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武门之变的历史全景
大唐玄武门之变的历史全景 自10万年前晚期智人再次走出东南非洲,成为现代人类的直接的、共同的祖先,中华1万年文明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多个重大的转折点。比如五六千年前的高庙、仰韶、红山文明,三千年前的炎黄尧舜传说和夏商早期国家、城市和青铜器,秦朝统一和郡县制,唐宋社会转型,元蒙、满清对中原文明的摧残,年鸦片战争等外部冲击,年戊戌变法和年辛亥革命,―年解放战争等。而一千多年前的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上午,帝都长安腥风血雨的玄武门之变绝对是惊心动魄的一关。 大唐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背景和发生过程到底如何?揭开历史的重重帷幕,如今大致可以给出这一事件的几个关键词语:背景,隋代转型失败,唐代立国未稳,内政外交艰危;事件,新奴隶总管的家天下权力转移的合法性、正当性;动因,国家未来最高权力即帝国未来接班人的暴力争夺和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地点,大唐帝国首都长安城内北部,宫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内外,非东邻大明宫北门之玄武门;时间,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即公元年7月2日;人物,唐高祖李渊,李渊长子、太子李建成和次子、秦王李世民,动手的仆从、围观的臣民和当下吃瓜的网民。 隋灭唐兴,虽为朝代更替、坐寇易位,二者之间其实包含了相当亲密的血缘和世家、文化和体制的多重联系。南北朝末期北周鲜卑人独孤信育有六子七女:其长女嫁北周明帝;四女嫁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子李昞(昺),生子李渊,李渊妻窦氏为北周文帝鲜卑宇文泰外孙女、窦毅之女,次子是李世民,李世民妻长孙氏祖先为北魏鲜卑拓跋氏,李渊、李世民皆混有北方多民族血统;七女嫁杨坚,生子杨广。换言之,隋文帝杨坚是唐高祖李渊的姨夫,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后来,杨坚夺周立隋,杨广宫廷政变,抢了哥哥杨勇的帝座;李渊夺隋立唐,李世民玄武门政变,杀了长兄李建成而上位。再后,杨广的女儿又跟了唐太宗,李世民成了亲上加亲的杨广快婿。换言之,大好江山终究是在妯娌、翁婿之间的你死我活的击鼓传花,并非人民主体、匹夫有责的和平有序传承。 在社会运行和国家治理上,如何保持国家权力的有序传承和制衡监督,避免魏晋南北朝以来四百年的政权倾覆和社会动乱,实现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实在是一个相当艰难的时代重任。更何况隋代全面改革了延续数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政体上三省六部制,取代三公九卿制,三省分掌政令、政务和监察,形成了既分权又制衡的中央集权制度;文化上推行三教并存,科举取仕,教育培养和考试选拔人才,促进四民参与和社会流动;此外,军事上的府兵制,经济上的均田制等改革也都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 不过,隋代的改革开放毕竟既是在皇权更替、专制集权的权力框架中的自我改革,又受到最高统治者的人品和能力的极大制约。秦代始皇新政就在秦二世、楚霸王手中相继夭折,汉代几经周折才在汉武帝之后稳定运行,隋代又蹈袭了二世炀帝的覆辙。唐初太子李建成亦颇有作为,兼之王珪、魏徵、裴矩、罗艺等文武辅佐,足以担当大任。奈何秦王李世民事功尤为卓著,迭任司徒、尚书令、中书令、天策上将,身边谋臣勇将云集,在大一统、家天下的制度安排下,李建成势必忌惮陷害雄才大略、寡头竞争的李世民,而与齐王李元吉联手对抗李世民。紧要关头,高祖李渊优柔寡断,难以有效化解诸子之争,导致政局失控和社会不稳。由此,李氏兄弟、文官武将和举国臣民面临着残酷的路线选择:高祖之后,大唐谁来领导,权力怎样传递,臣下如何选边,转型可否推进? 武德九年春夏,帝都长安各种政治力量迅速集结整合,黑云压城,矛盾激化,一触即发。六月一日,太白金星白天现于南方午位,据说是变天之征。适逢突厥数万骑兵入寇黄河以南,直接威胁大唐,李建成推荐齐王李元吉替代李世民都督各路军马北征,并试图借机剪除李世民羽翼。李世民在中央政府的势力本来弱于太子,此举进一步打破了双方势力均衡,严重威胁了李世民安危。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劝告李世民,举大事不避私德,必须先发制人,武力夺位。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李建成等私乱后宫,且乃欲杀臣。李渊报曰:旦日当穷治,而必早参。张婕妤驰语李建成,李建成、李元吉谋共入朝。 弓背霞明剑照霜,长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黄金玺,不拟回头望故乡!两汉长安宫城在南、坊市在北,隋唐则北宫南市,宫廷政变势必自长安城北斩关而入。六月初四清晨,乌云蔽天,红暾未照,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郑仁恭、李孟尝等人联辔入朝,本为李建成亲信的禁军总领常何、敬君弘、吕世衡等人已被策反,尉迟恭且在宫城北门玄武门内潜伏七十劲骑,时李渊已召裴寂、萧瑀等人入朝。未几,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应诏驰马而来,入玄武门、至临湖殿,惊觉有变,拨马欲归东宫。李世民从而呼之,李元吉箭射李世民未中,李世民一箭射杀李建成;李世民马逸坠地,李元吉夺弓将扼之,却被尉迟恭射死。匆匆赶到的李建成后援薛万澈、谢叔方、冯立等三千将士虽曾猛攻玄武门,杀死敬君弘、吕世衡等数百人,然张公谨闭关死拒,尉迟恭传示李建成、李元吉首级,余党知回天无力,并皆溃散。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李建成、李元吉死后,其十子皆被灭口,妻女财产籍没入宫,受到控制的李渊徒唤奈何,当日宣布朝政交李世民裁决,李世民终于通过玄武门内外的骨肉相残而攫取了国家最高权力。六月七日,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九日,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皇帝位,赦免天下,是为唐太宗;八月三十日,突厥颉利可汗骑兵逼近长安,刚刚即位的唐太宗被迫在长安之西的渭水便桥(咸阳桥)与突厥会盟,输与金帛;次年改元贞观,锐志图强,李渊于贞观九年去世。武德九年十月,李世民追封李建成、李元吉为息王、海陵郡王,谥曰隐(初拟“灵”)、剌,即息隐王、海陵剌王,贞观二年以礼改葬。贞观十六年,追赠李建成为皇太子即隐太子,追封李元吉为巢王即巢剌王。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阎立本于太极宫凌烟阁绘二十四功臣,妻兄长孙无忌第一,而李靖、李勣、秦琼居后,排位前后的重要依据就是诸人在玄武门之变的站队表现。 玄武门政变之后,李世民审时度势,开诚和解,拨乱反正,改革维新,隋代新政得以延续,权贵门第政治转向士民官僚政治,前程为人才开放,文化融中西一体,中国历史迎来了贞观、开元之治。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云:“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紫庭文佩满,丹墀衮绂连。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刘兼《长春节》则云:“圣朝佳节遇长春,跪捧金炉祝又焚。宝藏发来天地秀,兵戈销后帝皇尊。” 但在家天下、极权制的文明体系中,政治缺乏宪法规范和民主决定,权力长期私相授受,政府更迭和权力交接几乎都采取了暴力方式,而李世民抢班夺权之后的唐代皇权争夺尤其血腥惨烈。即如其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即因夺嫡而皆贬死,玄武门功臣侯君集、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杜如晦之子杜荷等人谋反被杀,吴王李恪、齐王李祐亦被赐死,其才人、子妇武则天甚至诛其子孙,周移唐祚。后来,张柬之等人神龙革命,唐中宗太子李重俊等人神龙之变,李隆基等人唐隆之变、先天之变而登基,皆发生在宫城玄武门内外,“万骑齐呼左右分,将军夜披玄武门”。后来,李隆基诸子竞争,太子李瑛与其弟李瑶、李琚一日并死,本人又经历马嵬之变、灵武之变而退位,以至困死太极宫甘露殿,未几肃宗李亨病死,二子李系、李僴被杀。而臣民既无个体权利,亦无爱国动力,他们不只政治冷漠,辗转沟壑,皇帝也是风险巨大的职业,华夏文明更经历了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崖山浩劫和甲申之变,几度濒临崩溃消亡。 李世民弑兄逐父,夺嫡登基,虽有虚怀纳谏之风,但惧于身后之议,命宰相监修国史,房玄龄、许敬宗等人迫于压力而删定高祖、太宗起居注,涂改隋末唐初历史。年,陕西西安警方破获隐陵等盗案,李建成及其妃郑观音墓志等文物被追回并收藏西安博物院。李建成墓志盖阳文篆书“大唐故息王墓志之铭”,志文简陋至55字,并无一字语及生平:“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肆日薨於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郑观音卒于上元三年,享年七十八岁,墓志字,文辞颇为华赡,有“栋折欀崩,更荷栖游之地;巢倾穴毁,重承胎卵之仁。虽掌碎骊珠,而庭开虹玉,已绝倚闾之望,旋闻解瑱之欢。”等语。 年过去了。玄武门内,长安城中,强弓劲弩可以射杀,文深网密可以蒙蔽。但是,屠戮就是罪恶,创恸永远铭刻,强弓劲弩不能能够击落历史的回声,文深网密不能消除历史的真相!好在历史不只是当时的胜利者或失败者所写的,后人对于玄武门之变自有相对公允的评价。陈三立《高观亭春望》云“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吴宓《记学习所得》云“层层制度休言改,处处服从莫妄评”。好在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终于开始了公民社会、多元文化、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现代化转型,中国必将走向权利为本、科学精神、全球开放、法治保障的现代化道路。 -06-0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7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土猪想拱白菜,然后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