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子平从格局的喜忌来看六亲好坏,并没有从六亲本身当太极去考虑六亲好坏。

这样就直接形成了两条路径。一种是,不考虑六亲自身,只考虑六亲对格局是好是坏,从而界定六亲的好坏。这种逻辑道理有,但不够完全符合逻辑。

依然是实用主义思维。六亲本身是好是坏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格局本身是好是坏。格局本身重的就是世俗的财官。既然有助于格局实现财官世俗功名利禄,那这种六亲本身应该也不会太差。子平的逻辑是这样的。

同样,子平这个逻辑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六亲自身再厉害,只要对日主没有什么影响,那这种六亲其实对格局没有助力,一概看成六亲不行。其实表达为,六亲助力不行应该更科学。或者六亲缘分不行更科学。

就好比有个当官的父亲,但父亲未必对命盘的格局有积极影响,即使出生官贵家庭,形同牢笼。命理体系在趋吉避凶的大前提下,一直围绕的是命盘本身,格局本身,命主本身去思考外在的吉凶。不利格局的一概论不吉。所以很容易导致实践中出现,论父母不得力本身是对,但是人家反馈父母为官,导致无从回应的尴尬局面。

实因很多人不理解,即使父为官,威高权重,未必给子女命盘带来助力,甚至如有的人生,父母之事祸及子女。那该如何论父母?

所以本人认为:如果论日主命盘,则考虑喜忌情况,论父母是否助力,出生家境等可以大面上按照这种来理解。但如果论六亲自身情况,则要辅助看六亲本身星神在盘中的组合。换成六亲为太极来思考十神关系。

接上篇话题,人生中年之后后天关系的问题。子平中有句话,虽然在注释中,但有意义。

文中说:

总之以用神配六亲,更须察其宫分地位,以及喜忌,则大致不谬。命不甚显著。譬如前清时代,父母丁忧为仕宦升沉一大关节,命运之中,每显而著,今者礼制废除,父母存亡,无关进退,则命运中亦不甚显著矣。妻宫为一生幸福所系,得力与否,最为明显,学者神而明之,自能子解也。清.沈孝瞻《子平真诠》之二十三“论宫分六亲”

最后一句,妻宫为一生幸福所系。最为明显。

人生中两重关系。第一种纵向的延续,父子母子,从上往下。

第二种关系,横向关联。

夫妻关系是属于横向联系中最亲近的关系,对人生影响最直接的横向关系。

从纵向的角度,夫妻前面是父母,后面是子女,夫妻在中间。

从横向或者中心到边缘的圈层看,最核心层夫妻关系,然后往左是父母关系,往右是与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无论是纵向和横向看,都是关键。

这也符合我一贯的逻辑,夫妻关系是家庭所有关系中最核心的。一旦结婚,这个关系是主要关系,其他关系都得在这种关系下去考虑。

这个也符合社会学的理论。

非常多的家庭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把夫妻关系的核心意义体现出来。出现所谓的妈宝,出现所谓的婆媳争权,大家庭与小家庭之间的冲突。有扶弟魔之类的,新家庭与娘家关系不平衡的问题。

重色轻友对不对,对。

娶了媳妇忘了娘,对不对?对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对不对?对。

所以很多盘面,夫妻宫(日支)有问题,导致家庭各种纷繁复杂,毫无头绪。

日柱这个位置,日主要扎根在地支,新接入的后天关系要进入这个位置。是否能和谐共存,是否能共同进气退气,互相补充,非常值得考虑。

我们很多时候考虑属相是否匹配来理解婚姻是否合适,其实这只是宏观上的考虑,更多的考虑的是先天能否在一起,是否是宿命中的姻缘。

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先天宿命的姻缘,谁规定了这种姻缘一定会白头到老呢,后天变化为什么不考虑?

即使父母这种宿命中的,后天难道能一直永恒么,是否父子,母子一生和谐?

命理在于辩证,既要先天考虑,又要后天选择,两者的综合才是中道。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更重视后天,因为后天代表当下和未来。过于拘泥先天或者过去,未来如何进入?

人生的希望在哪?

年支属相的搭配只是一种参考。也代表整体上是否有这个先天的机缘,但并不能绝对。要用最简单最常识的逻辑去思考这种婚配问题。

三个原则:第一,双盘五行上是否能平衡。男盘需要木火,女盘正好需要金水,互补有没有?

第二,男盘用印五行为金,女盘是否金旺?即用神上的搭配,彼此的用神都能在对方的盘中找到进气的状态。

第三,大运是否互补?男命喜欢火,大运不走火运,女命正好在同时期走了火运。女命喜欢水运,自己不走,正好男命在同时期走了水运。

另外,彼此夫妻宫是否能容纳彼此的日主的寄居?或者所选五行太极的寄居?

强调下,这只是静态的去搭配,如果动态的调整,就必然要结婚婚配日子的选择了。甚至要考虑彼此子女的应期问题。以子女到来之气考虑结婚年份。

所谓奉子成婚,并非是因为子女生了,或者怀了导致的结婚。这只是现象上的理解。

真正的奉子成婚,其实表达的是代表子女的那种五行已经进气明显了,到了临官帝旺或者胎养状态,接下来就该走衰了。子女要到。则阴阳合和一定要在前。气之到来,催动阴阳必须提前合和。

即使没有怀孕,没有生子,因为气之即将到来,感情未浓烈,结婚也要办。

更有,先怀,子女打掉,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伤过子女,有了子女(即使没有成型)也对婚配产生了正向的推动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奉子成婚。

文中谈到:

大凡命中吉凶,于人愈近,其验益灵。富贵贫贱,本身之事,无论矣,至于六亲,妻以配身,子为后嗣,亦是切身之事。故看命者,妻财子提纲得力,或年干有用,皆主父母身所自出,亦自有验。所以提纲得力,或年干有用,皆主父母双全得力。清.沈孝瞻《子平真诠》之二十三“论宫分六亲之子女”

于人愈近,其验益灵。从远近关系来理解是经常用到的。看命如果妻财子女这种切身之十神得提纲,且有力,旺旺妻佳子得力。

因提纲为日主以外的枢纽。

枢纽上承载的是与自己切身之六亲,则六亲得力或者自身依仗的外环境中他们影响最大。

提纲得父母,父母影响大。如我这种提纲得的是食伤的,六亲无靠明显,全凭自己。

是故出身不行,无所依仗,全靠食伤技术,思想发用。

子平依然有个重要逻辑,还是考虑喜忌。依然是实用主义,用财则妻有用,忌财则妻不行。

书中说:

至于子息,其看宫分与星所透喜忌,理与论妻略同。但看子息,长生沐浴之歌,亦当熟读,如“长生四子中旬半,沐浴一双保吉祥,冠带临官三子位,旺中五子自成行,衰中二子病中一,死中至老没儿郞,除非养取他之子,入墓之时命夭亡,受气为绝一个子,胎中头产养姑娘,养中三子只留一,男子宫中子细详”是也。清.沈孝瞻《子平真诠》之二十三“论宫分六亲”

这个歌诀是看子女的关键和经典。尤其是对子女个数这块有意义。只是目前来说,这种使用方法大多数人不懂。

一般常规的搞法是,先找个十神六亲出来,比如子女官杀星,对应子女宫时支,看十二长生。

其实这种最常规的方法未必正确。

尤其是子女个数这块,准确率非常低。

但从子女宫看子女星的12长生来考虑子女大致情况,还是用处明显。

另外这种按照十二长生来看子女的逻辑是正确的。

一般来说理论的分歧在于:首先,子女星到底是用年干当太极来定,还是日命体系日干当太极来定子女星?还是说按照我经常说的能量寄居换太极的方式找子女星?未有定论。

其次,子女宫是否一定是时辰?宫位一方面是人设的,另外一方面涉及到星神寄居宫位的喜忌选择问题。再者按照八字体系里面,有个从命宫到兄弟宫,到官禄,到田宅这种传统的12宫分野,时辰未必是子女宫。正常来讲,这个歌诀的应用应该是我说的这种12宫的长生情况。

并非是按照时辰来确定子女宫这么简单。

要在实践中具体去把握。任何理论都不是教条的。要真正有作用,一定是自己用起来的时候符合自己的逻辑。

最后,人生的平衡分为常规的平衡和非常规的平衡。

所谓常规的平衡,父母兄弟早年平衡自己,人到中年后,夫妻子女为新平衡。

另外有非常规的平衡,夫妻宫,子女宫不吉,结婚则婚灾,家暴,守寡,鳏夫等,有娃后则七零八散,子不吉,累及后半生。

自有不婚丁克主义人群存在,这也是平衡。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所以何种选择只要按照自己是否幸福来确定就可以,不必用传统的或者道德有色眼镜去评判。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属于常规的平衡。

另也有早年执念单身,后期想着要结婚生娃之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大概率是夫妻宫遇到运年的影响后,形成整体命盘的再平衡。

也是正常状态。一切都是在运动中平衡,在平衡中运动。当平衡的时候相对静止,当运动的时候变化出现,新的平衡要到来。

五行周流不息,人生也如同走马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走马中,在观的世界中,那个生成和变化的气不能没有了。

没有生成与变化之气,所谓心之力自然也就无有,虚谈任何命运都是无意义的。所以命运到底是什么?命运就是保持生气,不断变化中去平衡。那不就是直面人生,积极奋发有为么?在得失之间,在进退之间,动如疯癫,静如面瘫么?

END。

观水

道不远人,评论区写下您的疑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fyl/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