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恋爱观被完全颠覆了
来,先思考几个问题: 为什么有人是校草,长得白白净净,五官端正,最后却没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为什么有人是平民,长得一般般,才艺也不出众,最后找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为什么高中大学的恋爱,只有极少部分从校服走向婚纱? 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愿意遭受舆论非议,仍然选择独自一人生活? 相信大家对这几个话题也比较感兴趣: 恋爱的本质 恋爱需求和价值 快餐式恋爱 恋爱预言,从不食言 越是付出,陷的越深 要求太高,对象难受,自己更难受 世界的第二种恋爱 全文+,所有答案都在这里,刷新你对恋爱的认知。 继续往下看,你就会明白。 恋爱是什么? 大部分人都不明白——“恋爱是什么?” 甚至大部分人没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说根本不愿意去面对。 多少人曾经说过“缘分”“随缘”“感觉”这些看起来无所谓的话。 我们都喜欢用这些无所谓的话,来粉饰包装自己的真实想法。 什么真实想法呢? 你想一想,你是不是会对长相达到自己预期,有能力让自己开心,可以一起创造美好未来的来的人抱有不一样的感觉。 对对象的期望,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期望。 希望对象长得好看一点,其实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好看一点。 你希望对象能够带来快乐给你,其实也是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快乐。 同样,你希望对象有能力创造美好未来,不如说是自己想要一个好的未来。 没错,这种感觉的背后就是恋爱的本质。 恋爱是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是发现需求,然后创造价值来满足需求。 恋爱的需求和价值 需求有两种: 不可见需求和可见需求。 需求对应到价值。 价值也有两种: 不可见价值和可见价值。 不可见价值:主要有情绪价值,即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情绪的能力。 比如,你让我开心激动兴奋难过痛苦烦,这些都是情绪价值。 当然,情绪价值也有正负。 情绪收益=正向情绪价值-负向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大小影响你的重要性,而情绪收益的正负影响重要性是积极,还是消极。 不难想像,有谁会不在意那些可以让自己开心激动兴奋难过痛苦烦的人呢? 特别是那种可以给自己带来情绪收益是正的人呢,你会讨厌经常可以逗你开心,偶尔让你担心难过的人吗? 有人会说,让我难过,我为什么不讨厌。 事实上,只是让你开心的人绝对不如经常让你开心,偶尔让你难过的人有吸引力,这就是情绪价值。 顺便一说,目前互联网上所谓的“恋爱聊天技巧”,大都是在教你怎么制造对方的情绪波动,提高你的情绪价值。 可见价值:长得是好看,一般,还是丑;有房子,车子,还是都没有;性格善良,温柔还是暴躁等等。 可见价值中,有一些是我们生来就会追求的。 大家都会喜欢好看一点的,身体更加健康,社会财富更多,脑子更加聪明的人,因为这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存。 自私的基因早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形成,不用不好意思,这是事实。 当然,如果你过分的追求豪宅,豪车,帅哥美女,那纯粹是个人需求过高,是你的虚荣心和欲望在作怪。 价值高低是受到需求影响的,有人对外貌需求高,那么那些长得好看的人则价值更高。 相反,有人对社会财富需求低,那么有钱和没那么有钱则价值相差不大。 当然,也有不少憨憨,根本不去了解对方的需求,不去创造价值,一加到对方好友,一顿操作猛如虎,对方连你是谁还没搞清楚,你就开始深情表白。 真的是——“把表白当做是冲锋的号角”,大部分人都会被递上一张好人卡,少数人即使在一起了,也逃不过匆匆分手的结果。 为什么说恋爱的本质是自我完善呢?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显性”与“隐性”人格。 也就是说,每个人除了会表现出众人所见的“显性人格”外,还有一个潜藏心底的“隐性人格”。 比如说,一个很活泼的人实际潜藏着很安静的一面,而另一个很安静的人,很可能在另一种环境下会变得活泼。 于是,当一个人遇见一位具备自己“隐性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表现出自己所缺乏的人格特质,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所希望拥有的模样。 这种异性相吸、“隐性人格”和“显性人格”整合互补的过程,将逐渐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的人格。 也就是一场“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明确了恋爱的本质是自我完善,是发现需求,创造价值,满足需求之后。 自我完善无非通过自己或者对方来完成。 先来谈谈最常见的,双向的自我完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谈恋爱! 那么我们不难得出两个明显结论: 价值对应需求。 价值不对应需求。 那继续往下深挖,每个人的价值和需求不一样。 价值对应需求: 价值需求,价值需求,价值=需求(最后状态,近似等于)。 需要和大家形成共识的是: 无论价值需求,还是价值需求,最后必然是价值近似等于需求。 为什么呢?因为恋人之间如果不能形成平衡,那就会失衡,失衡就意味着breakup。 哈哈,有点小学数学和高中政治那味了,不过别着急,精彩现在刚刚开始。 为什么有人是校草,最后却没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为什么有人是平民,最后找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价值不对应需求:哪怕多么玉树临风的帅哥,喜欢上一个不那么在意外貌,而在意性格秉性的女孩,竞争力也会被大大削减。 这就是为什么有帅哥美女依然为爱情而黯然神伤的原因,同理,开始的第二个问题也可以得解。 为什么高中大学的恋爱,只有极少部分从校服走向婚纱? 快餐式恋爱 价值对应需求: 价值需求。 价值满足不了需求时,提高价值或者降低需求,降低需求是对方的选择。 来说说我们的选择——提高价值。 有两种选择,要么长期不断创造价值,要么短期把自己包装成高价值。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短期包装,为什么呢?因为高效啊!短时间高回报!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当我们觉得价值低的时候,会有一种变相的“吊桥效应”,我们处在的状态越差,越是难过伤心。 我们越是觉得对方是上天派来拯救自己的人,越是渴望快速得到对方(这也是备胎常常晋升正主的常见情况) 我们希望对方的出现,可以帮我们从悲伤难过带向开心快乐。 于是。 你,心动了。 所以,你开始不择手段,把自己从难过包装成开心,把自己从事不关己包装成体贴周到。结果很明显,要么被对方识破,落荒而逃。要么侥幸成功,在一起了。 难道后面就是一个美好结局了吗?不,大部分会演化成悲剧,你成功谈恋爱了,短期内,对方也确确实实带给你想要的价值。 但是没过多久,你厌了,烦了,觉得眼前的人不过如此,并非完美,带来的价值也呈现断崖式下降。 另外,包装自己,演戏是会累的。 你慢慢卸下面具。 你的低价值一点点显现,你的难过,暴躁,低价值被一览无遗,对方终于看到面具下真实的你。 所以,落差出现了,不满出现了,矛盾产生了。 恋爱关系出现裂缝。 最后。 愈演愈烈。 分手。 恋爱预言,从不食言 对方也可以降低需求,但是需求是一种欲望,从不轻易下降,往往在恋爱中成为强势的一方,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高高在上。 过高期待让对方感到自卑,高高在上让对方感到不适。 不断地怀疑——“这个人这么差劲,怎么能够让我变得更好啊!” 久而久之,自证预言效果出现,自证预言就是:你怎么想,你就会更容易看到什么,做什么。 对方怀疑你,就会不断地挑选你的行为来支撑他的怀疑。 吃完饭,忘记给他递纸巾,竟然就会被认为“不体贴,你不爱我了”。 荒唐但是现实。 一方面的欺压,怀疑。 一方面的忍让,包容。 最后分开反而是最好选择。 越是付出,陷的越深 价值需求。 价值超过需求时,要么一方自愿降低价值,要么另一方拉高需求。 那就先说自愿降低价值,看起来是不是很伟大?是吗?当然是的啊(前提是不报有害于你的想法),不要怀疑一个可以愿意为你降低价值的人好吗,那是在自愿地付出。 当然,难道没有什么副作用吗?有的,这会给他带来痛苦,难过。降低价值就意味着抛去自己更加有价值的部分,没有谁会无端选择放弃更优秀的自己。 此外,他会越来越重视这段感情,不会率先放弃,从心理学上来说,叫做“沉没成本”,一旦放弃,他付出的感情,时间,物质将会付之东流,永久地沉没在记忆中。 这就是越是付出,陷的越深。这种人值得重视,他愿意陷的更深,至于喜不喜欢,还是看你的的选择。 要求太高,对象难受,自己更难受 再说说拉高需求。 拉高需求像是无理取闹?是吗?当然不是啊,你想,如果你的对象很优秀,你的环境很优美,你的要求不会升高?你的需求自然会升高。 需求拉高,价值也要升高,这个价值要么由你的对象提供,要么由你自己提供。 由对象提供,这么轻松,肯定会出问题,你毫不费力的达成目的,拉高需求轻而易举之时,就会对你的对象要求更高。 久而久之,你的对象提供不了足够价值,你就得自己创造价值,可是都这么轻松过来了,努力可是没有那么容易,极少数人开始自己坚持创造价值,完善自我。 大部分人选择放弃,自卑,怀疑随即而来,你根本没有想到,原来提高价值这么难,原来自己是这么卑微。 有人会说,你降低一下需求嘛,可是,降低得了吗?人的需求,人的欲望一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真的就是说降就降的吗? 就算降低了,就会风轻云淡,一切恢复如初了吗?不会的,你的内心已经认识到自己低价值,高需求的模样。 你不会,也不可能忘记这个真实的自己。 要么重振旗鼓,创造价值,让自己不断完善。 要么伴随自卑怀疑,用快乐麻痹忘记自己。 所以说: 恋爱是双向的,是有来有往,是势均力敌,是相互扶持。 要想长长久久,两个人都要相互包容,有合理期望,要共同创造价值,一起完善自我。不然一方的落后,就会失衡,然后整体崩塌。 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愿意遭受舆论非议,仍然选择独自一人生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前面说的自我完善大部分都是双向的,只有后面有说到单向的自我完善。 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价值,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 一个人,也可以活的好好的。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一个人生活的原因。 想开心,我就去看看风景,喝喝奶茶,见见老友....... 想成长,我就去学学画画,看看书本,写写感想...... 想变好看,我就去搞搞穿搭,学学化妆,好好护肤..... 一个人,不依靠他人。 自己就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自己就有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自己就可以爱自己,和自己恋爱。 现在的社会太热闹,大家都在说“我爱你”。 却忘记了。 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也是自我完善的开始。 当然,我们对自己的需求要合理,对自己的预期适当,要接纳和理解自己。 当我们已经变得足够好,可以好好照顾自己,不再依赖他人获得价值时,此时遇见的心动的人,就在一起吧,这真的很美好。 世界的第二种恋爱 最后最后。 这篇文章不是要教你怎么谈恋爱。 不是要告诉你谈恋爱要价值对应需求。 也不是要告诉你恋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合理预期,共同创造价值。 而是一直贯穿始终的——自我完善,创造价值,满足需求。 我们,谈恋爱也好,单身也好。 正如周国平先生说: 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也是不会爱他人的。 自己永远是自我完善的最直接,最高效的途径。 我们追寻自我,我们完善自我。 别忘记了。 爱情的最好状态本就是: 一个人很好,两个人更好。 所以, 爱自己, 让自己变好, 本身就是一种的恋爱。 全文+,感觉不错的话,点赞,评论,分享。 一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sjfb/9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型水果崛起,皮薄多汁,好吃又好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