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明清床榻展二
故宫藏明清床榻展(二) 一榻清风殿影凉,五山之珍伴御床。 故宫藏床榻家具鉴赏 一.架子床 架子床的做法通常是四角安立柱,床顶起盖,俗谓“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挂牙子。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木料做榫拼接成各种几何纹样。因为床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也有的在床面多加两根立柱,以便在床正面的两边各安装方形栏板一块,即“门围子”,正中部位无围子以便于上下床。架子床可以挂帐,大多在南方使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冬季挂夹帐取暖,夏天挂纱帐以防蚊虫。 1.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 床由床屉、床围、立柱、月洞门、倒挂牙子及床顶等多件组成。各结合部位均用活榫,便于分解组合。床身正面装椭圆形门罩,民间常称此为月亮门。床围以三部分组成,均为雕如意云头纹加十字形构件攒成透棂。床面为棕屉,上附花眼藤席。床面下高束腰,周围用竹节形矮佬界出16格,格内镶板,并浮雕花鸟蔬果,图案无一相同。束腰下承托腮。四面牙板与腿足作成壶门形。牙子边缘起线,对称浮雕螭纹及卷草纹。四腿三弯式,云纹足。此床之雕饰十分精致。 2.黄花梨带门围子架子床 明床通体以黄花梨木制成,铺面四角立柱,上有顶架。正面另安装门柱,有门围子与角柱连接。左右及后面装长围子,均用短木料攒接成连续的“卍”字图案装饰,铺顶的挂檐则由锼空的绦环板组成。床架立柱、横枨、“卍”字床围的内外两面均饰打洼线条,席心床面,束腰下的牙条饰壸门曲边,并与腿足内角线交圈,三弯腿内翻马蹄云纹足。 3.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架子床 床四面平式,四角立矩形柱,后沿两柱间镶大块背板。床架四面挂牙,以勾挂榫连接,上面压顶盖。腿矮短粗壮,扁马蹄,外包铜套。通体黑漆地嵌硬螺钿花蝶纹,背板正中饰牡丹、梅花、桃花、桂花等四季花卉和蝴蝶、蜻蜓、洞石,四外边饰团花纹。床两侧矮围板两面俱饰花蝶纹。此床制作于山西,结构稳重,通体采用大漆螺钿工艺,显示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气派。 4.酸枝木雕龙纹架子床 清中期,清宫旧藏床身为酸枝木(红木)制,藤心床面,束腰下承托腮,内翻马蹄,床牙正中垂洼堂肚。床面竖六根立柱,下安装床围,上有床楣及倒挂牙子,有床顶及毗庐帽。整个床身采用镂雕、高浮雕、圆雕等多种工艺手法,通体装饰云纹和龙纹,雕刻的图案形象生动。此床用材厚重,工艺精湛,显得雄伟凝重,体现出清代家具高超的艺术水平。 5.架子床各部名称 二.罗汉床 罗汉床是一种坐卧两用的家具,一般在寝室供卧的曰“床”,设在客厅待客者则曰“榻”。这里所展的罗汉床为“榻”,是厅堂中十分讲究的家具。罗汉床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连接而成,最简单者用三块板做成,围栏两端作出阶梯形软圆角,朴实而又典雅。 6.黑漆嵌螺钿花鸟罗汉床 罗汉床设三屏式床围,每面均装壸门圈口。藤心床面。壸门牙上雕卷草纹。三弯腿,涡纹足。腿、足上亦雕卷草纹。此床造型简练舒展,尤其是壸门圈口围子,通透中显出几分轻便灵秀,为明式风格的典型作品。 7.黄花梨卷草纹藤心罗汉床 罗汉床设三屏式床围,每面均装壸门圈口。藤心床面。壸门牙上雕卷草纹。三弯腿,涡纹足。腿、足上亦雕卷草纹。此床造型简练舒展,尤其是壸门圈口围子,通透中显出几分轻便灵秀,为明式风格的典型作品。 8.黄花梨十字连方罗汉床 明床身通体以黄花梨木制成,床围以十字连方的形式攒成。后背上层双横梁,中间以矮佬分为数格,镶嵌带有梭形开光洞的绦环板,唯两端的绦环板未顶到头,疑为后改。席心床屉,下衬硬板。屉面下带束腰,壸门式牙条,边沿起线并与腿子里口边缘交圈。拱肩三弯腿,外翻云纹足。此床造型简练舒展,上繁下简,相互呼应,具有浓厚的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9.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明床身通体用黄花梨木制成,藤编软屉,冰盘沿下饰束腰,壸门式牙条正中透雕灵芝纹,鼓腿膨牙内翻马蹄。床面之上左右及后面的三块围子,系用三块黄花梨整板做成,不加雕饰,其目的在于充分显示黄花梨木的自然特点和优美的纹理,这种作法在传世明代家具中十分罕见。 10.黄花梨折床 明床身以黄花梨木制,床面无围,大边分两节,以合页连接,可以折叠。中间两腿做成花瓶式,并浮雕花瓶及珊瑚。上部为插肩榫,展开时与牙子吻合。四角弯腿,内翻云纹足,四角的腿足都可以向内及左右折叠。四腿及牙条浮雕折枝花鸟、双鹿、杂草等,具有浓厚明式风格。 11.紫漆描金山水床 清雍正床身通体紫漆地,以泥金画漆手法装饰各类花纹。床面下有束腰,洼堂肚牙板与腿相连,直腿内翻马蹄,均装饰描金卷草及云蝠纹。床面的左右后三面装七屏式围子,攒框镶心两面装饰花纹。边框饰回纹,板心饰山水风景。此床制作工艺精堪,绘画精美,是清代雍正时期的艺术精品。 12.紫檀荷花纹床 清中期此床紫檀质,面装屉盘,面下束腰,鼓腿膨牙,内翻马蹄足,床面上装三屏风式床围。束腰及牙条浮雕荷花莲蓬纹,腿、足部雕密不露地的荷花纹,床围透雕荷花莲蓬纹。此床的雕刻采用穿枝过梗的手法,使得纹饰彼此贯通,连成一体。荷花枝叶蔓延,生动逼真,与木材之坚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得起“工精料良”四字。 13.红木三多纹罗汉床 清晚期床身通体以红木制成。床面硬屉衬藤席,面下有束腰,束腰分段饰绦环板,下衬托腮。鼓腿膨牙,牙条与腿的转角处透雕卷云纹,内翻马蹄足,下承托泥。床面之上为五屏式床围,攒框镶心,皮条线绦环内分别浮雕佛手、寿桃、石榴纹,寓意“多福”、“多寿”、“多子”。 14.酸枝木嵌大理石罗汉床 清,清宫旧藏床身以酸枝木(红木)制成,席心床面,下衬硬板。现席心已不存。床面下有束腰,下衬托腮,直牙条,饰宝珠纹。拱肩直腿,内翻回纹马蹄。床面之上安装三面床围,由11块大小不同的木框镶大理石心连接而成,均有活榫可以方便开合。 15.紫檀雕夔龙纹床 清乾隆,清宫旧藏床身紫檀木制,席心座面,下衬硬板,系北方的习惯作法。束腰下有直牙条,垂洼堂肚,并浮雕卷草纹。四角直腿,内翻回纹马蹄,带有托泥。床面上安装七屏式床围,框内用短材作榫攒成拐子纹,拐子纹内镶嵌以薄木板透雕的夔龙纹花牙,虚实对比,做工极为精细。 16.紫檀嵌楠木山水人物床 清乾隆,清宫旧藏该床为紫檀木制,藤席座面。床面下打洼束腰,直牙条,正中垂洼堂肚,间饰回纹。拱肩直腿,内翻马蹄,带有托泥。床面上安装七屏式床围,分三段镶楠木板,浮雕山水人物图,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南方水乡的秀美景色。 17.黑漆嵌瓷山水图床 清初期,清宫旧藏床身通体以黑漆为地,席心床面,床沿正面嵌春夏秋冬四季花卉青花瓷板4块,两腿嵌团凤及祥云纹。床面之上装床围,共嵌青花瓷板8块,瓷板与床围厚度相同,两面均装饰山水风景图。据瓷器专家鉴定,瓷片为清代康熙时期的制品。 18.红木雕龙床 清乾隆,清宫旧藏此床以红木(酸枝木)制成,床面上的后背、扶手做成七屏风式,板心细雕云纹及龙纹。床面下有束腰,浮雕如意纹,束腰下安装水波纹托腮,与夔龙纹牙条衔接。红木木质虽不如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然而此床料大工细,从其造型、结构及风格看,仍不失为清代中期的优秀作品。 19.填漆戗金龙纹罗汉床 明崇祯,清宫旧藏该床形体取四面平式,通体红漆地,床身正面及左右雕填戗金双龙戏珠,其间填彩朵云。床围正面及两扶手里外面雕填戗金海水江崖,中间正龙一,双爪高举聚宝盆,两侧行龙各一,间饰彩云及杂宝。床身背板后面雕填戗金桅子花、梅花及喜鹊。后背正中上沿线刻戗金“大明崇祯辛未年制”楷书款。壸门式牙板与腿足交圈,四腿甚粗壮,扁马蹄。 20.紫檀嵌瓷心罗汉床 清初期,清宫旧藏床体紫檀木制,座面攒框落堂镶板,罩黑漆面心。面下打洼束腰,长牙条,三垂洼堂肚,鼓腿膨牙,内翻马蹄。床面上有九屏式床围,用走马销连接,均有活榫可以开合。九个屏框内分别镶嵌饰一朵五彩花卉纹的瓷片,色彩艳丽,与深紫色的紫檀木相映衬,相得益彰。 21.红雕漆云龙纹罗汉床 清,清宫旧藏床通体木胎髹红漆,以剔红手法装饰海水云龙图。三屏风式座围,屏心双面饰鱼龙变化图。床座面勾填金龙五,正龙一,行龙四,间饰海水纹,座边沿凸雕海水螭纹。座面下有海水纹束腰及牙条。内翻马蹄,下承雕海水纹托泥。此器形体宽大,是目前所见剔红器物中最大的一件。 22.黑漆描金卷草拐子纹床 该床通体黑漆地,三面矮床围做成双夔龙拱璧形状,两面绘拐子纹及卷草纹。床面及侧沿亦有描金折枝花卉及卷草纹。面下有束腰,饰描金水波纹。拐子纹牙条,三弯式腿。描金拐子纹及卷草纹。 23.花梨嵌玉石栏杆罗汉床 罗汉床硬板床面,三面床围攒框镶成,框内边两面打窪线条。三面床围上部镶圆环卡子花间方形大理石,下部镶玉制竖棂,每框中央镶方形大理石。鼓腿膨牙,大挖马蹄兜转有力。此床整体造型为明式风格,惟前端大牙条上雕拐子纹,其意趣较明代为晚,应系清代早期制品。 24.罗汉床各部名称 三.宝座 宝座是帝王后妃宫殿正中设置的专座,一种特殊的“榻”,除了造型明显短小外,其结构、风格都与床榻没有什么区别,王府、皇宫则称其为“宝座”。这种家具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任何人不得随意去坐。本宫主位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或遇本宫主位生日时,可临时坐在宝座上接受本宫奴仆的朝贺。因此皇宫中宝座陈设虽多,摆放形式则千篇一律,但宝座、屏风的形制和纹饰却无一雷同,既随着环境变化,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25.紫檀雕荷花纹宝座 宝座通体紫檀木。座面方中带圆,素面。座面以下束腰,鼓腿膨牙,带托泥。靠背、扶手做成七屏式,活榫安装。宝座整体满饰荷花、荷叶纹,靠背枕头处之宽厚横木雕成一柄荷叶形,雕工光滑圆润。此宝座属单独陈设类的家具,在宫中往往和屏风、宫扇共用,设在屋宇明间的正中,位置固定而不轻易挪动。宝座取材厚重,木质精美,造型圆浑,舒适耐用。宝座上的荷花、叶、梗、藕皆以自然形态布满整体,颇类元明时期雕漆花卉器物上的雕刻手法,在传世的明代家具中仅此一件。 26.紫檀嵌玉菊花图宝座 清中期,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五屏式靠背扶手,心板木胎髹米黄色漆地,采用周制镶嵌法以玉石为材镶嵌菊花纹。藤心软屉,面下有束腰,透雕炮仗洞,托腮下鼓腿膨牙式,内翻马蹄。牙条正中垂洼堂肚。足下接须弥式底座,带龟脚。此宝座造型美观,色彩艳丽,为清代宫廷家具之珍品。 27.紫檀嵌染牙菊花图宝座 清中期,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五屏式座围,后背正面及两侧扶手内外板心均为木胎髹漆,呈天青色,并采用周制镶嵌法以象牙为材料雕饰菊花。座面席心软屉,打洼束腰,直牙条内翻马蹄。在牙条与腿的里侧另镶一道回纹垛边,錾花镀金铜套足。其余背框肩角、座面四角均镶铜质錾花镀金包角。此宝座图案色彩艳丽,形象逼真,整体造型大气凛然,神韵非凡。 28.紫檀嵌瓷宝座 清中期,清宫旧藏宝座靠背及扶手做成九屏风式,正中稍高,并向后呈卷舒式,两侧依次渐低。框内镶影木心,与边框齐平,中间凸嵌豆绿色暗花彩瓷片。座面藤心软屉,前沿连同束腰、牙条微内凹,束腰浮雕绦环,下衬托腮。牙条正中垂洼堂肚,浮雕缠枝莲纹。鼓腿膨牙内翻卷叶纹足,须弥式托泥座,带龟脚。整体比例匀称,加之工精材美,堪称清代家具精品。 29.紫檀百宝嵌花果图宝座 清中期,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靠背、扶手做成三屏风式,上加搭脑,形似屏帽,回纹曲边,并浮雕海水云龙纹。靠背心及两扶手内外髹天蓝色漆地,以玉石为材料,采用周制镶嵌法镶嵌古树、葡萄纹。座面席心,面沿及腿、罗锅枨均以混面双边线组成回纹,足下饰龟脚。此宝座造型新颖、别致,典雅脱俗。 30.剔红夔龙捧寿纹宝座 明末,清宫旧藏宝座木胎,通体剔红花纹,卷曲纹搭脑,靠背透雕夔龙捧寿纹,两侧扶手亦透雕夔纹,座面边框雕回纹,座面下束腰上雕刻连回纹,有托腮,直牙条,鼓腿膨牙,内翻卷珠式足,下承托泥。此宝座无论靠背、扶手还是座面、腿牙之上均雕刻缠枝花纹,枝叶满布,密不露地,从雕刻风格看,应为明末清初的作品。 31.黑漆描金山水宝座 清中期,清宫旧藏宝座木胎髹黑漆,通体描金花纹。三屏风式座围,山形靠背正中饰圆形开光,内描金西洋花草纹。两侧及扶手饰卷草螭龙纹。靠背背面和扶手外面皆为山水楼阁纹。座面外沿和束腰饰回纹及各种花卉纹。牙条、四足皆雕回纹,足下有托泥,座前附脚踏。这种将雕漆工艺与高档硬木相结合的家具,自雍正至乾隆时期广泛流行,具有明确的时代特征,为清代家具精品。 32.黄花梨嵌牙木雕山水宝座 清中期,清宫旧藏宝座长方形,屏风式座围,光素黄花梨边,饰回纹形,两面打洼,边缘委角起四层线。梯式扶手,背板正面及扶手中间为天青色漆地,嵌雕鸡翅木山、树,雕牙骨人物、流云,背面黑漆描金花卉。楠木座心,回纹式卷舒足,饰打洼线条,下附托泥。座前设脚踏一只,黄花梨木制。宝座整体用材厚重,造型和色调均达上乘,制作手法极为精制,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家具精品。此宝座与鸡翅木雕山水屏风配套成堂,原陈列于符望阁。 33.红木雕云龙纹宝座 清中期,清宫旧藏宝座红木制,硬板座面,侧沿浮雕八宝纹,面下打洼束腰,浮雕杂宝纹。膨牙三弯腿外翻云纹马蹄,牙条下垂洼堂肚,与腿足一起满雕云龙纹。足下带框式托泥,中心镶双钱纹透棂。面上三面座围,正中稍高,两侧递减,攒框镶心透雕海水江崖及云龙纹,搭脑镂出曲边,浮雕卷草纹。此器形体高大,气势雄伟,雕工精细,只有不惜剖解大料,才能显现出这种格高神秀的艺术韵味。 34.紫檀雕花宝座 清中期,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面上三屏风式座围,靠背及两侧扶手攒框镶楠木心,平雕万字纹锦地,锦地之上浮雕西洋风格的卷草纹。座面席心软屉,面下有极窄的束腰与牙条,系一木连作。牙条与腿足亦满雕西洋卷草纹。三弯式腿,上节雕展腿,下节外翻足,足下承托泥。此宝座造型美观华丽,雕工一丝不苟,为清代家具中之艺术精品。 35.紫檀嵌剔红靠背宝座 清中期,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三屏风式座围,边框雕回纹,并在回纹之上满雕细线。边框中心嵌剔红板心,雕刻灵芝、水仙、竹子及寿桃,寓“灵仙祝寿”之意。座面髹漆并描金花卉,雕花束腰下承托腮。牙子及四足亦雕回纹,并在回纹之上满雕细线。足下有托泥,座前有脚踏。匠师以红漆与紫檀的色彩差别形成对比,使图案生动活泼,此宝座为清代乾隆时期家具精品。V 36.紫檀嵌珐琅宝座 清乾隆,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通体嵌珐琅装饰。七屏式座围,攒框镶掐丝珐琅板心,并饰以山水风景图。硬板座面,座面四沿镶蓝地拐子纹珐琅条。束腰下有雕莲瓣纹托腮,直牙条,正中垂洼堂肚,足下带托泥。四面牙条及腿满饰蓝地拐子纹及蝠纹掐丝珐琅片。此宝座为珐琅工艺与传统家具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作品。 37.紫檀缂丝宝座 清雍正至乾隆,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以须弥座代腿足,靠背及扶手做成七屏风式。屏心镶裱彩色缂丝海水江崖及云龙纹。中扇为正龙捧寿,余为行龙纹。须弥座四角各有宝瓶一,四面安透雕螭纹花板。据内务府档案载,雍正四年(年)五月十二日,太监王安传旨,着做船上用的矮宝座一张,钦此。此宝座的造型、装饰与档案记载完全一致,应为内务府造办处所制。 38.金漆龙纹宝座 清早期,清宫旧藏宝座通体髹金漆,五屏式座围,靠背三扇,左右扶手各一扇,五扇的高度从背部中央到两侧扶手依次递减。靠背及扶手上的屏帽均透雕龙纹,靠背搭脑中间高两侧低,两端作出垂云纹翘头。三扇背屏上安有横枨,分3段嵌装绦环板,上段及中段雕饰云纹和龙纹,下段锼出壸门亮脚。座面嵌装硬板,座面下束腰上铲地浮雕结子花。束腰上下有莲纹托腮,窪堂肚牙子上满地浮雕睚眦纹,四条腿作鼓腿膨牙状,足端雕外翻的狮足,足下踩有厚硕的须弥底座,显得端庄稳重。此供座为奉先殿所用之物,是清宫中供奉于神位前的宝座。 39.紫檀嵌玉花卉宝座 清乾隆,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席心座面,镂空炮仗洞束腰,下承托腮。鼓腿膨牙内翻马蹄,足下带须弥式底座。牙板正中大垂洼堂肚。五屏式座围,正中搭脑后卷,框内镶板,以漆工艺装饰,再以周制镶嵌法嵌玉山石、花卉,表现出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40.紫檀嵌黄杨宝座 清乾隆,清宫旧藏宝座通体紫檀木制,面下束腰,浮雕窄绦环。膨牙拱肩三弯腿,外翻马蹄带托泥。牙板浮雕西洋卷草和中国传统夔纹。三面座围,两侧扶手边框与后背边框连接,搭脑两侧雕夔龙,蜿蜒向上。后背搭脑作成西洋巴洛克式样的装饰。座围正中镶黄杨木板,浮雕西式卷草及拐子纹。 41.紫檀席心宝座 清乾隆,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藤心座面,面下不用四足,而用长短不一的小材料格角攒成拐子纹支架,以带屉底座固定。三面座围,亦以同样手法攒成对称的拐子纹,以达到充分利用材料的目的,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 42.紫檀嵌玉宝座 清乾隆,清宫旧藏宝座紫檀木制,三屏式座围。后背正面云纹地,嵌青白玉正龙一条,周围点缀火珠及五只蝙蝠。背面描金云龙纹。两侧扶手内外两面均雕云纹地,镶嵌青白玉行龙。面下有束腰,直牙条,嵌青白玉珠花及蝙蝠纹。三弯式腿,外翻云纹足,带托泥。座前设紫檀脚踏一个。此宝座利用紫檀木与白玉的黑白反差,使图案格处生动。 43.宝座各部名称 : 全球民间艺术收藏网络展销会,是民间收藏家、艺术家、工艺师及社会各界的福音,是“永不落幕的展会”。足不出户,无车马劳顿,为各方提供免费的网络展销平台,免费专家鉴定,每月4次展销,无前期展销费用,弹指间便可展示艺术风采、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欣赏艺术佳品,淘到心头好!网络展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csjg/5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中美博弈莫测高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