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苛草、公道老、排风草、鸡罅风、扫地风、八棱麻、葛辣、五甲皮、龙州三七、大臭草、七叶麻、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连、秧心草、八里麻、臭、臭草、乌鸡腿、小接骨丹、水马桑、七叶根、水椿皮、七爪阳姜、屎缸杖、掌落根、散血椒、梭草、七叶莲、七叶黄香「入药部位」忍冬科植物蒴藋的全草或根。「性味」

根:

甘酸,温。《别录》:"味酸,温,有毒。"《云南中草药选》:"辛湿,温。"《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甘淡,无毒。"茎叶:味甘,微苦,平。「归经」《长沙药解》:"入足厥阴肝经。"「功效」祛风,除湿,利湿,活血,散瘀,止血,舒筋。「主治」治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风疹瘙痒,丹毒,疮肿,跌打损伤,骨折,头风,腰腿痛,水肿,淋证,白带,症积,咯血,吐血,风温痹痛,产后恶露不行。「附方」1、治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

蒴藋叶火燎,厚安席上,及热眠上,冷复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茎,熬,卧之佳。其余薄熨不及蒴藋蒸也。诸处风湿,亦用此法。

2、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

蒴藋根刮去皮,捣汁一合,和酒一合,暖,空心服,当微吐利。

3、治脚气初起,从足起至膝胫骨肿疼者。

蒴藋根捣碎,和酒糟三分,根一分,合蒸热,及热封裹肿上,日二。亦治不仁顽痹。

4、治肾炎水肿,脚气水肿。

蒴藋全草四至八钱。水煎服。

5、治黄疸。

蒴藋根炖五花肉服。

6、治五淋。

蒴藋鲜根每次三至四两。合猪赤肉炖服(合猪小肚亦佳),连服三四次。

7、治妇人赤白带。

蒴藋鲜根每次三两。合猪小肠炖服,连服三至五次。

8、治跌打受伤及骨折疼痛。

蒴藋根六钱。酒、水各半煎好,滤去渣,加白糖一两,搅和服。

9、治骨折。

鲜血满草根皮及叶,共捣烂外敷。

10、治打伤或扭筋肿痛。

蒴藋鲜根切碎,同连须葱白、酒酿糟,捣烂敷患处,一日换一次。

11、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急性扭伤血肿,水肿。

血满草五钱至一荫。煎服或煎水外洗患部。

12、治打伤吐血。

蒴藋干根、侧柏叶各三钱,地榆四钱。煎服。

13、治风疹瘙痒。

蒴藋全草,煎水外洗。

14、治小儿赤游行身上下。

蒴藋煎汁洗之。

15、治痈肿恶肉不尽者。

蒴藋灰,石灰。上二味各淋取汁,合煎如膏。膏成食恶肉,亦去黑子。此药过十日后不中用。

16、治红肿痈毒。

蒴藋鲜根或叶切碎捣烂,稍加鸡蛋。捣和,敷患处。

17、治头风。

捣蒴藋根一升,酒二升渍服。汗出止。

18、治肾炎、全身浮肿。

①臭草根(陆英根)60g,生黄芪24g,玉米须15g。水煎服。

②陆英根60g,金丝草、兖州卷柏各30g。水煎服。

19、治暴得瘕。

蒴藋根一小束。净洗沥去水,细切,以醇酒浸之,取淹根三宿,服五合,至一升,日三。若欲速得,可与热灰中温令药味出,服之。

20、治坐骨神经痛。

陆英根18g,草菝葜根、多花勾儿茶、丹参、土牛膝、骨碎补各15g。水煎服。

21、治咯血。

陆英根60g,猪瘦肉适量。水炖服。

22、治风瘾疹,顽痒。

杏叶(切)五斤,蒴藋根(切)一斤。上件药,以水一斗半,煮取二升。去滓,用绵浸药汁揩拭所患处,日三两度。(杏叶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3~4两);捣汁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敷。「禁忌」江西《中草药学》:"孕妇禁服。"「性状」根:呈不规则弯曲状,长条形,有分枝,长15-30cm,有的长达50cm,直径4-7mm。表面灰色至灰黄色,有纵向细而略扭曲的纹及横长皮孔;偶留有纤细须根。质硬或稍软而韧,难折断,切断面皮部灰色或土黄色,木部纤维质,黄白色,易与皮部撕裂分离。气微,味淡。以条均匀、不带须根及地上茎者为佳。茎叶:茎具细纵棱,呈类圆柱形而粗壮,多分枝,直径约1cm。表面灰色至灰黑色。幼枝复叶,小叶2-3对,互生或对生;小叶往纸质,易破碎,多皱缩,展平后呈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圆,两侧不等,边缘有细锯齿。鲜叶片揉之有臭气。气微,味微苦。以茎质嫩、叶多、色绿者为佳。「原形态」灌木状草本,高达3米。主根垂直,副根不多。茎具棱,平滑无毛,多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稍圆或阔模形,边缘具密而尖锐的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平滑无毛,或叶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约3厘米,无托叶,小叶柄短或近于无柄。复伞房花序顶生,直径约20~30厘米,有短柔毛或几为绒毛;小苞片细小,卵状披针形;花小,白色,萼5裂,下部愈合成钟状:花冠辐射,5裂,裂片卵形;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短,药室向外开裂;雌蕊1,子房卵圆形,柱头头状;花间杂有黄色杯状的腺体。浆果球形,红色,直径3~4毫米。花期8月。果期10月。「生长环境」生于林下、沟边或山坡草丛,也有栽种。「分布地域」分布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采集收藏」秋后采根,鲜用或切片晒干。「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药理作用」

茎叶:

镇痛:陆英煎剂70、、g/kg灌服,对小鼠热板法试验表明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成分体内半衰期为3.9h。抗肝损伤:陆英成分熊果酸mg/kg皮下注射,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肝中甘油三酯含量减少,并减轻肝细胞变性及坏死。其他:煎剂5g/kg灌胃,并加酒调外敷,对实验性骨折兔,有活血散瘀、增加磷的吸收、促进骨痂骨化的作用。根:加速骨折愈合:家兔用人工方法造成骨折,经夹板固定后,外敷散落得打(酒调),3日更换1次。每日内服落得打煎剂,第4周末有圆形较致密之多量骨痂及显着钙化(X线照片),组织切片上可观察到,大块骨痂组织己大部分骨化,多量的骨小梁形成。从骨折局部血肿中注入磷32,用落得打后,脉冲消散率较快,说明有"活血散瘀"作用。组织中磷的沉积也高于对照组,说明落得打能促进磷在骨痂中的沉积,因而加速骨折愈合。消肿:家兔外敷落得打醇糊剂未出现局部血管扩张现象。其煎剂对蟾蜍下肢血管的收缩作用不显著,较高浓度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显著的收缩血管作用,其油膏剂在家兔及小鼠的实验中,均有轻度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上述作用可能与其消肿的疗效有关。其他:落得打煎剂对小鼠热板法并不表现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试管内无抑制作用。「临床应用」1、治疗急性菌痢:%蒴藋注射液,每6小时肌肉注射2毫升,3、4天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2毫升,至大便正常后停药。治疗57例,痊愈53例,无效4例。大便肉眼观察正常平均为4.9天、镜检正常为5.6天、培养转阴为5.9天。2、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以%蒴藋注射液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治疗20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平均3天。3、治疗肺炎:用%的蒴藋注射液肌肉注射,2岁以内2毫升,3~4岁3毫升,4岁以上4毫升,均每日2次,至体温正常后3~5天停药。治疗16例,治愈12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透检查炎性病变全部吸收;1例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胸透炎性病变大部分吸收;3例无效。4、治疗慢性气管炎:用小臭牡丹鲜品茎叶4两,加水煎约1小时,每日3次分服,10日为一疗程。治疗例,经三个疗程,近期控制40例(26.7%),显效62例(33.8%),好转56例(30.6%),无效16例(8.9%)。据观察,病型与疗效无显著差别,但显效以上的效率,喘息型较单纯型明显增高;对并发肺气肿者也有-定的疗效。本品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故平喘作用较好;并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但消炎作用较差,有的疗效还不巩固,药物显效时间亦较慢。治程中有2例服药后有轻度头昏、恶心、呕吐及上腹隐痛,1例发生过敏性紫斑。此外,曾采用小臭牡丹滴鼻剂滴鼻,臭草挥发油胶丸内服,亦均有一定近期疗效。5、用于止痛:八棱麻全草粉末装入胶囊,每粒0.3克。痛时服2粒。用于各种手术后切口痛、牙痛、腹痛等例,92例用药后15~30分钟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率达92%。6、治疗骨折:取落得打根茎,洗净烘干后研成细末,用时掺入少许面粉(4:1),以白酒调成泥状,平铺在纱布上敷于骨折处,再用夹板固定,每5~10天换药1次,每隔1天滴入白酒1次,以加强药性作用。定期作X线检查,一般不同时并用牵引法。早期抬高患肢并作自主性肌肉收缩活动以利消肿,以后适当活动促使功能恢复。治疗各部位闭合性骨折45例,平均治愈时间33~48天。其疗效原理似为:外敷落得打以后,首先对于血管起收缩作用,可使毛细血管肌细胞收缩,致减少或阻止血液由长流毛细血管向网状毛细血管的流入,因而网状毛细血管内压力变低,使组织内水肿液容易被吸收;同时由于血管收缩,长流毛细血管血流加快,又可使在其远心段与网状毛细血管汇合处形成负压样的吸引作用,进一步减低网状毛细血管内压,更有利于渗出液的吸收。由于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外伤性炎症区的静脉回流障碍得以较快的解除,软组织的肿胀得以迅速地消退,疼痛亦随之而减轻,亦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此外,以%蒴藋注射液2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对多发性疖肿有较好效果。「相关论述」《别录》:"主风瘙瘾疹身痒,湿痹。可作浴汤。"《日华子本草》:"治瘑癞,风痹。煎汤浸,并叶用。"《长沙药解》:"行血通经,消瘀化凝。疗水肿,逐湿痹,下症块,破瘀血,洗瘾疹风瘙,敷脚膝肿痛。"《分类草药性》:"根,治筋骨痛,两足疼痛,跌打损伤。"《贵州民间方药集》:"茎叶可利尿,治脚肿胀,除风湿。外用治痈肿、疮疖,又治蛇虫咬伤。"《四川中药志》:"根能利尿,消痰降气,治黄疸肿胀,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上海常用中草药》:"茎叶,发汗利尿。根,活血散瘀,祛风活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消肿,除湿,治腰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消肿,舒筋活络。《神农本草经》:主骨间诸痹,四肢拘孪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药性论》:能捋风毒,脚气上冲,心烦闷绝。主水气虚肿,风瘙皮肌恶痒,煎取汤入少酒可浴之妙。

-本文结束-

本文仅普及本草常识,不做处方

如需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对于任何形式野生动、植物的使用

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感谢您连击鼓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