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重磅!周代“捣珍猩唇”,江苏东台诞生中国最早的名菜文

王舒然

有其国,必有其史;有其地,必有其志,爱国始于爱乡,知乡肇于读志。先秦时代,方志尚未发达的时期,如果需要了解一个地方最早的历史,不必仅仅拘泥于后世史书,而要有更大更广的格局与知识储备去发现它,中国烹饪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历史学科,便是其中一种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途径,它是由吾师原中央文化部山西文物普查试验工作队组长,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征集组组长,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总队副队长,江苏省考古学会副会长,扬州博物馆馆长,江苏省烹饪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商务厅主办“明清菜点科研项目——红楼梦宴”的专家鉴定组组长朱江教授等老一辈历史考古学家们的辛勤智慧所创。今天,我们就从世人熟悉不能再熟悉的《东台县志》中来挖掘一个被严重忽略的重大历史!

一个国家的烹饪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所以将动植物等原料烹制成美味可口的菜肴,往往不是两三代人的经验所能解决的问题,魏武帝曹丕说过:“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①”江苏省东台市位于长三角南北接壤沿海中心区域,昔时隶属禹贡九州的扬州,即大名鼎鼎的西汉海陵县驻地,绵延千载,煮海为利,国之泉府,是中国海盐文化“淮南中十场”的摇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自然遗产“东台条子泥”所在地、上海东台长三角康养基地。东台经过数千年历史与地理的嬗变,海陵县一度因自然、人文等诸多因素被撤县,于乾隆三十三年()重新建立东台县,江苏省东台市的海陵大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j/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