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国人的艾叶情怀赵军医
北京哪个医生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bdfyy999.com/m/ 中国人的艾叶情怀---赵军医生推荐 医院 艾叶 中国的艾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两个用艾的处方,分别治疗妇科病和吐血。东晋著名炼丹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用艾制作的酒。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用艾叶治病的单方及验方多达52个。 艾叶既是医家的宠儿,也是文人笔下的常客。如苏轼的《浣溪沙》云:“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还有著名的诗句“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香自有庶民知”。都是古人对于艾叶的描写。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对艾叶和艾灸产生兴趣。国内外学者也纷纷投入到对艾叶的研究中。 1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的药用价值不可小觑。古人认为艾叶无论内服还是外用,都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络的作用,为医家常用之药。宋代《尔雅翼》云:“庶草治病,各有所宜,惟艾可用灸百疾,故名医草。”李时珍也曾对艾叶有过高度评价:“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根据古书记载,艾叶最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因为艾叶具有温经止血、安胎、止痛等作用,如《伤寒杂病论》中的“胶艾汤”以及《寿世保元》中的“艾附暖宫丸”均以艾叶为主药,至今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另外,艾叶还可治疗腹痛、皮肤瘙痒、痢疾及面瘫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止血、抗过敏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这使艾叶的应用范围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扩展,并提供了艾叶应用的药理学依据。艾叶常被用来做艾灸。所谓艾灸,就是将艾叶捣搓成艾绒后做成艾柱或者艾条,在人体的穴位处熏灸,借助艾火的热力透入肌肤,从而达到治病和保健作用的一种疗法。据史料记载,用艾灸治病的第一人为晋代葛洪的妻子鲍姑。根据《鲍姑祠记》中所记述:“鲍姑用越岗天产之艾,以灸人身赘瘤,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久而所惠多。”由于鲍姑医德高尚,深受群众爱戴,至今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宫里还设有鲍姑殿及其塑像,并留有楹联两幅: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仙迹在罗浮遗履燕翱传史话,医名播南海越岗井艾永留芳。艾灸操作简单且效果显著,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寻常百姓都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在我国长江及以南地区,艾灸特别流行。湖北蕲春的艾叶是最好的,正如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在其撰写的《蕲艾传》中所云:“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在蕲春,家家户户都有艾条、温灸棒、艾灸盒等艾灸工具,几乎人人都会艾灸,大街小巷里到处弥漫着艾条燃烧的味道。艾叶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以及国外很多崇尚中医药文化的人们都来这里购买艾灸产品,参观艾叶种植生产基地,了解艾灸的文化历史。当然,艾叶还有其他治疗形式,如将艾叶制成汤剂、膏剂、散剂等来治病。随着现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艾叶已被制成片剂、颗粒剂、注射剂等。 2艾叶的食用价值 艾叶除了作为药材被广泛应用外,还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江南一带的人们有吃“青团”的习俗。当地人把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或者莲蓉做成青团。青团不甜不腻,有清淡却悠长的艾草香气。在广东、福建等地,人们还喜欢将艾叶做成艾糍粑、艾饼、艾叶煎蛋、艾叶粥等民间美食。此外,艾叶汁还是酿酒的一种重要香料,法国著名的“味美思”酒就是用的艾叶汁作为香料。 在我国古代,食用艾叶也是比较常见的。唐代孟诜撰写的《食疗本草》是最早介绍艾叶食疗方法和价值的。其实,艾叶的香气透着一种独特的气味,吃起来味道略微发苦,但中国人却偏偏喜爱它,百吃不厌。 赵军医生简介: 男,党员,汉族;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学位,副主任医师。年12月参加工作,医院工作,擅长胸痛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脾胃病腹痛的诊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fyl/9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知识每日一药飞扬草
- 下一篇文章: 创业板指收涨16三胎概念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