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微刊

封面人物:姚静,女,笔名冰云。上海人。复旦大学毕业。曾任《中国当代诗词论坛》总版主、《中国诗歌在线论坛》总版主。现任《美华文学论坛》总版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有《花未眠》词集一本待梓。

          

导读

曲水流觞林峰/陶涛

百花诗家胡业铭/刘云华

花地苏些雩/任雨玲/风中秋叶

说文道字古求能/小土豆

丹青妙翰非马/李福汀

          

曲水流觞

白露

林峰遥望天河静静流,夜深宛在听雎鸠。

蒹葭岸湿花垂露,乌鹊巢高月近楼。

橘子洲头谁击水,严陵滩外晚回舟。

白云芳草星光路,更有梧桐独立秋。

和林峰吟长白露

陶涛遥望天河已断流,中宵鼾者诵关鸠。参差荇菜吟溪水,窈窕佳人梦月楼。莲藕荷塘将敛伞,潇湘游子欲回舟。云高气爽清风舞,银露晶莹闪靓秋。

寄趣园感事

藏晖轩主夙愿天从伴墨生,荔枝园里寄深情。曾遭劫难诗文贱,喜值金秋日月明。北国高风终结谊,鹏城雅韵正嘤鸣。跻身仙境心如火,敢效前贤唱振兴。

次韵藏晖首版《寄趣园感事》林锡彬残荷黄竹曳风生,犹见红萍抵岸情。浸月桥边灯火暗,养蜂篱下笛音明。纸鸢有线雲能入,狡免无窝鹿不鸣。再听芭蕉雷雨夜,潇潇已是乐章兴。

次韵藏晖首版《寄趣园感事》知否邀友听风百感生,泉流石上诉深情。花开夹缝天香瘦,夜拍栏杆红烛明。甘伯梦惊剑相助,德音簧鼓鹿长鸣。扶摇振翼勤求索,管领春风丹凤兴。

读《赵氏宗谱》赵葵传

丁欣城开南北府,地得凤鸾家。琴鹤声名远,干戈星斗斜。卜居归濑水,遗石动京华。魂魄衡山路,牵延瓞与瓜。

注:赵葵,衡山赵抃后人,南宋右丞相,定居溧阳,为溧阳赵氏始祖。高静石,为宋高宗所赐赵府三石之一,现存高静园。

酬丁欣先生赠《紫烟青霭作浮生》李菊香樱花时节读瑶章,青霭紫烟浮满堂。早信溧阳灵秀地,从知呉越翰林乡。濑江春韵全凝笔,骚海诗魁尽入囊。才俊何时游庾岭,丹山再聚醉千觞。

赠徐洪涛陈宜浩不爱尘嚣爱野风,西郊园舍守青松。

花香薰梦心田阔,明月临窗气宇丰。莫问秋山愁几许,任凭雪浪捲千重。且抛七尺银丝线,钓尽三江四海龙。注:徐洪涛在新西兰从事钓具生意。

路上偶拾张金英云在风尖走,花随雨后新。明湖波抱日,烟岸柳牵人。纵目天尤远,清心景最真。何来三两蝶,拍落袖中尘。

回乡偶见张金英轻车载上一朝阳,摇落窗门丽影长。谁嵌流云蓝缎里?悠悠飘到我家乡。

七夕黄昏韶关忽现双彩虹桥有感

李菊香

鹊桥不见见虹桥,王母缘何未作刁?悟得雁丘生死许,休教七夕泪如潮。

咏蝉

马建华步入红尘日抚弦,草枯秋尽化轻烟。此生饮遍枝头露,吐得清音似碧泉。

远望赵秀敏城市灯光渺若星,波平碧海远山青。不知人在红尘外,啼鸟关关仔细听。

秋山二首

叶云风

门外秋山落叶残,伤心何必对人弹。年年东海噙公子,约我梅花一处看。

何必生涯枉自嗟,相传修得到梅花。

去年已叹梅花瘦,我比梅花更瘦些。

教师节有怀曹新频不认家门只认才,释疑每每课公开。谁知提问刚张口,总是他先把手抬。

肇庆星湖观夕阳

陈义禄落日圆圆霞满天,秋波一片醉娇妍。远山如佛衔珠卧,咬住余晖照大千。

无题

苏裛人间几个诚如我,无事无思也倚栏。更是梅花枝下客,只知新雪不知寒。

一张回首照

穿石经年已惯客中囚,疾转时光又近秋。旧照回眸泛黄处,青春掠过少年头。

读《半隐廬作品集》后

古惠龙爱他《老子》与《阴符》,我亦曾经半隐庐。四望空空徒有壁,壁头尘裹一箱书。

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抒怀周铭耿三秋佳节又重临,谁辨青丝霜几深。收得便笺盈手返,读来最是慰初心。

戏答建希兄

孙琪

荔香一段可成诗,敢问南疆有几枝?

若是凭空能送远,三春饮醉写芳词。

中秋寄怀

任改云又是风清月朗时,年年此夜说佳期。桂香散入玲珑盏,且向乡关寄一枝。

入秋见兰开陈文雄幽兰不记几时栽,寂寞经秋又独开。陋室虽无佳客至,清风还许送香来。

答古求能、丁思深吟长

李启秋

梅州居士几分仙?斗酒诗篇谈笑间。

绿蚁翠涛消块垒,飞霞液也醉三年。

夜坐

木溪闲情一缕远纷纷,我坐亭边月坐云。相望不知更夜静,松溪生雾锁山门。

夜起

木溪辗转不知更夜长,起来弯月正当窗。秋风或解心如火,借我灯前一席凉。

榨广椒风泽玉米剁椒初鲊成,思怀便在此中生。坛坛都是儿时味,千里乡关历历情。

有怀枕流不摗石

又值风清月白时,凭栏独看柳丝垂。柔枝幻若纤纤指,玉骨犹如款款姿。庭里秋千庭外竹,院中花圃院边棋。鸳鸯池畔长追忆,魏紫空妍石枉奇。

睦邻杨成东茫茫人海漫尘烟,彼此为邻便是缘。携手好除霜瓦上,同心易扫雪门前。宜将春色齐分享,不可秋光自占全。三尺墙头何足惜,等闲一让量无边。

时被人呼大叔,感之李志刚忽惊潘鬓露华丝,病骨踌躇事不支。月有灵光花弄影,人无才气笔空痴。清疏谁晓张思曼,狂恣犹夸杜牧之。恨我浑忘曾识字,此心久已付闲诗。

夏夜即事

李养环漠漠遥空无梦长,思人不见夜茫茫。愁云可掩银河动,懈笔难书荷院香。窗外蛩鸣声有怨,闺中风过枕生凉。新歌别调忽惊起,谁念霜华在此方。

偶感

彭中文家山守望碧云浮,照水无痕已几秋。来去何由风作主,相思难拒雨围楼。雁飞千里朝南梦,笑待双亲惜白头。忍见枯枝生寂寂,唯凭一念化温柔。

七夕有思(新韵)胡进银河已划自当仇,一夜相逢尚有忧。莫喜飞驳将螮架,应学精卫把石投。

牛郎填土担星月,织女纺绳编夏秋。

垒坝造桥双不误,换来日日对明眸。

生日有咏

彭中文夜深门响子飞回,凌晓妻歌伴月来。少语多言皆感动,天风海韵总徘徊。秋霜已染苍头半,幸福犹需众手抬。世路弯弯何在意,真诚赢得酒千杯。

夜空遐想张金英闲来最爱望苍穹,好让孤身沐晚风。神秘几分烟嶂里,疏明千叠镜台中。云抛玉袖于尘世,谁布棋盘在寂空?如局人生无注解,一轮明月古今同。

田园风色三首

李建希(一)草自蓬蓬水自悠,风翻莲叶拽渔舟。蜻蜓不辨回家路,便卧芙蓉国里头。(二)肥田沃水茁青禾,右接清湖十里荷。昼夜莳香千百牖,叟童坪上转陀螺。(三)长堤柳钓彩云湖,霞染新荷滚玉珠。一抹晨光柔似水,荷钱嵌入紫沙壶。

游宝兴神木垒

陈仁德

一夜西风生玉露。霜冻群峰,霜冻苍苍树。遥看白云横远路,人家更在云深处。忽地隔溪飞急雨。湿了衣衫,湿了山中雾。草甸谁人歌且舞,彩裙摇曳嘉绒女。

包德珍恩怨根由总是缘,红尘未了苦连天。风翻佛典禅心静,水滴莲花草木寒。山寺内,木鱼边,梵音能否破迷关,香烟缭绕疑何解,人去人来不计年。

游八里城

廖国华

土堞披云,壕河鸣鼓。榆杨如帜枫如戍。硝烟烽燧尚留痕,当年王绩知何去。百战刀兵,千秋风雨。我来凝伫思今古。四门处处涌春声,一声声向人心抚。

桂花

王勤

一树清阴一树金,天香不绝漫成吟。簪黄佩翠立霜林。触手光阴枝上觅,伊人身影月中寻。露团团处是秋心。

丁酉年生辰有寄

张金英陌上红尘能几遭?前路迢迢,风雨潇潇。华年空许水长流,千遍牢骚,一笔勾销。莫把闲愁琴里调,何惧清寥,无畏煎熬。花开花落任由它,珍惜今朝,沉醉今宵。

秋思

李冠群菊韵清馨花滴露,秋色深深,秋色描千树。远望满山枫叶舞,犹怀携手彤云处。物是人非情已故,几度新愁,几度相思赋。欲寄鱼书难片语,初心未改同谁诉。

岁暮陈宜浩

海客望神州,空对番邦景色幽。千里故园来入梦,魂游。一夜春江枕畔流。心似白云浮,且遣乡思上翠楼。觅得小诗三两首,回眸。岁暮飞鸦点点愁。

三首

华慧娟

阅世跌宕明暗谷,得来风满襟。太白难为《梁甫吟》。深,不堪名利心。何时任、凤翎翔鹭林?注:《梁甫吟》,李白袭用诸葛亮《梁父吟》立意,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全诗意境奇妙,气势磅礴,纵横跌宕,淋漓悲壮,堪称乐府诗的名篇。窗一任春秋度,案留残叶诗。题尽风尘霜鬓知。痴,落红流彩时。相思涕,奈何吟月迟?江渺渺涵五岭,脉连天地中。头枕烟波颈向东。融,岁华澹宕风。今生梦,独倾鸥鹭空。

重阳

李启秋

秋星窈窕,秋月相看好。谁把天边云摘了?编织风流趁早。夕阳一点红装,撩人无限思量。遥问远方消息,花香犹带诗香。

汪霞

雁征程、暮凉如水。云间又引嘹唳。越岭穿林,摇落岁寒馀几?生涯于世本无机,道路穷通纷难理。岁岁轮回,飞南飞北,扰心如此!长空漫作人字。但不关渠事,写都无谓。意在溪山,应合置身尘外。篱疏可院对斜晖,竹小宜竿垂清泚。结草搓绳,匝户垂萝,万重深翠。

七夕

汪霞

暗愔愔、满天丝雨。轻烟漫卷如雾。四面清寒,云压小桥来处。人间期盼几何深,梦底牵萦长相护。鬓发秋声,随风交织,作愁机杼。闲愁直到津路。又一年今夜,绛河银浦。不尽消磨,回首几番今古。河横隔绝亘相思,鹊噪经年休迟误。列果罗花,弄线拈针,共侬私语。

初夏股市郑海洲走马向泉林,已见山光换。雨里鹧鸪暮唱哀,闻者愁肠断。岭表起云霞,又被风吹散。总是春归觅处难,绿掩残红乱。

幽兰静雅

一盏孤灯秋夜长,小楼风雨伴凄凉。雨催落叶疏疏下,风送残荷淡淡香。调绿绮,忆黄粱,远天归雁叫苍茫。来年腊去春回日,可有煌煌花满堂?

谢友馈赠月饼

黄春元华贵装潢不忍开,众星捧月两行排。浑圆一饼当心卧,疑是姮娥梦里腮。莲子馅,豆沙胎,金风玉露作邮差。纵然未到中秋夜,银汉迢迢早寄来。

幽兰静雅

正是晴窗秋意好,杨柳轻黄,北雁南归早。梦入邯郸人未晓,声声入耳相思鸟。百日春光归去了,瘦损朱颜,岁月催人老。一曲云和音渺渺,高山流水连天草。

送别

胡平

云掩冰輪皎。正霜天,秋兰郁馥,岸泊轻棹。长路茫茫谁慰藉,夜入黄芦竹绕。看几点,清辉锁道。步步回眸空怅望,泪参差,寒雁横天杪。烟雾重,楚天杳。长河落日归帆渺,忆西园,青梅嗅叶,倚花含笑。不羡红裙盈盈立,一捧江水瀚灏。风浩荡,千山料峭。野涧舟桥星指路,又殷勤为我平安报。秋淡淡,添云袄。

彭城诗会,夜与梅卿姐重游燕子楼,遂以燕子分韵,拈得子字渠芳慧负手斜阳里,木萧萧,西风故国,去年天气。一霎云龙招鹤下,几点疏星在水。烟火见、闾阎扑地。红粉成灰香山老,被春婆说中秋娘泪。君不识,恨而已。幽怀素魄俱相似,想当窗、花明一树,是谁孤倚。除却溪山都销尽,万古寒蟾千里。纵缚得、寻巢燕子。担起人间非与是,有危楼冰泪流清泗。岂恨汝,恨天死!

读恺老回忆录感怀

陆世全肝胆书生剖。恨天涯、山河破碎,群生寒陋。誓拔蛮烟除春瘴,千险万难奔走。仰龙华、铁栏诗吼。楚尾淮乡凝碧血,历征程、雪浸牛衣透。丹心炼,真理守。春光十载伤消瘦。叹无为、饥民累累,死生无救。赤子孤忠摈不用,坐使长流淮右。但赢得、人心如旧。生世匆匆今谁在?公丰采、正与皖山秀。文章远,传众口。

月出皎兮董伟英月出皎兮,斯心悦之。月其洁兮,斯怀慕之。悠悠怨慕,思之何及。维其素美,斯心折矣。云何清明,冰修玉团。云何太息,嗟其无匹。势若秋水,维湛维莹。维静维贞,环其赋形。流光远矣,昊天罔极。月其皎兮,月其洁兮。泱泱溟溟,四海为情。

自金陵赴京渠芳慧

南国晓月流于野,南国人发急车马。一向帝阙嚆矢飞,倏顾灯火小白下。蓬莱奔晷浮海东,瞬觉六合出长夜。横秋霜肃九原荒,乱岑石白云欲泻。天驷逆骋去挟风,兰筋权奇沫流赭。既穿郊垧复过城,摩天如箸簇群厦。万兽失面拒还迎,累有神魔来相谢。将谓无待至清虚,彼意殊觉太极赦。大笑先生一何愚,泡幻浮沤寄寰区。况乃世事重鶴企,尽为刍狗作凫趋。楚狂亦不醉,未若高阳徒;光阴亦畋猎,岂惜深山走封狐。外跳不出五洲天地,内跳不出方寸之隅。安得奥赜销悖缪,终无违乎物与我之相于?

        百花诗家

胡业铭,年生,含山县人。曾任含山县褒山中学校长,退休后返聘在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兼文学社指导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诗词学会理事,香港诗词学会理事、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罗湖诗词学会会长。两次荣获广东省十佳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奖。三次荣获深圳市十佳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深圳市首届百姓读书之星奖。著有诗词集《山籁诗草》和散文集《山茗随笔》,诗词曾入编《当代诗词选》和《中国诗人大辞典》。

廿年返聘大鹏湾廿年返聘大鹏湾,咳唾层楼教室间。职责肩荷晨竭力,薪酬水涨夜加班。风云际会能知足,秃笔频挥未敢闲。偶在荧屏观合影,自嗟霜鬓讶苍颜。

贪官泪借得春风过板桥,精将才智化阴招。坑民鬻爵山藏玉,行贿攀龙水涌潮。欲海谋深贪也戾,淫天虐重黠而骄。争来铁铐镣双手,方悔青衫胜紫袍。注:青衫——古时寒微书生和平民所穿之服,紫袍为高官官服。不做卑躬屈膝人南粤飘蓬二十春,全凭自砺振精神。情温笔畅难无惧,水浊眼宽胸有纯。儒老年资甜也苦,纷繁庶务旧连新。打工常咏陶潜句,不做卑躬屈膝人。炎凉世态浪迹生涯涉海湖,炎凉世味众知无?平凡关系攀升密,深挚交情隐退疏。庸吏追名忘旧契,豪商逐利绘新图。闲来携友溪边坐,诗咏山头云卷舒。

喜迎新春敬赠恩师朱家荣老先生重访当年求学处,青苍树影婆娑。贤儒迪我砺千磨。童蒙坚步武,追梦越嵯峨。历尽沧桑情彻骨,甘霖镌记多多。恩师劭德灿星河。南山同寿老,一曲鹤松歌。

刘云华,湖南衡阳人,现旅居惠州,年生,网名子映。自幼喜爱楹联和古诗词。曾在中华对联网校、中华诗词网校任教。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国粹网管理员,中华国粹网诗联终审评委,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惠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岭南儒商诗会会员。

凭栏坐成景

曲水转楼台,波光敛复开。心随帆影远,梦向日边栽。欲遣生花笔,愧无脱颖才。凭栏坐成景,过客百般猜。

秋日遣怀

每感窗前秋渐深,莫名情绪乱登临。

长追悔处终无悔,不上心时偏入心。

过眼浮华同叶落,如烟往事任风侵。

无聊最是天边月,竟把闲愁带到今。

贺蔡老厚示君九十生辰本是苍松极顶栽,卓然态度绝尘埃。

半生风雨静中悟,一朵青云心上开。

公以言行彰厚德,吾遵教化仰高台。

而今贺寿愧无计,唯把短诗裁又裁。

练笔兼感怀霜风过处谢芳菲,举目山川颜色稀。才感残荷伤未愈,又嗟羁旅愿相违。为求梦里音书至,久待云中雁子归。幸自诗间心化蝶,不能圆梦也能飞。练笔兼感怀微雨亭中慢步行,有花几点上衣轻。人无怨处何堪怨,心自晴时天便晴。不复临风腰似柳,依然怀梦味如橙。世间万物千般态,撷到诗炉细细烹。

花地

拾趣短笺(二)童年的味道苏些雩

新河浦有许多大树,其中有几棵是凤眼果。在树荫下行走十年多了,却一直不知道它的存在,因为树虽大却很少挂果。夏日炎炎,脚步匆匆,偶见地面有一两个小果,以为是路人遗落的,也不在意,直至年前发现树身上挂着“凤眼果”的牌子,才惊讶这青苍老树的尊姓大名,那份开心,仿如偶遇失联已久的老朋友一样。

  凤眼果,也有叫九层皮的,很形象的称谓,剥了"红外衣黑衬衣",第三层就可以吃了。小时候我们叫它蘋婆,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叫法,也从没去考究。夏天,母亲常会在挑担的乡下人那里买几斤,剥了壳,煮上一锅,有时是围坐着当口果吃,有时则加点肉焖好佐餐,母亲厨艺好,煮出的餸菜味道绝佳。对此外层弹牙、内里绵软甘香的时令佳果,加了猪排骨或鸡肉,慢火焖上,更是诱人垂涎,要多吃几碗米饭的。小时的我却是猪八戒食人参果,不懂品味,眼巴巴重在打那红绒果壳的主意。挑上一堆又大又红的壳,找一处树荫,叫几个邻家小女孩,便有半日忙碌了:用针线穿上黑珠仔,钉在壳的两边当眼睛,另一端则编根彩绳做尾巴,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萌鼠便在眼前了。有吃有玩的夏天,我想,神仙的日子也差不多吧?   渐渐长大、下乡、回城,儿时的小伙伴早就各散东西,长辈也多已归天国,老家所见亦不复当年的景物,那响着清脆木屐啲嗒声的麻石街巷,那见证孩童长大的花草树木,早就不知所踪。说不出的滋味,追不到的光影。

近日菜市场居然有卖脱了"红外套"黑不溜湫的凤眼果,我也买了点来做菜,并兴致勃勃地向别人推介。有朋友说何苦来着,这滑溜溜的黑壳不好处理,倒不如买剝好的栗子,方便且有营养。或许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人赞成吃栗子,我也认同。而我选择买凤眼果,明白说,不过是为了那份尘封已久的追忆。前不久江门朋友也叫我去摘果子,无奈没能成行,看着发上   记得之前写过一组词旧梦留痕,其中有写到凤眼果的:"穿巷越坡头,花屐短衫轻褂。结伴拾将蘋婆,趁清凉初夏。绒绒直似鼠精灵,无须辨真假。围坐缀珠穿线,问开心何价。”福建的几位好友说喜欢我的“开心何价",我亦说喜欢,那是因为童趣所在。   记得公交车上有一句标语,就是"生活不易,快乐容易”,我不敢妄评这句话合不合逻辑,只是觉得心底快乐还是要寻找的。步入老年队列,或被年轻人笑话全是回忆,但若回忆能带来一点趣致,何乐而不为?人生几十年,仿似一瞬间,曾经经历过许多的无奈、苦闷、伤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有时也要学会放下,而追忆童年的真趣琐事,也是一种精神寄托。记下短小的几行文字,不为别的,只为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心足了。

作者简介:

苏些雩,女,祖籍广东东莞虎门,现居广州市。曾师从朱庸斋先生学词。有作品刊登在《当代诗词》、《海岳风华集》、《羊城晚报》、《中华诗词》等书刊。曾在全国诗词大赛中获奖。

任雨玲的诗

与春天同行我是一小片绿,水般简单在我快要睡着的时候一个拥抱落下,那是迎春花的臂膀。我倚在它的臂弯总想,在黎明到来的前夕将我的色彩脱下来披给你,红色的蓓蕾在春风里,请你的笑颜伸一下腰沙尘是无情的,他只是推了我一下叶瓣便滚落下泪珠。是那滴落的雨伸出手扶住我的舞蹈,一首歌弹奏在它的掌心风中,我看见了你雨中,你看见了我我确信,所谓相逢就是风雨中相拥,美丽婀娜。所谓相约,就是把心卷起来融进春天听雨窗外下起了雨我守候在屏前静静地聆听听雨滴落在花瓣上守在雨中的是否是你心里飘起了雨我伫立在窗前痴痴地看雨看飘逸于季节外淋在雨中的是否有你天空飘起了雨我漫步在雨中默默地想你想悄相随暗相护等在雨中的一定是你时缓时急的雨声敲打着心灵任往事弥散在濛濛的雨幕里...

作者简介:任雨玲,北京人。《华文诗社》社长、主编、《现代诗人诗选》执行主编、《世界诗学》主编,博渊阁青年诗社顾问,一代天骄书画院副院长,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中心特聘专家、兼职教授。

拜七夕

风中秋叶(美国)

中国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传说是牛郎织女隔着银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故广东人称“七姐诞”。中国民俗习惯,少女们要在月下穿针引线做秀红,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故也叫“乞巧”,据说唐宋时代最为盛行。

唐代诗人林杰有名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形象地描写了乞巧节的活动。此民俗一直流传至今,广州珠村每年七夕都搞“乞巧”活动,从年轻少女到年长老妇都精制女红展示巧手,并逐渐把“拜七夕”演变成“摆七夕”即连续七天供案摆展手工艺术品,用绚丽多彩的展品敬拜七姐,形成了娱神娱己的岭南文化节,而且气氛越来越浓。

少时,我多次欣赏过“拜七夕”,记得姐姐和街坊少女组成“七姐团”各人凑份子,筹基金,买鲜花,时果,脂粉,香烛……,印象最深是“育七夕秧”,她们买新鲜谷子,摆在七个小盆子里,泡井水,摆在露天,每天合十祈神,观察种子发芽,长成秧,待秧苗长至五、六寸,用红纸剪成一寸多宽图案,圈围着秧苗作为拜七姐的供品。秧苗青绿,显得纯洁,红纸衬托,透着热烈,配上黄白紫菊,插花装饰,十分惹人。秋来果子多,荔枝、龙眼、杨桃、香蕉、苹果各种佳果都作祭品,最有意思是菱角,姑娘煮熟两头尖尖的菱角,用竹子穿成串,八仙过海,各凭巧手组成不同图案,秀出妙思。

那个年代少有高级脂粉,多见是粉红和粉绿两种鹅蛋形,有淡淡芬香的粉盒,若女孩子爱美,脸上的桃红就全得益于红纸了。令我赞叹的是姑娘用火柴盒,粘上红纸,装嵌而成的小房子,加上自己裁制的布公仔,虽不是美仑美奂,却是巧思妙成,令人难忘。

七夕当晚,饭后的姑娘合力端出圆桌,露天对月当街,把各种祭品摆好,然后用净水洗手,点香焚烛,双手合十,祈神拜月,再围坐圆桌,一边悄声细语,一边穿针引线,合绣荷花弯月;另一边挑出石螺肉,准备煲粥炒粉。待到万事皆备,她们齐齐出动,观赏附近别家姑娘“拜七夕”活动,叫对拜,也是取经交流吧?回来后,必是集体品评,谁家有特色,谁家有气氛,谁家女红美,自家有那些长处,哪些不足,明年要学人家的那些经验,就成了姑娘的长久话题。

晚,十一点,夜静,暑去,弯月、星河灿灿,姑娘们齐齐躬身遙拜,抬望星空,想象牛郎织女银河爱拥,更祈天上仙女赐巧降幅。随后就是围桌食粥食粉,有能熬夜的小孩子,必定可以和她们一起分享粥粉,宵夜一直延续到凌晨,让祭品接了天降仙露,她们才分派祭品,带着喜悦,从容散去。

这就是我记得的“拜七夕”了。

香港作家李国参点评:《拜七夕》的妙处,在我读来有两点:在作者细腻的抒情化的语言里,让我回味了拜七夕的童年往事;我想天下姐妹们有福,知道我们的拜七夕比天下共爱的情人节更诗情画意,此其一。我读风中秋叶的文章不多,在美华贴出的都读过,但我想说,《拜七夕》写出散文家品性了,此其二。荒田先生评:“醇厚如老酒,又天真如朝露,下笔有情,铺陈有节,好文下的好风尚,凭吊不已!”妙极!我以为荒田先生说出风中秋叶《拜七夕》的品性。

作者简介:

风中秋叶(网名),美籍华人,原籍广东,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CDC.从事病毒学研究,后转至南卡州克林姆森大学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业余热爱散文诗词歌赋,曾任多个论坛版主,笔耕颇丰,作品散见在中日美加华文刊物如《人民日报海外版》《羊城晚报》,《中国辞赋》,《中华诗人》,《九州诗词》,《世界日报》,《侨报》,《中日交流》等。

衔月楼诗话

(连载之91-)

古求能

作者简介

古求能,年生。曾当过民办教师,县剧团编剧。年调梅州市工作,历任梅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嘉应文学》主编,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等。现为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当代诗词》主编,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酷爱诗词、书法,已出版《同声集》(与熊鉴、老憨合集)、《衔月楼诗抄》、《古求能书法集》等。有《衔月楼诗话》在《梅州日报》连载,《诗刊》等刊物转载。

之九十一龚自珍有一句诗:“莫从文体问高卑”。我很认同他的观点,还曾经撰文在报上发表。先不说大的文体,如诗歌、小说、散文等,亳无可比性,就拿诗本身来说,新诗、旧诗、民歌、唱词等,其实都是各有所长、各有其用,是无法比较其高低优劣的。其实,真要比较,就应该在同一文体或诗体中去比较。现在有些人说到新诗,就想到“梨花体”、“羊羔体”、“下半身”、“口水诗”等,这是新诗的墮落,当然不好。其实新诗写得好的,也很美很有味道。那首凶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不但翻译成旧诗很好:“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其实,我看过用白话翻译的,也别具一番风味:“爱情、自由。/我要的就是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将爱情牺牲。”诗中的递进关系,形成了一种建筑美,十分别致。还有大家熟悉的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都是至情至理的佳作。但是新诗一段学习苏联,沾染了他们“宣传文化”的恶习。什么:“列宁,你就是党;党,就是列宁!”这样的东西真是“谬种留传”误人子弟!谈到民歌,更多生动活泼的好东西。客家山歌,有一些可以反映很复杂的感情,一点也不低档次。如:“柑子掉落古井心,一半浮来一半沉。你要沉来沉到底,莫来浮起动郎心。”便有很好的艺术构思。现在的流行歌曲更不用说,它能够抓住那么多人的心,自有它的魅力所在。现实社会是个多元的世界,它使我想起臧克家早年的一首叫《星星》的诗:“彼此默默地靠近,谁也不干涉谁。”这样便好。之九十二昨天我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oumatai.com/zmtxwgy/6146.html