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原我的奋斗在德国畅销,希特勒是否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以学术为底色以思想为旗帜 ◆◆◆◆ 据美媒1月4日报道,纳粹独裁者希特勒的反犹太宣言《我的奋斗》再次在德国成为畅销书,自从年1月再版以来已经销售了8万5千册。出版商、慕尼黑现代历史研究所(IfZ)所长魏尔辛(AndreasWirsching)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说,“销售数字令我们震惊”。这版《我的奋斗》1月底将第六次印刷,其中包括了学者的注释。而去年初第一次印刷的4千册很快就全部售出。 自上世纪60年代后现代多元文化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兴起以来,由此应运而生的“政治正确”理念以尊重社会差异,保护少数人群和弱势群体,使他们免受可能引起歧视的言论的伤害为核心理念。“政治正确”具体体现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禁忌话题和不可触犯的“红线”。比如关于希特勒的“政治正确”是出于对发动二战和屠杀犹太人的赎罪心理。希特勒被定为战后德国社会中的最高禁忌话题,是德国新闻和舆论管制的零容忍对象,然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欧洲后现代多元文化思潮逐渐式微,“政治正确”的定义开始渐变。希特勒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塑造出现的多次重大改变就是对“政治正确”的挑战。 年第一版的《我的奋斗》 《我的奋斗》在德国畅销,希特勒是否又回来了? 薛原 上海交通大学德语系讲师 原题《德国后现代多元文化之殇——希特勒是否又回来了》 原载《探索与争鸣》年09期 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消解了包括欧洲中心主义在内的霸权主义文化,使得世界文化向着开放、包容、共通和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当多元文化逐渐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趋势后,欧洲大陆开始经历多元文化带来的震荡和颠覆。 纵观全球,没有一个大陆像欧洲这般在面临多元文化的挑战时百般纠结,左右为难,却又无可奈何。在欧洲,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之大,足以改变自二战以来欧洲人所秉持的价值核心。而这一改变是否会带来欧洲社会的深层次改变,甚至引起社会的大规模动荡还未可知。 标志这一变化的文化事件,是自年到年德国发行的以希特勒为主人公的从漫画、小说到电影的一系列文艺作品。这些作品逐步颠覆了有关希特勒形象塑造的禁忌,尤其是年发行的小说《他来了》和之后于年发行的同名电影,可以视为颠覆性的现象级文化事件。《他来了》打破了德国社会自二战以来讳莫如深的诸多“政治正确”的禁锢。这非但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批评,反而引发了一场全民和媒体狂欢,引起了德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fyl/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电动车评测编辑度假游记之山东日照篇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好老师博家杨德发聪明正直而一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