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权威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郝益东

中国马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马会民族赛马文化委员会名誉会长、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育种是马业发展的基础。美国作为养马最多的国家,在引进繁育纯种马的同时,一直注重本国品种的培育。而且利用本土夸特马、标准快步马、田纳西走马、美国花马等品种形成了当代世界与欧洲贵族马术齐名的美洲牛仔马术。我国的马业振兴也离不开育种。

乌珠穆沁马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第一次品种资源调查时,就被认定为蒙古马的优良类群。在水草丰美和气候严酷的特定草原环境中,经过长期群牧自然选择和乘用人工选择相结合的培育锤炼,乌珠穆沁马形成了各项性能全面、持久力尤其突出的基本特点。目前是国内蒙古马分布范围内种群数量最多、外血干扰最少的地方良种。在马业发展多元化的当代,开展乌珠穆沁马保种育种可以带动蒙古马整体质量的提升。

01

乌珠穆沁马育种的基本条件

1、悠久的历史渊源。

蒙古高原自远古以来就是马属动物进化、繁衍、驯化、迁徙的主要区域。位于东乌旗的金斯太洞穴遗址考古表明,从旧石器晚期直到青铜器时代数万年间古人类活动的遗存中,绝大多数动物遗骨是马骨,证明在乌珠穆沁及周边的丰美草原上,马是与古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到了游牧时代,以蒙古马为代表的草原马成为东西方大交流的主要载体。与此同时,蒙古马对世界众多马匹的品种形成也做出了贡献。

2、蒙古马的典型类群。

乌珠穆沁马体格较大、速度较快、耐力更强、外貌适中协调。在长距离单程耐力赛(如那达慕)活动中,乌珠穆沁马不仅优于其它本土马,而且总体上比引进品种表现出更好的持久力。

3、独具优势的群牧方式。

在长达几千年的游牧时代,乌珠穆沁马一直在“半牧半野”、没有任何补饲条件下繁衍。这与其他世界名马品种都是在舍饲条件下育成根本不同。现今在当地其他畜种逐步转为半牧半饲后,乌珠穆沁马仍然保留群牧生产方式。一些养马大户规模达到几百匹甚至过千匹。大群放牧对维持速力、耐力的日常锻炼和今后建立育种品系、支系提供了良好的种群基础。

4、适应竞赛的短期调教方式。

“吊马”(敖亚其)是草原民族独具特色的短期突击调教方法,可以使马匹从群牧饱腹状态迅速转变为竞赛清秀状态。

5、赛马传统的传承与振兴。

近年来,草原民族赛马与引进国外专用赛马形成了竞相发展的局面。随着草原牧区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牧民闲暇时间的增多,群众性的赛马活动空前活跃。每年结合节庆、旅游活动的各种区域性“那达慕”赛马经常举办。牧民自发的小型赛马活动广泛存在于草原深处。草原民族马业发展和品种培育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02

乌珠穆沁马的育种目标

1、耐力赛马型。

发挥爆发力好,持久力强的特点,瞄准国际耐力赛马的先进水平,培育单程耐力比赛竞争能力最强、分段耐力比赛竞争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

2、竞技表演马型。

根据基础马群的毛色、外形、体质、气质特点的分布情况,选育外貌高度一致、气质反应灵敏、观赏价值较强的类型或品系。

3、走马(速步马)型。

对乌珠穆沁马原有的“胎里走”即先天走马群体,进行调查摸底,组织专群繁殖,专门调教,定向选育。

4、绕桶赛马型。

牧民用于套马的“杆子马”坐骑具有很强的平衡力和急转弯能力,经过选拔和训练可以与美国夸特马一样参加绕桶比赛。

03

对耐力型乌珠穆沁马育种方案的建议

1、育种组织和实施。

建议锡盟有关部门或有关协会牵头,开展乌珠穆沁马育种的顶层设计,制定统一的育种方案。在马产区旗建立育种组织,负责实施育种方案。育种工作要坚持规划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总结群众经验和运用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马种质量和改进调教训练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摆脱传统的育种场模式,形成“支系血统系谱”为基础、马匹个体芯片管理为手段的扁平化育种工作体系。

2、育种技术路线。

坚持本品种选育,严格控制导入外血。繁育方法以同质选配为主。据现代科学研究,马赛跑能力的遗传力可达60%,因此必须注重选择优秀的公母马进行个体选配。选育标准以系谱血统和竞赛成绩为主,外貌鉴定为辅。

3、选定育种支系开展选种选配。

通过测定和追溯竞赛成绩,确定纳入支系的优良公母马,命名公马支系祖,淘汰非理想母马个体。支系马群所有者与旗育种组织签订协议后成为育种支系主持人。

4、定期测定耐力赛马成绩。

可以考虑设立两类耐力赛规则。一类是参照那达慕长途赛马,从单程35公里赛起,在规范、安全、健康的条件下形成不同距离的单程耐力赛规则。一类是引进国际耐力赛马规则,在分段测定赛马恢复正常心跳频率的基础上,开展不同星级的耐力赛马。

5、总结研究科学合理的调教方法。

传统短期吊马调教对草原赛马功不可没。然而以迅速减少体内脂肪为目的而急剧减少采食量,也会加剧草原群牧条件下蛋白质供给本来不足的矛盾。对于赛马来讲,蛋白质供给不足对新陈代谢、肌肉运动、竞赛安全都有不良影响。因而,需要在总结完善民间吊马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减少粗纤维和能量食物、增加蛋白质供给、合理加强运动三者平衡兼顾的饲养管理方法,发挥马匹的最佳竞赛能力。

6、严格审核和登记。

对育种支系的公马和母马制作统一格式的芯片,进行统一标识。达到验收标准的支系进行正式命名,并且对马匹个体进行品种登记。

耐力型乌珠穆沁马育种是一项“事半功倍”甚至可以“急功近利”的事业。如果产区每个旗选定10个左右支系,经过两三代严格选育就可能出现成绩卓越的品系,育种工作就会大见成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fyl/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