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奥秘修炼必须洞悉的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07/4442971.html 《道德经》全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 《道德经》全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译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译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译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译文〗 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译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译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皎),其下不昧。绳绳(mǐnmǐn)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qiǎng)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译文〗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àng),王(wàng)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译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 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译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译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 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 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 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译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 状哉?以此。〖译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译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 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 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 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译文〗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 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译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guàn),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译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 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译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 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 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译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 行或随,或歔(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译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 谓不道,不道早已。〖译文〗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 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yào)杀人。夫 乐(yào)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 sāng)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译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 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译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译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译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jiàn),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译文〗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 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译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 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译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译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 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发”通“废”),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 侯王自谓孤寡不穀(谷gǔ)。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数(shuò)舆(yù)无舆。不欲琭( 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译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译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 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 渝(yú)。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译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ù), 唯孤寡不穀(谷gǔ),而王公以为称(chēng)。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jiào),我 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译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译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 不殆,可以长久。〖译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 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译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 足之足,常足矣。〖译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不为而成。〖译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 事,不足以取天下。〖译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xī),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译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 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p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 zhǎo),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译文〗 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 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jiàn)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 ,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译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迤yí)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cháo)甚除, 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译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zhǎng);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译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 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译文〗 知(zhì)者不言,言者不知(zhì)。塞(sè)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译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译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译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chóng)积德,重(chóng)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译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译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xù)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译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译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译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译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jī)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译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xiào)。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译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译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xíng)无行(háng),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译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被”同“披”)褐怀玉。〖译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译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à,“厌”同“压”)其所生。夫唯不厌(yà,“厌”同“压”),是以不厌(yàn)。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àn);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译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wù),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译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译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译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译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译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译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x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译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译文〗 人类的历史,不仅是自然和社会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的生命本身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历史,更是人的心灵不断解放和圆满的历史。 人被看作由大自然主宰的自然人,被看作由社会主宰的社会人,或被神化,或被物化,看作经济人、政治人,都是以非人的抽象方式理解人。 21世纪,是人在性与命两方面革命的时代,完善的时代,人将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解除一切异化现象的束缚,最大限度的开发自我,促进人性的完整觉醒。 中国的丹道性命学,恰是通过性与命的修炼,逐步认识自我,开发自我,完善自我,变化为真人的系统工程。真人是生命高度开放,心灵彻底自由,达到道的境界的纯真无假的人。 人元大丹是中国古代圣人智慧的结晶,是道家文化中孕育出的明珠,是中国历代杰出知识分子殚精竭虑不断丰富和完善而成的人体生命和心灵修炼程序。 《道藏》及《藏外道书》等现存上千卷丹经,便是历代求仙者前仆后继开发人体生命和心灵潜能的实验记录。 现在佛道典籍遍布海内外,西方学者对佛法、密宗、瑜伽术已有较深了解,唯独尚不知人元大丹的真实面貌,甚至国内也绝少人知。 按丹家自古相传的说法,修习丹道之机遇有“四难”,即“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真师难逢”。 据道经讲,天下亿万生灵,仅是人有理智,修道较易,故说人身难得。内丹学是中国的国粹,丹经皆是用隐语写成的,没有师传根本看不懂,国外学者更是没法翻译丹经,因此至今西方学者虽闻丹道之名,但正宗的内丹学还没有传到国外去。 《真仙直指语录》中丘处机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假使得生,正法难遇。既为人而生中国,又逢正法,尚千万人中无一二皈依向慕者,况蛮夷外国道化不行者乎!”盖禅宗、密宗、科禁斋醮之术,都在佛道二教之中,既是宗教,唯恐人不信,因之四处传播,信徒越多越好,传入西方社会亦不足怪。 而丹道学虽在道教中孕育发展,却是一种人体科学,师徒秘传,其法诀惟恐人知。陈撄宁先生《众妙居问答》讲,“这班学仙的人,将儒释道三教之名辞与义理,混合组织,做成过天盖地一个大圈套。彼等躲在此圈套中,秘密工作,永不公开”。 此即为陈撄宁先生发现丹道并非宗教并使其摆脱三教另立“仙学”之名的良苦用心所在。因之西方学者研习丹道,即使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仍有文字翻译的困难,故除上述“四难”外,另加“丹经难译”一难。 当今世界欧美等国家的学者懂中文的不多,但中文而到过中国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则更少,其中爱好道学修习丹道的外国学者就极为难得了。近年我专门培养欧美国家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课程的留学生,就是为了使他们充当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将人元大丹之道传向世界。 《道德经》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丹道之传,既要破除“法执”和“我执”,树立兼济天下的世界公民意识。同时又要保护其学术的纯洁性,避免鱼目混珠。现在全国倾心佛、道、基督、回教等信众不下七千万,学练武术、气功等养生术的人更多,在全世界也已形成潮流。 若渠道堵塞将其*入旁门邪教,反生流弊,如引入正道,必将为提高人口素质,促成则21世纪的人性革命创造条件。 我在《道学通论》中将人的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常意识(日常认知、思维活动,丹家谓之识神)、潜意识(深层心理和欲望)和元意识(先天遗传的本能意识,丹家谓之元神,佛称阿赖耶识所藏“无漏种子”,或称第九识“阿摩罗(Amla)识”,即“无垢识”,实相真如心体)。 元神即人身真正的“自我”,丹经中称作“主人公”。内丹学的修炼是一项凝炼常意识,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套发现自我,开发自我的心灵修炼程序。 人类精神的这三个心理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也是此长彼消的。识神是后天之神,元神是先天之神,先天和后天也相辅相成,依道学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的太极原理而运动。 某些丹师未明丹道之究竟,不知识神和元神、色与空、先天和后天的辩证关系,将二者割裂开来,机械理解丹道“心死神活”之旨,以为修道的目的仅是摒除常意识(识神),舍弃色身,脱离后天。 他们以为只要识神泯灭,色身舍弃,便是元神显露,法身修成,就会成为无所不能的神仙。他们不知修炼色身,以为色身真如野僧所说是随时可弃的“臭皮囊”;不知牢固阴精,以为精神出现恍愧状态,便通了神明,结果走火入魔,自取丧亡。 什么是元神?《天仙金丹心法》云:“然神曰元神,非思虑聪明之谓。藏诸真宰,秉于先天;喜不能伤,怒不能损。故一神两化,化于元神。神曰元,故能化;迨能化,自成神。是故炼而为心神,现而为阳神,飞而为天神”。 “所谓先天之神,可以飞形入石者也。众人不知,当以思虑为后天之神,而思虑至有得时,便是先天;以灵聪为后天之神,而灵聪至前知时,便是先天。所以戒用思虑灵聪者,非虑损后天之神,特恐有得与前知,足以损先天而不觉也。渐损渐减,始止散失而无归,后必消亡其殆尽。 故精气将绝,先见其神之昏倦。”这就是说,元神虽为人类心灵的最底层最核心的先天意识,但其心理能量仍可被激发,其功能可通过常意识显现出来,人的真知、前知和直觉,都是元意识的激发效应。 《道德经》云;“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这就是说,前识功能的出现是道的花朵,是人性进入纯朴伏态的开始。老子不否定前识,从根本上说,道家就是一种前识的哲学。老于崇尚愚,愚非愚昧,而是纯朴,故说“我愚人之心也哉”。 老子不但重视先天的领悟,也重视后天的求知;不但讲“为道日损”,也讲“为学日益”。自古魏伯阳、吕洞宾、张伯端、王重阳、张三丰等内丹学家,皆学富五车,智慧超人,其于三教经书无所不窥。 内丹学是中华文明之千古绝学,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学,是学术前沿领域的生命科学和心灵哲学,没有出色的学养是难以入门的。人的后天知识和先天智慧是相得益彰,彼此关联,互为依赖的。 人的心灵潜能也和后天的聪明才智有关,文化层次越高,心灵潜能激发的智慧越大。一个具有丰富后天专业知识的科学家可以靠先天灵感完成重大科学发现,但一个毫无知识的文盲、愚夫,无论如何修炼也弄不懂高深的数学和自然科学。 现在一些连初中文化程度都不到的愚昧小人,静坐了几天就自称开发出元神,违反佛教之“大妄语戒”而妖言惑众,谎称创造出什么超科学、超宇宙学,成就了菩萨果、大觉金仙,把爱因斯坦、佛陀、老子都不放在眼里,这只不过是一种社会病态现象而已。 还有一些学者对道学的奇门遁甲、六壬课、推命术、文王保等术数感兴趣,花多年功夫精研入神,以为料事偶中,有通灵之鉴,岂知这种前知现象最耗元神。 道学倡丹道而不倡预测,故《道德经》有“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之诫。如果不修丹道,仅务术数,必然日久精耗神疲,身心衰竭,最终只得靠江湖黑道骗钱诈财过日子。怎么办?须学习凝神之道。 《天仙金丹心法》云:“智虑未全捐,刻见欲存无守有;聪明岂终秘,时之思培后补先。非实非枯,旋启旋闭。鱼不跃而其机是跃。鸯不飞而其性为飞。 方谓之凝神,方谓之得凝神之道。然必由静至动,由空入色”。凝神之道须静中有动,空中有色,活泼泼,惺惺然,念中无念,一灵独照,方是真境界,此所谓凝炼常意识,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 吾《第九讲》将传授一套功法,某些终生研习易学专职预测的人可以修习,用之保命全神通灵,必能多有裨益,望读者留意。 下面再论常意识和潜意识之关系。 潜意识是人的深层心理,是酉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荣格分析心理学早已进行过开创性研究的领域。 潜意识是介于常意识和元意识之间的非理性意识层次,埋藏着人们平常难以觉察的自胎儿、幼年、童年时期的记忆和各种人生欲望、性欲、邪恶兽性、求生本能和死亡本能、残害他人的欲望和仇恨、所有心灵创伤及情感冲动。 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刺激和创伤都会在潜意识中留下印痕,甚至某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邪恶念头和禽兽般的欲望,包括名、利、色、权的诸般贪欲以及人生紧张状态的焦虑,也会透过表层的常意识,被压抑到潜意识的深层心理层次里。 孟子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人从动物的人进化为社会的人,必然保留有禽兽的动物性。即动物在长期生存斗争中形成的求生本能、繁殖本能及贪婪残忍乃至杀害同类近亲的野蛮本性。 但既进化为人,其大脑皮质有了理性思维,受社会伦理规范的约束,形成了常意识的心理层次,具有正常人的个人意志和人格。这样,一些文化层次和道德水准较高的人,则注意保存和提升完美的人性,而一些品质恶劣的愚昧之徒,则往往冲破常意识的堤防,如贪残的禽兽一般违法乱纪,丧失人性。 据弗洛伊德和莱格的心理学理论,人的潜意识中埋藏着人在受压抑和挫折时形成的情结化。(Complex),乃至与生俱来的心理原型(Archetype),它们属于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心灵结构。 在正常情况下,常意识的理性思维和社会道德规范犹如心灵的堤防,又是代表现实的人类社会规范审视潜意识层次的监察官,及时将那些不合规范的邪恶念头压抑下去,防止其引发危害人类社会的行为。 然而人在社会生活中,并非完全脱离潜意识单靠表层的常意识形成自我的个人意志,而是经常受到潜意识中各种情结的干扰,潜意识中心理又分不同层次(包括个人无意识的情结和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等心灵层次),隐藏着巨大的生命能量和精神内驱力(即弗洛伊德所谓libido),潜意识以自己的心理规则影响着表层常意识的活动。 必须说明,人类的常意识是以语言来进行推理判断的,而语言本身就具有社会伦理功能,语言的形成是由动物进化到人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任何人的潜意识中心灵能量被激发,埋藏的无意识情结或原型要释放,都必须经过表层常意识的筛选和“合理化”的伪装。 也就是说,无论何种潜意识要透出常意识表层的控制,无论多么邪恶的念头要用人类通行的社会语言表达,要越过人类理性智慧的审察和社会伦理规范的堤坊,都要寻找一种“合理合法”的形式化妆自己,以“合理化”的伪装骗过理性道德的监察官,这就是所谓“合理化”的程序。 表层常意识中人类理智和社会伦理规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但可以将一些人过分强烈的性心理能量、仇恨、贪欲等压抑下去,使之不致危害社会,而且还可将这些人生欲望通过另一种渠道升华。例如人的强烈性欲也可以升华为艺术创造才能。 当然,人的理智和道德规范的提升需要教育,一个有深厚学养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更能升华自己的潜意识,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现代西方心理学家已经初步揭示了人类常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并通过对梦,对占卜和神话、笔误等无心过错,精神病人的幻觉等心理现象的研究,摸索到了许多潜意识的规律,这里不再赘述。 内丹学家注意的是潜意识和元意识之间的关系。只有净化潜意识,才能有效地开发元意识。然而,无意识一旦开发出来,人就会明心见性,就会圆成大智慧,就会将思想和伦理都上升到道的境界,潜意识中的心魔便被制住。慧光普照,邪魔全消,丹道修炼到元神常住,见到自家主人公,就会从心所欲不逾矩,得大解脱,得大逍遥。 人的常意识是后天意识,元意识是先天意识,潜意识处于先天与后天之间,本身又分不同层次,但基本上也是从胎儿、童年时期逐步埋藏下来的人生欲望和心灵创伤凝成的情结和原型,属于后天形成的心灵印痕。 丹这是一种由后天返先天的心灵修炼程序,它可以自我消除掉潜意识中不同时期心灵创伤被压抑留下的印痕,净化人类后天的心灵,将人的兽性完善为人性,并使之升华到真人的境界。 丹家称净化的潜意识为阴神,阴神极灵,有前知、遥视等特异功能;然丹家的目的是进一步开发出元意识,且将其凝炼为阳神。阳神出壳得身外身(法身),才是大丹成就的仙人。 当今社会上,某些伪气功师或邪教教首,文化学养低、道德品质差,但人生贪欲却极强,他们在静坐中激发起了潜意识中深藏的无意识情节中巨大内驱力,发生某些心灵潜能效应,便走火入魔,以为自己成佛成仙了。 特别是埋藏在潜意识最深处的原始认知模式,积存了人类进化史上的生命冲动和巨大的心灵潜能,荣格分析心理学称之为“宇宙原型”或“上帝原型”,一旦被激发,个人会感觉自己获得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和无穷的智慧。 其实,我国儒道释三教圣人对此早有认识,并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修养功夫将其导入正途,由此得大成就。陆九渊有云:“只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就是这种“宇宙原型”激发的气象。 故他又说:“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儒家学者于此得大志向,如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佛教学者于此得大行愿,成大庄严像。如慧能《坛经》云:“众生无边誓愿渡,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学以“缘起性空”之说,破除我执、法执诸妄,绝不会陷入魔道。丹道家则于此得五神通,并更进一步弃而不用,转识成智,由后天开发先天,认取自家主人公,修炼阳神。 《天仙正理直论》云:“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宿命运、他心通),阴神之神通也”。《仙佛合宗》亦云:“惟神境一通,乃识神用事。若不能保扶心君,即为识神所转,却自喜其能修能证,而欢喜魔已入于心矣。 曰喜言人间之祸福,喜言未来之事机,祸不旋踵而至矣。惟是意而不用,则能转识成智,始得证胎圆之果也”。 由此可知,所谓“宇宙原型”的原始表象,仍属后天心灵,是潜意识的最深层次,丹家谓之“阴神”的层次,丹道中仅将其视为进一步开发元意识的必经程序而已。 佛经和丹经中克制心魔的方法和经验极其丰富,因之正宗的坐禅、修道者一般不会误入歧途。邪教教首则不然,修炼至此,便“自我”无限膨胀,以创世主自居,吹嘘自己“丹成出阳神”,“是最大的佛”,能推往知来,消灾祛病,于是多敛钱财广收徒众,急着自封教主名列仙班了。 这些人学养越低,道德品质越差,个人贪欲越强,就越易走火入魔,越敢胆大妄为,对社会危害就越大。 由这些教首传道授法,以盲引盲,诱导信徒长时间静坐,达到精神恍惚状态,表层常意识的理智和伦理规范的堤防终于被冲破,引发潜意识中的邪恶兽性,产生变态人格和强迫性行为方式,出现大量自杀和杀人的案例当是不难解释的。 我为破解丹道之秘曾在全国调研访道,结识了不少修炼多年的丹师,发现其中有些人存在程度不等的幻觉或变态心理。有的人叙述曾接受到吕洞宾、张三丰、李涵虚等丹道祖师的信息,自称被封为某门派掌门人或秘受丹诀云云,并在信徒中广为张扬。某些年轻的气功师对 丹道尚未入门,却心高气傲甚至一触即跳,声称也到了功德圆满的地步,可以自立门庭招徒传法了。我为此揭破人类心灵三层次的秘密,实是出于一片救世的婆心,使人们了解修道功夫中心灵活动的真相,以便丹道的修炼者绕开误区,自觉地奔向坦途。 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 如果你看不懂历史,请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 这里是心经禅修和易经智慧学习者的天堂,是有福转运者的乐园! 咨询 心智才俊俱乐部招募全国各地分部和传承师 心智才俊俱乐部是在国际杰出华商联合会和心智才俊俱乐部总部领导下的国学文化教育机构和物权数字化运营机构,旨在传播中华国学大智慧、展现中华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实践儒释道文化、让每个人提升智慧、能量和境界,获得“健康、财富和爱”! 一、视野广阔(爱国爱家向上向善)—— 站在高山之巅,仰望蓝天,以理性的视角,审视中华文明,让其长出翱翔的翅膀,鹰击长空;亦如久旱之甘露,滋养地球人的心田。让民族智慧文明之花,开遍一带一路,开遍世界各地,让每个地球人都能高尚其灵魂,正义其精神,肩负其责任,善德其天下!为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努力。凡是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耀的地方,就有我们爱的奉献——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成就大师,成就“大家”! 二、目标高远(志博云天至诚如神)—— 正师,正道,正法;专业,专一,专心。 以慈悲存心、以智慧做事。 向宇宙下订单:——做善事赚善钱 做好事赚好钱 做大事赚大钱 三、风光无限(大展宏图龙腾凤舞)—— “心智才俊俱乐部”在环球商贸协会联盟、WDEO世界数字经济国际组织、跨国青年才俊联盟、优进优出平台、物权数字化(经纪)平台、万联证券、国际自然科学研究院、中国中医药养生联盟、中国教育培训联合会、中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旅游养生专业委员会等近10万政商高端人脉,多家国内外商会平台资源的全力支持下联合创办。旨在帮助政、商领袖、各类社团、商协会领导、优秀企业家、青年才俊完善思维系统与人生境界,提升思维纬度、能量层次、境界高度,助力会员拥有编排人生规划、事业发展程序编排能力,收获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成功的事业! (一)教育培训产业链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用《心经禅修法》和《世界上神奇的24堂课》(吸引力法则),从高智慧、高能量、高境界层面和心想事成、梦想成真的吸引力法则指导每个家庭获得健康、财富和爱。 2、用中国古老的《易经》智慧,指导人们合理运用“环境”能量(转换磁场),获得成功的事业、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成就人生;同时致力于传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业的内在规律及本源智慧,深层次剖析人生问题背后的根源,教导直指核心的解决方案;用善文化、孝文化、根文化、道文化教育人、启发人、熏陶人,使人懂仁孝、明因果、遵规律,从而帮助人们从思想上建起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返本归真的生命价值观、忍辱待人与和谐天尚的人际观、敬天命尽人事的人生观。帮助更多的家庭和企业家改变环境磁场,保障“健康、财富和爱”。 课程内容: 《铁口直断》、《易经基础》、《奇门基础》、《风水入门》、《梅花易数》 《环境艺术与风水》《数字能量课》、《姓名转运》、《色彩转运》、深度沟通(催眠疗愈)”和“手到病除”等。 3、家庭教育产业链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把每个家庭每个人链接起来: a婚恋学堂 从指导年轻人婚恋入手,如何做好夫妻,男人;女人在家中的位置和责任;白头偕老、幸福美满的秘诀;生儿育女的方法以及如何生个聪慧宝宝的秘诀。 b孕妇学堂 怀孕十月的科学胎教,让孩子出生三个月就可以认字,三岁前认识个汉字,全面启动左右脑功能,成为神童。 c天才儿童 分阶段办学或提供方案: ①3—6岁学前科学教育。 ②7—14岁思维科学(全脑)天才少年教育。 ③15—18岁科学学习方法教育。如40个小时学会个英语单词,一年完成初中三年的课程等。 ④大学生及年轻人的“三观教育”和素质教育。 (二)物权数字化(经纪)平台运营: 用教育做引流,物权数字化(经纪)平台做截流,助力中国才俊创业孵化工程为回流。在新时代实现更多百万、千万、亿万富翁,由此创造“实现21世纪财富梦想的摇篮”。 物权数字化(经纪)平台将物权资产、数字化、智能合约进行跨界组合,将打破“整买、整卖、整租、整赁”的传统思维定势,将颠覆“生产、生活、交易、投资”的传统思维逻辑,将“激活企业物权资产,盘活企业流动资金”,将“多元化民间投资渠道降低大众投资门槛”。 物权数字化,是基于“数字经济”的新概念、新逻辑、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创造新财富! (三)康养、康旅项目和基地建设 大力投资发展用“中医自然疗法”健康养生进万家服务产业,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文化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实现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化、标准化的新型康养社区。集旅游休闲度假、禅修基地、康养功能于一体,跨界整合,打造个性化国际最大禅修康养旅游产业链!实现万人携手过百岁! 推广、建设“陆家易心智管理修行基地”和“长寿村”,让“健康、财富、爱“的事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运营模式(时和运行春华秋实) (详情见具体方案) 五、会员创建(海纳百川积贤为德)—— (详情见具体方案)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fyl/6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匪周翡个人向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