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天古田又要迎来大事件
商务合作请加 位于古田县大桥镇的临水宫祖庙是世界陈靖姑信俗文化的发祥地,每年吸引全球数十万信众前来朝拜,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世界文化现象。 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着临水夫人陈靖姑保胎救产、扶正驱邪的善行,感佩她为民献身的英勇事迹,由此形成一股凝聚民族共识、增进同胞情谊、促进两岸交流的无形力量。 在第十一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旅游节即将开幕之际,记者走进古田,探寻悠悠千年临水情。 传承千年的女神故事 陈靖姑是福建两大女神之一,被誉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幼保护神。 古田临水宫祖庙的陈靖姑雕塑龚键荣摄 唐大历二年(公元年),陈靖姑出生于福州,十八岁时嫁古田人刘杞为妻,后在闽江流域及闽北诸地施医救产,心系苍生疾苦,胸藏济世情怀。 陈靖姑24岁那年,闽地遭遇大旱,她不顾有孕在身,坚持作法祈雨救民,却因此死于难产。她在临终前起誓:“吾死后,不救世人产难,不神也。” 在当时的社会,祈求平安、健康是百姓发乎于心的美好愿望,陈靖姑欲救世人产难的誓言令人动容,她也渐渐成为百姓心中的女神。 陈靖姑去世两年后,乡民感其事迹,开始在她为民献身的临水村(今古田县大桥镇)修建专门用于奉祀的宫庙——临水宫。 历代朝廷对陈靖姑共有30多次诏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封号便是“临水夫人”“顺天圣母”。随着朝廷的敕封赐额,临水宫也历经多次整修扩建,最终形成结构宏大、壮观巍峨的宫庙建筑群,香火旺盛。 凡到临水宫朝拜或参观的人们,都不禁赞叹这座精美绝伦的仿唐宫庙。临水宫祖庙包括主殿和太保殿、三十六宫婆殿、葛夫人殿、梳妆楼、三清殿等配殿,设文昌阁、土地庙、观音阁、十二姐妹殿等附属殿堂。红墙灰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独特风格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年,古田临水宫祖庙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田临水宫祖庙的红墙灰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极具特色,堪称建筑艺术精品。龚键荣摄 多年来,陈靖姑保胎救产、斩蛇除邪、舍身祈雨、救灾救难的事迹,从临水宫传向四方,逐渐形成涵盖民间信仰、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的陈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除夕至元宵节,临水宫总是张灯结彩、鼓乐齐鸣,世界各地的信众因为共同的信仰聚集于此,祈求国泰民安。 请香接火是陈靖姑女神信仰中最隆重的仪俗,包括“下马安奉”“请神献供”“起马回銮”等一系列复杂的礼仪程序和庆典仪式。在正殿举行的最重要科仪——“起马供”又包含角时、洒净、劝酒、献供、开闾山门、度桥、发兵、取火、讨圣筶、出殿十个内容,历时一个多小时。 陈靖姑信俗文化内涵之丰富,远不止于此。近年来,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信众纷至沓来,掀起一波波研究热潮,令陈靖姑信俗文化焕发时代魅力。 信众恭迎顺天圣母陈靖姑杨远帆摄 两岸共有的文化遗产 两岸相望,一衣带水,一脉相连。历经千年传承,陈靖姑信俗文化所蕴含的“慈爱济人”精神,早已深深融进两岸人民的血脉中,是两岸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是两岸同胞“人同祖,神同缘”的历史印证。 追溯古田与台湾以陈靖姑信俗文化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年,在台的古田乡亲第一次组团到临水宫进香,在台湾的陈靖姑信众间产生较大影响。上世纪末,古、台陈靖姑信俗文化交流从单向往来向双向互动转变,开启了古田临水宫组团赴台考察交流的先例。 0年后,两岸陈靖姑信俗文化交流互动更加密切频繁:8年,台湾民俗进香团一行36人首次以直航的方式,从马祖坐船行至宁德港下白石码头,再到古田临水宫祖庙朝拜;9年与年,临水宫祖庙顺天圣母陈靖姑金身两度巡游台湾,绕境全岛,引发巨大 陈靖姑信俗文化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扎根于两岸民众的精神生活中,成为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深情厚谊的精神纽带和推动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 多次来古田朝拜陈靖姑的台湾顺天圣母协会理事长冯隆原动情地说:“身处不同专业领域、居住在世界各地的我们,因为临水夫人而有了共同的语言与话题,消弭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如忘年知音般,因为推广陈靖姑信俗文化而努力着。” 据统计,古田临水宫祖庙在世界各地有分宫分庙多座、信众近亿人,仅在台湾地区就有分宫分庙多座、信众多万人。 信众恭迎顺天圣母陈靖姑古田县摄影家协会供图 作为台湾了解闽台关系、开展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基地,古田临水宫祖庙于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涉台文物保护工程;年,入选首批“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年,获批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古田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交流、合作、整合在两岸和平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增进同胞情感交流,促进同胞心灵契合。下一阶段,古田将全方位整合对台资源,规划发展愿景,提升发展定位,全力把古田临水宫祖庙打造成两岸交流的重要窗口与平台,推动两岸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文旅融合展古田魅力 今年是文旅融合的开局之年,古田县围绕“千年临水健康古田”发展品牌的战略部署,秉持“突出祖庙品牌影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意欲打造世界陈靖姑信俗文化中心。 古田县文旅局局长黄聿仁说:“文化会提升旅游的品质,旅游会让文化传播得更远,古田推进文旅融合,形在‘融’,意在‘合’。” 作为陈靖姑信俗文化的发祥地,古田县为了提升临水夫人陈靖姑、古田临水宫祖庙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一直致力于厚植文化软实力。 年以来,古田举办了闽台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研讨会、中国首届临水夫人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编纂出版《古田临水宫志》、“临水缘·两岸情”书画交流笔会等一系列主题交流活动,极大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内涵,取得了不少文化研究成果。 此外,古田还精心推出了一系列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闽剧《临水夫人陈靖姑》、动漫《陈靖姑传奇》、图书《印象临水夫人》以及正在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千年临水情》等,加深了人们对陈靖姑信俗文化的了解。 弘扬陈靖姑信俗文化,还要“软”“硬”兼备。为了做好临水宫祖庙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古田县提出“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和“祖庙为先、先见成效”的工作思路,成立了古田临水宫景区规划建设指挥部。 据古田县临水宫管理委员会主任韩真介绍,古田临水宫景区开发项目是福建省重点项目,以临水宫祖庙为核心,规划用地亩,分两期开发建设,预计总投资.5亿元。 去年2月,陈靖姑文化中心(新请香大殿)落成,吸引四方宾客前来参观、朝拜。龚键荣摄 截至目前,古田临水宫景区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4.6亿元,其中请香大殿(陈靖姑文化中心)、临水公园(朝圣广场)一期工程、民俗博览园(游客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已竣工;通往临水宫景区的重要交通线——联十线古田县中村至桃坪亭段A标段已通车、A2标段准备交付使用、A3标段正在建设中,县道93连接线(临水大道)工程也已投入使用。 “待项目全部建成后,古田临水宫景区将形成六大功能分区,即临水宫核心朝圣区、民俗文化博览园、夫人水袖、旅游服务区、临水夫人文化传承区、旅游发展预留区,能为香客、游客提供更好的朝拜、参观环境。”韩真说。 第十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现场杨远帆摄 据了解,将于6月3日开幕的第十一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旅游节在更名后增加了许多旅游元素,这正是古田县推进文旅融合的题中之意。 延伸阅读: 临水圣火暖人间临水圣火暖人间 有人说,她是千年古邑的一朵奇葩,散发着穿越时空的幽香;有人说,她是闽江之畔的一首诗篇,传承着中华文明的音韵;也有人说,她是上天赐予百姓的精神支柱,是古田人的好媳妇、福州人的好女儿、中国古代的女英雄。 她就是我国道教“三奶派”的祖师——“陆上女神”临水夫人陈靖姑。她以人性的光芒照亮千年岁月,她以神性的光辉照耀千家万户。由于她给人间留下太多的情和爱,人们在她为正义献身的地方建起精美的宫庙供奉她,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她的品德、弘扬她的精神。于是,在闽东的青山绿水间,有了一座道教宫庙岿然屹立,每年吸引着数十万的信众从世界各地前来朝拜。 摄影:谢旭东 这个宫庙就是世界陈靖姑信俗文化的发祥地,古田临水宫祖庙。这里礼祀着一位坤厚无疆的圣母,这里燃烧着一把千年传承、万民传播的圣火。古田是陈靖姑羽化成仙的地方,是陈靖姑祖庙临水宫所在地。陈靖姑信俗文化起源于唐贞元年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信众已达上亿,遍及八闽大地和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各省份,以及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域。8年,陈靖姑信俗文化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世界道教陈靖姑信俗文化的发祥地,古田临水宫祖庙先后列入福建省对台文化交流基地、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国字号”和“省字号”的各大品牌一个又一个往这里叠加,使得这位以保护妇女儿童著称的女神离凡尘更近,与百姓更亲。 据史料记载,陈靖姑生于唐大历二年(公元年),8岁与古田人刘杞成婚。她在料理家务的同时辅佐丈夫处理政务,心系苍生疾苦,胸藏济世情怀。她组建姐妹团队,联合正义力量帮助八闽乡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难题,24岁抗旱救灾殉难,在临水村得道升天。追溯起来,自南宋理宗皇帝追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匾“顺懿”,至清雍正皇帝赐封“天仙圣母”,乾隆帝追封“太后”,历代朝廷对于女神陈靖姑共有30多次的诏封,封号有“临水夫人”、“碧霞元君”、“太乙仙姑”、“注生娘娘”、“陈真人”、“顺天圣母”等,不一而足。 摄影:苏新金 作为“三奶派”的领军神祇,陈靖姑女神那保胎救产、斩蛇除邪、舍身祈雨的感人故事被千年传诵,我们可以从中还原出一位聪明好学、友善热情,同时身怀斩蛇斗兽绝技,掌握朴素医术药理的奇女子形象。女神的故事,寄托了汉族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和添丁增口、妇幼安康的美好愿望;诠释了古代闽越住民热爱生命、崇尚生态而又敢于与自然灾害、猛兽毒蛇作斗争的悲壮情怀;更彰显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抑恶扬善、护国佑民的传统美德。 陈靖姑女神大爱无疆的故事历经千年的演绎,已经浸濡到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之中,甚至融入信俗覆盖区域内每一个生命的人生礼仪。从女子8岁和24岁不宜出嫁,到新婚女子“百花桥求子”“宫婆殿卜胎”“祖庙请花”“产房供香”和坐月子吃鸡肉忌鸭肉等习俗;从婴儿出生“洗三旦”、满一个月时“剃弥月头”、满周岁时“抓周”等仪礼,到“过关”“收惊”“拜契娘”“提篮送餐”等习俗,普通民众一生该有多少仪俗与陈靖姑女神信俗文化息息相关。人们就是这样世代亲历亲闻女神信仰形成的生命礼仪,亲为亲传女神文化积淀的民间习俗。 除了老百姓的生活实践,陈靖姑信俗文化还积淀成以“请香接火”为核心的各种艺术形式,涵盖了民间信仰、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思想、道德、伦理、信仰等诸方面的元素。每年除夕到农历元宵节是古田临水宫祖庙最热闹的时间段,来自境内外各分宫分庙的代表们,根据预约安排前来临水宫祖庙请香接火。这时节,整个临水宫祖庙锣鼓喧天、鼓乐齐鸣,热闹非凡,各路精彩的戏曲剧目竞相上演,俨然是盛大的民间文化艺术节。请香接火仪俗作为陈靖姑女神信仰中最隆重的仪俗,有着“下马安奉”、“请神献供”、“起马回銮”等一系列复杂的礼仪程序和庆典仪式,其中最主要的科仪是正殿中举行的“起马供”,包含角时、洒净、劝酒、献供、开闾山门、度桥、发兵、取火、讨圣筶、出殿十个内容,历时一个多小时。 9年和年,古田临水宫祖庙顺天圣母金身先后两次巡游台湾,年金身巡游闽南。随着交流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源于古田临水宫祖庙的请香接火仪俗已逐渐成为福建及世界各地华人社区深受欢迎的民间文化现象。 因着顺天圣母和临水圣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有了“陈靖姑信俗文化”这个闪光的词条。文化传播的力量提高了古田临水宫祖庙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掀起了祖庙文化的新热潮。近年来,海内外的游客、信众和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纷至沓来,以不同的视角解读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和精神实质。 从历史文化来看,人们读懂了她的精华;从建筑美学来看,人们读懂了她的精致;从宗教文化来看,人们读懂了她的精神。而对于沐浴着陈靖姑信俗文化成长的芸芸众生来说,女神形象本身就是他们灵魂深处的一把火,寒冷时给予温暖,怯懦时给予坚强,彷徨时给予方向。 (作者:张敏熙) -END- 大家更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9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实至名归固铂DISCOVERER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