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张照片,带你看遍杭州的春夏秋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luntan/reply_662.html 感谢翻阅//李小镭的城市画报// .............................................................. “欲将此意凭回棹 报与西湖风月知” — 杭州的美不是一眼看到底的惊艳,就像斟茶讲究的七分满,国画讲究的留白,让人存了一份余味在心中,在往后的日子里,随着心境变化,对这种美解读出不同的意韵来。 所以从古代的文人,到现在的歌手,但凡来过杭州都留恋不已。白居易离开杭州多年后仍旧无限怀念,写下了:“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李志来酒球会唱歌,总是喜欢以《杭州》开场:“灰飞烟灭的是我的灵魂/藕断丝连的是这座城池。” 不过要说谁写出了杭州的精髓,我觉得许江院长的文章《读西湖》最深刻,一字一句都需反复咀嚼,方能体味三分。 其中有这么一句:“湖山带着常往湖山的人们,超越世事与事功,总怀一种闲适而平淡的心。在杭州,景境与心境是一起被酝酿着的。”在杭州住得越久,拍过的风景越多,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深。 五年来,不知道拍了几千张杭州的照片,只要有一点空闲,就会拿起相机漫无目的地游走在西湖和灵隐。这张精选出来的照片,并不像普通的旅游攻略一样面面俱到,但也许可以带你感受到不一样的杭州。 1 二月,孤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百年前,隐居孤山,梅妻鹤子的林逋,也许就是看着这样一番景致,吟诵出了这句咏梅绝唱。 2 二月,孤山 梅花初绽的周末,伴着满山幽香,婉转绵长的二胡声幽幽飘来。循声而去,看见怡然自乐者,独坐凉亭中,对着满山梅花和山下西湖,拉着小曲。杭州的这方诗意山水呦,怕是一人终老也不甚孤独。 3 二月,灵峰探梅 去灵峰探梅的路上,路过一处不起眼的园子,走进去却别有洞天。几树梅花开得正盛,最大一棵红梅亭亭如盖,树冠足有七八米宽,不堪急雨簌簌,一地缤纷落英,甚是浪漫。 4 三月,苏堤 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 5 三月,苏堤 春风拂柳,海棠吐芳,四季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更迭,也许和去年没什么不同,人心里却生了新的向往。 6 三月,西泠印社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杭州春光才不容错过,处处都让人沉醉。 7-8 三月,花港观鱼 看着一树树盛放的早樱,就明白了“大好春光”的意义,就算有再多烦扰,都要抛到脑后,拥抱这短暂又浪漫的春天。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恋人们也春心荡漾。 9 三月,植物园 来晚了几天,植物园的白玉兰已经在细雨中簌簌凋落。杭州的春天美得瞬息万变,纵然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心情,也没办法一日看尽杭州花。 10 三月,木兰山茶园 雨中的植物园行人寥寥,路遇一对赏花的情侣,从植物园到木兰山茶园,男生耐心地在每片花前帮女生拍照。不管天空多灰蒙,恋人心里亦放亮。 11 三月,长桥 从柳浪闻莺走到了长桥,一路春风拂柳绿,沁人心脾。 12-13 三月,灵隐下天竺 很多人问杭州好在哪里,我想,除了四时不同之景,最难得的是,在这湖光山色的熏陶里,人心境的沉淀。不在杭州住个一年半载,单是走马观花地来游玩几次,实在难以体会得到。 14 三月,太子湾公园 浓郁的郁金香开满山坡。 15 三月,植物园 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也吹虚了一帧胶片。 16 四月,茶叶博物馆 阳光下的虞美人。 17-18 四月,茶叶博物馆 清明这种挤死人的节日,难得茶叶博物馆樱花烂漫,游客又少,微风一吹,孩子们在树下跳起来:“下雪啦下雪啦!” 19-21 四月,灵隐 下天竺法镜寺-中天竺法净寺-上天竺法喜寺。纵有再多烦扰,到了灵隐,也都化为乌有,内心回归短暂的安宁。 22 四月,植物园 23 四月,茅家埠 又是一年春茶季,茶农的尖尖的斗笠,配上过期的富士卷,竟有一丝越南风情。 24 四月,虎跑 青旅、咖啡馆、阳光下荡漾的蔷薇,恍然以为身在鼓浪屿。 25 五月,九溪 和风煦日的五月,九溪春色盎然,满眼绿意,心情也跟着明亮起来。 26 五月,曲院风荷 杭州最具独特性的地方大概就是城市和山水的完美融合。湖光山色就在城中,不用舟车跋涉就可安然享受,因此四时西湖边,总不乏你浓我浓。 27-28 五月,曲院风荷 绣球花开。 29 五月,三天竺 平时觉得杜鹃花太过艳丽,开在这条通往佛学院的竹林小道两边,竟也染了一份静气。 30 五月,南山路 相比于其他城市夜景的五彩斑斓,南山路浪漫的繁星点点,映照出了杭州不俗的城市审美。 31 七月,曲院风荷 万绿丛中一点红。 32 七月,植物园 台风过境后的杭州,晴朗得想把整个人都剖开晒晒,日落时分的光影太迷人。 33 七月,西泠桥 又是一年台风过境,整个西湖上空的天绚丽得浓墨重彩,站在西泠桥上看着一颗颗棉花糖悬在空中,美呆。 34-35 八月,植物园 现代的生活太快了,快到我们来不及坐下来看光影流转,看一朵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 36 八月,植物园 高中时候听阿菲的《彼岸花》,就想着以后一定要亲眼见一下。来到杭州后终于实现了,而且是漫山遍野的彼岸花,美到让人感觉恍若仙境。可惜14年后规模就越来越小,不过盛放期时,还是值得一游。 37 八月,茅家埠 夕阳渐隐的河面一派诗意。 38-39 八月,灵隐寺 灵隐的草木自有一种让人安静的力量。 40 八月,杨公堤 黄昏时分的西湖,倒映着天空的颜色。 41 八月,曲院风荷 坐在曲院风荷的长椅上,看着西湖的夜幕降临,雷峰塔灯光亮起,伴着夏日的晚风习习,吹动莲叶沙沙,一时间想不起比这更惬意的夜晚了。 42 八月,集贤亭 夏日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晚霞了,整个西湖北岸被渲染得绚丽无比。欧阳修说醉翁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集贤亭的日落则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幻,映照着西湖的水波流转,真是让人沉醉。 43 八月,断桥 都说夏日是赏荷季,我却总是错过西湖荷花盛放的时日。 44 八月,玉带桥 夏末的午后,站在玉带桥上眺望西湖,一派画卷般的湖光山色。 45 九月,美院象山 美院的艺术氛围,真想让人一辈子待在学校。 46 九月,杨公堤 西湖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47-48 十一月,宝石山 宝石山上远眺白堤,夕阳的余晖映在桥上,绿荫几片,残荷几方,游船几只,如诗如画。相看永不厌,唯有西子湖。 49 十一月,孤山 西湖秋色渐浓。 50 十一月,灵隐寺 当年白居易“山寺月中寻桂子”,想来便是为了灵隐这抹桂花香。 51 十一月,植物园 清晨一场急雨,吹落植物园金桂满地。 52 十一月,十里琅珰 秋高气爽,和剑哥登高望远,夕阳无限。心情正如刘禹锡所写的“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53-54 十二月,花港观鱼 冬天的西湖变成透明的深蓝,在花港观鱼,隔岸眺望秋色浸染的南山路,真像一幅沉静的水彩画。虽然没有西北的壮阔天地,但杭州无数隐匿的小景致,在四季的变幻中散发着江南耐人寻味的美。 55 十二月,断桥 12月下旬的北山路秋意浓浓。想起以前同事说的,上下班时候,即使绕路,都喜欢走北山路兜一下。虽然只是在车里看一眼西湖,一天的心情也会格外舒畅。 56-58 十二月,曲院风荷 江南的秋色纵使浓郁,依然保留了一份恬静之美。 59 十二月,虎跑 秋天一定要来虎跑路,坐在公交车里,看着两旁落日黄的水杉树像电影胶片一样掠过,还有阳光一道一道洒在脸上,真是美极了。 60 十二月,上天竺江南驿 秋日的清晨去法喜寺上完香后,在江南驿的浓浓秋色中享用一顿午餐,这是江南的饕餮客才能体会的文人雅趣。 61 十二月,下天竺法镜寺 工作日的早晨,法镜寺格外清净。香火,阳光和风造就了别样的光影。 62-63 十二月,九溪 12月下旬的杭州,还能抓住秋天的尾巴。 64 十二月,太子湾公园 65-66 十二月,灵隐寺 每次去灵隐寺,总能看到路旁的那句话“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常年浸润在杭州的景致里,的确更容易感受到这种心境。 67 十二月,灵隐路 杭州秋天最美的路,梧桐灿烂的北山路常被奉为第一,但在我心中,枫叶火红的灵隐路毫不逊色。 68 一月,中山公园 虽然每年超山梅花节办的轰轰烈烈,但几年前去过一次之后再也不想去了。”雪胎梅骨,冷韵幽香”本就不适合轰轰烈烈簇拥在一起开的漫山遍野。一两株开在园林雅院或古寺清庵,让人闻香而至,踏雪寻梅才有韵味。 69 一月,法喜寺 似乎只有冬日的清晨,才能见到这照到佛堂前,明暗分界的光。 70-71 一月,茶叶博物馆 突降大雪的杭城,银装素裹,宛若仙境。 72-76 一月,龙井八景 整个龙井的茶园、山峦、溪涧、凉亭全部变成纯白一片,那些平日里平平无奇的景象,有了江南的雪,都变成令人惊叹的画卷。“人地相宜”这四个字,不仅是龙井的写照,更是杭州的特质。这方生在城市中的山水,已经融入杭州人的骨子里,浸润出杭州人淡泊旷达的心境。 77-83 一月,灵隐三天竺 在下天竺的幽香中踏雪寻梅,走到一户茶室门前,腊梅开得正盛,拿起镜头的时候,看见茶室的楹联写着:“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此时此刻,簌簌雪落中,游走在人迹罕至的三天竺,没有比这更应景的佳句了。 84-87 一月,灵隐寺 一场大雪,让灵隐回归了难得的幽静,没有商家熙攘,没有游人如织,僧人信步游走在这冰雪佛国中,草木沉默,庙宇安详。 88-90 一月,安缦法云 胶片的色彩还原了法云村独有的幽静,茂林修竹配上白雪皑皑,大概是只有江南才能看到的诗意雪景。 91-97 一月,西湖 断桥-苏堤-白堤-北山街-西泠印社-西泠桥,绕着雪中的西湖走了小半圈。四下望去,湖岸一色,纯净无边,像是在眼前无限铺开的黛色画卷。白墙青瓦的江南建筑,不知是否就来自于雪中的灵感。都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只需来雪中的西湖边看一眼,便知其中真义。 98- 一月,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高中时候,初读此文,便对西湖的雪产生了深切的渴望。来杭州五年,终于实现了去湖心亭看雪的执念。坐在晃晃悠悠的小船里,观望着西湖的悄然天地,就如同观望着自己的内心:任世界辽阔,我也只想在西湖的春夏秋冬里,日复一日地徜徉。 .............................................................. 最后 以许江院长《读西湖》中的一段话结尾吧: “西湖的景色基本上是静悄悄的,循着节令的知觉悄然而成形,宛如无声的画,淡淡的,总与水色相关。我们仿佛被带到湖面上四望,去感受四时的迁变,感受观看的流变不居的本象。透过一层月色,一层雾色,湖山变得淋漓,变得浑然。但那山水总有着自在自然的气息,不为人群所动,因着四时的节令,演练一山一水的变化。有时它仿佛被湖水轻摇着悄然睡去,有时它被雨雪浸润着委婉醒来,因之,西湖湖山带着一份浅斟低唱的美,在晨昏雾霭中与杭人日日照面。” //以上所有图片文字均为李小镭原创// 喜欢的小伙伴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你想咨询我关于杭州游玩的问题 可以在文章底部评论,或在后台留言 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也可以加我的个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j/5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单骑远东尸骨路千里送行满洲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