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盛世铜身重见日,威灵常显保平安。感应昭彰天下尊,木易成林结善缘。

一方神灵铜将军

水令云:

上坐着镇江王威灵不爽,在江海常显圣至大光明。

执钺斧驾祥云天下感应,合会人发虔心报答神恩。

诗曰:

永佑一方功,虔诚大众同。

有求则必应,一感而遂通。

很久以前,一天清晨,神仙滩附近一村民正在井里打水,抬头间,见一妇人一孩童飘然而至,上前打躬询问道路。听口气他们是从南面的剪金山结伴而来,要去北面的宁夏治水建庙。语出不凡,超然脱俗,不由得引起村民的注意。重新打量一番,视其装束打扮,非同寻常人家。当他指明了方向,再次从井里打起水时,两人却不见了踪影。此后,村民在心中一直犯着疑惑,其影子经常萦绕脑畔,久而挥之不去。后来在一处庙堂里敬香,他看见眼前的神像,似曾见过,猛然想起打水时的情景,惊讶道:是四圣母、杨四将军。

神仙遨游太空浩宇,洞察民间疾苦,抑恶扬善,飘然不定,俗夫凡胎是很难察觉到的。四圣母、杨四将军在神仙滩显圣,一时在民间广为流传。

话说清康熙初年,靖远正逢大旱,土地干涸龟裂,禾苗蔫卷枯焦,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坐堂县令如坐针毡,辗转反侧,思忖到了求雨的一招。便指令师爷草拟告示,请各路方神祈天求雨,以保一方生灵。随之衙役四门张贴告示,并敲锣走街宣告。当信息传入民间,各路大神意欲前往县城一试身手。县令是个有心计之人,他认为若是正神正马,必至县堂,歪门邪道难以亲临。为此,官方有令,城门紧闭。

是日,万神赴约,各显神通,但绝大多数被阻拦门外,只有陡城方神镇江王菩萨腾空而起,携轿夫越墙入城,同时进来的还有屈吴山的白马天神、三滩的金龙大王,三路神仙汇聚县衙二堂,县令净手摆案,焚香迎接。经一番对话,欲求降雨方略。在与镇江王菩萨对话时,知县出了一道上联:我为我,你为你,好一个木易杨将军。镇江王一时语塞,片刻后,作答:吾为吾,尔为尔,好一个古月胡知县。上下联对仗工整,灵犀接通,话语投缘。镇江王菩萨示意在靖远地域普遍降雨,胡知县许愿雨后重塑金身。

胡知县进士出身,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对话时给镇江王出了难题,以诗将军。而镇江王是武士出身,文墨略逊一筹,对答时略显停顿,期间赴上天咨询,所以迟对。

镇江王菩萨原为天神,据法号德兆的大德道士郭衍庆所藏《道藏》、《神仙谱传》载:“奉镇江王菩萨杨四将军者,四川簸州人,流落今江苏镇江市为人放牧,时水患扰民,玉皇大帝驾临视察江海水患,妖孽施行,玉帝将要落水,牧羊人杨四年值十二,见人落水心急予力,手中牧羊鞭急中抻前,变成了一座金桥,玉帝脱难,从而翻江倒海降妖伏魔,玉帝亲封镇江王菩萨杨四将军,位九霄南门天兵元帅千五百年。”民间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刘秀被追杀得走投无路。当他逃到一平原,看见一农夫正在耕田,便躲进桄(guāng)沟藏身,被骡子踩踏一蹄,疼痛难忍,脱口骂道:久自不生的蛮骡子。这时又被花喜鹊发现,要给追兵报信:喳喳喳,在这儿呢。刘秀又骂道:三九天不进窝,三伏天不喝水的扁毛。地雀子虽看见,但有意保护,欲引开追兵,刘秀给加了官,头顶长出了冠,人们称作帽帽雀。刘秀是真龙天子,他失口有封,事实都得到了印证。一日,刘秀被追兵追至镇江江边,望见滔滔江水横断去路,恶浪排空,坐骑难渡,危难中杨四舍身相助,空戴刘秀衣着扑江而去,刘秀被救。刘秀登基坐了天下,称光武帝,念起救驾之功,便在江边修庙塑像,禅拜封为镇江王菩萨,杨四将军被历代奉为扶国护国威神。当年杨四将军救驾只有十二岁,英雄少年,神通广大,武功了得。因此,民间崇拜信仰,尊为神灵。陡城慈云山龙泉寺塑神像、置龙轿供奉,凡事皆灵,有求必应,护佑一方苍生。

镇江王菩萨显灵,靖远普降甘霖,万物复苏,生灵得救,黎民安居乐业。胡知县如期还愿,筹集三万六千个康熙麻钱,亲自手拉风匣熔铜铸身,在民间又称其为铜将军。殊不知,这次雨令是天庭给四川、云南一带配置的,被杨四将军所截,改令而降,触犯了天条。

时光如梭,斗转星移。转眼又到了康熙十三年(),靖远部分山区又遇天旱,农历三月,黄家屲一带旱象抬头,持续数月无雨,黎民叫苦不迭。陡城靠东不到百里,有一山区村寨叫段岘子,日蒸暑气,赤日炎炎,人畜缺水,禾苗枯蔫,百姓求天降雨无望。寨主想起了陡城方神镇江王菩萨十分灵验,曾在康熙初年降雨被知县铸为金身,欲请铜将军善发慈悲。转而思量,又怕难请,考虑再三,便邀来几个心腹议定,如此这般去“请”。为了缩小目标,只派了两个精明之人,挑选了两匹体壮走马,计算午后出发,子时返回。一切安排停当,临行时再三叮咛“切要见机行事”。兵贵神速,按计而行。当两位壮汉适时“请”上铜将军龙轿,火速离开,原路返回。孰料两匹马轮换驮载,约莫一个多时辰,走了还不足五里路,鸡叫时仍在新墩沙滩转悠。两人着急干搓手,一人猛然心生念头,“将轿子砸了”,他们不谋而合,直接将铜将军装在钱衩里,搭马背挥鞭驱赶而行。据说回去时到了天亮。两匹壮马大汗淋漓,浑身豆大汗珠如雨,一匹马倒卧不起,口吐白沫,不久便一命呜呼。庄主又惊又喜,净手更衣,焚香奠酒,请将军爷正位上坐,香火不断,安排壮士守护。

翌日晨,庄主沐浴净身,接连上了三炷香,黄钱擦身焚化,祈求降雨。如此这般,一连几日铜将军未有动静。再一日,庄主一行又跪拜在地,虔诚十分,探询:“龙轿神安,上天何时降雨?”将军仍未有丝毫感应。忽一人插嘴:“听说圣驾很灵,清风细雨没有了,恶风暴雨降下也算。”岂料,赤空千里,艳阳高照晴天,顷刻东方升起乌云一朵,迅速散开,形成莲花状,即聚拢上空,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夹杂核桃、豌豆大小的冰雹,一时三刻,山地挂椽,沟坝决堤,冰雹集聚成堆,灰条沟一绺坝地,变成了决口的河堤,卷走牲畜羊只数十,所幸人员没有伤亡。此后,一连三年,请必打,打必灾,寸草不生,村民抱怨。庄主早已没了主意,又怕陡城人闻讯追寻而来,即化马请求当地方神处置,示意“挖坑掩埋”。但一遇雷鸣,便蹦出,再深埋,雷鸣又出,屡埋屡出,无奈。最后,请四圣母度符一道,并从天庭借得镇神宝剑镇压深埋。民间传说是将一难产妇尸掩苫埋为坟墓。从此,铜将军被打入地宫,再无回天之力。

神道泄露,对段岘子村寨连打三年,又犯天条,加之截雨令,为造金身毁官钱,罪难饶恕。玉皇大帝降旨四圣母执法镇压。将军怕的犯地名,神仙也要畏三分。段岘子谐音断仙子,其地名险恶。铜将军于康熙十六年()在段岘子遇难。

到后来,当陡城民众得知铜将军被段岘子人“请”去,民间多有自发寻找者,明里暗里,一拨接一拨,并抬起龙轿问明方位,一旦进入其地,失灵,挖找皆未果。近闻,至今,还有人手拿洛阳铲,身带电子搜寻器等现代高科技设备,仍在探寻,未闻有挖出者。据段岘子人说陡城人从未放弃寻找,而陡城人说近些年来再未涉足。看来,挖掘者有可能是盗宝者,铜将军作为文物吸引了多路盗墓贼前往,一探究竟。有数家祖坟被挖掘,这也是给段岘子人的再次惩罚报应,据说事后庄主家族几乎年年出事,其家趋于败落。

时令当跨入年,正逢改革开放,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天人感应。陡城民众对信仰的铜将军一往情深,又熔铜铸身,接神化马问平安,罪孽已满见天日。六月初六诞辰这天,铜将军显圣叹曰:“吾,三百一十七年重见金身。”

铜将军再次复出,仍坐镇陡城慈云山龙泉寺,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降福民间。

赞曰:

英姿勃发一少年,横钺立马镇江边。

为救万民截雨令,一怒降灾遭劫难。

盛世铜身重见日,威灵常显保平安。

感应昭彰天下尊,木易成林结善缘。

乙丑年冬月初稿乙未年夏月完稿

附:

慈云山道观镇江王菩萨训示

秀手回记本乡情,请记在世神鬼敬。

天地回玄金字安,不枉龙门周元资。

丙申年三月十八日

作者简介

黄兆文,男,汉族,年生,甘肃白银平川人,曾用笔名黄河、金斐、金戈。现为白银市作协会员。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先后在靖远县委宣传部、靖远县委办公室、兴堡子川电力提灌工程指挥部工作。年,随着白银市恢复和平川区成立,调至平川区工作,先后任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电力路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区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等职务。曾搜集整理靖平方言、鹯州童谣、民谣、民歌,创作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先后在《白银文学》《白银日报》《白银晚报》《白银周刊》《平川文艺》等报刊发表作品二百多篇(首),出版专著《金安杂记》。

往期精彩回顾

黄兆文/红山峡游记

杏子熟了的时候——黄兆文先生《金安杂集》序文

黄兆文/虎头嘴

黄兆文/碾子?磨子

黄兆文/陡城史话

黄兆文/香水梨

黄兆文/香水梨的贮藏与销售

陇上风情

支持原创,点击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fyl/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