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水汤汤万古流

自古汝颖多奇士

探索灵魂汝州,挖掘文化精髓

熟记堪舆滴滴金,催官催富验如神

地理于古法无不尽善,惟后世去古遥远。其法烟没,传庸师与俗眼,参之世俗。翕然从之,啄啄争鸣,莫可穷究。故曰:依古法者,断不入俗眼;入俗眼者,断不依古法。学者必然剔去旧习,直通古处,皆未有闯其畦径者也。故首以五俗示戒焉。余初学,宜悉心研究,过此一关,乃可寻上进之路。否则,愈造愈左,终身为宫墙外望之人矣。即聪明冠世,亦何用哉。

一、尽龙

穴不必掏泥于尽龙。愚初看地,见一枝龙或十节或五节,定跟至尽乃止,以为穴在是矣。不知尽龙则星体凡多散漫,龙虎多不包裹,明堂阔无衬砂,变为空旷,全无好地。疑龙经云“君如寻得干龙穷,两砂不关又不拦,风吹水劫不是穴,须知此处是疑龙。”又曰“大地不在大穷大尽之处”,又曰“余气不去数十里,断然不是王侯地”,又曰“脉尽处须防穴尽绝”,此之谓也。譬如人身,有心腹则必有手足;譬如屋宇,有厅堂则必有廊廓。善一相别者也,当自知之。愚覆大家祖坟,腰结者甚多。愚近取诸山,腰结者亦居十九总多。又云,馀枝多结地,亦如小官衙之比大官衙,纵有衙丈部曲,究是拱服于人而已。

二、龙虎钳口

穴不必掏泥龙虎钳口。地之有虎龙,如人之有手足护卫,熟能废之?亦有不尽然也。每见大地,多下手一边兜转,或有龙无虎,或有虎无龙,或边短边长,或架左架右,或外山周迥,无不可者。惟庸师俗眼,坭于钳口,一见钳口若龙虎之状,不论龙虎有无砂水顺逆,只于此处点穴安葬。所以,古今许多吉地多遗在龙虎之旁,彼既以钳口取穴,其不对钳口者,穴尚宛然,非明师莫识。愚切以俗眼之害,惟钳口为第一。愚又观今世葬地,多有龙虎均停,明堂阔大为万人悦,慕者无不立见败坏。能剪下手一边,在此点穴,若无下砂水,大非人情。所能堪者,无不发福。愚非切去旧习而千余处,断不敢为骇俗之言也。此风水之生死笫一关也。学者过此一关,乃有上进之路,不然则终身随于坑坎之中耳,何地理之足云?且又非愚之臆见也。

古人曰:两宫齐到,忌当面之倾流;一穴居中,防两边之尖射。又曰:两宫齐到人皆道好,却主杀伤反生烦恼。又曰:君如识穴不识怪,只要左右抱者住。左抱右回未必吉,分明异穴生贤良。皆是钳口之患也。又曰:也有形好不好者,也有形怪不怪者,穴缺不齐之天地奇,皆言虎龙不必登对也。学者于此断悟,能豁然贯通,始有安着脚处。惟哲人之大观,自当不言而愈也。岂牡牡骊黄之可眩惑哉?

三、两水合襟

穴不必泥两水合襟。愚初看地,只要两水合襟,求务期得穴,以为当然不易者,后见每覆古坟,遍观山川情意,乃知有大谬不然也,每两水合襟在前,则山咀必尖,流神必直,龙虎必长,真气荡然,无一不可者。除是合于右则转左以出,而得右砂稍拦;合于左则转右以出,而得左砂稍拦,庶畿穴尚可裁。若不论龙穴结作,只于合襟为期,则送龙枝脚,三条五条亦有合者,行龙挠棹,长或三节五节亦有合者,此皆可作穴乎?又有大龙结作,边长边短,福余之中,登穴只见峰峦簇簇,而分毫不见田水,不作合水之论乎?

古人云:也有真龙无朝水,只要案山为近侍,案外一水暗循环,此格亦非中下地。又曰:两水合处莫当中,流神倾泻最为凶;翻身逆转微来脉,发福绵绵为三公。又曰:两水合处莫当中,不在右边在左边;仙人倒丈须横作,下手纵宽也进田。夫坐空以下宽为堪舆家大忌,然宁居于此而不居于合水之直处,古人语意可推矣。愚切以钳口合水为初学风水魔障,缠绕十余年不能解脱,非得知人之指示不自省觉,到省觉解脱时又是一种人物矣。

四、顶正星峰

不必泥顶正星峰。古人云:若是正龙需正下,若然架折两边安。又曰:情倾左右穴居两边。又曰:龙从左来,穴从右出;龙从右来,穴从左出。又曰:误葬皆因贪正面,神仙多是下偏坡。又曰:左乃为南右乃为北,扁大临弦出粗雄。向例多皆言。捉穴之法,穴有正有侧,不必拘泥于顶正也。盖穴法之有正有侧,自古皆然,此而不悟,亦刻舟求剑之流耳,岂可舆哉?愚谓山川之宜侧葬者有二:其一审视来龙,其一裁度砂水。风水之小者,可正下;顶之平者可正下;脉之缓者可正下;又微高微突者可正下。以其龙身无煞,且美意停息不窜,走左走右不以顶正为嫌,至于山形稍粗雄硬直,稍是倾泻,不分阴阳,为煞当头,直下必致伤人。龙之有不善者,宜姑置之。若来龙特达,砂水秀异断不可舍者,宜于旁边龙虎臂上,细阅其稍平,恍惚高低远抱处,此美意所锺,宜于此处图之。凡此皆审视来龙之意也。

至于砂水,亦有不可不逢山总可以正下。然砂水太直,岂敢敌煞当中?宜挨左挨右扦之,剪着去水一边尤善。若左砂有煞点于右,右砂有煞点于左。拘泥于顶正乎?必致乖舛。凡此又裁砂之义也。稽之古云:龙有真的,明跳墙虎之脉穴、飞天龙之耳穴、太阴金之角穴、太阳金之角穴、凤形鹅形之眼角与支翅、蛇之耳窝、下水龟之肩井,皆可下也。致于龙身粗硬,断不可正下。两边出有龙虎者,又宜于龙虎臂上动处求。如凤形当面太直,则点在翼阿,人当面太直,则点在肩井,以为咬虱穴。咬虱之下为鼠肉穴,鼠之下为曲池穴。倘臂上太直,点于尽头处为堂心穴。臂若飞扬如舞袖之状,则点略平坦处为袖口穴。

今之俗师,每见峰峦端正,只当头下穴,不论是非,以至误人十常八九。痛哉!惜乎!

五、阔大明堂

不必掏泥阔大明堂。夫明堂于风水关系甚大,所以聚后龙之气,界穴前之水,皆须此也。葬经云:气乘风则散。明堂太阔,风不乘气以散吾真气乎?又曰:水界正明堂,太阔何所凭,籍以正界来脉之水乎。尝览公卿大地,俱有来脉之界水,以翕聚堂气,堂气既聚,则真气自凝,人才无不并进。风乘气散,堂气荡然,便如万将统疲弱,杂呼之声不应,荣之不前,万事垂兰折足,贩坯使山聚拱,堂气周密,即如勇士武友,听令于大将之前,叱咤可生风云,运动能驱山海。

凡有所茔,废无不遂汝成功也,此皆应如影响,非臆莫语也。又常见大家之山,千岗万顷,必拱于前,下不见田水而气象轩昂,寝寝然发盛。以阔大明堂例之,彼何之有也?若有阔大明堂,必得一砂紧拱,内局自成家务,乃可舆哉。所谓汪汪万顷明堂水,内局周围如转环也,非有内局而水**锁完固,亦可无虞。但发福稍迟,不如内局尤善耳。所谓明堂容万马,水口不通舟也。外此者,总后有清贵龙,穴前有秀异朝山,亦主贫穷孤寡五六代后乃能发福然,或暂贵而不富,或有官而无禄,或暂时富贵而不长久。盖真气既散,力量自减,定主有头无尾,得一失三。若龙穴不真,明堂太荡,又无内局水口,则破败涂地也。

今之俗师,以庸省主人,一见明堂阔大,视之是宝,极力图谋,即贩之踵至,犹倦不省,殊可矜也。时师又曲说曰,以宽主人之忧。又曰:明堂朝山远,则发福必迟,更要三十余年,食出外三阳则大富贵矣。又改歌曰:明堂容万马,富贵传天下,久之终须发福。彼身去后,发与不发何与哉。知者自当执持,不可茫然听其鼓动,而贻伊戚也,慎之慎之也哉!

六,地理三畏忌

夫五俗既明,当识三畏。三畏者何?到头硬直,穴前倾泻,顺砂过堂是也。趋吉避凶者,吉固爱之,凶岂可不畏哉?故必先求无祸,乃可希福。岂断乎其不苟者,而不严于辨别,则无穷魔障入于肺腑,即有良法美意,何以而悟乎?然此三畏亦俗眼之所素安而冥然罔觉者,故以次五俗焉。

(一)畏到头硬直。

凡作穴之处,务要平正,凡稍硬者谓之杀,大能伤人,所谓脉者死,断不诬也。今之庸师俗眼,每见一山下来,如臂之直,只谓之下笋穴为脉,辄令人扦葬,主人亦利于脉而脱臆从之,不知死绝之祸捷而影响,譬之汤火陷井在前,甘以彼身赴之而不知其祸也,不太可惜乎?

古人曰:枪头莫下,鼠尾莫扦。又曰:劝君莫下枪头穴,葬下人丁绝,脉和人少死。无非单明此理者也。故愚以第一可畏也,实莫忘于此,非为硬直如枪者不可乱下,或片来者略无停息,或峦头粗硬太直,如饱腹之状,或势如覆钟之状,又有绷面金星之状,又有直体金星而卧梭者,俱有死无生,鲜不杀人的。见此断宜舍之,岂可留心回顾?学者心目不明,倘与人谬下,其亏损阴德无疑矣。慎之慎之也哉!

(二)畏穴前倾泻

凡看一地,砂主人丁水主财.水聚财聚,水散财则散,此千古不易之理也。又是无情之物,以就下顺流为性。有物以阻之,其势自横,无物阻之,则千里直流而去。故宅之前若见此水,则万顷田庄无不破尽,所谓“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又曰:龙虎似推车,田地不留些。皆指此也。非惟长流之直水可以败人,至于阴流之直水,葬下祸患尤紧要,直泻无关,其祸最速!所谓阴水不顾家,葬下乱如麻。然流神之曲直,亦能掩人耳目,多至自欺。水总顺流,未有如竿之劲直者,转左转右,转左一二丈,数尺之间,此其常也。

时师见此,诳其主曰:如生蛇屈曲,可无患矣。不知在水边观之,若曲动之势,以登穴言之,居高而远望,只是一脉荡然而已,有明尺寸之间乎?必得一砂拦,一水左曲为右,可十余丈,自右转左亦有十余丈,相交织结成横水样,乃可谓之屈曲。山大如曲水大转,定有真龙居此间。又曰:四横三直通东西,九曲凤凰池。又曰:左转芴,右转芴,不是真龙无此水,是皆不欲其倾也。凡葬去水地者,宜于此缺,对此不得十分,依法亦要八分得才可。若畏处多,可取处少,则是败绝祸胎矣,切而弃之也哉。

(三)畏顺砂过堂

顺逆二字,乃地理开卷第一义也,此二字不明,总是说梦也.发明顺砂或逆砂二路,如盲如聋一也,自非有灼然之见者,鲜不可以顺为逆,又以逆为顺者,牧堂必有感慨,得为斯言也,但今之俗师看地有四五十年而懵然不知顺逆者,竟与聋盲何别,不知地理之顺逆,专以水之来去为主,如右水倒左,凡在左边有高山,柳圳茔林木下,至田畿级,凡一级高一级,皆谓之下砂,谓之进神,愈出愈长而福愈盛,若上有此砂,不论长短,谓之顺砂,谓之退神.躥而过者,尤至毒害,万顷田庄,无不立尽.

古云:于来去之水论,得甚,亦以其关系甚大也.故曰:天门欲其开,地门欲其闭.又曰:所喜者,三门宽阔,所求者,五户闭藏.又曰:水来自左,无左亦可,水来自右,无右亦就.又曰:剪下砂莫剪上砂,剪进神莫剪退神.皆为此也.盖水之性情,水来这边,定是逼窄,山高田高;水去这边,定是阔旷,山低田低,倘能拘转山川情性,使水来这边一里宽一里,水去这边,一里紧一里,则颇有神情之砂,其于地理过半矣.古人曰:两水夹一案,定作退田断.又曰:退官退笔,尖尖从此出;进官进田笔,弯弯兜水入.又曰:东宫过西宫长房败绝,右边尖射左臂,少子贫寒.皆言顺砂过堂之水祸惨也.夫既顺砂难堪矣.况过堂二字,稍有知者,此而不畏?呜呼!畏哉!若夫逆局逆龙,则上案上手砂不妨.盖山逆水逆,则力量大.若顺砂顺水则能发福耶,此又不可拘于顺砂顺水之论也.

古人裁穴,且看三停。天地及人,住处要真。高用藏风,低则失踪。横取其直,虚取其实。肉中取骨,突中取窟。瘦中取肉,断取其续。急取其缓,长取其短。曲中取直,直中取曲。无中取有。凹取其凸,高取其低。蘸水临池。玄武嘴长。节泡为良,垂珠气聚,见缩便住,中肤若阔,肩窝咬虱,朝对中平,两乳心成。屈曲求全,脚底可安。足蘸深池,穴居其阴。十高一低,低处最奇。十低一高,高出贤豪。十大一小,小者为妙,十小一大,宝贵经耐。十短一长,拥从为良。十软一硬,巨富堪羡。十硬一软,此穴长远。盖粘倚撞,穴取情状。盖出鸡心,开井宜深。仰天湖样,如在桶上。倚止猪腰,打开无饶。后无应峰,此穴难招。粘出鱼泡,穴居无濠。木经折叠,棒中走球。撞似螺蛳,长闭其口。身短身长,短处为良。金星无脉,开口便塞。员满斧金,个下搜寻。或出曲池,槽枧平夷。木星脉直,节上寻觅。屈曲水星,折叠为真。火星尖斜,去杀为佳。鬼曜如节,正是官砂。土有窝窟,或出三穴。分鬃骑脊,脉来端的。无窟无突,劝如莫掘。无脉无息,劝君莫觅。

地理峦头精语录

峦头是看地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功夫。清初,玄空明师蒋大鸿说:"峦头不佳,理气不合,天星亦无用。峦头,本也;理气,末也;天星,末之又末也。"《山洋指迷》说:"学者必待峦头精熟,地之真假大小,穴之吞吐浮沉,卓然有见于胸,然后讲求理气,以明乘气立向、控制消纳、征验岁运之用。"《地理峦头精语录》特地搜集百多本峦头书籍;汰其糟粕,撷其精华,汇纂而成,是研习峦头功夫的最佳读本。

1、地理书有三种:

一种是地仙做者,一种是文儒做者,一种是俗巫做者。

俗巫之书:鄙俚浅陋,内多祸福之句———此人一见而知其庸下。

地仙之书:从阅历得,自有实见,心有其悟,了明山川之真情性,结作之真关窍。———其语句皆真知灼见中流出,写山水难写之情性,描峦头难描之形态者。此未免文辞深奥而难解,义理高妙而不近情,读之难得其味,极令人生厌,若发愤去读,数页之后,呵欠频频来矣!

文儒之书:从想当然得,想得天地大理如此———龙必中抽,穴必包藏,土必五色,砂必环抱,水必弯弓,朝对必是端庄,如此者为真龙、真穴。于是明窗下伸手疾书,其理条贯,其言明畅,句句合读者之心,且无难解之辞,深晦之义,令人读之不肯手去,顾妙则妙矣!但用此入山步龙,寻龙点穴,则山川如此,与彼议论毫不相像,一无可用。请去读无味易厌之书,然后始得真见地,真眼目。

2、地分八等:

①自足:自足之地,山水聚穴,衣食无缺。

②有余:有余之地,山迎水朝,财物丰饶。

③县令之地:格龙穴贵,百里为治。

④知通之地,格正局真,五马行春。

⑤提转之地,势状局雄,威行部封。

⑥侍从之地,势昭斩昂,位近清光。

⑦宰辅之地,局大势高,位冠百僚。

⑧三公之地,格局全美,阴阳燮理。

3、“三合派”以申子辰、坤壬乙山属水,以亥卯未,干甲丁属木,寅午戌艮丙辛属火,巳酉丑,巽庚癸属金。且以龙脉入首时左旋属阳,右旋属阴。

4、凡美地,必起近穴少祖山,而少祖山必然奇异特达,秀丽光彩,或开大帐,或起华盖,宝盖,或作三台,玉枕,御屏诸般贵格。若此少祖山欹斜不正孤露峻增,瘦削破碎,臃肿贫恶,种种凶恶之形,不成星体,则无融结,纵有穴场,堂局诸般可爱,亦不吉。不论后龙长短,只要入局忽起少祖高大尊严,挺秀冠乎群山,以作主星。自此山下,一节或二、三节,即结穴,而穴场正坐此星贴近,枕靠有力者其力量大,发福速。

5、看地之法,妙于观龙,观龙之术,切于审峡。凡观地先辨龙,富贵贫贱在龙上。十年寻龙廿年穴,识耀还须四十年。大干龙必结顺局,左右砂水齐到齐收。大枝龙其结局必系大逆。枝中干龙必结横局,枝中枝结顺、逆或横局,自收小小界水。枝结、砂结贵贱不同。枝结能发贵,砂结纵好只能发富而已,不能发贵。

6、行龙要有水土星相间,无水星不生,无土星不成。

7、大会之地:众山止,诸水朝,水口关局,山山起顶,北辰帝星锁禁城门中会之地:两水三山,狮象捍门,龟蛇锁洞,三五重。小会之地:有枝脚落河交牙,水口不过一两重。

8、龙身中间,起得一座土屏,则力量博大,决结封拜大地。若无土屏,承载大福不起,决不能结大地。不识水,则不能辨地之有无,不识土则不能辨地之大小。水土者,龙家之命脉也。

9、水口四凶关锁,并无枝脚落河,此是大关局,有枝脚落河交牙此是小关局。龙无意于水而水自来朝之者大局也,龙有意于水,而后收得水者,小局也水者财禄也,譬之人然。其人念念在财禄,其品位决不高,爵位决不大,试观圣贤,豪杰、公侯、将相,其人营营逐逐乎?水口四凶屹立,并无枝脚落河,此意在收局,而无意收水,气概大方,故内系大地。枝脚落河则意在收水,局小锁,故仅为小结也。

10、凡结穴处,贵其星嫩微光彩细巧,忌其粗蛮丑恶。

11、三畏:

①到头硬直。作穴处要平正,忌硬直。

②穴前倾泻。

③顺砂过堂。

水流出去的地方,有高山,高垅,一级高一级,是为“下砂”名进神。若水来的地方有此种地形,不论长短是为“顺砂”名为退神。顺砂若窜过堂前,尤为至毒,不可用。好的地局是“天门开,地户闭”。

12、富贵大地必结于群山轴辏之间,断不在近水平田,旷野平畴之外。

13、凡穴处,动而且平,则其穴为真矣。动:窝中略有隆起处,硬突处,略有平坦处,为动。“隆”“坦”只在二三寸多至四五寸之间,远看似有,近看似无。心目之巧,详察而得之。不拘何星,穴晕之下必有一片肉地,不颇不倾,可坐可卧,和平正中。

14、有逆砂收水,则叫好明堂,砂顺,水顺是不好明堂。

15、穴地不逆则不结,逆则山回水转,阴阳交而穴始成。龙逆为上,星逆脉逆,砂逆次之。龙逆:是大势回顾,大曲大转。星逆,来势勇,不能遽回。腰落一峰,横来逆水。脉逆,龙星俱顺,脉与来势稍逆,如直来横受,横来直受也。砂逆:如左来右转,右来左转。叶九升:山与水必相逆而后融结。

16、结穴求三静一动,龙虎静、案静、水静、穴宜动。

17、阴阳不分总不结地。

18、穴法之要“特”之一字。形虽变化无穷,穴者不出窝钳乳突。

19、一年学得寻龙,十年学不得点穴,望势寻龙易,登山点穴难。

20、凡星辰之结正面取中,仄面取角,横落就势,闪落倚脉,平面葬顶,突面粘唇,钩取回逆之势,曲取短巧之颈。脉大扁阔者,病于气散,当扣其弦脉大勇雄者,病于气急,当闪其杀,脉太袅长者,病于气缓,当凑其急,脉太短缩者,病于气微,当乘其盛,脉太乱杂者,病于无踪,当择其特,脉太懒坦者,病于无收,当夺其总。上下俱尖者非脉,上下齐阔者无气。

21、认太极穴场既定,必须详审圆晕,在隐微之间叫“太极”,晕上要分水,晕下要合水(水乃是稍低处,平时看不到水流)水之合处叫小明堂(容人侧卧便可)穴必有圆晕则生气内聚,故为真穴,无此则穴不真。

22、结穴之星:

⑴尊特⑵秀嫩⑶肥厚⑷端巧不结穴之星:⑴破脑⑵侧(仄)顶⑶崩面⑷缩头⑸凸胸⑹腹胀⑺尖嘴⑻突肚⑼披发⑽漏腮⑾肿脚⑿散指⒀擎拳⒁伸足⒂排胁⒃光背⒄长颈⒅粗颈⒆拖肠⒇溅溺

23、凡真龙所结的穴,必有证佐之物,证佐明白,穴才是真。

⑴朝山证穴:以近案有情为主,朝案以拱揖拜伏为佳。高不可过眉,低应心。外锁千里,不如眠弓一案。

⑵明堂证穴:要识地的真假,须从小明堂看起。有了小明堂,穴才不会倾泻,生气才能融聚不散。

⑶水势证穴:凡有真龙与正穴,必有潮原水合聚。

⑷乐山证穴:乐在此,断穴此住。凡横龙结穴必要枕乐,无乐则不真。

⑸鬼星证穴:鬼在此生,穴在此处。

⑹龙虎证穴:观龙虎住处,定穴之虚实。

⑺缠护证穴:护于此,拱穴于此,立缠于此,绕穴于此。

⑻唇毡证穴:凡真龙结穴,必有余气吐露而为毡唇,故毡在此铺,穴在此住,唇在此吐,穴于此扦,天造地设自然之应,无此即不是真结。横龙之穴尤须认此不可忽也。凡穴下铺毡,宜平坦圆正。

⑼天心十道证穴:前后左右四应山,穴得后有盖山,前有照山,左右有夹耳之山。以此证穴,不可有一位空缺,凡真龙必有之。

⑽分合证穴:大凡看地点穴,先看大八字下有小八字,两边有虾须水送气脉下来,交到三叉尽处,必开口,若上面有分,下面有合,阴阳交度为真穴。分合证穴,最为的切,不可不察。

24、葬点,须上顶分水,下对合水,中坐晕心方为真的。

25、奇形怪穴,奇形怪穴乃天地秘机,龙有十分奇,穴有十分怪。凡大地多是怪穴。拿怪穴有一个诀窍——从脉来拿,论脉,要脉不模糊。有怪穴,无怪脉。有脉无形虽怪而实真,有形无脉虽巧而亦假。

26、形穴不可专泥龙虎、真乳。蜈蚣、蜘蛛、蝴蝶只有一穴在口中。

27、辨土色: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备具五色为吉。干如聚粟,湿如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

28、土、石、沙三者,气到都能成穴。石穴最清贵有力,凡石穴要细腻可凿,似石非石脆嫩。不受锄凿则不可葬。

29、地理以形为主,形若不吉,不必论土,形吉而土不美亦不害其为富贵也。

30、穴之浅深,土色可定。土色变化不一,惟求明亮,光润、坚细为的。

31、看雌雄:雌雄者,言其配合也。孤阴不生,独阳不成,天下之物莫不要相配对。山属阴水属阳,故山水相对有雌雄。其地融结,则雌雄必合,龙穴砂水,左右,主客必相登对。若单雄,不相登对,必非真造化也。雌雄相喜,天地交通。

32、凡山势不停,左右龙虎不回头,水势急峻不环,前无朝山拜伏迎接,山水未能团聚,决无融结。

33、六府星:生在大山上面的小山,或一个,或二、三个。龙身上有六府星出现,必结大地。

34、官星:案外拖出的山为官星。要知结穴虚实,但看前官后鬼。官、鬼星可证穴。

35、近身之砂要高穴一、二丈,三、四丈方能卫区有力。若低穴一尺,穴即露风。砂低一病,砂远一病。

36、砂法三神:上砂有二:有随龙顺水盖来之上砂,有随穴转面逆水之上砂。随龙顺水之砂,即收气之砂,凡龙穴之力量大小贵贱,俱于此砂上辨,若见上砂盖来得多,便知其为大龙,而桡棹护从多。单薄,则龙寡护从,系小龙矣。若顺砂盖得过穴作案山,则穴气深厚,短缩不来,则见客山客水,本穴抛头露面,而气浅薄矣。

语曰“有地无地看下臂”,人皆知重下砂,然,上砂拦水、障风、盖送之力尤重。每见大地多上砂作案以其气盛力大也。上砂盖送得多,其地始大,下砂兜收得密,其地方久。

下砂有二:有收水之下砂,有收气之下砂。收水之下砂,一水砂也,收气之下砂则左旋之龙必有右旋之砂应之,右旋之龙必有左旋之砂应之。

37、青龙宜起库而蜿蜒,白虎宜俯伏而驯服。

38、凡登穴见者,火叫文笔,木叫贵人,土叫御屏,水叫锦帐,金叫钟鼓双顶叫天马。

39、罗星:罗星,罗城口外,水口截气之山。罗星在罗城口外或在罗城口间,若在罗城口内则不是罗星,在罗城口外者,外面又有关山,又为假罗星,罗星大都是巨石,沙洲,土墩,小山之高起者,亦叫禽星。凡水口中有罗星,关内亦有真龙佳结。一个罗星抵万山。

40、地理公认的吉水是:来者要屈曲,横者要达抱,去者要盘桓,汇聚要囊江,融储、澄凝,登穴见之不直冲,不斜撇,不峻急,不湍激,不反跳反弓不倾泻陡跌,不直来直去,不割不穿,要有情顾穴,环绕缠抱,恋恋不舍。

41、天理宜顺,地理宜逆。龙穴砂水件件喜逆。龙逆则力厚,砂逆则力劲水逆则潮注,穴逆则形真。

42、心思目力是察地之切要,要心静如镜,冷静精凝如雪,方能勘察精微

43、真正的贵龙行龙,必定左右都有护龙随行,而且左右旗鼓相当。

44、山峻石粗流水急,岂有真龙。

45、凡是天地间的真正吉穴,皆秘而不宣,大地要留吉给予有福之人。

46、山本静,势求动处,水本动,妙在静中。

47、阳宅取其形,阴宅取其气。

48、山谷以藏风为贵,只要穴场藏聚,乘得生气,发达极快,何必拘其有水无水。

49、经曰:水缠便是山缠,水缠之力比山缠之力尤大。

50、进局进神水

理气派认为:丙向午水,丁向午水,申向坤水,坤向申水庚向申水,亥向亥水,壬向子水,子向子水,癸向亥水,辰向甲水,寅向丙水,甲向卯水,乙向甲水,为进神水。

51、蒋大鸿说:如果是龙真穴的之大地,即使理气不合,亦发。

52、诀曰:午山丙水水龙精,下着救人贫。丙山午水特来朝,财货忽然盈离(午山)丙来山丁水清,富贵连相亲。壬山子水水之神,五鬼运财盈。坎(子山)山坎水旺潮入,石崇富可必。壬子二山癸水真,骤富非逡巡。

53、四真:龙真,真穴,真砂,真水。穴顶(不是山顶)一线之脉,如丝如带,若隐若现,滴入穴内,此真龙也。有毡有唇,如覆如仰,生气融结,此真穴也。蝉翼牛角砂叫真砂。虾须水蟹眼水金鱼水是真水。

54、平洋在于得水,高山贵乎藏风。

55、凡山有案便吉,若得本身龙虎过案,其福力更重。外锁千重,不如近身一案。

56、龙虎所忌:第一忌顺水,水倒左面龙短虎长,水倒右而虎短龙长,均为顺关不吉。

57、穴以有案为妙,案又以生官为真。案外拖出的山为官星。

58、得水为上之水不单是流动之水,最紧要是穴场两腮元辰水,必须合在前,荫注穴场。

59、罗盘:人盘拨砂,天盘消水,地盘立向。

60、五百年之中或者才有一人能真正精通明堂穴法的。

《管氏地理指蒙》:「虽贵于镇头,义亦求其住蹗,颡广平兮,以角为防,角倾危兮,以额为的,准隆兮,鼻崦汧藏;目露兮,泪流倾滴;耳停兮,取势稍宽;唇浅兮,成形太逼,卧而腰环兮,蕴乎其腹乳,坐而膝踞兮,怀乎其股席,脐抱于臂兮,足无与于倒屣,胯附于股兮,手何烦于凭拭,腰连背偃兮,气之散行,尾掉背后兮,山之陇脊,肠附于尻兮,泄之必伤,足绝于下兮,囚之已寂,肩井膊翼兮,堪负载之劳,握口掌心兮,任操持之力。」

61、凡是有窝、钳乳突四种穴形的,就自然会有蟹眼、金鱼、虾须三种绕穴的干流水。

62、余气如果不行走数十里之远,必定不是王侯之地。

63、凡是山的形势崩败伤损,它的气就散绝叫做死,形势虽然具备,但生气不能舒通,叫做枯。死去的不能够复生,枯萎的则还有滋润的时候。

64、山以有水相配应作为山的正面。

65、水一定是从高到低,从分到合,从小到大,从近到远。

66、气是水之母,有气才有水,观察水的深浅可推测气的盛衰。

67、在山谷中作穴,首先要穴山本身体态秀嫩,四周罗城紧密,近身一层的包裹全部都要秀润。

68、水口常在离穴十里之外,大的水口在二三百里之外。

69、地理之所以重视逆,是因为逆转就会相交。龙得水就具备逆势,穴得水就有逆砂,龙将要入首,逆转收水,才成为真龙。穴将要融结,下砂逆水,才成为真穴。

70、波宽浪阔,这是水的富格,弯环曲折,这是水的贵格,直来直去,这是水的贱格。

71、地理学重在一个理字。死者下葬后,真气会与穴气结合形成生气,通过阴阳交流成的途径,在冥冥中有影响、左右在世亲人的气运。阴阳两气,呼出来就成为风,升上天就成为云彩,降落下来就成了雨,在地下流行的就成为生气。生气在地下流行,生发时就能养育万物。人是父精母血的结晶体,所以人也是阴阳两气的结晶体。

每个活着的人都有阴阳两气,死后肉体消失,阴阳两气却没有消失。活著的人,气聚凝在骨,人死骨未灭,所以人死气还活。所以下葬者,要找一个有生气的阴宅,让生气和不死的阴阳两气相结合来保护在世亲人。

阴宅风水的中明堂准则

山龙的中明堂常深,平地支龙的中明堂常浅。经书说:气行于地下,物生于地上。平地的地势有原脉,山地的地势有原骨,它们或者从东向西,或者从南到北,回环往复地运行,就象要前进却又有退,象要停止却又有进。当脉气止聚的时候,阴阳调和,土层变厚,积水很深,草密林茂,这种地方,贵如大官,富可千金。

经书说:形止气蓄,化生万物。这就是上等葬地。土地以平坦为贵,以地下有支龙为贵。支龙起步的地方,生气也随支龙开始运行。支龙停步的地方,生气也随支龙停止并聚集而成为吉地。观察支龙的方法,一句话,平地上隐隐隆起的条状地带就是支龙。

经书说:地有吉气,土随龙起。地有止气,水随而止。势随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重山迭岭,群龙众脉荟萃,应当先把特形龙剔除出来。有的大龙形特别小,有的小龙形特别大,这些特别畸形的龙脉,不能用作葬地。

经书说:垄龙要求在地上耸起,支龙要求在地下伏行。不论是垄龙还是支龙,聚止处应平坦如伸出的手掌。所以经书说:支龙因为深伏,所以要在它的顶部下葬。垄龙因为高露,所以要在山麓下葬。选择支龙到龙首,选择垄龙到龙足。选择的形和势不合法,生气会象被驱赶一样跑掉。垄龙说它的老,支龙说它的嫩,老忽又变嫩,嫩忽又变老。

阴宅风水建筑与山川的关系

阴宅风水在选址上最重视风水方面的考虑,对龙、砂、穴、水、明堂、近案、远朝都有一定的格局安排和讲究,包括基址的地质、水文、朝向、土壤的要求,尤其是与自然山川景观浑然一体,达到极为宏伟完美的境界。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谐调与合同。所以在风水的做法上要求风水的建筑,应该同其周围环境、风景融汇在一起,达到依山为穴的境界。所以高明的风水师可以从风水的做法上看出主山高低、案山、朝山的远近、青龙、白虎山的合围状况、水的顺逆等情况,反之,一穴风水选好址之后,则必须根据主山高低、案山、朝山的远近、青龙、白虎山的合围状况、水的顺逆等情况,来装饰、修造风水的建筑。

如主山高的则配较高大的墓碑,若青龙、白虎山有缺损的,必须加以护手,逆水的、案山紧迫的,祭床应厚且高企,护手应挺直、外扩;若是去水的,则祭床应低薄,护手应环抱、内拱,并筑道池以缓解山势,等等。当然所有的建筑必须符合相关尺寸,才能使风水的建筑与山川形势匹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天人合一。做到见坟而知其环境的至高境界!

阴宅风水的吉凶祸福

葬地会给后人带来祸福,是祸是福,在葬地的险易可以看出。山势往往有险,葬地要考察来龙的开头和终点,在它生气勃发的地方择地下葬。所谓辅,是指夹护缠从,龙怕孤单,所以主龙周围要有夹护的龙。要避开它的害处,浅脉就顺乘它,深脉就深葬以获取生气。开挖以连通脉气,合土以巩固龙脉。乘金相水,以土印木,对外藏住八风,对内收住五行。上承天光,下就地德,使阴阳调和,五行俱备。所以君子都力求改变自然,改变天命。

经书曰:目工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元通阴阳。这就是上等葬山。来伏又象连,其根本在天上。来龙象波浪,象奔跑的马,它来时象奔驰,势不可挡。它停止时象死尸一样一动不动。象怀万宝而燕息,象具万膳而洁斋,象囊皮鼓,这是比喻吸气时的情景。象器物装东西,是比喻气聚而不散的情景。象龙象鸾的翻腾盘旋,象禽鸟伏象猛兽蹲,象帝王一样尊严,是比喻明堂开启的情景。象朝向大海,象众星拱辰,是说千江万河都同归大海,星斗满天都拱向北斗,比喻众水为穴所用,众山都朝拱这龙脉。龙虎抱卫,是说青龙白虎拥抱护卫朝山和主山,龙情相向。主山和客山相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势端正明朗,不近葬事的五种害山,不近空场,这种葬死比前一种葬地稍次一等。

阴宅风水的形势吉凶

从葬地来看,千尺的山水叫势,百尺的山水叫形。势和形顺就吉,势和形逆就凶。势凶形吉,原有的百种福还只剩下一种福可能留住。如果远势吉而近形凶,葬后几天就会有灾难降临。千尺之势,委宛顿息,气不融结,外不能聚内气,气在地中消失。经书说:生气散漫而无蓄聚的穴庭,是一种只能使骸内朽坏而不能福荫生人的凶穴。嘘呼气能散漫生气,因而才需要青龙白虎来护卫穴庭的生气,如果处在中间的高丘,左边没有青龙,右边没有白虎,前后空旷,那么,这种高丘的生气就会被风吹飘净尽。

经书说:缺漏的穴,是使棺木朽坏的地方。外气(水)是用来止住内气,过水是用来挡住来龙。远势来而近形止,前有山水亲迎后有依靠,这就是风水吉地。

72、仰为阳,复为阴。有窝为阳,有脊为阴。

73、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孝终命。

74、刑冲克害,以地支为重,天干较轻。

75、大凡结地,主山必成星体。直硬峻急者为煞,本无融结。

76、圆唇合称为合之真。圆唇之内要平如掌心而可坐匝水。论合,当以圆唇之合为主,次及砂之合,水之合也。

77、真龙曲折,真穴窝藏。

78、为人子者,医药地理之书不可不知也。医者养其身,地理者善其终。

79、乾坤艮巽叫四维,又叫四神,如果其方有山高耸,主贵,缺一方即减福力。寅申巳亥为四势,皆有峰峦齐起名四势高,大吉。艮震(卯)坎(子)为三男,有峰主旺人。巽离(午)为三女,峰秀出女贵。

80、凡穴不拘窝钳乳突,其下必有唇,唇下仍有毡。唇以圆兜为正。

81、龙好,博换屈曲,穴好,凶砂藏缩,砂好,朝应官禄,水好,澄凝合局。

82、龙合法度而特来名曰真龙,穴成星情而特见名曰真穴,砂之四面特朝拱名曰真砂,水到穴前寂不动名曰真水。

83、窟中突是珠,窟中窟是虚。突冲窟是聚,突中突是硬。

84、案山,高应齐眉,低不过心。

85、朝迎、待、卫、四砂关系最大最重要,龙穴之真假于此对证,富贵贫贱于此分别。

86、发吉、发凶,关键在于龙穴的真伪。

87、有小水顺出,大水逆潮者,此水好救贫。有毡下只田一蚯,余外田勘层层高起者,此水快发财。有堂中只塘一只,清茔泼澈者,此水汇注发财。

88、穴上无分水,界水淋墓头、极凶。

89、天下地理,欲向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90、成龙之山必踊跃翔舞,结地之水必湾环悠洋,一动一静,互相循环。

91、作穴处要平正,忌硬直。

92、凶地:神前佛后——天魔地下有粉砂之土——天魂地下有大石——天狗地在乱冢中——鬼市地

93、有盖帐,羽翼者为龙,无则为砂。帐大而羽翼多占地步广者,为干龙帐小而羽翼少,占地步小者,为枝龙。大帐前垂,两角包裹重重,小帐在内力最大。

94、行龙跌断多者,前途结作必真。惟跌断而不开面,中间无微高脊脉,此去定无融结。

95、神仙地理无多诀,未用寻龙先看峡。峡有迎送,有关锁砂,方为好峡

96、九曲水是第一朝,财官双美笔难描。

97、龙以磊落起伏,逶迤奔走为美,软弱瘦削,丑恶为凶。

98、结穴之龙,必有少祖山作主星,少祖一、二、三节内穴星成,福力实不轻。穴场正坐少祖,贴近,枕靠有力者,其地力量大,发福速。

99、气:无形者也,属阳。脉:有形者也,属阴。阳清阴浊,故气微而脉着。气不自成,必依脉而立,脉不自为必因气而成。有有脉无气者,未有无脉而有气者。气乘风散,脉遇水止。无脉无气者,水害之也。有脉无气者,风乘之也。善观气脉者,以有形察无形。四水交流则有气脉,八风不动则有气。

、凡观龙美恶,及诸般龙格,只于入首二、三节,四五节内,以至少祖山为紧切。审龙之要必于入首近穴数节内为紧。凡观龙及诸贵格,在少祖山以下审之,合吉则吉。

、寻龙见无过峡剥变,决不融结造化,不必追寻矣!相地之法妙于观龙观龙之术切于审峡。未有龙真而无美峡,未有峡美而不结吉地。9峡者,龙之真情发现处也。

、审峡之诀,为地理学关键,寻龙捷径。

、有一龙作五六穴者,有一龙作数十穴者。

、贵龙全在护从多。

、一祖之下必有数龙。

、造葬坐穴(金井位)埋于地中,收地中灵气为实。向(墓碑)朝向于天,纳乘穴外先天灵气。

、赦文起:丙庚丁辛方有山如屏,为赦文峰。丙丁二方若有水来朝为赦文水。赦文峰或赦文水,主家无凶祸,犯罪即赦,永无凶祸。

、辨龙真伪要诀,只入首近穴数节内察之。入穴数节合格者,决为真。

、观形貌者得其伪,观情性者得其真。

、在后叫送、托、乐;在前叫朝、案、应、对;达抱过前叫缠,奔走相揖叫迎,列于左右叫侍卫、来辅。

、小龙须尽处求穴,大龙则不然,大富大贵之地,必不在大穷大尽处。

、穴后落脉要中出,中出方为吉,左出为轻,右出更轻。

、枝龙结穴多在尽处,且多在得水处结穴。

、无土不生,无水不成,龙无水星不成变化,龙无土星不成上格。

、金、木、火三星属阳,水土二星属阴,阳龙行度要阴龙变化,阴龙行度要阳龙变化,阳龙不变阴不成龙,阴龙不变阳不结穴。此乃万古不易之法也。

、凡山峦动之处,其性皆水。龙若无水则硬直顽罡。

、龙身之间,起得一座土屏,则力量博大,决结封拜大地。若无土屏,则龙身不厚重,承载大福不起,决不能结大地也。

、龙之结穴,不结穴,要看龙身受胎。胎者,即水是也。龙身有点水星,便是受胎,必定结穴,龙身无水则不受胎,纵有好龙、明堂、朝案,只是花假穴。

、千里来龙只看到头一节。此节不美是假穴。

、游览名墓,凡出爵位之高者,莫不是土星结穴。

、天下间,土是最浊,也是最厚重而多的,不可轻忽。五星之中土星最吉,凶祸最少,纵不出贵,亦不失富。

、得水为上,必与龙相逆,与砂相逆,与穴相逆,始得之。大地必有逆龙之水,好地必有逆砂之流,龙逆为上,砂逆次之。

、五俗是一般地师在寻龙点穴时容易犯的通病:

①尽龙。龙脉尽头,星体散漫,硬直,龙虎不包裹,水流直去。

②龙虎钳口。见山脉两边伸开小臂弯抱,即龙虎钳口,一般地师都认以为有结穴,而不察龙脉有无,砂水顺逆,即于此点穴。

③两水合襟。水合于前,山嘴必尖,流神必直,龙虎必长,直气荡然。(送龙枝脚也有合水,行龙桡棹长也有合水,必须详察)。

④主峰正顶。一般地师立穴,喜欢对正背后的山头,不知穴法有正有侧,亦不察来龙的大小、缓急。(山形粗大,硬直倾泻者,是死气、煞气。当头直下必至伤人)。

⑤明堂阔大。明堂是聚后面来龙及面前朝水的地方,如果空旷荡茫则不能藏风聚气。

、穴之富贵在龙,其尊贵在盖座。立穴处不论借乐,撞背乐,远乐,近乐,隔河乐,必得一星辰正面高大,壁立于后,方是托之美。

、公位:一四七长二五八中三六九小

、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有吉土自有真气,有真气自有吉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j/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