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了吗?身边有一种现象,越是“小康家庭”越不想生二胎,越是“草根家庭”越恨不得生三胎。虽然这事不绝对,但在我身边的一些家庭,确实都有这样的现实情况。

“小康家庭”拒绝生二胎,只想“精养一个娃”?

小琳是名大学老师,在二线城市教书,每个月收入元。老公是做实体小生意的老板,开了一家超市。按道理讲,这两口子每年收入在40万左右,生养二胎一点不成问题。可是,夫妻俩却口径一致,认定了不打算生二胎。

小琳还说:“精养一个娃,其实挺好的。而且,我有信心把这一个娃,培养到一个顶十个。”老公的意见更明确:“有空想多陪陪娃,多陪陪老婆,不想那么累生二孩。”

其实,有钱人不打算生二胎的原因,大概都在这里了:

想“精养”一个娃

有人算过一笔账,就算是在二线城市,想供养一个孩子到大,从早教班、兴趣班,辅导班开始算,再到孩子的纸尿裤、奶粉钱、吃喝用度。如果一切都给孩子准备上等的资源,等孩子长大到18岁,总共也要耗费万打底。

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再加上小康家庭的爸妈,对物质的要求比较高,希望把最好的一切,都提供给一个娃,还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所以,有些有钱人已经不打算生二胎了,只想把一个娃养到“一个顶十个”。

不想太辛苦

生一个娃很辛苦,生养两个娃,时间精力上的消耗,金钱上的花销,都比养一个娃要压力更大。现如今,即便是小康家庭的爸妈,面临的社会压力也不小,工作和婚姻上都要付出,赚钱能力也要提升。

如果再生养两个以上的孩子,可能会降低生活水平,需要在享受等方面进行舍弃。所以,一些小康家庭的爸妈就做出了决定,不打算生养二胎了。

不过,与小康家庭的爸妈想法相反,一些草根家庭的爸妈,却恨不得生三胎。原因也很现实,说出来还真有些道理。

“草根家庭”想生三胎,“存钱不如存人”,想靠娃翻身

小丽跟老公结婚后,两个人在菜市场摆摊卖菜,这活很辛苦,赚钱时多时少,两个人的平均工资也就只有元。可是,小丽并没有被家庭条件难倒,反而在生娃上特别积极。

小丽跟老公商量,再生个三胎吧!她还跟老公说:“我不怕遭罪,反正带两个娃也是带,带三个娃也是带。多生娃,没准哪个娃将来有出息了,咱还能多个翻身的可能,不用再卖菜了。”

就这样,小丽跟老公生下了三胎娃,两个人的每一天,都过得手忙脚乱。菜市场里时常看见这样的场景:两个大点的娃,有时候在玩,有时候趴在小凳子上写作业,还有一个嗷嗷哭的小宝贝,爸妈一边卖菜,一边轮流抱着哄。

小丽这样的想法不可厚非,自己这么累,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相互帮助,活得没有这么累。其实不止小丽,大多穷人会有生二胎三胎的想法,而且他们的理由也很现实。

他们认为,穷人多生娃的理由,说出来很现实,情有可原

a多生一个娃,家里多个翻身的可能

“存钱不如存人”,草根家庭的爸妈有这种想法,真的是穷怕了,受苦受够了。但是,自己又无能力改变现状,没法改变贫穷。

所以,爸妈就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多生几个娃,将来哪个娃有出息了,能改变家庭的命运,拉整个家一把,不再受穷了。

b多生娃,孩子可以互相帮助

草根家庭的爸妈很辛苦,他们忙着带娃,还要拼命赚钱。爸妈希望多生几个娃,大娃带小娃,一个帮扶一个,陪伴孩子慢慢长大。等娃长大后,孩子之间都是血肉亲情,可以互相帮衬,彼此扶持,总好过一个孩子孤零零,没有手足亲人在世。

那么,到底该不该生二胎、拼三胎呢?

其实,无论是草根家庭,还是小康家庭,生不生二胎都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夫妻互相商量,然后综合考量后再做决定。

比如:要考虑夫妻年纪的大小,如果孕妈年纪过大,超过40岁以上,就不建议再拼命生娃了,风险较大。另外,如果备孕体检的结果,夫妻俩在身体健康方面存在问题,也不建议立马就拼二胎、拼三胎。需要先治疗,后怀孕。

当然,还有一些经济方面的现实情况,也需要综合评估。如果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孩子生出来也是跟着受罪,还要承担有病没钱看的风险。

所以说,生娃与否,真的要根据小家庭的现实情况决定,事关重大,真不能盲目生。您家几个娃,有没有再生一个的打算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1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