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77.htm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十一黄金周了,想必小伙伴们早已无心它事,一心想着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妈妈过生日了。当然至于这生日怎么过,除了打开淘宝京东买买买,相比之下最令人神往的或许便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小编原来是为了避免大家旅游时候出现“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人山人海处”的尴尬,想给大家找几个清静去处,可是找着找着,却情不自禁地想起来小编当年的一些往事。而一切的开始,就在这一片被唤作“天府之国”的城市。

那一年,我们正值青春年少,脸上还挂着年轻人的自负和小屁孩的稚气,所以一下飞机就被老司机忽悠到了出租车上,事隔多年我们才知道,其实那边有专线可以到达目的地,只怪当年年轻有钱太任性。

车子开得很慢,途经川大的某校区。从古色古香的大门望进去,并不见学子,但是里面的风物却忙不迭地探出头来。“岷山峨峨开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和神人,歌且舞,领袖群英吾与汝。”西南名都,竹西佳处,胜在望江楼。若是可以在望江楼上吟唱此曲,想必会有一番别样的风流。

坐在车上一路向北,我们渐渐走入这座安静的城市。

它就像一幅画卷,那么美,却又那么静。人是施施然,车也是施施然,连天空的云都是那么缓,那么悠闲。时光仿佛也在此地减缓了脚步,这里的一切都不怕老去,只是在漫漫地享受属于自己的饭后茶余。

而又或许,成都的优雅与清淡,正是因为它把所有的热辣和浓烈点缀在了它的美人和火锅之上。美人一会细说,初到成都的我们饥肠辘辘,又实在无法体会古人秀色可餐足以饱腹的高雅,只得赶快寻一个馆子祭祭五脏庙。

关于四川火锅,其实本来是分清汤、鸳鸯、麻辣几种的,奈何我的小伙伴们都是重口味……看着锅中红汤翻滚,小伙伴们早已一个个老实不客气地自顾自开始涮肉。肉片捞出来的那一刹那香艳欲滴,怎一个诱惑了得!不要问我味道怎么样,我是个粗人,对于食物只讲得出好吃或者不好吃。一定要我说的话,那就是,味道是极好的!吃到最后我的五脏庙还要再战三百回合,可是我肿起的双唇已经醉卧沙场。

吃饱喝足,就地下榻,规划好路线,次日一早我们就出发了。

武侯祠是和惠陵一体的,门票也是,学生票还半折呦——又得说一句,年轻真好啊。

进得武侯祠来,便看到墙上一列列大字龙飞凤舞,苍劲有力,落笔之处若有风云际会其中。惊叹之余,方知乃是当年抗金名将岳飞,借宿武侯祠,秉烛夜读孔明所著《出师表》,思量己境,惺惺相惜,竟不能寐,乃提笔泼墨,将前后《出师表》就着一腔愤懑豪情流于后世。我一人呆立原地许久,不能瞬目,直到小伙伴将我拉走。

继续前行深入,曲院流水,人物雕塑,事纪年表,虽皆风雅之物,但多为近代修筑,无可圈点,一行人便这样一路到了惠陵。

据《三国志》记载,惠陵乃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陵寝,后来甘夫人和吴夫人也合葬于此。当然,也有不少人考究史料后认为这只是衣冠冢。然而其实无论事实如何,真墓也好,衣冠冢也罢,我更在意的却是惠陵作为一个珍宝无数的帝王之墓却在将近两千的时光里得益完善保存,更没有任何盗墓记载和痕迹留存这个事实,感慨之余不禁对天府的人文风气肃然起敬。

于是,我们一路追随着对于天府人文有重要影响的道教文化来到了青羊宫。

作为“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历史悠久,始于周代,兴于唐代,规模浩大。只是我们几个小伙伴都只是凡胎俗子,并没有羽化登仙的觉悟,于是这些太过隆重的三清殿玉皇殿什么的都是走马观花而过。唯一有点意思的倒是太上老君所在的八卦亭,奇特的木建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到了青羊宫,怎么可以不看一下那青羊,额,其实是一只铜羊。有碑铭曰:“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青羊由此而来。

和青羊合影一番,我们几人一路瞎逛,来到一处僻静小楼,庭院深深,甚是幽静,走近的那一刻,忽然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召唤着我,若隐若现,却又那么真切。我们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沿着小楼的木质阶梯拾阶而上,来到二楼的悬空走廊,走廊边上的房间都是紧闭着的,仿佛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有走廊尽头,有一扇微开着的门,我们一路来到门前,却都不敢擅入,但我们知道召唤着我们的东西就在面前。

正当踌躇之际,半掩的门扉被打开了,我们不禁后退了一步。却见房内书架俨然,藏书万千,门口一名穿着道袍的长须老者向着我们微笑颌首。

阳光从窗柩洒落,打在古朴的书卷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在那个夏至未至的日子里,我在这个安静的城市享受了一个安静的下午……

从青羊宫出来,眼看天色略晚,我们便放弃坐公交的打算,直接拦了出租车赶往杜甫草堂。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进门便被顾先生的一声感慨带入了草堂诗意之中。

从工部祠,茅屋水槛,水榭,再到兰园,我们一路走马观花,看的是明清的建筑,品的是盛唐的风韵。途经花径,一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飘入脑海,只是这花径和想象中曲径通幽的感觉相去甚远,到是一座被玻璃墙隔起来的唐代建筑遗址颇为真实,足以让人凭古怀幽。

转了一大圈终于来到了神往已久的杜甫草堂。草堂一屋三楹,左边是偏房,中间为客厅,右边乃是厨房。但这草堂结构坚实,庐顶所盖茅草也是又厚又重,全无当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单薄落魄之感。若是杜甫在世,面对如此“广厦”,怕是喊不出那句“安得广厦千万,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也或许,是后人感念杜工部穷困一生,以后世之力,完成他老人家当初“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心愿,聊表敬慕之情吧。

心中的秋风尚在徘徊,眼前的茅屋却已安然。从草堂出来的我们尚在万佛楼眺远凭古,肚子却老实不客气的用“咕咕”声将我们唤回了现实。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打过一次出租车的我们再也回不到公交年代了。于是我们迅速将战场转移到了最后一站——锦里。

踏进锦里的那一刻,下意识地以为自己穿越了,三国的古井花灯,五代时期的飞廊甬道,盛唐的服饰,元代的小曲,走马灯似地在眼前一一闪过。这边是琳琅满目的古镇小街,那边是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一步之遥,已是千载。

这里是吃货的天堂,也是骚客的福地。看着古装美女拿着团扇从身边施施然走过,在夜色微拢的朦胧中透过灯笼那昏暗的烛光捞着碗里的担担面,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吃饱喝足,从路边的店铺抓来几袋子张飞牛肉,一边绕过荷塘拱桥,一边玩弄着路边的木牛流马,一行人渐渐迷失在了这古市的繁华之中。

人潮缓缓地流淌着,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那样匆匆,却又那样不舍。锦里看得太多,也忘了太多。他们于她,只是一时喧嚣;而锦里于他们,却是一世流连。

来过成都的人,都会知道知道两处地方。一处便是锦里,而另一处,唤作“春熙”。

世人皆说,“天下美女在四川,四川美女在春熙”,当我们被蒙蒙细雨从那个遥远的美梦中唤醒,才慌乱地记起来差点错过了春熙。

只是,有时候,错过了便真的错过了。即使我们终于在地铁停运之前匆匆忙忙地赶到了春熙街,但繁华早已散去。我们倒是希冀从着瓢泼大雨中走出来一道朦胧地倩影,但事实总是那么残酷,又或许,这只是天府之国为我们下一次的相会作出的邀请。

食色,性也。锦里与春熙,一个是美食的天上人间,一处是佳人的云集之所,一食一色,不愧为成都双绝。下次来时,我还是要去吃一遍锦里的糖油果子,还要去吃一遍那里的叶儿耙;下次来时,我更要好好地去欣赏一下春熙街的美景,好好欣赏一下春熙街的佳人。

那一夜,我就这样枕着这个安静的城市,在窗外锦江的滔滔声中,在对下次相会的无限的期盼中,酣然入眠。

公告:

1、今日文章评估PK投票活动于19:00开始,欢迎大家踊跃参加!投票请(1)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或(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fyl/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