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华瑰宝中牛的ldquo身影rd
有道是“辛丑牛年遇无春,来年粮食五谷登”,中国人自古就对牛抱着深厚的感情。中国的牛,不像印度的牛,负着圣物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也不像荷兰乳牛和日本肉牛,终日悠闲度日,只等一死;更不像西班牙斗牛,全身精力皆用于狂暴斗争中。在土地上,在烈日下,它们拖着沉重的犁,永远沉默踏实地为人类工作,成为农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牛伴随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将自己的形象留在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文化遗存之中。在青铜器、玉器、书画和印章上,皆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明代●“丁丑进士”印木质印(上海博物馆)生肖牛与十二地支的第二位“丑”相对应,所以称为“丑牛”。根据属牛人出生的不同年份,又可分为乙丑牛、丁丑牛、己丑牛、辛丑牛、癸丑牛。明代,以朱豹、朱察卿父子为代表的朱氏家族是上海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望族。朱豹于正德十二年(丁丑年)登进士,为此他请人刻了一木一石两方“丁丑进士”同文印以作纪念。年上海丽园路明代朱氏家族墓出土。两印印钮造型饱满,工艺高超;印文皆为白文,风格相近,使用牙木雕中直刀深雕细剔的传统工艺。▲战国●牛虎铜案(云南省博物馆)年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出土,此铜案为古滇战国时期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高43厘米,长76厘米。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也因其器奇特造型,新颖构思,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唐代·三彩卧牛(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秦安县叶家堡出土,牛高9.5厘米,长40厘米,宽6.6厘米。陶胎,全身施褐色釉,是唐代三彩雕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西汉·立牛曲管铜葫芦笙(云南省博物馆)高28.2厘米,云南江川李家山24号墓出土。整体仿葫芦形,上部为曲管,管侧有一圆孔,近顶端铸一立牛,巨角前伸上翘;下部呈圆球状,正面五个孔,背面一个孔。出士时管内泥土中有残断的竹管痕迹。这是滇人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葫芦笙现在仍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乐器。▲西汉·八牛贮贝器(上海博物馆)此青铜器高5厘米,底径29厘米,重5.2千克。贮贝器是云南地区滇族特有的青铜器形制,这件贮贝器出土时里面装有贝币,圆盖上塑有八头姿态各异的牛,所以得名。器物整体呈束腰圆筒形,器盖上铸有一头大牛和七头小牛。此件器物是反应滇文化青铜特色的标志性器物,在滇族青铜器中,牛和虎是常见的装饰题材。▲商代晚期●凤纹牺觥(上海博物馆)青铜觥是用于盛酒的礼器,整器为一头牛的造型,牛首、牛背作盖,牛背上立有一虎为盖钮,牛的颈部作短流口。▲唐●韩滉五牛图麻纸本20.8x39.8cm(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更是笔笔入微。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韩滉任职宰相期间,注重农业发展.《五牛图》是其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唐戴嵩《斗牛图》横披水墨绢本44x40.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馆)戴嵩最初学画时,以韩滉为师。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好课待撩他以“三部曲”专攻工稳印,带你融会贯通掌握上手典范集合南北宋工笔优势,抓住每个写生细节,拿捏古意技法打折,没有最香,只有更香第四代弟子逐字逐讲福庵经典书作,助你小篆进修攻略从这五方经典汉印,明确临习切入点编辑:里美初审:里美终审:启帆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最新拼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csjg/6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旅自组行走南国红旗渠试食新鲜现做
- 下一篇文章: 怎样求保胎符安胎符什么时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