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绿色共富人大在行动当好ldq
湖羊,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湖州本地的特色农产品。高新区人大代表、湖州太湖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洪江迎来了和羊“相处”的第十个年头。十年追风赶月,张洪江带领百姓做大做强,他的养殖基地也成为国家级湖羊保护区核心保种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彰显人大代表的担当和作为。在张洪江看来,发挥代表“领头羊效应”,率先探索闯出致富新路子,这是履职以来最大的收获。 念好“科技经”,带着农民奔向共富与历史上“卖肉”的湖羊养殖时期不同,现在的“卖肉”,早已上升到注重品种选育的层面。张洪江的太湖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年下半年成立至今,并未把湖羊销售作为主业,而是一直在积蓄“可持续发展力”,用科技为致富注入持久动力。作为行业里的“大哥”,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把羊场当成“实验室”,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优势品种与浙大、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从产肉形状、羔皮质量、繁殖能力等多种方向进行实验、选育、优化。一般的湖羊母羊一胎只生一只羊羔,最多也就是双胞胎,而他养的羊90%一胎能有3只。掌握了优势技术的他没有忘记身边的养殖户,他经常无偿为他们分享自己的技术与经验,教大家科学养羊,把科技养殖的福利带给周边的老百姓。 在他开始养羊之后,周边村子里养羊的多出了近30家,其中不少人是从张洪江这里买的种羊。如何消毒、怎样防疫,他都手把手地教给农户。“只要行情稳定,一户人家养五六只羊,就能有万把元的收入,算是相当可观了。”张洪江满心欢喜地说道,作为人大代表的他不断抒写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履职诗篇。 心中装着“人民”,才有合作共赢过去只能当灶中柴的黄豆秸秆,如今在高新区却成了农户们的“宝贝”。太湖湖羊养殖基地附近的村民罗会江高兴地说,今年黄豆产量高、秸秆长得壮,他以每斤0.1元的价格,将秸秆全部卖给了张洪江的湖羊养殖基地。湖羊销售旺也带动了周边村民,每年4到11月份,太湖边的村民都会到合作社提供秸秆饲料。存栏超过头的太湖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市本级规模最大的湖羊养殖基地,整个羊场平均每天可以消耗掉3万公斤的秸秆,每年张洪江向村民支付多万元用于回收秸秆饲料。 为了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张洪江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广泛听取群众呼声,认真撰写议案建议,《关于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作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等农业产业方面的建议,得到了区级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与农户的合作不仅于此,羊场里羊粪加工的有机肥还能提供给周边的种植户。张洪江的“特别”客户上门了:邻村的菜农来羊场拉羊粪。菜农朱广福说:“以前种菜用化肥,都要一两百元一包,现在改施羊粪,只要七八块钱一包,一星期一次拉几包回去,方便又实惠,而且种出的菜特别好吃。”张洪江不无自豪地说:“秸秆可以喂羊,羊粪可以还田施肥,秸秆和羊粪的合作交换模式带来了生态和产业的双赢。” 解码“共享”,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时刻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有一种乐于为民奉献的精神。”张洪江始终把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放在心上。有羊有技术,作为湖州市吴兴区最大的湖羊基地,他积极参与“低收入农户湖羊产业帮扶计划”,通过建立“共享羊场”帮扶基地,吸收低收入农户参与湖羊养殖。在张洪江的“共享羊场”,每年每户低收入农户可以认领30斤左右的种羊5只,农户与“共享羊场”帮扶基地签订委托养殖协议,以抱团租赁方式集中寄养。为减轻农户实际养殖负担,对于资金有困难的低收入农户,种羊购买费用及饲料费用由“共享羊场”先行垫付,经饲养成熟后,由“共享羊场”代为统一销售,在扣除必要饲养成本后,所有资金返还给低收入农户,每户可增收元以上。 与此同时,张洪江还加入了“湖羊进疆”行动,远赴千里之外的新疆阿克苏,与西部共享优质湖羊种羊,协助当地羊产业实现优化升级,推动脱贫攻坚事业,促进共同发展。仅去年合作社已有只湖羊跨越公里送往新疆柯坪县。“授人以羊,不如授人以养”,合作社还派出技术人员向柯坪百姓传授“养羊经”,从接生繁殖到搭建羊舍,一一讲解,参与湖羊养殖的维族群众人均年收入增长余元,推动由“输血”到“造血”转变,实现“一只湖羊富一方百姓”。 头雁领飞富民路,为民履职显作为。科技育羊、收购秸秆、送羊入疆,张洪江作为人大代表在带领百姓致富的路上持续发挥“领头羊”作用,成为了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典范。 -END-编辑:张琦 审核:沈荣臻、蒋本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9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草牧业应视为基础产业
- 下一篇文章: 第二季度橡胶期货高端论坛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