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文玩22个博物馆镇馆之宝附补录
白癜风分型 https://m-mip.39.net/nk/mip_6185589.html 对于很多旅游爱好者来说,旅游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到一处,必须转一转当地的博物馆。但是对于每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却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只是走马观花,连这些镇馆之宝都没有得见,绝对是件憾事。 1.中国国家博物馆 镇馆之宝:万历孝敬皇后九龙九凤嵌珠宝点翠凤冠 这顶帽子是孝靖皇后王氏的凤冠,红蓝宝石超过粒,珍珠多颗,总重克(四斤六两)。相比之下,我国军人的头盔重量在1.45千克以下(不到三斤)。 2.首都博物馆 镇馆之宝: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3.浙江艺术紫檀博物馆 镇馆之宝:儒家书房 该书房是由大班台、大班椅和小型休息室组合而成。以传统榫卯工艺精工细作,气势宏伟,尊贵大方,威严而稳重,具有强烈的视觉立体感。 选料考究,采用26吨珍稀的顶级印度小叶紫檀木。用料恰到好处,多一分显得累赘,少一分亦不行,充分显示了设计用料的水平。由86名工艺大师耗时多天,精雕细琢而成,用东阳木雕的雕刻工艺一丝不苟、淋漓尽致地讲述了讲述了孔子从出生、周游列国、拜访老师、辞官修书以及逝后封圣等一生的历程。 全榫卯结构,正宗红木家具传统工艺,精细毫厘之间,堪称举世无双的无价之宝!
4.天津博物馆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其形细颈鼓腹,小巧玲珑,造型高雅端庄,简洁而优美。瓶颈部兰料绘蕉叶纹,腹部绘制雏鸡、芍药等。在这件16厘米的小瓶上,腹部用工笔花鸟技法绘制雉鸡、盛开的芍药等形象,色彩繁富艳丽,形态栩栩如生,是非技高艺精者不能胜任的。纹饰空白处墨书题诗,是诗、书、画合璧的彩瓷艺术珍品。 这么小的站台,只用几根细丝固定……如果去天津博物馆观看,你可千万别近观。 5.上海博物馆 镇馆之宝:东晋王献之行草《鸭头丸贴》 那15个你看不出来的字是: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6.重庆三峡博物馆 镇馆之宝:乌杨石阙 这个文物是被一个普通煤炭搬运工人发现的,他叫王洪祥,外号“王草药”,据说他在采药时发现了石阙。 7.广东省博物馆 作者叫陈容,南宋的进士,神人一个,据说能泼墨成云,噀水成雾,在画龙的时候喜欢喝醉酒,然后大叫,脱下衣巾来蘸墨水,信手涂抹,之后再用笔来勾画,或者画龙的全身,或者神龙见尾不见首,或者隐隐约约若隐若现。说了这么多,就是想把你的注意力从那双眼睛上面引开…… 8.陕西历史博物馆 镇馆之宝:唐兽首玛瑙杯 有多少同学第一眼把它看成了一个号角,请举手…… 9.山东博物馆 镇馆之宝:东平汉墓壁画 汉墓被盗扰的情况十分严重,好在东平汉墓中的壁画几乎没有受到伤害。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壁画都是国宝,随葬品呢? 10.山西博物馆 镇馆之宝:西周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此物不是小巧可爱的桌面收纳……其实它是宗教用品。 11.湖北博物馆 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 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外星制造……这把剑的各种奇闻你应该都听过了。 12.黑龙江省博物馆 镇馆之宝:金代铜坐龙 年夏,黑龙江阿城农民裴某在下地干活时刨出一块坐龙型的金属疙瘩。拿回家后,他用火烧、用牙咬,确认不是金子后,就随便丢在家里。可这个坐龙型金属非常奇特,经常发出奇怪的“呜呜”声,尤其到了晚上,声音非常吓人。为此,裴家将金属疙瘩送到女儿家,但仍然发出怪声。年,裴家以18元的价格将该物卖给阿城文管站,年,铜坐龙上调省博物馆收藏。 13.云南省博物馆 镇馆之宝:战国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于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青铜器。案又称“俎”,是中国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礼器。牛虎案就是用来放献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因牛牲居祭祀“三牲”中首位。虎在滇文化中具崇高地位,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铜柱顶端,为崇拜之对象。 14.贵州省博物馆 镇馆之宝:东汉铜车马 据说有学者看了这尊工艺品后,曾经为了“东汉时期马车和马的比例关系”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艺术品…… 15.甘肃省博物馆 镇馆之宝:马踏飞燕 这个东西你从小就看过了。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年,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中国访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尺寸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16.宁夏博物馆 镇馆之宝:鎏金铜牛 年,考古工作者对西夏王陵正式发掘。在这座屡经盗掘的王陵里,考古工作者从一堆盗墓者尸骨堆中发现了一只“牛角”,最后发现了这尊铜像。至于那里为什么会有一大堆盗墓者尸体,你自己想象吧。 17.内蒙古博物院 镇馆之宝:匈奴王冠 年,杭锦旗阿门其日格公社有个76岁的老人叫王美子,老大爷平时没啥爱好,就喜欢去荒漠挖一些古生物化石卖给国家补贴家用。没想到1月17日这天突然挖到很多金银财宝,他怕一人独吞招来灾祸,就叫来村里的老伙伴一起挖,挖完了卖给当地银行。幸亏银行职员里有个识货的,不然这顶王冠现在可能回炉造金条了也说不定…… 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镇馆之宝:扎滚鲁克男尸 这位男嘉宾留步!我们昨天介绍了一位多岁的女嘉宾,希望她不会给你灭灯! 19.西藏博物馆 镇馆之宝:双体陶罐 这件文物已经有至年的历史,盯着它,我们的眼神久久不能离开,似乎能隔空和当年的艺术家对话:兄弟!我懂你 20.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镇馆之宝:翔鹭衔鱼纹铜鼓 这鼓怎么玩?一般是将它侧身悬挂,一人击鼓,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动,以改变音量和音色。也可以平放在地面上敲,或由两人抬鼓边走边拍。据说鼓声大者可达数里之遥! 21.安徽省博物馆 镇馆之宝:楚大鼎 这尊大鼎在抗战时期曾经被转移到重庆,因为实在紧急而且也实在扛不动(公斤以上)……所以就放到在地上滚,文物虽然保住了,但是却也伤痕累累。 22.青海省博物馆 镇馆之宝:明铜鎏金观音造像 这尊观音像高厘米,与众不同的不只是工艺,而且也是中国观音像里少数会表现身材的一尊。 ........................................................................................................................................................ (以下补录/.11.27) 23.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片,金丝重1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片,金丝重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 24.河南博物院:春秋莲鹤方壶 年出土于河南省,高厘米,口径31厘米。春秋时期器物。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 25.山东省博物馆:东平汉墓壁画 年发现于山东东平县,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我省汉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国极为罕见。 26.海南省博物馆:越王亓北古剑 越王亓北古剑,又称“盲姑”剑、“不寿”剑,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距今已有2年的历史,目前发现存世仅三柄,尤以入藏海南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剑中最长的一把,品相极佳。 27.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匈奴王冠 国宝级文物。黄金制成,重克,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匈奴单于金冠。金冠由金鹰和冠带两部分组成,上面浮雕有羊和狼的图案,雄鹰站在半球形金冠顶上,俯视着冠带上狼与羊搏斗的情景。 28.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代铜坐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金代铜坐龙的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无论从考古还是从艺术的角度,这尊铜坐龙都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对铜坐龙造型和饰纹的研究探讨,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29.吉林省博物馆: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元代青花云龙纹高足碗,该器物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纹,呈竹节状。口沿为青花唐草纹。内壁暗花印行龙二条。外壁用青花绘一游龙,并衬以火焰纹。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线条流畅有力,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30.辽宁省博物馆: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全高52.2厘米,上为一直径12.9厘米的大球,镂雕祥云缭绕,十余条健龙或藏头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于云层之间;大球内分层透雕二十一个小球,球球相套,层层能转,满地纹饰。三节台柱,上为六层透雕小象牙球,纹饰同顶上之大象牙球;下有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顶柱状承盘,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31.南京市博物馆: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只以汉代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为主体图案的梅瓶,造型端庄,胎坚釉白,在制坯、绘画、施釉、烧制等方面均达到极高的水平,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32.江西省博物馆: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此甗甑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鹿竖角,短尾卷,身披鳞片。甑腹饰四组展体的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它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有“甗王”之誉。 33.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树干高厘米,通高厘米,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 34.福建博物院:云纹青铜大铙 云纹青铜大铙通高77.8厘米,铣间56.6厘米,重.35千克。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厘米,高2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 35.湖南省博物馆:素纱禅衣 重量仅为49克的素纱襌衣,是马王堆汉墓随葬物品中最为引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5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方志远胡平一段历史一方水土与
- 下一篇文章: 岁月中国四季诗社十七期临屏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