以后就不会得了,如同水痘一样。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运气不好得了第二次。)

家长在孩子生病后,往往都慌了神,只知道着急上火,医院就是化验查血,这个是完全错误的。

1、化验检查都是辅助作用,真正做诊断的是医生。

2、化验往往不准确,比如发烧了马上验血,因为发烧没多久,身体还没有做出充分的反应,查血根本就查不出来什么。

3、所有的化验都是体外化验,跟人体内差别很大,只能起很小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测血钙、骨密度之类的,离开人体都不是原来的样本,完全测不出任何结果。

小米阿姨:在澳大利亚,孩子病了带去就医,没有医生会叫孩子去验血。而是先听家长描述孩子的病状,随后做检查,听呼吸,看耳朵、鼻子、眼睛,查喉咙摸淋巴,有时会要求尿检和检查便便。验血对孩子而言很痛苦,小米阿姨家的妹妹血管细,在国内生病被要求验血,活生生的被扎了无数针。一个手指扎完没出血,护士继续挤压手指,挤不出就换另外一个继续扎,手指扎不出扎脚趾,脚趾扎不出扎头皮脖子。我相信这都是我们不想经历的。而得出的结果就是白血球很高。这是废话!谁生病白血球不高?这是身体的自然机制,为了抵御病毒。验血的目的何在?想知道是否有炎症?那很简单,就让医生听听呼吸,肺部是否有异样声音,看看耳朵是否中耳炎,查看喉咙是否红肿有炎症,摸摸淋巴是否有肿大,鼻腔是否有问题,鼻涕若是青绿色的大多都是有炎症。这些才是炎症的症状!!!不要盲目的去验血,当然你若是土豪,你的孩子若是不怕疼,你也不心疼,那大胆的去吧。

崔玉涛特别强调,不要去查孩子是否缺钙,孩子有缺钙的症状了才是缺钙,好好的孩子去查什么呢?

孩子头上出汗根本不是缺钙症状,那是因为孩子的皮肤跟成人不一样,毛孔打开的少,只在腋窝、腿窝、头部容易出汗,完全是正常现象。

小米阿姨:崔男神概括的很好了,除非你孩子身高有问题,其他都不是钙的问题。小米阿姨家的哥哥10个月才开始长牙,15个月才开始走路,妹妹8个月开始长牙,12个月开始走路。碰到过很多邻居大妈说“你家孩子是不是缺钙呀?现在都没什么牙齿,我家孙子6个月就长牙了,8个月就走路。“小米阿姨只想说”你才缺钙呢,你全家都缺钙!”但是你若是在国内,因为雾霾的关系,还是很推荐大家补一定量的钙和维他命D,记得补维他命D。单单补钙是没有用的,维他命D好像一个储存器防止钙的流失,你若不补维他命D单补钙,钙刚进身体就流失了那等于零。当然请注意计量,若过多补充容易出现厌食症、肾结石、便秘和维他命D中毒!

家长在等待看诊的过程中,可以仔细回忆一下孩子的发病过程

1、准确叙述发病时间,不要自己都没搞清楚,就是着急,要平复自己的情绪。孩子生病真没什么大不了,国外的医生门诊都是提前三天预约的,除非是急诊,而发烧、咳嗽这些都不算急诊。

2、家庭中其他人有没有类似的疾病,比如感冒、过敏等。

3、要告诉医生孩子的主要症状,就是一眼就看到的症状,发烧、咳嗽跟咳嗽、发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治疗也会不同。

4、疾病变化趋势,比如说,如果先发烧,然后咳嗽了,其实是在好转,而不是加重了。

比如发烧不要说好烫,要说体温多少度,这是量化;拉肚子几天,要说具体的天数,不要说经常腹泻。

告诉医生,孩子没吃药是什么反应,吃完药后是什么反应。去看医生最好带上宝宝吃过的药,有没有效果,医生一看就能明白。之前吃什么药有效果,现在还可以继续吃,而不是又重新开新药,让孩子重新以身试验。

1、不要描述说,我的孩子老不吃饭,我的孩子老感冒,这些都是虚词,医生无法判断。

2、孩子生病的过程可以用数据记录下来,而不要过多的写自己的心情,跟医生描述也是同样,不要一直宣泄自己的情绪,让医生无从判断。

3、客观叙述,而不是自己下判断,“我觉得孩子怎么怎么样”,并不一定准确,要让医生来做判断。

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有问题,只是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大人的预期,就认为孩子生病了,其实孩子都是正常的。

小米阿姨:描述病情的时候请片面客观的讲,千万不要添油甜醋,医生不被你吓死,你可能都要被你自己吓出病了。别当个乌鸦嘴呀~没事不要自己撮自己霉头!小米阿姨还要提醒大家,千万别忘了告诉医生孩子现在在吃些什么药,因为很多药之间是相互排斥的!这很重要!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生病、生病是否严重有以下几点:

1、吃喝是否正常,精神状态好不好,睡眠状况,便尿情况。

2、哇哇大哭的孩子往往不严重,而不哭不闹、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往往更严重,因为ta已经没力气哭闹了,精神状态好坏,是衡量孩子病情是否严重的一个标准。

小米阿姨:孩子精神好,还能跑还能跳,皮小孩,通常问题都不大。有时候孩子的抵抗力也很强,并不用一生病马上就去看医生,休息个几天在家观察2-3天,有详细的病状了再就医。在澳洲有句名言~~~~若是“panadol必理通”能压得下去的病都都不是病。

崔玉涛说,医生们初诊的出错率是很高的,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比如手足口病,初诊几乎无法判断,并不是医术高低的区别。

所以:

1、不要一直给孩子换医生,一次没看好,就认为这医生不行,马上换医生看,如此下去,每次给孩子看的医生都是初诊,诊断准确率都是不高的。

2、复诊非常必要,因为有了初诊的经验,同一个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第二次看同一个医生,其实医生自己也会很有压力,会更仔细给孩子看。

小米阿姨:这点其实我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国内很多医师的确很走马观花。小米阿姨认为不喜欢的医生,干嘛要坚持用下去?花钱买罪受吗?医生可以看病快,但是速度不应该影响效率和最终效果,若他只是扫一眼你孩子,随后开了几百种药,你好把这些药直接买完送给他吃掉了。也请各位家长好好保存就医记录,就算要换医生也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所有的报告都整理好,给医生和自己行个方便。看病的时候多问一些为什么,孩子每次生病也是家长的一个学习过程,了解怎么会产生这个病?针对这个病应该怎么处理?之后还发生什么症状是正常的?什么是不正常的?发生了这些症状当下你要怎么处理?若变严重了该怎么办?好了之后要回来复查吗?怎么去预防?等等相关问题。这些宝贵知识是你最大财富。

孩子生病到好的过程是一个曲线,需要一定的时间

1、父母要做的不是马上把症状压下去,没症状自己就安心了,其实很多时候疾病还在。比如发烧,不超过38.5摄氏度完全没有必要吃退烧药,打针,所有的退烧药都只是让体温退下来,并不能杀灭病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反而对身体有损伤。

2、家长们认为的“最佳治疗”往往是希望“药到病除”,要知道疾病的本质是有一个过程,表面的症状消失了,往往不是真的恢复了健康,很多人都见不得孩子发烧、咳嗽,希望孩子马上就能好,这是不对的,适宜治疗才是更好的方法。

3、除了脑膜炎之类的发烧,其他都不会让孩子“烧坏脑子”,超过39摄氏度的退烧,只是为了防止孩子高烧惊厥。

小米阿姨:正常人的生病周期为2周左右,前3-4天为潜伏期,随后病症出现,接着的2天会是最难过的2天。然后康复需要4-5天,就算病好吃完药了,一些咳嗽,鼻涕的症状还是会继续持续个1-2周左右。3个月以上的宝宝41度以下的发烧都不会烧伤脑子,发烧请先物理降温,扒光衣服,温水擦拭身体,贴降温贴,吃panadol必理通。3个月以内的宝宝高烧(38。5度)2医院!医院!医院!

崔玉涛说,医院到处都在挂水,这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国外,门诊是不能挂水的,只有住院才可以挂水。

因为:

1、挂水、静脉注射=慢性自杀,央视的调查不是耸人听闻,因为人体内部本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现在给血管扎了个洞,并且还让药物随着血液运行到五脏六腑,给内脏都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2、挂水的药剂,说是无菌的,其实只是杀灭活菌,那些死掉病菌的尸体依然还在药瓶中,进入人体后,特别是让肾脏产生极大的负担,因为肾脏就是负责过滤的,长时间挂水会造成肾衰竭。

家长和医生,不要为了自己一时的安心,而急于给孩子挂水让病症消失,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也请一定要淡定。

小米阿姨: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国外没挂过水。不过小米阿姨偷偷告诉大家,医疗界的圈内朋友曾经告诉过我,国内的药成分都多多少少加加减减的,这也是为什么同牌子的药国外出产的和国内出产的效果差别为什么那么大。挂水的很大原因也是如此,吃药没用只能挂水,挂水一瓶没有量不够的,你懂的,所以一下挂水都是3瓶起挂。

给孩子吃药,一定要看清楚说明,有哪些副作用,副作用写得越详细的药,越成熟越安全

1、宁愿吃老的药也不要吃新药,因为新药往往还没得到充分临床数据,有什么副作用也不清楚。

2、全世界有80%的抗生素是在中国做实验的,所以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当小白鼠。

小米阿姨:是的。吃新药=当小白鼠。同样那些医疗界的朋友们也告诉过小米阿姨,中国那些新疫苗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市场上没个3-5年,你们的孩子都是他们的试验品。

??往期文章链接:

孕前预期疫苗大全

母乳和奶粉

儿童安全座椅

二胎丛书推荐

婴儿被动操

TUMMYTIME肚子时间

防止孩子被性侵

手把手教你如何让孩子自主入睡(无泪配方)

快速训练自主入睡(有泪配方)

儿童情绪管理

快速治愈手足口

治愈中耳炎

儿童必备药箱(上)

儿童必备药箱(下)

儿童看病须知

儿童磕破头怎么办

干性溺水

本文为小米阿姨辛苦的原创作品,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和







































白颠疯病
如何防止白癜风复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cxz/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