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513/4851927.html

“年的目标明确了碳排放强度减少65%等任务,但排放总量究竟是多少,还不清晰,各个机构的数据也存在分歧。”近日,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30·60目标的实现路径和经济金融影响”研讨会上表示。

他认为,如果没有年度总量数据,减排任务分解、绩效考核,碳市场定价的形成都是无解之问。因此,不管从规划角度还是实际工作进度来讲,如何选择优化的进度安排(前松后紧还是前紧后松),首先必须把数据基础、计量基础和分析基础做实,特别是总量目标要清晰。

“30·60”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向低碳转型,碳市场作为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风向标,正逐渐被委以重任。“我认为,碳市场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导投资,通过跨多个年度的项目与技术投资,着重改变未来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周小川表示。

他进一步提出,实现“30·60”目标的过程必然要依靠大量投资,无论是发电、交通等行业的碳减排,还是发展新科技,都需要新的投资。而每项投资都需要导向和算账,这就需要有所依据,需要碳市场给出信号。

周小川认为,如果仅仅把碳市场看作是取得当期平衡的现货市场,将会犯很大的错误,必须把碳市场看作是主要引导跨期投资的金融市场,是主要用来引导中长期投资的市场。

以下为周小川演讲全文。

”夯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数据与计量基础文

周小川

图源/浙江在线;摄影/周勇

最近大家都在学习和领会习主席去年在联合国大会和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前不久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研究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媒体对这个问题也有大篇幅的报道。我没有这方面的专长,但跟大家一样,关心气候,关心空气质量,关心环境,所以对这个问题也发表过一些意见。当然,气候变化问题中碳市场的发展与金融业关联较多,从金融市场角度出发,我们会比较早就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yfyl/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