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草萋萋
《艾草》 作者佚名 端午时节草萋萋, 野艾茸茸淡着衣, 无意争颜呈媚态, 芳名自有庶民知。端午节艾草。面具byAngela。“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不曾被命运击倒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草分布几遍全国,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避邪”,其实是利用艾草作为消毒、杀虫的药: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本草纲目》把艾说得神通广大: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用艾叶施灸,能灸百病……以之灸火,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所以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艾叶一般在春末或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采收后保存三年的“三年艾”,效果特佳。灸用艾叶,越陈越好。孟子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一说。 艾是医家之宠儿,也是文人笔下的常客。 ? 《诗经·王风》就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句,以艾草表相思之情;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苏轼《浣溪沙》中“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还有着名的诗句“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这些都是古人对于艾叶的描写。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宋·?苏轼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苏轼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因为哪里都有他?? 0dyssey诗情画意琴韵书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sjfb/7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某高校女学生宿舍内产子,现场惨不忍睹室
- 下一篇文章: 苏声咏徽州一百首江淮吟苑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