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5、《七月》一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6、分析《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7、讲析《东山》。五、论述1、《诗经》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国风”中的民歌和雅诗中的“怨刺诗”。就你所知,谈谈它们所反映的内容。2、举例说明《诗经》作品的艺术成就。3、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分析《关雎》的艺术特色。5、分析《氓》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3、《国语》4、《战国策》三、填空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四、简答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五、论述1、简述《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学性。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三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字)。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一、解释:1、说理散文2、百家争鸣3、《论语》4、《孟子》5、《庄子》6、《荀子》7、《韩非子》二、填空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是、。4、《孟子》散文的特点是。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是。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是。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三、简答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四、论述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屈原与《楚辞》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二、解释:1、《楚辞》2、《离骚》三、填空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是。2、屈赋的代表作品是、、、、。3、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中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篇。4、屈原在《离骚》中所创造的象征手法是。5、被称为骚体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是、、、。6、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是。7、“天问”意思是。8、宋玉的代表作品有、、、、。四、简答1、你怎样理解《离骚》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楚辞》在艺术上的新境界表现在那几个方面?3、如何看待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五、论述1、屈原《离骚》中的爱国精神。2、屈原《九歌》和《九章》的主要内容。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一、填空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和时期。2、汉赋和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汉宣帝时,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的精神,保持着的格调。8、汉代文学从对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最后以对的批判而告终。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到、再到的演变过程。10、汉代文学与先秦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色彩。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班昭的《》、的《述行赋》、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时期经倡导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的藩篱,《》中主张诗歌“,”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12、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和之间。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的《》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文学的新纪元,《》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的《》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期、期、期和期四个阶段。二、简答1、试析秦代文学创作的情况及其原因。2、简述汉代文人地位的演变过程。3、简析汉代文学经由批判,到歌功颂德,再到批判的发展演变历程。4、简述汉赋的源流、分工和合流。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及其代表文学样式、作家和作品。三、论述1、试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2、分析汉代文学激扬高昂格调的形成原因。3、试论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4、简述秦汉文学的概貌。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一、背诵默写篇目:《谏逐客书》二、解释:1、《吕氏春秋》2、李斯3、《过秦论》4、《淮南子》5、《论衡》三、填空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全书分《》、《》、《》,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二十多万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其中主要包含了、、等家的思想。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的文风。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3、先生曾言:“秦代文章,一人而已”。《》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段,最精彩部分是段。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12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篇,收录于《》。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他的作品可分为、、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和《》。《论贵粟疏》是的作品,它上承《》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6、《过秦论》是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7、《淮南子》原称《》,东汉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思想的继续。其《》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子,与陆贾、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之先河。8、董仲舒的《》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东方朔的《》、桓宽的《》及扬雄的《》、《》等俱为名篇。10、、和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全书共篇,现存少一篇《》。此书以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等篇。12、王符的政论散文《》成书于,是一部之作,其《》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四、简答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五、论述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二章汉代辞赋一、背诵默写篇目:《刺世疾邪赋》二、解释:1、骚体赋2、新体赋3、京都大赋4、抒情小赋5、《七发》6、司马相如7、王褒8、扬雄9、《两都赋》10、赵壹三、填空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此文是以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作者的另一篇赋作《》,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倾向。2、枚乘是群体的杰出代表,《》载乘赋九篇,其《》、《》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最为著名。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找出。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的《》和《》,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因素加以了处理。《七发》一文中以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的。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和,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赋。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6、去世和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等。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和《》,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针砭崇尚神仙之事的《》,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还有《》、《难蜀父老》等等作品。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和三人。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领起,中间用铺叙,篇末又用结尾。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并间杂。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如描写游猎主要用,这就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9、汉武帝以后至、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乃至的讨论。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为旨归的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和《》。扬雄赋作中,《》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四篇是他的代表作。刘向的赋多不出《》窠臼,刘歆的《》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作了《》,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的《》,的《》也占有一席之地,的《》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和两类。前者开了后代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代表作品为《》。另外,的《》和的《》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等抒情之作。此类作品中,的《》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品,的《》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东汉末年,创作的《》、《》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四、简答1、简述汉赋的发展脉胳。2、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什么特点。3、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点。4、简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5、简述宣、成二帝时西汉文坛的勃兴及其表现。6、简述扬雄生平及其赋作。7、简析王褒《洞箫赋》的内容及艺术成就。8、简述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家、作品。9、简析张衡的抒情赋及其成就。10、简析赵壹的抒情赋及其成就。五、论述1、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2、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3、论班固的《两都赋》。4、试论东汉抒情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5、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一、解释:1、司马迁2、《史记》3、《汉书》4、《吴越春秋》4《封禅仪记》。二、填空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篇,大都出自之手。它们分别是、、、、、、。其中除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一韵。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体散文,代表著作有邹阳的《》、枚乘的《》、司马迁的《》和杨恽的《》等。3、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等书的部分篇目具有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4、《史记》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称它是“”。5、司马迁,字,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少年时曾随学习古文《》,向学习公羊派《》。后任,并参与制定了《》,因案被处以宫刑。征和二年(前91年)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年。6、司马迁曾在》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为中心的通史,全书由、、、、组成,记述了从至年间大约年的兴衰沿革史。8、东汉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史,它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9、和《史记》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行文,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10、《吴越春秋》是成书于的一部散文,作者是。其书今存卷,主要叙述的故事。它在体例上兼有和史书的特点,是的雏形。11、成书于的历史散文《》内容许多与《吴越春秋》相同。它们都以为主线索,又都出自文人之手,因而也都带有鲜明的的特点。12、东汉碑文和代文有渊源关系。崔瑗的《》用简洁的文字展示了的学问品格。的《》则短小精悍,多用偶语,妙语天成。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代表作是《》和《》。13、的《》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后来的《》、《》在笔法上和它多有相似之处。三、简答1、简述秦代刻石文。2、简述刘向叙事散文的成就。3、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和他写作《史记》的密切关系。4、简述《史记》的成书和体例特征。5、简述《史记》所弘扬的人文精神。6、简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7、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8、简说《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9、简述东汉碑文的发展及表现。四、论述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2、试论《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3、试论《史记》的风格特征。4、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试以《项羽本纪》篇为例,分析说明《史记》的艺术手法。6、试述《史记》的地位及其影响。7、试析《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四章两汉乐府诗一、背诵默写篇目:《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羽林郎》。二、解释:1、汉乐府2、《乐府诗集》3、寓言诗三、填空1、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或相当于职能的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2、乐府的行政长官叫,隶属于。西汉另一掌管音乐的机构是,隶属于,主管。3、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十七章,另外,的《》在祭祀沛宫原庙时也用楚声演唱。4、乐府的职能、地位在时进一步加强,至末年,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登基后,下诏罢乐府官,裁减乐府人员。5、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一个是,后者在时已有,实际上发挥了西汉的作用。6、沈约编篡《》时,其《》篇收录了大量两汉乐府诗。宋人编的《》,把汉代至的乐府诗搜集起来,共分为十二类。其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和中,而以数量最多。7、现在所能见到的两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作品的有:《》、《》17章、《》19章和《》18首等等。8、相和歌辞中对人民苦与乐的反差进行了深刻揭示,其代表作分别是:苦有《》、《》、《》等,乐有《》、《》、《》等。《》中“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的描写对后世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9、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影响较深,有、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的愿望时,主要继承了的传统,是《》、《》的遗响。10、两汉乐府诗都是“、”的,诗中既有诗,也有诗,其中以诗的成就最为突出。11、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划分为类型,主要作品有:《》、《》、《》、《》、《》等等。12、汉高祖刘邦的《鸿鹄歌》是言诗,《安世房中歌》是诗,铙歌十八首各篇则均为。成帝时长安流传的《》和《》,都已经是标准的五言诗。13、从西汉到,再到,这就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四、简答1、简述汉乐府的成立及其兴废历程。2、简析《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五、论述1、试析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2、试析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点。3、试析《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4、试析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五章东汉文人诗一、背诵默写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二、解释:1、《古诗十九首》2、“苏李诗”三、填空1、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的《》,他的其他五言诗则收录在《》和的《》篇中。另外,他的《》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赋末附诗,当始见于。2、张衡的五言诗《》描写了一新婚女子,它明显借鉴了的表现手法。张衡的《》是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另外,附于《》结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诗。3、班固、张衡对诗都有所继承,不过班固诗继承了的风格,而张衡诗则继承了的特点。二人诗班固长于,张衡则长于。从张衡起,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为主的基本走势,的《》三首,成为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4、汉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向、由到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没有太大变化。诗人们表现的是的之美。5、时期、、的五言诗具有典型乱世文学的特征。他们的代表诗歌分别是《》二首、《》二首和《》,其中后者又是一篇诗歌。6、《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被收录在《》之中,它代表了的最高成就,产生的年代大约不晚于时期。7、《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称它“,”,刘勰《文心雕龙》也称东汉“古诗”实“”。四、简答1、简述班固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2、简述张衡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3、简述东汉灵帝时期诗坛的新变及其表现。4、简说《古诗十九首》及其作者。五、论述1、试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2、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第二,。第三,。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写时事。4、《》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代表作有《》。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和。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3首。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和。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阮籍的代表作是《》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的先河。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四、简答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有什么地位?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6、简述王粲、刘桢诗歌的艺术成就。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五、论述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就和影响。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二章两晋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赴洛道中作》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弱冠弄柔翰”)二、解释:1、太康诗风2、咏史诗3、玄言诗4、兰亭诗5、潘陆6、游仙诗三、填空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追求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三首。3、左思的代表作有《》八首,其内容主要是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的新路。4、刘琨的代表作是,郭璞的代表作是十四首。兰亭诗的内容,表现出山水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和。四、简答1、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响。五、论述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内容。第三章陶渊明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二、解释:1、田园诗2、魏晋诗风3、《五柳先生传》4、《桃花源记》三、填空1、陶渊明,又名,字,号,(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首,赋、文、赞、述等篇。其诗可分为五类:、、、、。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和《》。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天道幽且远)。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其二(白日沦西阿)、《》其十(精卫衔微木)等。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朴素中见。苏轼概括为“、”。四、简答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五、论述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第四章南北朝民歌一、默写:《西洲曲》、《木兰诗》、《敕勒歌》二、解释:1、“吴歌”2、“西曲”3、《西洲曲》4、《木兰诗》5、《敕勒歌》6、“梁鼓角横吹曲”三、填空1、南朝乐府民歌约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其中首,首,18首。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和居多。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今湖北江陵)、(今江陵县附近)、(今湖北襄樊市)、(今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中游和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的居多。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丝”双关“”;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余首。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四、简答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是什么?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3、讲析《西洲曲》。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二、解释:1、山水诗2、元嘉三大家三、填空1、谢灵运所开创的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登池上楼》)等。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文学的传统。四、简答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五、论述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二、解释:1、二谢2、永明体3、宫体诗三、填空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体诗。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体。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梁诗人和陈诗人等。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或“”,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灞涘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夕殿下珠帘)和(绿草蔓如丝)等。四、简答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五、论述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一、背诵默写:《渡河北》、《寄王琳》二、解释:1、《拟咏怀》2、温邢3、邢卫4、《哀江南赋》三、填空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由魏入齐,与温子昇并称的和有“邢魏”之称的。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27首。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和。四、简答1、简述北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五、论述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辞》。二、解释:1、骈文2、诗体赋3、《别赋》4、《水经注》5、《洛阳伽蓝记》三、填空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甚具异彩,有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王粲的《》、陶渊明的《》等。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和各种人的遗憾的《》。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吴均的《》和陶宏景的《》。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和杨衒之的《》。四、简答1、试述“三曹”散文的内容和风格。2、试述魏晋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五、论述1、试述南朝美文衍化所表现的各个方面,你对它们有何评价?2、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有哪三个方面?试作简要说明与论述。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一、解释:1、志怪小说2、志人小说3、《搜神记》4、《世说新语》二、填空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其次是,第三是。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和两类,代表前者的是干宝的《》。代表后者的是刘义庆的《》。3、《世说新语》共分门,其内容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的故事集。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三、简答1、简述中国小说的渊源。2、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和影响。四、论述1、以《三王墓》、《韩凭妻》为例,试论述《搜神记》的批判性和现实性。2、试论述《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一、解释:1、华夷如一2、士人3、漫游4、入幕5、读书山林6、贬谪7、文以明道8、传奇9、词10、《全唐诗》二、填空1、唐代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4、以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动机。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三、简答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迹。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文章四友5、沈宋6、王绩三、填空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的过渡性质。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6、.沈、宋之称,成为定型的标志。四、简答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的认识是什么?3、初唐四杰对文风的自觉追求是什么?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五、论述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是什么?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一、背诵篇目:《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钓鱼湾》、《题破山寺后禅院》、《江上琴兴》、《鹿柴》、《竹里馆》、《辛夷坞》、《凉州词二首》其一、《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一、其二、其四、其五、《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采莲曲二首》其二、《黄鹤楼》、《长干曲四首》其一、《古从军行》、《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凉州词二首》其一。二、解释:1、山水田园诗人2、王孟3、诗家夫子4、崔颢5、王翰6、李颀7、祖咏8、高、岑9、边塞诗三、填空1、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的静逸明秀诗境。2、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之风的盛行有直接关系。3、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作诗深受禅风重染,作品多带有。4、盛唐诗人中,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之美。这一些诗人有、祖咏等。5、边塞诗人高岑共同的人生经历是都曾边塞。四、简答1、王维早年的诗有什么特点?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造了什么样的诗境?3、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诗风简介。4、王翰及其作品简介。5、崔颢及其作品简介。6、李颀及其作品简介。7、祖咏及其作品简介。8、陶翰及其作品简介。9、王之涣及其作品简介。五、论述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点?2、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创造有什么意义?3、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有什么影响?4、王昌龄及其创作评论。5、高适及其创作评论。6、岑参及其创作评论。第三章李白一、背诵默写篇目:《峨眉山月歌》、《古风》其二十四、《将进酒》、《行路难》、《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独坐敬亭山》、《劳劳亭》、《陪族叔游洞庭五首》其二、其五、《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静夜思》、《秋浦歌》其十五、《越女词》其三。二、解释:1、乐府2、歌行3、紫云山4、大匡山5、平交王侯6、一匡天下三、填空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大约在李白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之 。开元十三年(年)李白东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2、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的儒家思想。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3、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4、唐文宗曾下诏:“以(李),裴旻剑舞,张旭草书称为三绝”。5、明人胡应麟说:“太白,字字神境,篇篇神物。”四、简答1、李白生平简述。2、李白的思想,人格有哪些特点?3、简述李白对古题乐府的创新及其个性特点。4、简述李白乐府诗的抒情方式。5、简述李白的地位。6、简述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五、论述1、论述李白歌行的价值。2、李白绝句述论。3、李白诗歌艺术个性述论。第四章杜甫一、背诵默写篇目:《春望》、《秋兴八首》其一、其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江村》、《春夜喜雨》、《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其五。二、解释:1、《箧中集》2、安史之乱3、元结4、组诗“三吏”、“三别”5、诗史6、夔州时期三、填空1、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2、还在天宝年间,元结《箧中集》诗以悲愤写人生疾苦,。3、杜甫,,生于巩县。青年时期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的生活。4、安史之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5、杜甫诗风格多样,沉郁顿挫之外,是又一重要特点,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6、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有《》二百首。四、简答1、杜甫生平简介。2、杜甫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3、什么是“沉郁顿挫”的风格?4、萧散自然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关系简述。五、论述题1、试论杜甫诗高度成熟的叙事技巧。2、杜甫律诗成就述论。3、杜诗的地位与影响述论。第五章大历诗风一、背诵篇目:《滁州西涧》、《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上》、《夜上受降城闻笛》二、解释:1、大历诗风2、“十才子”三、填空1、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诗人,作品多为之作;再就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诗人,如刘长卿、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作品大多描写。就题材内容而言,他们的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其清雅闲谈的艺术追求,则深受盛唐诗风的影响,有一脉相存的关系。2、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的冲和平淡,成为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3、刘长卿的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许为“”,早年爱写篇幅较大的叙事性的,但意脉似不甚连贯。后来他用较短的五古和、写离别与山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的优秀之作。4、所谓“十才子”有钱起、卢纶、李端等十人,其中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5、顾况、李益的诗,与大历诗风的主流情调有着不同的风貌,显示出异于同辈的艺术个性。三、简答1、大历诗风是怎样形成的?2、为什么说韦应物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代表了大历诗风的变化?3、为什么说刘长卿诗歌的情调,典型地反映了大历士人的孤独冷漠心态?4、“十才子”和韦应物、刘长卿等诗人,在诗歌创作技巧上有些什么探索?四、论述简述顾况、李益诗歌风格特色。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一、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山石》、《左迁至兰关示姪孙湘》、《游子吟》、《秋怀》其二、《南园》、《雁门太守行》、《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二首》其一、《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江雪》。二、解释:1、韩孟诗派2、不平则鸣3、笔补造化4、郊寒岛瘦5、孟诗韩笔三、填空1、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此外还有、、等人。这个诗派的主要风格是。2、与为诗皆以苦呤著称。《寒地百姓吟》是的作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的佳句。3、既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又是善于摹仿民间俚歌俗调作诗的诗人。他的《竹枝词》等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歌,都是诗人在之间生活时写成的。4、“旧时王谢堂前燕,”出自《》诗;“沉舟侧畔千帆过,”出自《》诗。它们都是刘禹锡的脍炙人口的佳句。5、《江雪》和《渔翁》都是著名的诗。6、韩孟诗派里的重要诗人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其诗歌的中心内容是。其独特的诗风是。四、问答1、韩孟诗派是怎样形成的?2、韩孟诗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五、论述1、比较论述韩愈、孟郊、李贺的诗风。2、比较论述刘禹锡、柳宗元的诗风。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一、背诵篇目:《离思五首》之四、《悯农二首》、《观刈麦》、《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桃花》。二、解释:1、新乐府2、元白、3、元白诗派4、张王乐府5、元和体三、填空1、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的新思潮,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诗和汉魏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后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的创作。2、元稹的乐府诗创作受到、的影响,但他们的“新题乐府”却直接缘于的启迪。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在他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主张,于是形成了一个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新高潮。3、白居易的一生以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时期,后期是“”时期。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主张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5、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和四类。他的《琵琶行》是属于一类,《卖炭翁》是属于一类,《大林寺桃花》是属于一类。四、问答1、元白等诗人是怎样把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推向高潮的?2、比较张王乐府。3、比较元白乐府。4、白居易闲适诗有什么样的特色?五、论述1、简述白居易的诗歌革新理论。2、简述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3、简述《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4、结合作品谈白居易诗的主要成就。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一、解释:1、古文2、韩柳二、填空1、唐代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而,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2、在韩柳以前,初唐的,盛唐的,中唐的等人,均曾努力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韩柳的古文革新活动准备了条件。3、中唐士人中兴的愿望促成了的复兴,促成了政治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体文风的改革得到了发展。换言之,是的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到来。4、韩愈的杂文《》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的不平。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所作的《》一文中的句子。6、晚唐讽刺小品继承柳宗元的传统,在晚唐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产生的,其主要作家有、、等。三、简答1、唐代骈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2、韩愈说:“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这里所谓的“道”指的是什么?3、韩柳在散体文创作上有众多的开拓,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古文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四、论述1、简述韩愈的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理论。2、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3、韩愈《马说》浅析。4、柳宗元《捕蛇者说》浅析。第九章唐传奇和变文一、解释:1、唐传奇2、俗讲3、变文二、填空1、敦煌遗书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与,就是其中重要的两类作品。2、敦煌变文是指在敦煌发现的唐代和讲说故事的。3、变文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讲唱故事和讲唱故事两类。4、《伍子胥变文》是变文的重要作品,它取材于相传为赵晔所作的《》。5、唐传奇《游仙窟》是时期的作品,《离魂记》是时期的作品。6、唐传奇中反映豪士侠客生活的作品,的《》、的《》、的《》等篇颇有影响。7、现存唐传奇大部分收录在《》一书里,辑录的《唐宋传奇集》,廓清了明清书商“妄制篇目,改题撰人”的流弊,是一个较好的辑本。三、简答1、唐传奇比六朝志怪小说有何根本性变化?2、《莺莺传》的思想局限性。3、《霍小玉传》的主要故事情节。4、唐人小说产生的基本模式。5、俗讲的主要来源是什么?6、变文的形式特点。7、变文对后代文学形式的影响。四、论述1、简述中唐传奇中爱情小说主要代表作的基本内容。2、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第十章晚唐诗歌一、背诵篇目:《贾生》、《安定城楼》、《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夜雨寄北》、《登乐游原》。二、解释:1、“小李杜”2、“温李”3、无题诗4、朦胧诗三、填空1、李商隐思想中,、、的成分兼而有之。他有“匡国”用世之心,也有过“愿为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的出世念头。2、“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李商隐诗《》中的名句,王安石晚年喜吟之,以为“虽老杜无以过”。3、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为中心的爱情诗。李商隐诗的朦胧,与亲切可感的常常统一在一起。4、齐梁诗主要兴趣在描写闺阁楼榭与女子的容貌体态服饰,重而乏。李商隐的爱情诗,侧重于感情领域的表现,摆脱了以满足为特征的庸俗情调,以其把这一题材的诗境推向高峰。四、简答1、中唐后期之后,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什么样的走向?2、李商隐诗的多义性产生的原因。3、李商隐诗歌创作的重大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结合《锦瑟》谈李商隐朦胧诗特点。2、结合《春雨》,谈李商隐抒情诗幽美情调的特点。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一、背诵篇目:[菩萨蛮]“小山重叠”、[虞美人]“春花秋月”、[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二、解释:1、词2、“温韦”3、“花间词人”4、“伶人之词”和“士大夫之词”三、简答1、燕乐的特点是什么?它对词的体制有什么影响?2、早期民间词与文人词比较。3、“花间词人”为什么要推崇温庭筠为其鼻祖?四、论述李煜词的真性情特点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2、晚唐体的盟主是。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2、梅尧臣论诗说“,”。3、宋诗畅尽而“”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4、王安石散文风貌被清人刘熙载称为“”。5、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三、简答1、“太学体”的产生与消亡。2、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3、王安石诗歌前后期的变化。4、“三十六”体。四、论述欧阳修的文论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第四章苏轼一、填空1、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2、韩愈文依靠和、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轼文却依靠、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而语言却,这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3、“不识庐山真面目”、“雪泥鸿爪”出自苏轼的、。4、清人赵翼评苏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瓯北诗话》)5、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以“,”来比喻多元审美情趣和对各种不同风格的欣赏倾向。6、近人陈衍说:“余谓诗莫甚于三元,、、也。”(《石遗室诗话》)7、苏轼《祭张子野文》说张先“,。”8、金人元好问认为东坡词“,。”(《新轩乐府引》)9、苏词既向开拓,也朝拓展。10、苏轼较成功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有二:一是,二是。11、宋人胡寅《酒边集序》称苏词:“,,,,,。”即揭示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类作品所创造的一种新美学风范。12、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而作歌,,,弄笔者始知自振。”13、苏诗不仅影响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和清初的有重要启示;苏轼的直接为南宋所继承,形成了与平分秋色的;苏轼的小品文,是明代散文的渊源,直到清代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二、简答1、简述苏轼人生观及主要经历。2、简述苏轼的散文文论。3、简述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型。4、简述苏轼诗歌在元祐诗人中的特点。5、简述苏轼的意义与影响。三、论述1、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2、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3、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4、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一、解释:江西诗派二、填空21、江西诗派“一祖三宗”是指 、 、 、 。2、陈师道以冥心孤往的苦吟形成了诗风,正是“有意为拙”的典型例子。3、曾季貍《艇斋诗话》说“后山论诗说,东湖论诗说 ,东莱论诗说 ,子苍论诗说。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 不可。”4、 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5、和 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6、“新体”指 晚年诗风的主体风格。三、简答1、简述黄庭坚诗歌的特点。2、简述“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3、简述“江西诗派”4、简述江西诗派的演变过程。四、论述1、黄庭坚诗歌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2、黄庭坚诗歌创作有哪些鲜明的艺术特点?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一、填空1、苏门词人群以为领袖,还有、、等,此外和也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2、大晟词人群以为主帅,还有、等。3、苏轼重抒情言志的自由,其词胜于;周邦彦重词的协律可歌,对的追求重于对的开始。其后就是沿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4、晏几道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从和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到了极致,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说叔原“《》,。”5、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冯煦《蒿庵论词》),淮海词妙处在于。秦观和晏几道皆长于情景结合,但二人取景角度有所不同,晏词多取为意象,秦词常用来铸境。6、苏轼开创了以词抒写的新格局,而秦观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闷融注在之中,即周济所说的“,又是一法”(《宋四家词选》眉批)。7、秦观词语言清丽淡雅,周邦彦得其,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李清照得其,而朝更加的方向发展。8、贺铸《青玉案》得名句是“若问闲愁都几许,,,。”9、贺铸一方面沿着苏轼的道路,写自我豪侠气概,开辛词先河,另一方面,又继承晚唐的语言风格,而影响到南宋等人。10、周邦彦所作咏物词既多,又将身世之感等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开启了的门径。二、简答1、简述黄庭坚词学习苏轼和柳永的情况。2、简述晏几道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3、简述秦观词的主要特点。4、简述周邦彦词的主要题材和类型。三、论述周邦彦词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一、填空1、继元祐词人而登上词坛的是以、、、、和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2、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之说。3、清人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不在、之下。”4、朱敦儒词继承和发展了抒情自我化倾向,具有鲜明的特点。5、南渡词风由柔丽婉向豪情悲慨的转变,以最为典型。6、岳飞代表作是《》()。二、简答1、简述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李清照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简述李纲词代表作的意义和影响。三、论述李清照词有哪些独创性?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一、解释:1、陆游2、诚斋体二、填空1、中兴四大诗人是、、、。2、陆游诗影响南宋后期诗人、、等人。3、杨万里最著名的小诗是《》、《》等。4、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和。三、简答1、简述陆游诗歌的渊源。2、简述“诚斋体”3、简述范成大田园诗、使金纪行诗的主要特点。四、论述陆游诗歌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一、填空1、12世纪下半叶,以、、、、和等词坛主将为代表的“中兴”词人群把词的创作推到高峰。2、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代时的,北宋时的和南渡初年的。辛弃疾登上词坛则拓展出了。3、张孝祥一方面学苏轼的“”,以“诗人之句法”抒发壮志豪情,另一方面融的浪漫精神,以自在入神之笔表现其超迈凌云之气和潇洒出尘之姿。4、如果说辛弃疾是以文为词,那么几乎可以说是“以词为文”。5、刘过的《龙洲词》第一次展现了南宋后期特殊的文士群体即的形象精神。二、简答1、简述辛派词人的主要创作特征。2、简述宋代目录学文献对词体的认同。三、论述1、辛弃疾对词境有那些开拓?2、辛弃疾词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一、填空1、、、和、等属辛派后劲人物。2、、、、和等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追求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为主,讲究。3、融合了辛、姜二派的长处,而自成一家。4、浙西词派奉词为圭臬,曾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使、一时黯然失色。5、“二窗”指、。6、与并称“双白”二、简答1、简述姜夔恋情与咏物词的特点。2、简述姜夔词的主要风格和艺术特点。3、简述吴文英词的艺术特征。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一、填空1、岳飞政论文代表是《》。2、胡铨政论文代表是《》。3、辛弃疾政论文代表是《》和《》。4、陈亮政论文代表是《》。5、南宋笔记散文记游的有陆游《》和范成大《》,学术论著中含生动有趣散文的有陆游《》、洪迈《》、罗大经《》和周密《》。6、南宋前期最重要的文选是编的《》,南宋后期是编的《》。7、南宋前期四六文的代表是的《》,此外的《》和的《》,也很有个性。南宋末、的四六文词伟气壮,慷慨激越,一扫晚宋四六的衰弊之气。二、简答简述朱熹的文论。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一、解释:1、“永嘉四灵”2、江湖派二、填空1、永嘉四灵指、、、等四人。2、江湖派诗人的主要代表是、。3、南宋末遗民诗人主要有、、、等。4、元好问诗最著的是“”。5、《颖亭留别》中的名句是“,。”6、元好问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作是《》。三、简答1、简述永嘉四灵派。2、简述江湖派诗人。3、简述宋末爱国诗人的两大群体。4、简述元好问的诗论及创作。第六编元代文学绪论一、解释:1、勾栏2、对棚3、末本4、旦本二、填空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年。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和两种类型。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的创作,使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主干。3、剧本包括、、三个部分。杂剧一般由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三类,全剧只能由或一人主唱。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脚色分为、、、、等类,在剧中歌唱。杂剧和南戏的唱词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具有强烈的性。4、杂剧的曲调由民间歌曲、的乐曲和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由的民间音乐与的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两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均由传统衍繁,彼此;两者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差异的表现,加上区域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5、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括以北的大部地区,流行;剧作多以故事、故事、传说为题材,多给人以、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括地区,既流行,也演出;剧作更重视的描写和的宣泄。6、散曲是一种新体,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句中可以增加。作家纯以曲体,与毫无联系。散曲的语言往往呈现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化的状态。散曲的艺术表现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的方式加以、。7、元代文学创作,均体现出之美,与每以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大异其趣。三、简答1、为什么说元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2、元代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3、散曲为什么大盛于元代?为什么又会在元代走向衰微?4、王国维认为元曲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王国维的看法是否可取?5、吴伟业说元杂剧“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这“显而畅”的含义是什么?四、论述1、简析元代社会对元代文学发展的影响。2、简析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3、怎样认识元代的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4、谈谈你对元代文坛审美情趣变化的看法。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一、解释:1、说话2、话本3、入话4、正话5、平话6、说经7、诗话8、诸宫调9、搊弹词二、填空1、口传故事的传统,可远溯至上古,后来,人们以“”代指的“故事”。隋《启颜录》载杨素手下散官侯白,以“”而得杨器重,杨子玄感曾对侯说:“侯秀才,可以(与)玄感说一个好话。”这是目前所知关于“”的最早记录。2、宋代“说话”呈现出化与化特点。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当时,“说话”有、、、四家。3、小说话本突出的题材内容是故事和故事。4、“讲史”只是一种概称,“”才是“讲史”的全貌。5、今存的说经话本只有《》。6、《》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三、简答1、宋元话本的成书情况可分为哪三类?2、宋元小说话本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3、宋元小说话本有哪些艺术成就?4、《五代史平话》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5、诸宫调与说话有什么关系?四、论述1、简论宋元小说话本的题材内容特点。2、简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意义。3、简论《西厢记诸宫调》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第二章关汉卿一、重点阅读作品:《窦娥冤》(第三折)、《救风尘》(第三折)、《单刀会》(第四折)、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单刀会》第四折[新水令]、[驻马听][离亭宴带歇拍煞])二、填空1、关汉卿,号,人。至元、年间,活跃于创作圈中,是名震的领袖。他深受思想影响,但生活在之路长期堵塞的元代,处于一种进则,退则的难堪境地,不过他较能调适自己的。他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风貌,呈现出而的特色。一方面对十分关切、对十分热爱;另一方面,在建立社会秩序的问题上认同学说,甚至流露出对生活的向往。他一方面写出感天动地的《》,另一方面又编写了充满富贵气息的《》。其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是不脱、不离。其创作态度,既贴切社会,敢于为大声疾呼,又不失厚、正的旨趣。他是一位以创作来干预积极的作家,又是一位的浪子,还往往流露出在现实中之后解脱、狂逸的心态、这多层面的矛盾,是来回激荡的产物。惟其如此,他才成为文学史上一位的人物。他一生创作杂剧种,今存种。其中种是否是他原作尚有。2、[新水令]大江东去,引着这驾着这。又不比,可正是千丈。我觑这似社。[驻马听]水山,年少周郎?不觉的灰烟。可怜转伤嗟,破曹的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好教我!(带云)这也不是,(唱)二十年流不尽的!3、关剧中向黑暗现实奋起抗争的英豪,往往是弱小、《救风尘》中的、《望江亭》里的,本来都是的妇女,污浊的、恶劣的,激发了她们捍卫以及拯救的潜能、她们无意以自居,但是悲剧时代了她们,使她们在令人的生存空间中爆发出极为灼热的火花,照耀了漫漫。《金线池》中的杜、《谢天香》里的谢。《玉镜台》中的刘在剧中更多的流露出对的不满,他们的忧愁苦恼虽然往往出于,而且最终以终场,但也曲折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地位卑下及其受摆布的命运。4、[端正好]没来由犯,不提防遭,叫声动惊!顷刻间先赴,怎不将也生。[滚绣球]有朝暮悬,有掌着权。也,只合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为善的受更,造恶的享又。也,做得个,却元来也这般。也,你不分何为?也,你错勘枉做!哎,只落得。5、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性,是名副其实的“之曲”。他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很注意处理的节奏,注意的冷热调剂,交替。擅于设置。他的戏剧语言,向以著称。三、简答1、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风貌为什么会呈现出鲜明而驳杂的特色?2、《单刀会》构思上有什么特色?3、《西蜀梦》的主题是什么?4、《救风尘》、《望江亭》的旨意是什么?四、论述1、试论《单刀会》中关羽形象的意义。2、简析赵盼儿、谭记儿两个形象。3、简论窦娥的悲剧命运和性格特征。4、简论关剧的语言成就。第三章王实甫的《西厢记》一、重点阅读的作品:《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第四本第三折)背诵: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收尾]五支曲词二、解释:1、《会真记》2、《董西厢》3、《王西厢》三、填空1、王实甫名,人,《录鬼簿》把他列入“”而位于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年间尚在世。2、“”是《西厢记》戏剧冲突的第一个高潮,“”是第二个高潮,“”是第三个高潮,老夫人听信郑恒造谣,要,把全剧冲突推向最高潮。3、莺莺心中“”始终是摆在的位置上,她是一个追求、大胆反抗的女性形象、张生是一个执着诚挚追求的“”,是这个形象的内核、红娘是崔张爱情的“”,她不仅见义,而且缘反,她的侠气反映了对“”自觉追求的态度。四、简答1、《西厢记》在体制上有什么创新?2、《王西厢》对《董西厢》的题旨有哪些改造?这样的改造有什么背景和意义?五、论述1、简析《西厢记》的戏剧冲突。2、简论《西厢记》的人物塑造。3、简说《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第四章白朴和马致远一、重点阅读的作品:《墙头马上》(第三折)、《汉宫秋》(第三折)。背诵:《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二、解释:元剧四大家三、填空1、白朴,字,“幼经,仓皇”,幸得父友抚养,长大后又曾漂流,看到社会山河,心情十分。面对残酷,决心不参与,“放浪,期于”。南宋灭亡,白朴长期在居住,经常和聚饮,题咏名物,时常流露出之感和之哀。作杂剧种,现仅存《》、《》。2、马致远,号,人。青年时追求,中年时期一度出任行省务官,晚年以为伴,向往生活。他在元代名声很大,有“”之称。作杂剧种,现存种,题材占了相当大比例。四、简答1、简述《梧桐雨》的内容。2、简述《墙头马上》素材的沿革。3、简述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与全真教的关系。五、论述1、简论《梧桐雨》的题旨。2、简析李千金的形象。3、简论《汉宫秋》的意蕴。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一、重点阅读的作品:《赵氏孤儿》(第三折)二、解释:1、北方戏剧圈2、大都作家群3、河北作家群4、山西作家群5、山东作家群三、填空1、《赵氏孤儿》是剧,具有浓郁的色彩,基调,作者。屠岸贾的与程婴、等人的精神构成尖锐激烈的戏剧,最后以结局,完成了的主题。剧中正面人物的性格是在的展示和尖锐的中凸现的。2、《潇湘雨》是的代表作,石子章的杂剧今存《》,《救孝子烈母不认尸》的作者是。3、李文蔚的《》有珍贵的价值。的《柳毅传书》有浓厚的色彩,反映的是问题。戴善夫的杂剧今存《》。郑廷玉写得较好的杂剧是《》。4、康进之的《》地展示了李逵的和丰富的,还成功地运用了手法。的《双献功》突出刻画了性格中细心机敏的一面。《张生煮海》的主旨与《西厢记》“”的要求可谓如出一辙。武汉臣的杂剧以《》较有特色。5、《秋胡戏妻》的女主人公是,《》写的是妓女与书生郑元和的爱情故事。李潜夫的《》是剧。吴昌龄著有西游故事杂剧3种,现存《》的两个残折。四、问答:概说北方戏剧圈杂剧创作的基本情况。第六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一、重点阅读作品:《倩女离魂》(第三折)二、解释:1、南方戏剧圈2、次本三、填空题1、南方戏剧圈活动的中心是,、、、等江南名城也是杂剧汇萃之地。2、郑光祖作杂剧种,今存种。《》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是模仿《西厢记》而作的爱情剧。《王粲登楼》根据东汉的《》虚构而成。3、乔吉作杂剧种,今存《》、《》、《》,都以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风格与相近,语言更。4、宫天挺作杂剧种,今存《》、《》。王国维称他“,独树一帜”。5、金仁杰著杂剧种,均为剧,今存《》,曲文。6、杨梓的《》写唐代尉迟恭的故事,《豫让吞炭》突出一个“”字。他的杂剧多观念。7、秦简夫是元后期派作家的代表,今存《》、《》、《》三种杂剧,以《》最有特色。8、南方戏剧圈杂剧创作中的《杀狗劝夫》、王晔的《》、范康的《》、朱凯的《》都是较有影响的作品。四、论述简述南方戏剧圈的杂剧活动与创作概况。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一、名词解释:1、南戏2、《永乐大典戏文三种》3、南戏四大传奇二、填空1、南戏用方音演唱,分四声。角色都可以唱。伴奏乐器以为主,以、为节。结构以“”为单位,一本戏往往长达出。2、除南戏四大传奇和《琵琶记》之外,南戏还有《》、《》、《》、《》、《》等作品,影响都很深远。三、论述1、简述南戏四大传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简论《琵琶记》的悲剧意蕴。3、简析《琵琶记》的人物塑造。4、谈谈《琵琶记》的双线结构第八章元代散曲一、重点阅读作品:关汉卿[南吕·四块王]、[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夜行船](秋思)张可久[黄钟·人月圆](客垂虹)、[南吕·一枝花](湖上归)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雎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背诵:[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夜行船](秋思)[离亭宴煞]、[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二、解释:1、元曲2、散曲3、小令4、套数5、带过曲三、简答1、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有哪些特点?2、元代前期有哪几类散曲作家,有何特点?3、元代后期的散文创作有哪些特色?四、论述1、试论马致远散曲的特色。2、试论张可久和乔吉的散曲特色。3、分析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和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九章元代诗文一、重点阅读作品:刘因《白沟》、虞集《挽文丞相》、萨都刺《上京即事》(其一、其二)、王冕《墨梅》、杨维桢《庐山瀑布谣》背诵:《白沟》、《挽文丞相》、《上京即事》(其一、其二)、《墨梅》二、解释:1、“雅正”2、“元诗四大家”3、“铁崖体”三、填空1、元初诗人受诗派和的影响较深;中期诗坛以宗为主导倾向,但多止于;后期诗人大多学中晚唐之体,成就,艺术尤其不足。元代散文有过宗与宗的不同倾向。前期散文作家等主要是师法,颇有之风;、等师法宋文,文风趋于。后期与的倾向又逐渐。2、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的文学观念和的写作目的。四、简答1、为什么说元代前期诗文作家情况复杂?这种情况给诗坛带来了什么影响?2、元代中期出现了什么文学思潮?给诗歌创作带来了什么影响?3、元代后期诗坛发生了什么变化?4、元末诗坛出现了一个什么特殊现象?五、论述1、试论元代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2、简论“元诗四大家”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一、解释:1、《三国志演义》2、历史演义二、填空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评点本。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三绝”之称。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著的,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的名义刊印,更名为。6.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三、简答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2、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四、论述1、以曹操、诸葛亮、关羽为例分析《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塑造。2、分析《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3、《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被称为“全景式战争小说”?第二章《水浒传》一、解释:1、《水浒传》2、英雄传奇二、填空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2、宋元之际画家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回、回、回三种。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4、将杨家将故事定型化的英雄传奇小说是,叙岳飞抗金故事的英雄传奇小说是。三、简答1、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2、怎样认识《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与招安结局?四、论述1、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2、以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为例分析《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一、解释:1、“吴中四杰”2、《郁离子》3、台阁体4、茶陵派5、八股文二、填空1、“吴中四杰”是指、、和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2、明初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最能体现其诗风的代表作是。3.明初文名最著的作家是,最擅长创作散文。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作者是。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后推、胡友信。三、简答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鉴赏。2、概述《卖柑者言》的讽喻特色。3、分析八股文对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章明代中期诗文一、解释:1、前七子2、后七子3、唐宋派二、填空1、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2、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3、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有、、、等,其中的成就最高。三、简答1、简述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主张及其得失。2、以《项脊轩志》为例分析归有光散文的特色。第五章明代杂剧一、解释:1、《四声猿》2、《南词叙录》二、填空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为代表,把杂剧当作、的工具。2、王九思的、康海的两部杂剧,创作倾向趋于社会伦理批判,使明代中叶的杂剧创作开始转型。3、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其代表作是。4、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三、简答1、简述明代杂剧创作的基本情况。2、概述徐渭杂剧创作的主要成就。第六章明代传奇一、解释:1、昆腔2、吴江派3、临川派4、《曲律》二、填空1、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和邵璨的。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作者分别是、、。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4、明代最著名的戏剧流派是以为首的昆山派,以为首的吴江派和以为首的临川派。5、吴江派以为首,包括、、、、、等知名作家。6、宗奉临川派创作风格的剧作家主要有、等。7、《玉簪记》的作者是,《东郭记》的作者是,《红梅记》的作者是。8.孟称舜的代表作是,有“古今一部怨谱”之盛誉。三、简答1、简述吴江派与临川派的艺术主张。2、概述《曲律》的主要戏曲理论。第七章汤显祖一、解释:1、“临川四梦”2、《牡丹亭》二、填空1、“临川四梦”是著名戏剧家创作的、、、四部传奇的合称,又称。2、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的人物形象,是人间至情的偶像,是封建家长的代表,是封建教化的象征。3、汤显祖传奇《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分别取材于唐传奇、、。4、“临川四梦”中,汤显祖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艺术成就仅次于它的是。三、简答1、简述汤显祖“至情”论的主要表现。2、概括《牡丹亭》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史意义。四、论述1、分析杜丽娘形象。2、《牡丹亭·惊梦》是怎样刻画杜丽娘内心世界的?3、试论《牡丹亭》的创作特色。第八章《西游记》一、解释:1、《西游记》2、神魔小说二、填空1、明代最著名的神魔小说是,作者是。2、的出现,标志着取经故事由历史真实向神话传说过渡的完成。3、孙悟空形象的原型,鲁迅认为是国产货,即淮涡水怪,胡适认为是印度经典《罗摩衍那》中的神猴。4、取经故事在趋于定型,一师三徒的取经队伍正式固定下来。5、《西游记》现存最早刻本是万历二十年的刊本。6、《西游记》的人物塑造,具有、、三位一体的特点。7、《西游记》之后影响最大的神魔小说是。三、简答1、简述取经故事的流传。2、吴承恩对西游故事的再创造体现在哪些方面?3、怎样认识孙悟空形象?四、论述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第九章《金瓶梅》一、解释:1、《金瓶梅》2、世情小说二、填空1、明代世情小说的代表作是,书名取小说中、、三人名字而合成。2、《金瓶梅》大约成书于,作者署名为。3、《金瓶梅》最重要的版本是、和清代批评本。三、简答1、《金瓶梅》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比,具有哪些特点?2、《金瓶梅》是怎样“寄意于时俗”的?3、怎样认识《金瓶梅》的性描写?四、论述分析《金瓶梅》的艺术成就。第十章明代短篇小说一、解释:1、拟话本2、“三言”3、“二拍”二、填空1、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嘉靖年间编印的。2、“三言”是著名文学家于天启年间编印的、和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总称,共收短篇小说篇,包括、两部分。3、“二拍”是、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合称,实收拟话本篇。4、明末白话短篇小说“惩恶劝善”创作宗旨的代表作是。5、明末选编的是流传最广的一部拟话本选集。三、简答1、明朝中后期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2、怎样认识“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3、分析“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第十一章晚明诗文一、解释:1、“童心说”2、公安派3、竟陵派4、复社5、几社二、填空1、晚明文学家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要求文学创作应真实地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2、公安派的代表作家是、、,他们提出的最著名的文学主张是。3、竟陵派的代表作家是、。4、晚明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5、明末文社主要有和,前者创始人是、,后者创始人是、、。6、《细林夜哭》是明末少年诗人悼念老师兼战友的著名诗篇。三、简答1、简述李贽的文学观念。2、分析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创作风格。3、分析竟陵派的文学主张及其得失。4、概述晚明小品文的文学特征。5、结合作品分析陈子龙、夏完淳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第十二章明代散曲和民歌一、解释:1、《滑稽余韵》2、挂枝儿二、填空1、明代散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明初相对沉寂,、年间开始兴盛,以后趋于繁荣。2、明代散曲可分为南北两派,北派风格,南派风格。3、明代散曲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为三类:揭露封建末世的腐败现象,以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反映城市市民的生活状貌,以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反映广大农民的苦难遭遇,以的作品最具代表性。4、现存最早的明代民歌集子是、、、四种。5、晚明最热心收集民歌的文学家是,他的、两部民歌专集代表了这个时期民歌整理的实绩,其编辑目的是“、”。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一、解释:1、梅村体2、神韵派3、浙西词派二、填空1、清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钱谦益为代表的,吴伟业为代表的。2、清初的、、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3、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侯方域的散文以见长,名篇有和。4、“岭南三大家”是指、和。5、“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的诗作中的名句。6、清初重要词派有以朱彝尊为代表的,以陈维崧为代表的,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7、吴伟业以为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为和,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体,代表作是。8、钱谦益建立起“”的真情论,主张兼采,创建诗派,其代表作为。三、简答1、略述顾炎武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2、清初有哪些较重要的词人和词派?3、清初有哪些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四、论述1、试述钱谦益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影响。2、试述吴伟业诗歌创作的成就。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一、解释:1、苏州派2、“一人永占”3、南洪北孔4、《闲情偶寄》二、填空1、《闲情偶寄》是的戏曲论者,其中、两部分,分别是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理论论述。2、传奇《双熊梦》又名,作者是;《钧天乐》的作者是,《风筝误》的作者是,《秣陵春》的作者是。3、《长生殿》的作者和《桃花扇》的作者并称为,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 和元代 的杂剧。4、《桃花扇》是以和 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 兴亡的历史剧。5、李渔擅写剧,体现其的创作宗旨,作剧十种,总题为。为其代表作。三、简答1、清初剧坛上主要有哪几类作家不同风格的创作?2、简述《清忠谱》的思想内容。3、《长生殿》的结构有什么特点。4、简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5、《桃花扇》是怎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6、简述《桃花扇》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四、论述1、试析《长生殿》的主题思想。2、试析《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一、解释:才子佳人小说二、填空1、清代小说创作总体上已由改编迈入的阶段。2、清初的小说续书大致有和两种作法,其中较优秀的续书有陈忱的。3、题为“西周生辑著”的是继《金瓶梅》之后的一部小说,全书用方言写成。4、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有和等,代表作家是和。5、清初的拟话本有东鲁古狂生的,圣水艾衲居士的,酌玄亭主人的等,创作上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和。三、简答1、简述清初白话小说的类型及总体成就。2、简述《醒世姻缘传》的思想内容的特点。3、简述李渔在白话小说方面的成就。4、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有什么特点?第四章《聊斋志异》一、填空1、“聊斋”是的名字,因集中作品多写的故事,故称“志异”。2、“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在一书中对作品的评价。3、《聊斋志异》之后较有影响的文言小说集有纪昀的,袁枚的,沈起凤的等。4、《聊斋志异》共近篇,从文体上看,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同六朝的短章,也有叙事委婉曲微如同的篇章。清代学者讥其“”,鲁迅称之为“”。5、《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二、简答1、蒲松龄一生的境遇如何?对他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2、简述《聊斋志异》的成书情况。三、论述1、试述蒲松龄对中国文学的主要贡献。2、试述《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3、如何理解鲁迅所说的《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创作特色?4、分析《婴宁》的思想艺术特色。第五章《儒林外史》一、填空1、《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典范之作。2、“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在一书中对《儒林外史》的所作的评价。3、《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实则展示的是的社会状况。小说表达了作者的基本思想。4、小说塑造了两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笑的典型人物是和,还塑造了堕落无行的劣绅,以及真儒名士的典型。二、简答1、略述《儒林外史》讽刺文学的特征。2、《儒林外史》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三、论述1、试述杜少卿形象塑造的意蕴。2、试述《儒林外史》思想内容的突出成就。3、试析《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形象。第六章《红楼梦》一、解释:1、脂评本2、程甲本3、程乙本二、填空1、《红楼梦》本名,最初以回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这些传抄本大都有署名等人的评语,故习惯上称之为或。2、《红楼梦》全书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所补、乾隆五十六年,和将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出来,书名为,称本。3、本的印行,结束了《红楼梦》的传抄时代,使之得到广泛传播。4、近代数以百计的《红楼梦》戏中,梅兰芳的和荀慧生的等经过杰出艺术家的再创作,成为戏曲节目中的精品。5、“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在一文中对《红楼梦》的评价。三、问答1、《红楼梦》的主要版本有哪些?2、简述《红楼梦》的艺术结构特点。3、试述《红楼梦》的影响。四、论述1、试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2、怎样认识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3、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怎样认识这个评价?第七章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一、解释:1、格调派2、肌理派3、常州词派4、桐城派5、义法6、性灵派7、《骈体文钞》二、填空1、清中叶重要诗派有以沈德潜为代表的,以翁方纲为代表的,以袁枚为代表的。2、、与袁枚并称为“乾隆三大家”。3、清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派别是,代表人物是、、,号称。方苞提出的主张;刘大櫆着重探讨、、的关系;姚鼐欲合、、、为一。4、清代最杰出的骈文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描绘了盐船失火的悲惨情状。三。简答1、清中叶有哪些较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清中叶有哪些较重要的词派和词人?四、论述1、试述袁枚与性灵派的诗歌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2、试述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第八章清中叶的小说戏曲及讲唱文学一、解释:1、花雅之争2、京剧3、弹词4、鼓词5、子弟书6、《吟风阁杂剧》二、填空1、随着考据学的兴盛,清中叶出现了许多炫耀学问的小说,代表作是所作的。2、《雷锋塔传奇》为乾隆初所作,后由戏曲艺人父女改编,又经加工,成为比较完善的本子。3、清中叶较有影响的传奇作家是,现存剧作以最有名,另有、。4、弹词流行于,由、、、四部分组成,用、等伴奏,语言上有与之分,弹词中有只唱不说的小段,称,至今流传。今所存弹词以胡士莹一书所收最为详备。弹词中最优秀的作品是。3、子弟书流行于,属的一个分支。分东西两派:东派以见长,西派以见长。三、简答1、试述《镜花缘》的创作特色。2、简述清中叶戏曲创作的状况。四、论述试述中国戏剧史上的“花雅之争”及其重大意义。第九编近代文学第一章龚自珍与近代前期的诗文词一、解释:1、宋诗派2、反帝爱国诗潮二、填空1、龚自珍的文章著述,搜罗最为完备的是,其散文《》集中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的代表作中的一首。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的代表作中的名句。4、近代前期反帝爱国诗潮的核心人物是、和。5、魏源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所写的、、、等组诗,堪称“诗史”。6、近代前期宋诗派的领袖人物为和,的成就最高。三、简答1、略述魏源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2、试述龚自珍的文学成就。第二章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一、解释:侠义公案小说二、填空1、近代前期的小说大体可分两派:一是与说话艺术有渊源关系的小说,如、等;二是文人创作的小说,如、、等。2、五大声腔是指、、、和。三、简答1、简述侠义公案小说的基本趋向。2、近代前期有哪几部较重要的世态人情小说?第三章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一、解释:1、诗界革命2、新文体3、南社4、同光体二、填空1、“诗界革命”的口号是由正式提出的,其标准为。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2、黄遵宪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是、。3、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散文方面最著名的是。他的新文体散文即,是我国散文由向过渡的桥梁,代表作是。4、近代后期散文从文字深浅的角度大体可分为三派:、和。其中,在文坛上最有震撼力,以为代表。严复、林纾属。5、“鉴湖女侠”是近代革命巾帼英雄的自号,她的诗歌代表作有等。6、南社是由、、等发起组织的文学革命团体,南社意为,代表作家是。7、“同光体”是指一派诗人,代表作家有、、等。主张诗歌崇尚,强调,诗人有、和派之分。8、近代后期,词坛上、、和称为“清季四大词人”。三、简答1、举例说明黄遵宪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2、略述近代后期散文创作的情况。四、论述1、试述黄遵宪的文学成就。2、试述梁启超的文学成就。3、怎样评价“诗界革命”和“新文体”。4、试析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第四章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一、解释:1、小说界革命2、四大谴责小说3、鸳鸯蝴蝶派4、话剧5、戏剧改良运动二、填空1、“谴责小说”的名称始见于的一书。和是两位多产的谴责小说作家。2、四大谴责小说是指的、的、的和的。3、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小说,较著名的有陈天华的,翻译小说成就卓著的是。4、鸳鸯蝴蝶派亦称,其刊物影响最大的有和,思想,艺术是其明显缺陷。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之作有徐枕亚的和李涵秋的。5、与鸳鸯蝴蝶派同时而别具一格的是苏曼殊的,代表作为。6、在戏剧改良运动中,是京剧改良的先驱;指导川剧改良工作的和编演秦腔优秀剧目的是两个戏剧改良组织;此外,河北成兆才创造了。7、早期话剧的诞生以的成立为标志,其影响最大的剧目是。此后出现的话剧团体中,影响最大。三、简答1、略述新小说的特点。2、略述谴责小说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3、评价鸳鸯蝴蝶派小说?4、如何评价戏剧改良运动?四、论述:试述四大谴责小说的基本内容及艺术特色。搜索文档或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年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缺答案-07-页用App查看寂寞高手的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fyl/5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央视男主持rdquo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