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胎息的体会,胎息功的练法和功效,道
道家胎息功修炼方法 道家养生文化一直是建立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概称词,包括中医、养生、国学、儒学、佛学、易学、道学、辟谷、气功、胎息、丹道等领域范称。在这里,我们要向世人介绍的是传统养生文化中的胎息,胎息在是道家养生中的一种修炼法门,它是自然辟谷或者三明辟谷的提升版,又是自然丹道的奠基石,也就说人体通过辟谷或者辟谷后可以健康身心,但是为了提升自己能量层次和境界,还得通过胎息的方法修炼,修炼好胎息之后,然后步入丹道修习就容易多了。但是目前,真正懂得这种方法者相应较少,即使有一些养生爱好者也在提倡胎息之法,但对道家修真悟道这条捷径之路,未必完全彻悟,同时要实修中需要大量的时间,有的养生传播者是半路出家,所传授的养生之道“含金量”值得养生爱好深思。即便将一些人胎息启动,那么获得的胎息是否是真息,当然真息的前期是假息启动,所以,真正的胎息启动不般没有明师指导,许多人容易将假息误认为是真息,胎息不能只看表象,不应该根据每个人生理体质确定。 将假息误认为是真息,胎息不能只看表象,不应该根据每个人生理体质确定。所以,近铭老师在近三十的养生生涯中,不断上下求索中探索快速的辟谷、胎息、丹道捷径道路上,通过不断实践,为世人探索出了辟谷,胎息,洗髓功等全新而捷径的方法,值得更多的人去实践。 一切的修习法门捷径归根结底,就是心能量充分发挥,激发潜能,就是西方式提到的潜能疗法,一般称之为气场或能量。胎息中,重点阐述心能量快捷导引胎息启动 在道家养生文化中的心能量导引胎息,首先明悟“胎息”之意,这里的心能量导引胎息又称自然胎息,由于其理论观念和方法多数来源于道人思想,所以,现正式命名,恰当的称谓是“道家胎息”。胎息实践研究表明,一个人一生的呼吸量是有限度的,从呼吸快慢来讲,生命与呼吸频率成反比例,这理论在许多文献有记载。比如一个人呼吸得快又不忙,相对来说其寿较少;相反呼吸频率缓慢,呼吸细如绵绵,若存若无的人,这样的人自然可以健康长寿。 在生活中环境中,比如脾气暴躁的狮子、猴子、老虎,豹子等呼吸频率极快,寿命相应来讲较短;自古有千年鹤、万年龟等长寿动物,他们性格温顺,运动有序温柔,常以缓慢温和的长息呼吸方式而长寿。 我们向世人传授《服气辟谷》《道家胎息》《道家驻颜术》《道家洗髓功》《哲龙睡功》等都是效仿龟、鹤等长寿动物的生活方式,同时以多年实践后创立的一套全新高级自然养生法,其法真正给热爱健康养生的爱好者带来健康长寿的福音。 胎息以鹤、龟长寿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基础,胎息的修炼,千古以来,无数事实证明,呼吸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通过一些科学资料记载,人正常血压是/80mmhg;呼吸频率是12—20次每分钟;脉搏是60—次每分钟;体温是36—37度;目前人的寿命仅几十年。说明保养、平衡、节能、减少消耗是养生长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整呼吸,启动胎息,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守衡,也是自然健康长寿的必要筑基,如果破坏其平衡,就失去了人的正常生理标准。当我们集中练习胎息时,应做到顺式呼吸是本能呼吸,在胎息中必须以逆式呼吸方式来启动人体潜能,充分发挥心能量来改变呼吸,改呼吸就是改变了生命的轨迹。 在平常生活中,一般的体育锻炼比较强调胸式呼吸而忽视腹式呼吸,实际生活中更不可能采取逆式呼吸,逆式呼吸相对不习惯,因为逆式呼吸是道家养生中的胎息修炼才提到的修炼法门,在平常人心中并非去实践运用,只有修道之人和养生领域中才提到。 自古有“顺则凡,逆则仙”之说。一个人进入逆式呼吸训练时,应该做好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对心肺的锻炼意义较大,但腹式呼吸更不能低估,要知道腹腔里还有许多人体非常重要的脏器,如肾脏、肺脏、心脏、肝脏及胆、肠、胃等,关系着人体的消化、内分泌、泌尿、生殖、代谢等许多重要功能。 腹式呼吸是胎息修炼基础,通过胎息的境界提升,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腹式呼吸功底。胎息是一种不以口鼻为主要呼吸通道,而以全身毛孔及腹部为主要呼吸通道的一种心能量呼吸法。胎息通过腹式呼吸成功后,身体自然转变成逆式呼吸。《山海经》所载的无继民氏“不息”,说明在远古时期已经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的训练,这些呼吸是为后来自然辟谷、自然胎息、自然丹道的修炼奠定了基础。 现在,许多养生爱好者还没有意识到胎息的作用和意义,胎息是指胎儿在母体中的状态,在母体中,胎儿通过脐带为枢纽和母体相连接,从而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人在母亲腹中时,通过脐带自然地进行腹式呼吸,这种呼吸状态我们把它称为胎儿式呼吸,更恰当的应该称为自然胎息。此后,五脏六腑发育完成,离开母体出生后,随着脐带的剪断,自我切断了生命的能量来源,就进入了后天的气机状态,来到人世,就会慢慢丧失元气,呼吸的部位开始上升。儿时是腹式呼吸,成年后就以胸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为辅。胎息的引申意义是以下丹田为中心的高层次的内呼吸,如同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样。 胎息自成系统,不受外息(肺呼吸)的影响,进入自然胎息状态时,外呼吸依旧进行,但若存若亡。最高层次者,可达口鼻停止呼吸。修炼者如能返归到先天胎息状态,体内能量完全由肚脐或全身毛孔代替了呼吸,这样寿命就会自然延长。 古代修道者,在数千年的修炼中发现,自然胎息是健康长寿的瑰宝,是人体祛病涤垢、青春永驻、减肥健美、排毒养颜、提升心能量、增强心场能、净化身心、找回真我,回归本我的最佳方法。自然胎息启动后,自然让身体与宇宙气场融为一体,真正做到身心合一,能量合一,天人合一。 自然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孕藏着宇宙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道家把自然胎息作为修炼的高层次目标。自然胎息追根求源,应该创源于道家始祖老子,老子就是通过自然胎息的方式,阐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复归于婴儿”。这其中的阐述,讲的就是自然胎息奥妙的修习法,让我们从“复归于无极”。 《史记·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这是老子养生长寿的写照。 晋代大医学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中记载:“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著作《摄养枕中方》及《千金要方》中论述了胎息疗养的功效,“故行气可以治百病,可以去瘟疫,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胎息守五脏,气至骨成仙”等。此外,据《千金方》记载,孙思邈身体力行,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练习胎息,因此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不仅是一位大文豪,也是一位养生家,他在谈及养生时说:“养生之方,以胎息为本”。《苏沈良方》中曾记述了宋代苏东坡的胎息体验,“一息自主,不出不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次来,诸病自除”。 此外,有资料记载,苏东坡喜爱胎息养生,还把它推荐给好友张安道。 明代养生家高濂也在其著作《遵生八笺》中慨叹“胎息为大道根源”,而《遵生八笺》作为明代一部极有影响力的医学著作,至今仍列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 辽宁中医学院王品山教授在《论胎息法调气养生长寿的实践意义》一文中指出,“胎息能提高生命在运动中的整台调控机制,以提高免疫功能,调节平衡,防病治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虽然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但以胎息法调气养生,是能够提高生存质量的、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如能象饮食一样的以胎息法自我调气养生,再加上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是可以度百岁乃去的,则健康之道毕矣。体现了胎息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发生,也将会增加一部分健康生活的人群。” 武当杂志在《胎息——道家养生之宝》一文中记载,“胎息是道家养生这一皇冠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有着全面调整生理心理的巨大作用,如在身体方面,有自感回到青壮年的机能状态,内分泌旺盛,肌肤润泽,面色红润,“赤自通红”,精力超常,性功能强劲,身体不畏寒暑,饥饱不迫,工作起早贪黑不知疲倦,神采摄人,能使慢性隐患逐步痊愈,能使重症缓解甚至转为健康...... 最妙的是,一旦真正掌握了胎息,就等于在人体内部安装了一套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程序,整个人好像是一台自动的充能、充电器,一旦身体需要,它就自动地进入自然胎息中去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修复生命缺失的能量。 从某个角度上说,一劳永逸在这里变成了现实。这一步,古代养生家称之为一得永得”。进入胎息的人,可随时随地自我进行胎息,就可杜绝隐患的发生,有病的人,都可以依靠胎息产生心能量,得到根本的调节。经过长期实用观察,启动胎息的人,对隐患的作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胎息启动后头发和眉毛开始由白变黑,进入返老还童的阶段;女性启动后面部的斑点变淡,皮肤开始光滑,面如桃花;肥胖的人启动后腹部的脂肪开始消除,皮带收紧;长期失眠的人也开始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手脚冰凉、内分泌失调、瘦身减脂、慢性鼻炎、心情郁闷等亚健康和慢性隐患,采用胎息,均可达到根本的改善,恢复健康与活力,从而提升心能量和心场能的作用。 胎息为什么要面授?“凝神入穴”你真的知道吗?因为道家胎息本身定位层次就比较高,如果想通过一些文章典籍资料启动,实在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习者学习是想养生修行,而其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功法的修炼流程,以及每个阶段的指导练习,否则很容易练功出偏。所以要找到一门行之有效,且包含所有内容的修炼法门,网络上资料典籍充斥,修炼却是因人而异,望学者慎思而明辨之。道家胎息,面授是最好的方式,因为面对面可以通过相应“法诀”启动,并且有师傅临炉指导,甚至通过咒语以助炼功,启动玄关,缓缓进入胎息,真师帮助调整姿势。助以学者达天人合一之境,进入虚空大定,真正意义上启动胎息,掌握胎息,后续修炼可以达到胎息练我之境界。胎息法是人人可学,学而必成的命功顿法。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通过练习获得胎息法立竿见影的功效。胎息法不单可以激活人体的先天元气再生系统,更可以招摄体外先天一气补充人体亏损的精气神。如果是再高深一层次,对于心性有着很高的要求!“白玉蟾曰:昔日遇师真口诀,只教凝神入气穴。”有必须必须知道,气穴,一般都指为脐下之下丹田。实际上所谓气穴,还得真师指授,乃是在静定之中,真神与真气相依相抱而合一。换句话说,即是以气为穴而神凝之,所谓‘神人气中,如在深穴之内’者是也。胎息就是神气打成一片的状态下,启动的。其实胎息很简单,凝神就可以,连入气穴都不用。真东西就这么简单,但非常实用,面授当天练功当天见效。胎息法并不玄奥,就是凝神入气穴的工夫。气穴在命功阶段是肚脐。修炼法诀就是“凝神入神阙(肚脐)”,当你修炼到胎息启动以后,气穴要改成肚脐前虚空径圆一寸,更多地招摄先天一气,补充肉体的亏损。 气穴,是无形无相的,不在身体里,也不在身体外,大无外,小无内,就是一个不是东西的东西。明白什么是气穴,才能做到凝神入气穴,无形无相的东西,你怎么入,怎么算出,很难,需自己实证体会。当然这只是理论,凝神入气穴,是很高的法门,属于炼神还虚阶段,根器悟性不行,不要说做到,连理解都没法理解。凝神入气穴,没有修为基础之前,自己不是那根器,就别想了,越想后天的东西越多,你越做不到。凝神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形神相合,形神不合,你想凝神,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你是天才中的天才。所以自学很难,并不是瞎说。但是如果是面对面学的话,正常情况下,你只要身体素质稍微好一点,第一天你就可以启动胎息,如果是那种心思复杂的很,可能一辈子都体验不了,因为杂念多了,这是练功的大忌。很多人为什么对于胎息感兴趣,想学习胎息?就是因为在练功的过程中,自己无意识启动了胎息,而且只是体验了一下,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启动,因为你保持不论,比如自己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sjfb/6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
- 下一篇文章: 梨花雨千古词章话南唐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